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1807

  众人一惊,齐齐望向声音来处。
  偷听军国大事,那可是重罪。
  可见到两个脸色苍白、摇摇欲坠的女子,谁也不想提起了。
  周思敏愣愣地看着众人,突然向朱媺娖跪下哭道:“求殿下救救我夫君!求诸位大人救救我夫君!”
  朱媺娖声音变得更加高亢,几乎在吼,“张太傅,还不速去?”
  张国维脸色凝重道:“怕是来不及了!我军鲜有骑兵,收拢整个应天府,怕也凑不齐三千骑,若派步兵前去增援,怕至少得一昼夜,方可到达镇江……那时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吴小妹突然冲上前去,一把拽着张国维的胸襟衣领,恨声道:“我兄长可不曾薄待你,他将你当成长辈敬爱有加,可到了他生死关头,你竟不闻不问?”
  吴小妹的举动,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这太彪悍了!
  朱媺娖是脑子一下当机,傻傻地看着吴小妹,她只想着,原来女子也可如此“豪放”,敢说敢为!这确实刷新了朱媺娖的人生观。
  张国维饶是人生阅历丰富,可在这一刻,面对着近在咫尺的少女面孔,他也慌乱起来了。
  还是张煌言见机快,他不敢用手去拉扯吴小妹,只是用自己的身子,背靠张国维,硬挤进二人之间。
  “吴家小妹,还请稍安勿躁。令兄遇险,无论是监国殿下还是张公都与妹妹一样,感同身受……”
  吴小妹立马转移目标,冲着张煌言吼道:“那还不快派兵?”
  张煌言苦笑,这能解释得清吗?
  好在此时张国维已经回过神来,“兵肯定是得派的,救也必须救。可调兵多少,兵分几路,令兄如今在何处遇险,那都得事前判断清楚,你若再胡搅蛮缠,那就是耽误了援军出发的时间。”
  被张国维这么一说,吴小妹生生将一肚子的火憋了回去。
  她顿足恨声道:“好!你们就慢慢商量到天荒地老吧。”
  说着一把将周思敏从地上拽起,“与我回家,找小安子去。”
  周思敏泪眼朦胧,此时已经没了主意。
  随着吴小妹一同往殿外而去。
  朱媺娖张口欲拦,被张国维阻止道:“殿下随她们去吧,既然她们是回家,自然是回镇国公府了,吴争在府中留有部将亲卫,应该出不了乱子。我等还须商议,如何调兵,还有……”
  ……
  吴小妹和周思敏确实是去了镇国公府。
  但张国维却不知道,吴小妹绝不认为镇国公府是她的家。
  在吴小妹的心里,吴老爹在的地方才是家。
  吴小妹本就已经是想回杭州了的,如今听哥哥遇险,那就一门心思要带人去救哥哥。
  与朱媺娖、周世敏这样自幼饱读诗书的女子不同,吴小妹性子比较野。
  或许是吴老爹从小的溺爱、纵容,吴家家法向来对子不对女,吴小妹可谓性格天成。
  在听到吴争遇险,吴小妹第一反应,那就是与吴争死也要死在一起。
  这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兄妹亲情。
  镇国公府,有宋安在。
  吴争入京时,是带了二千骑来的。
  这支骑兵,被吴争留在了镇国公府,由宋安暂时统领。
  
第508章
这叫什么事儿
  吴争留下这支骑兵,目的有二,一是制衡应天府各方实力,显示自己的存在,以防止重演淳安那一幕。其二,宋安起着吴争与兴国公王之仁之间的联络作用。
  三则吴争根本没有预料到清军会孤注一掷,发起进攻。
  吴争一直认为,清廷兵力捉襟见肘,已经无力再在沿江打一场大战。
  这个对敌“轻视”的错误,造成了吴争此次的困局危境。
  吴小妹二女到了镇国公府,立即开始“发号施令”。
  可怜宋安,他从吴小妹口中得知吴争遇险,心里急乱不比吴小妹差一分。
  问题是,他敢让吴小妹、周思敏去吗?
  反过来,宋安阻止得了吴小妹吗?
  自小吴家,宋安宁可得罪少爷,也不敢得罪小姐。
  宋安几乎是带着哭腔,央求吴小妹和周思敏不要跟去。
  “小姐,此去凶险万分……而且骑兵急行军,小姐和夫人跟随不便……夫人,你劝劝小姐吧。”宋安被逼得语无伦次,一边派人向王之仁所驻龙潭急报,一边苦口婆心地劝着吴小妹。
  周思敏是知书识礼之人,知书识礼,就代表着懂厉害、明轻重、识大体……她劝吴小妹道:“行军打仗不是我等所长,有宋安带兵去了……”
  吴小妹将手一甩,冲着周思敏道:“好,你不去,我去!”
  宋安见周思敏的话也不好使,急了,苦皱脸道:“小姐也不会骑马啊,难道还要我在骑兵之后再跟辆马车?这不是耽误行军速度吗?”
  不想,吴小妹哼道:“谁说我不会骑马?在吴庄时,沈致远就教过我了,平岗山中,我没事也经常骑马。”
  宋安愣住了,他一直跟在吴争身边,哪知道这些,只好看向周思敏。
  周思敏微微点头,无声地佐证了吴小妹会骑马的这个事实。
  无奈之下,宋安不得不同意吴小妹同行。
  而周思敏留了下来。
  ……
  龙潭古镇,又名龙潭铺,隶属句容,是个沿长江小镇。
  是长江古渡、黄天荡的一个组成部分。
  长江在此有个向南的转弯,江水流速变缓,适合为港口,特别是做为现在明军水师停泊的港湾。
  王之仁的水师指挥部,就设在这。
  “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彼此时起本公于南岸翘首以盼,我朝儿郎从容凯旋……”
  二千将士慨然应“喏”,声势之壮,令江水翻腾。
  王之仁声嘶力竭地喊着,可他不忍,亦不甘。
  辛辛苦苦训练了半年多的这支水师,今日却要登岸成为突击队。
  为得就是仪真那群数百孤魂野鬼。
  如果不是大庭广众,王之仁恐怕早已骂娘了,哪还有心情吊文?
  这几句,已经是他搜空了肚子里所有存货,如果换作从前,他此时只会说一句,“杀过去,金银、女人,都是你们的!”
  八千大军前锋已经看不见影子,中军也已经至江心,眼前这二千人是最后一批北渡人马。
  看着将士陆续登岸,王之仁不禁喟叹起来,吴争,若是这一万人有个不测,老夫定与你没完。
  边上王一林全身甲胄,抱拳单膝跪下道:“侄儿此去,生死未知,若真有个三长两短,还望叔父勿念……叔父保重!”
  王之仁饶是心已经煅成铁,也不禁唏嘘起来。
  上前拉起王一林,“一林啊,若事不可为,本公准你率军原路返回,切不可逞一时之勇!”
  王一林道:“叔父放心,侄儿谨记。”
  王之仁拍拍王一林的手背道:“都说英雄出少年,如此手笔,怕是百年难见,虽说老夫一日数遍的骂他、咒他,可老夫心里明白,此战确实大有可为。你记住,此战讲究的唯有一字,那就是快。无论成败,进须快,退更须快,一旦迟疑,必饮恨终生。”
  王一林凑近低声道:“叔父,这话你说了十几次了。”
  王之仁大怒道:“怎么,你也翅膀硬了?”
  王一林呵呵笑道:“其实叔父还是喜欢那小子的对不?说心里话,我也喜欢他。如今这世道,能摊上这样一名主帅,怕已经是将士之福了。”
  王之仁冷哼道:“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连钱老头儿都不闻不问,他一个有名无实的妹夫瞎起什么劲。”
  王之仁的话带着恶毒,似乎唯有这样说话,他才能觉得心里平静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