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1807

  可王翊也明白,吴争提出交换沈致远、钱翘恭二人,很显然,这二人的叛变应该是有内情的。
  
第714章
将他叉下去!
  至少在反清这一点上,王翊对吴争,是深信不疑的。
  王翊的为人还是比较正直的,他介乎于钱肃乐和陈子龙之间,所以,对于吴争的决定,他确实很为难,一时不知道该赞同还是反对。
  王翊的犹豫,被钱谦益误以为是王翊被吴争的气焰所慑。
  他叫道:“右都御史,你我有陛下密旨在,且有诸公作证,当断则断……”
  吴争终于怒了,“呯”地一声,也是一掌拍在面前案上,指着钱谦益大喝一声,“来人,将他叉下去!”
  宋安带人一涌而上,将钱谦益按了个结实。
  钱谦益怒骂道:“吴争,你敢羁押钦使……这是谋逆大罪!”
  宋安机灵,随即将一团不知啥布塞进钱谦益口中。
  吴争沉声道:“你是钦使,我也是。但至少明旨上,我是主使。你以下犯上,我只令人叉你出场,已经算是给你面子了……再啰嗦,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还别说,被吴争这么一唬,钱谦益还真安静下来了,被宋安带人拖拽下台。
  吴争这才转过头来,多尔衮似笑非笑地道:“看来镇国公在义兴朝也不如意啊,不如降了大清,本王保你一个郡王爵,如何?”
  吴争挑挑眉毛道:“摄政王无意之中说出个也字,看来摄政王在清廷也不如意啊……既然连你都不如意,就算本公同意去了,恐怕更不如意,对吧?”
  多尔衮脸色一沉,道:“还谈不谈?”
  吴争笑道:“谈,当然谈。谈又不花银子,对吧?摄政王对方才本公的提议如何看?”
  多尔衮呵呵一声道:“一个泰州,本王没兴趣。”
  吴争道:“那就请摄政王开个价。”
  开个价?
  多尔衮哈哈大笑道:“你还真对了本王的脾气……要不是你杀了本王兄弟,本王愿意交你这个朋友。这样,你若是同意将泰兴、靖江一并交换,本王可以考虑将沈致远、钱翘恭二人送还于你。”
  吴争想了想道:“泰兴可以,靖江不成。”
  多尔衮古怪地一笑道:“看来二人在镇国公心中的份量不轻啊?”
  吴争确实太想换回二人了,倒不是吴争唐突和鲁莽,而是他知道,蒋全义所部一反水,清廷就不会轻易放过沈致远、钱翘恭二人,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处死。
  既然二人已经暴露,再隐瞒就反而小家子气了,不如趁现在谈判,就算出点血,也得把他们换回来,地盘好得,兄弟难求啊。
  那边钱肃乐一直在沉默,就算在钱谦益指责吴争以一己私利拿泰州交换沈致远、钱翘恭二人时,他也在沉默。
  以他的个性,怕是钱翘恭此时就在他面前被多尔衮处死,他也不会恳求吴争救他独子。
  可他的心,确实在疼。
  除了疼,还有感激,他在感激吴争此时还能想着沈致远、钱翘恭二人。
  人性,难能可贵,特别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尤显得难得。
  吴争那边已经开口回答多尔衮,“摄政王说得没错,沈致远、钱翘恭二人,一个是本公结义兄弟,一个是本公内兄,自然是份量不轻的。”
  多尔衮突然回头看了洪承畴一眼,洪承畴微微点头。
  多尔衮仰头哈哈一笑道:“镇国公这话,与本王听闻的,似乎有太大的差异啊……看来镇国公没说实话,对本王有所隐瞒啊?”
  吴争一愣,下意识问道:“摄政王这话何意?”
  多尔衮向洪承畴一摆头示意。
  于是洪承畴上前,将沈致远、钱翘恭二人当日在清廷朝堂上的回答复述了一遍。
  等洪承畴说完,多尔衮嗤声道:“本王现在不知道该信谁的,镇国公可否为本王解惑?”
  吴争愕然。
  那边钱肃乐老脸通红,大声骂道:“逆障……老夫竟生出这逆障,真是有辱家门。”
  其实在沈致远、钱翘恭二人“降清”消息传到京城时,钱肃乐就声明断绝父子关系,可他心里明白,儿子是绝对不可能投清的,钱家人可死绝不会投清。
  此时,听到儿子果然是诈降,他是真的高兴,可马上被洪承畴复述给激怒了,他同样明白,这事还真可能出自钱翘恭之口,否则,这是钱家与吴争之间的私密事,怎么可能让洪承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钱肃乐才觉得丢了老脸了。
  而吴争刚开始时,也很恼怒,心里无数草原神兽急驰而过,这不奇怪,自己的私密事,却这二人当作取信于清廷的理由,暴露在无数人面前,岂能不恼怒?
  但吴争很快就明白过来,这种低劣借口钱翘恭想不到的,一定是沈致远这厮搞怪,可这种低劣的理由,往往更能取信于人。
  所以,吴争的脸色数变,最终出口的是,“胡说……诽谤……造谣!一个是我兄弟,一个是我内兄,怎么可能如此诋毁于我?洪大学士,虽说我确实三次击败你,可你也不该编造如此荒唐的借口来搪塞于我吧?”
  吴争的应对,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怔。
  这些事的主体,是勿容置疑的,沈致远与吴争的关系,钱家与吴争的关系,但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无从辨别真假、虚实。
  多尔衮、洪承畴等人愕然,连钱肃乐也不明白吴争究竟何意,微张着嘴,纳闷不已。
  洪承畴皱眉道:“镇国公多虑了,洪某还不至于以此来编排于你,洪某所复述的是沈致远、钱翘恭在朝堂上的原话。当时范大学士、刚林大学士等皆在场,亲耳听闻。”
  吴争心里自然是信的,洪承畴编排这些,对于一个以正直闻名的士人而言,或许还有些用,对象自己这样的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吴争还是得装,装无辜,“今日吴争岳父也在场,关于悔婚之事……这,这怎么可能。岳父大人,还不出来替小婿澄清一番?”
  钱肃乐张口结舌,他是真一时回不过神来,不知道吴争的用意,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第715章
吴争想换回沈致远
钱翘恭二人
  钱肃乐的惊愕,看在多尔衮、洪承畴等人眼中,却是另一种解读了,那就是吴争可能真的在撒谎,不然,这事很好解释,钱肃乐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了,可钱肃乐在犹豫。
  钱肃乐不是傻子,他是在惊愕,可听到吴争这么一招呼,下意识中就想到不管吴争是何用意,都得去配合。
  于是,钱肃乐迅速收拾起脸上的惊愕,点头道:“钱某可以做证,镇国公悔婚之事,子虚乌有。”
  这话一出,多尔衮、洪承畴等人的解读,就更不一样了,他们认为,这是钱肃乐在替吴争掩盖,他们对吴争的私事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在京城的沈致远、钱翘恭二人,究竟是真降还是假降?
  原本兴化降军反水,清廷已经将沈致远、钱翘恭二人捉拿下狱,可并未立即处死,原因还是在与义兴朝的这场谈判上。
  这是很好的筹码,可以换来很多原本换不到的东西。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吴争愿意用一个州——泰州来换取这二人。
  可如今吴争的极力否认,让多尔衮、洪承畴等人解读出不同的意味来,吴争的掩饰,难道是另有目的?
  多尔衮微笑起来,道:“看来镇国公索要这二人的目的,不象是想营救,在本王看来,更象别有所图吧?”
  吴争的神色一变,但也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摄政王说笑了,他二人只是奉了我的命令行事而已,既然如今被摄政王识破,就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了。摄政王不如谈谈怎么交换的事吧?”
  这一眨眼的变化,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无疑已经落入了多尔衮等人的眼中,也印证了多尔衮心中的猜想。
  他与洪承畴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对吴争道:“本王方才已经说了,只要你部退回南岸,本王可以送还这二人。”
  吴争面显难色,犹豫了好一会,突然咬牙道:“行,就这么办!”
  这一应承,让义兴朝这边官员面色大变。
  钱肃乐大声道:“吴争,断不能因二人性命,枉顾国家的利益,若真如此,钱家如何再面对世人?”
  右都御史王翊也道:“镇国公万万不可。王某明白镇国公与二人情同手足,可这关乎朝廷安危存亡,不可意气用事,望镇国公三思。”
  这话倒不是夸张,如果义兴朝有了泰州,等于扩大了至少二三百里的战略纵深,并可对清廷在黄河之南的军事调动有了更早的警报,这绝不是现在被长江阻隔,所能比拟的。
  同时,泰州一旦被义兴朝重兵驻囤,也将成为一块北伐的跳板和牵制清军的重要要隘。
  所有义兴朝官员皆拱手道:“望镇国公三思。”
  吴争愣住了。
  多尔衮、洪承畴等人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好一会,吴争踌躇着对多尔衮道:“让摄政王见笑了……看来,本公还真做不了主送还泰兴和靖江两地……不过,我还是很希望达成这个交换的,摄政王不妨再提别的要求,如何?”
  多尔衮仰头哈哈一声,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从吴争的反应而言,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是或许沈致远、钱翘恭二人降清并非象吴争说的是受他的指使,这显然不太可能。
  因为水师残部从江都一路转进至海门,再到兴化这个过程中,吴争正与多铎交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