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1807

  而明廷在这十多年里却是因财政窘迫、对火炮的战略认识不足,一方面去仿制西欧速射炮,一方面也没有财力去研制更强大的红夷大炮,造成了火炮技术的停滞不前。
  此时明军装备的,还是当年宁远大战时的铁火统(射程三里左右,还时常爆膛)、仿制的红夷大炮(十几年前的,射程七八里)。
  这么一比较,优劣就很明显了,清军可以在距离十里地对明军进行攻击,而明军只能挨打。
  最关键的是,明末之时,明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守,修建要隘,重修明长城,火炮被固定,反观清军是攻方,他们有着选择战场的主动权,这是明末明军一直败多胜少、仅消灭百名鞑子就可封爵的主要原因。
  可此时,清军再次听到东城传来的隆隆火炮声,知道西城的战斗还在持续,这说明,西城守军已经很难有效来增援自己,士气怎能不降?
  此消彼涨,清军开始后退,西城墙被明军攻占的区域越来越多。
  量变引发质变,半个时辰不到,西城彻底落入廖仲平手中。
  宜将剩勇追余寇!
  廖仲平下达了追击命令,数千明军对东逃的清军发起了追击。
  东城清军的溃败也不比西城晚多少。
  明军的再次进攻,打乱了清军的部防。
  已经抽调的一部分清兵只能迅速返回,加上城门被火炮再次洞穿,其中的混乱可想而知。
  而吴争这次毅然下达了总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
  这六个字被将士心领神会。
  这么好的良机,就算是个大头兵,也知道利害关系。
  当明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时,清军溃退了。
  就象赶鸭子一般,东、西两路明军将清军赶向城中心,然后使劲挤压。
  随着两路清军在城中会合到一处,清军不约而同地选择向南门突围。
  因为他们心里,还忌惮着北城宋安那支骑兵。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个选择,彻底葬送了这支清军。
  其实战斗的时间不长,这支清军折损也未过半,向南门突围的清军尚有四、五千人之众。
  当廖仲平在城中霍然见到吴争的那一刻,这个老实人淌下了眼泪。
  他单膝下跪见礼道:“上天护佑,镇国公安好!”
  吴争惊愕,直到看见廖仲平之前,他一直认为统帅这支明军的是宋安。
  可看见廖仲平,吴争不得不问,“为何宋安不在?”
  廖仲平答道:“宋副指挥使,早于末将半日就率骑兵出城,末将也在奇怪为何至镇江西城,都不见他的踪影。”
  吴争脸色凝重起来,他不担忧宋安会背叛自己,而是担心宋安及那支骑兵的安危。
  可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清军向南突围,势必会危害到丹阳安然,那儿可是在算空城计,只有数百伤兵和卧床养伤的夏完淳。
  吴争立即下令,“烦劳廖将军率己部追击溃敌,务必不能让他们攻击丹阳。”
  “喏!”
  ……
  江都城中,洪承畴还在调兵遣将。
  他在等待徐州八万清军的到来。
  在他看来,时间来得及。
  从徐州出发,快则两天,迟则三天,拥军一到,就可以泰山压顶之势,荡平江南。
  自己要做的,就是令江北清军守护已到手的果实。
  这应该不是难事,明军在二万大军折损在仪真之后,在应天府至镇江府,已经没有多少可机动的兵力了。
  而清军依旧还有五万之众,占据镇江城,固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洪承畴的精力,还在于那支突入江北,营救仪真明军残部的水师上。
  据报,他们已经迫近江都不足五十里了。
  洪承畴得知之后,心中虽然震撼,但并不惧。
  江都城也是重镇,城中尚有六千守军,固守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洪承畴有这个自信,特别是取得对城中清军控制权之后,就更自信了。
  可他忘记了,他现在面对的,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明军。
  而是一支虎狼,想劫掠江都的虎狼之师。
  其中,还有一个欲为仪真二万英灵复仇的钱肃典。
  一万水师,在江都城外一分为二,王一林自率一部,将另一部指挥权交给了钱肃典。
  两路大军,一西一南,如两道洪流涌向江都。
  这场仗是此战役中,最持久的战斗了,打了整整两天一夜。
  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拼出了血性,双方士兵在两面城墙上,向对方展示着自己的武勇。
  不得不说,此时的八旗军战力确实强大。
  面对着人数占优的一万明军,他们没有一丝露怯。
  当然,这支明军是水师,而且清军占据着城防优势。
  但战斗没有人会去纠结这些,胜就是胜,败就是败。
  如果不是撤出镇江的那三千清军传来镇江城失守的消息,或许此战还不可能立即结束,洪承畴也打出了血性,他虽然没有直接参战(让他参战,那是不可能的),但还是不顾矢石,站在南门城楼激励守军。
  洪承畴很明白,江都一失,那么扬州危矣。
  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自己无颜再回去见小皇帝福临了。
  
第525章
躺着都中枪
  洪承畴是在为自己而战,为自己的前程而战。
  双方的损耗都非常大,当场战死的远甚于负伤退下的。
  两天一夜之后,水师伤亡已经高达三千六百多人,超过三成,几近四成,实际上,这个损失度已经让明军丧失了一半的作战力,主要是连续奔袭造成的体能下降,这支水师毕竟才组建不到一年功夫。
  打到这种程度,确实已经不易。
  而清军的伤亡小一些,将近二千人。
  这听起来,明军吃了大亏,其实不然,攻城之战,往往攻城进行时,攻方的损失远大于守方,但一旦攻下城后,守方伤亡就会激增,这是常理。
  况且,明军的人数远大于清军,就算伤亡三千多人,可作战兵力还在六千人以上。
  而清军在折损二千人之后,就只有四千守军了。
  这是个大问题,六千人守城,可以面面俱到,但成了四千人守两城门,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如两只撕咬的怪兽,在喘息着,舔噬自己的伤口。
  而镇江城失守,守军被击溃的消息传来,相当于压垮清军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洪承畴也一样。
  洪承畴原本是要继续死守,等徐州援军到来的。一天,只需要一天,自己就可以慨然面对朝堂上无数的指斥和责问。
  洪承畴想要封锁消息,问题是撤回的清军有三千人,虽说这些清军都万寿一带,可东城和万寿是想通的,洪承畴总不能自封城门,断绝与自己军队的互通吧?
  于是,一夜之间,满城都知道清军是镇江城的大败,军心顿时散了。
  洪承畴不得不下令连夜撤退,撤往万寿与清军会合,依托泰州城防固守告诉援,以期待徐州援军赶到,再图收复江都。
  至此,江都光复!
  ……
  明军进入江都城
  江都,只是个扬州府隶下的一个小县,其形成于春秋时期,隶属吴国。秦楚之际,项羽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