汉明(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1807

  “如果你说的天下人,指得就是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贵胄,那就算是了。可我不认为,这天下人,不仅仅是这些人,而该是天下所有汉人。玄著兄可曾想过,为何张献忠、李自成等揭竿而起会有如此多百姓追随?”
  “自然是因为天下百姓生计窘迫,贫苦不堪,久而久之,人心思变。”
  “也不尽然。”吴争慢慢坐了下来。
  
第482章
画饼
  “张献忠、李自成两匹夫,以其才能,如果放在太平盛世,恐怕最多也不过小吏之流。可他们轻易登高一呼,却是相应者众。使得半壁江山动荡,不是因为他们才能足以服众,更不是百姓转眼间从良民变成了刁民,而是百姓开始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战。”
  “为何而战?”
  “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张煌言皱眉道:“不对!若天下人人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何谈家国天下?”
  吴争微笑起来,“那就想办法把他们的利益统一起来,与国家、朝廷利益趋同,自然也就成了国之利益。”
  “言易行难。天下利益就如同一块饼,只有从最大多数人的手中汲取他们本该得的那部分,才可形成国家,而后始有朝廷。”
  吴争笑道:“玄著兄果然睿智,能想到这一步,我就能与玄著兄继续沟通下去了。”
  张煌言没好气地道:“我是崇祯九年举人!”
  吴争哈哈大笑道:“这事哪怕是进士,怕也未必能领悟透彻。”
  张煌言不耐地催促道:“说下去,你说的,继续沟通下去。”
  张煌言确实是被吴争吸引,虽然他也说不清楚吴争究竟在什么地方吸引他,可吴争看似粗鄙的话中,往往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恍然。
  甚至在张煌言心中,视吴争为良师益友,这也是张煌言甚至不惜在陈子龙、钱肃乐发动宫变时背离朝廷也要追随吴争的原因。
  吴争随口道:“其实方法很简单,一张饼不够,那就两张呗。”
  “呃。”张煌言听了哭笑不得,“天下就一张饼,何来两张?”
  “不,不!”吴争正色道,“天下饼原不止一张,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
  张煌言打量了吴争一会,见吴争不象是在说笑,于是拱手长揖道:“请赐教。”
  吴争连连摇手道:“以玄著兄之才,该赐教吴争才是。吴争哪敢赐教玄著兄。”
  张煌言道:“能者为师。”
  吴争大笑道:“行。那我就说说这第二张饼。将整个天下利益视为一张饼,那确实就只有一张饼,但这饼可以细分成第二张饼,甚至第三张、第四张,乃至无数张。譬如,视军权为一张饼,政务又是一张饼,天下商贸易那就是第三张饼。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去囊括天下所有权力,哪怕皇帝也做不到,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完全可以视三百六十行为三百六十张饼。细分之后,还可细分。如此一来,饼多了,就可满足所有人的诉求。”
  张煌言有些迷糊了,他感觉象是有些道理,可总觉得又说不通,是谬论。
  吴争见张煌言没明白,解释道:“我举个例子,大明严禁各地开采矿山,特别是铜铁金银矿山,而由此造成各地官府私采,屡禁不止,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这事与百姓利益有直接关联吗?”
  张煌言想了想道:“矿山归朝廷所有,连各地官府都够不上,怎会与百姓利益有直接关联?最多也就是征了周边百姓土地罢了。”
  吴争点点头道:“对,矿山的利益在朝廷、在皇帝,可皇帝、朝廷有精力去开采各地矿山吗?没有,到最后怕还是要任用内宦成立一个衙门去监管矿山开采,可有用吗?不仅没用,更形成了宦官与当地官府勾连舞弊,实际上皇帝、朝廷所得到的,远比想象的要少得多。那如果将此项权力下放,由各地官府组织开采当地矿产,而朝廷只须收取一个固定矿税呢?一则可以免去增设衙门、增设官吏的花费,二则等于重新划分了一张饼,这张饼的受益对象就是各地官府,当然朝廷实际得到的并不比原来少。水至清则无鱼,满足了各地官府的利益诉求,还怕得不到他们的效忠吗?”
  “再来说百姓,他们的利益诉求在于土地,那就将天下土地划为另一张饼,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如何满足?将所有土地丈量出来,以人头均分,这样天下百姓就满足了。对,这又牵涉到既得利益者的诉求,要让他们将手中的土地吐出来,是件难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些地主攫取土地无非是为了钱,当然也有为了传于后代的,但后代无非也是为了钱。
  那么如果把他们引向更大的利益,这就能让他们将土地吐出来。”
  张煌言有了兴趣,问道:“是什么更大的利益?”
  “商贸。”
  “呃。”张煌言翻了翻白眼,“从秦汉便有商贸,可曾见过富人舍弃土地的?”
  吴争嘿嘿笑道:“那是商贸不够繁荣,真要到了日进斗金的地步,看他们舍不舍弃土地!”
  张煌言摇摇头道:“临渊求鱼罢了。”
  吴争道:“没试过,焉知可不可行?”
  张煌言有些惊讶吴争的执着,“你可曾想过,天下钱财其实也是个定数?财富集中在富人手中,百姓贫苦,手中没有余钱购买所需货物,商贸如何繁荣?”
  “方才说了,将地主手中囤积的土地分于百姓就是,这样百姓就有了每年固定的收入,也就有了购买力。如果再不行,可以降农税,甚至免农税。”
  张煌言震惊了,“这是社稷根本!岂是说降就降说免就免的?没了赋税,官员俸禄、各地水政、军费等等从何而来?”
  “征商税嘛,商人赚到了丰厚利润,自然得交相应的赋税,杭州府现在就在这么搞。当然还有别的渠道,譬如军火贸易等等。”
  吴争其实没有说完全,怕吓着了张煌言。
  他心底里在说,真没辙了,那就再造一张饼,譬如对外战争。
  张煌言目瞪口呆,吴争的话颠覆了他的想象,吴争的话看似杂乱无章,可上下一联系起来,确实形成了一个循环。
  农税降低,百姓手中就有了余钱,有了余钱之后,购买商品,商业就能繁荣,商业繁荣自然吸引地主们投身商业,土地就不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让他们吐出手中的土地就成了可能,地主们投身商业,使得商业更加繁荣,此时免除农税,百姓就更有了余钱,商业就更繁荣,征得的商税就能替代农税……
  
第483章
你太鲁莽了!
  张煌言有些迷乱起来,他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
  他摇摇头道:“扯远了,你我现在该说的是与清廷的谈判,你得让洪承畴留下来继续谈。”
  吴争奇怪地问道:“我们不正在说这事吗?我说这么多,不就是因为你说徐州清军南下,我朝打不赢吗?而我阐述了我朝能打赢的理由!”
  张煌言脑子更乱,苦笑道:“就算你说的是理由,可这只是说说罢了,我们眼下最需要做的是让朝廷有喘息之机会,让十府百姓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吴争眨着眼睛,童叟无欺般无辜状,“是在说这事啊,你想,既然徐州清军就算南下,也未必能打赢我朝,那你我还担心什么?还与洪承畴闲扯什么淡?”
  张煌言突然指着吴争道:“我算是明白了,你就是想阻止我朝与清廷谈判对吗?你一心觉得能打赢,然后想方设法地阻止和谈,对吗?殴打陈洪范、气走洪承畴,然后与我说了那么多似是而非的话,其实无非是想回避双方和谈!”
  吴争的脸色有些尴尬,“玄著兄误会了。”
  张煌言愠怒道:“我要见监国弹劾你。”
  说完,拂袖而去。
  吴争没有阻拦,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连张煌言都这么认为,这世上怕是无人会赞同自己“劫富济贫”之举了。
  不过吴争没有忘记拯救钱肃曲和数百明军将士的初衷,正因为要救,所以不提。
  提了就是个死扣,再想解就解不开了。
  在这个谈判桌上的,没有人是傻子,提了就是授人以柄。
  除非用无法容忍的代价去换,可这,绝不是吴争出得起的价。
  看着张煌言负气而去,吴争无奈地摇摇头。
  刚刚一场“肉搏”,让吴争腿、臂有些酸胀,活动了活动关节,吴争走了出去。
  让吴争没想到的是,衙门外聚集了无数的百姓、官员、士兵,人头簇拥,黑压压一片。
  见吴争现身,欢呼声此起彼落。
  吴争莫名其妙地接受了人群的拥戴,最后才明白,当陈洪范被殴成半死的消息传扬出去,百姓们算是出了口恶气了,群情兴奋之下,这才不约而同的聚集起来,有了这欢呼致意之举。
  可见这“活秦桧”之恶名,是如何不得人心了。
  如果说吴争这时得到了民众的真心拥戴是乐事,那么接下去的弹劾就是吴争的瓜落了。
  还真不是张煌言弹劾吴争。
  张煌言说是那么说,可不会真去弹劾吴争,他只是想与内阁诸臣商议如何善后罢了。
  但有人肯定要与吴争过不去。
  陈子龙。
  如果说吴争抢了他的谈判主使差事,陈子龙还没有弹劾吴争的意思。
  那么,吴争今日在谈判场合之举,让陈子龙愤怒到了极点。
  吴争这样做,在陈子龙看来,那就是误国误民啊。
  失去这次谈判,就等于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大战再启,庆泰朝以何为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