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1807

  “老朽还能活着看到吗?”
  吴争一愕,看着这个摇摇欲坠的老者,一时噎住了。
  然而老者却突然转身,大声道:“哭什么?将军应了,王师终究会北返,无非多熬些日子罢了。老朽或许看不到,可你们终将能看到。”
  被老者这么一说,百姓们的眼中开始有了光亮。
  吴争热血心上涌,大声道:“老丈说得对,我吴争有生之日,必将北伐,请泰州父老乡亲们见证。虽说我军明日撤回南岸,可局势也已经与之前不同。靖江已经是我朝的土地,另外,按和约,清廷将不在泰兴驻囤军队,乡亲们若是在泰州待不下去,可去泰兴,如果泰兴容不下太多人,可以去靖江,更可以去南面杭州、松江等府。”
  说到这,吴争再一次邀请老者道:“老丈随我军南撤吧,至少,在南岸不会再受鞑子欺负。”
  老者轻轻拍拍吴争搀扶他的手道:“将军好意,老朽心领了。若是还年轻,当随将军南下,为将军执鞭坠镫、阵前效力。只是老朽时日无多、故土难离啊……将军率虎贲再度北上之日,若老朽已经身故,也会在地下祝福将军旗开得胜、王师光复京城。”
  吴争紧抿着嘴唇,点头不止。
  老者回头招呼道:“你们既然有心推举老朽出来,那就别躲着藏着了。”
  说完回头对吴争道:“将军带着这些孩子们走吧,乡亲们都说了,让孩子随将军上战场,杀鞑子去。况且,王师一旦撤退,这些孩子保不准就被鞑子抓去当苦役或者抓去当壮丁回头与王师交战,那可就辱没了祖宗了。”
  吴争抬头看去,一片黑压压的年轻人向自己涌来。
  吴争大声道:“本官正有意在靖江设一卫,以庇护北岸百姓。请放心,你们的孩子就在靖江从军,定可保护你们。有他们在,也能时刻威慑清军,不敢对我汉人百姓恣意妄为!”
  吴争的这番话确实让百姓们安下心来。
  泰州离靖江不远,离泰兴就更近。
  听到孩子们在靖江从军,再加上双方此时已和谈成,那这些孩子们的安全应该不会凶险了。
  还别说,吴争的这番话,让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让孩子从军的父母,顿时有了让自家孩子也从军的意愿。
  两个时辰的功夫,踊跃报名从军者,超过二千人。
  若不是天色暗下来,人数怕是会更多。
  当天晚上,吴争收获了一笔意外之财。
  蒋全义来见吴争,他将之前与王一林一起率水师从江都开始,收刮了大半个扬州府及周边五、六县之事,一五一十向吴争做了汇报。
  当吴争听闻此事之后,惊讶地嘴巴都合不拢了。
  确实,大将军府的财政非常拘紧。
  
第724章
意外之财
  此时的杭州府财政司,若不是莫执念以江南商人,特别是浙商,组建钱庄和江南商会硬撑着,吴争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做个甩手掌柜。
  官员的俸禄、福利,将士的饷银、抚恤,军工坊、港口、造船所、两大院校等等,这些可都是烧钱的机器。
  此战之前,莫亦清向吴争直陈了财政司的空虚,吴争拍着脑袋想出了建新城以拉动经济的策略,但他知道,这种做法很凶险,完全是以不断地胜利来支撑投资人的信念的。
  也就是说,只要打一场败仗,就会使得各地商人对吴争势力失去信心,转而观望,没有人傻到去投资一个没有军事胜利的势力,一旦商人转为观望,大将军府财政将会陷入绝境。
  吴争也渐渐意识到这点,有了停战巩固辖下势力的意思。
  所以,蒋全义的汇报,对于吴争而言,是雪中送炭。
  吴争激动地问道:“大概有多少?”
  蒋全义摇摇头道:“这事卑职没有插手,全是王一林率水师所为……不过卑职在当时掩埋时大致看到这这笔金银财物的数量,估算着怎么也得有二、三百万两之数吧。”
  吴争大喜,有这笔意外之财,那么筹建靖江卫就不成问题了。
  来回踱了几步道:“我肯定是不能亲自去了,多尔衮还在北面兴化,我一旦往东去,多尔衮就会觉察出来。这样,我明日一早派人知会多尔衮,你带一千人,以收拢之前转进时失散士兵和阵亡水师将士遗体的名义,去把这笔金银挖掘出来。得手之后,转西南方向,与我在泰兴会合。”
  蒋全义应道:“卑职遵命。”
  吴争叮嘱道:“要小心行事,宁可埋在那,也不要被鞑子发现嗅到气味。”
  “是。”
  吴争吁了口气,然后对蒋全义道:“此战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靖江,清廷已经承认我军对靖江的占领。所以,我打算在靖江组建部署一卫。本来打算将正在训练的新兵抽调一些过来,可按今日泰州百姓送子弟从军的数量来看,只要再两日,应该能到五千人以上。我准备由你部二千多老兵为骨干,补充这些新兵,组建靖江卫,由你任靖江卫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蒋全义大喜,他这两天确实在踌躇自己及部下的出路。
  虽说已经归入北伐军序列,可吴争的原话是暂隶属于杭州卫。
  杭州卫只是一万人的编制,也就是说,蒋全义部最多是杭州卫辖下一营,蒋全义的官职也就出不了镇抚或者一所守备了。
  这倒不是蒋全义有官瘾,而是将一万人的部队,带到今日仅剩二千多人,蒋全义不得不为部下考虑。
  能不屈居人之下,自然是最好的,这也是蒋全义赶着来向吴争汇报此事的原因之一。
  可此时,吴争竟要由自己麾下二千多人组建靖江卫,这就是说自己将正式成为大将军府辖下第六卫的主官,这如何不让蒋全义欣喜?
  这就等于自己将正式进入吴争势力的核心层,并具有相当的话语权。
  蒋会义立即单膝跪地,拱手道:“谢大将军提携,卑职绝不负大将军所望!”
  吴争点点头道:“泰兴见。”
  “是。”
  ……
  这个夜里,兴化城也不平静。
  衙门里,多尔衮脸色阴沉地要滴水。
  在他面前,坐着洪承畴、范文程二人。
  倒不是这二人成了多尔衮心腹了,而是这个时候,多尔衮需要统一口径,回朝之后,此战经过是要摊开来,在皇太后、皇帝和满朝群臣面前述职的。
  “两位大学士,如何看待今日这场对决?”多尔衮沉声问道。
  范文程思忖着答道:“若没有太和殿前的那场演练,范某恐怕真以为火枪兵不过如此,在范某看来,今日吴争麾下三十火枪兵有所藏拙,怕是吴争故意为之,只扰乱我方视线。”
  多尔衮斜眼看着范文程,“范大学士的意思是吴争在示敌以弱?”
  “确有可能!”
  “荒唐。生死关头,还能藏拙,真把这南蛮小子当作无所不能了吧?”多尔衮嗤声道,“恐怕是范大学士心中太在意皇上欲组建新军的意思吧?”
  范文程老脸无端一红,多尔衮眼毒,心眼更是玲珑,一眼就看穿了范文程真正的意思。
  范文程惊骇于三十火枪兵的战斗意志不假,可他更在意的是火枪兵被铁骑全歼,这会使得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武臣,觉得火枪兵不过如此,那么皇帝福临的组建火枪军的意愿就会受到这些人的强烈阻挠,所以才有了“栽脏”吴争藏拙的话,不想被多尔衮这还客气地戳穿了。
  洪承畴虽然与范文程在朝堂也有一时瑜亮之争,可面对多尔衮,洪承畴还是与范文程站在了一起。
  不过洪承畴没有直接替范文程解围,而是悠悠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
  多尔衮目光一凝,“怎么,洪大学士也认为吴争在藏拙?”
  洪承畴道:“藏不藏拙,只有吴争自己心里清楚,洪某说得是,今日一战,明军的气势已经完全不同了,王爷难道感觉不出来吗?”
  多尔衮脸色一变,不耐烦地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洪承畴不为多尔衮的神色所动,他慢条斯里地道:“在洪某看来,今日高台下一战,其凶险远甚于与义兴朝任何一战。”
  多尔衮皱眉道:“本王铁骑不是已经全歼明军火枪兵了吗?”
  洪承畴沉声道:“难道王爷至今还看不明白,此战对于江北民众造成的影响吗?”
  多尔衮怒道:“本王岂能看不明白,本王当时就看明白了,这才动了杀机……可当时洪大学士不是也想阻拦本王动手吗?”
  洪承畴喟叹道:“不说王爷最后能不能杀死吴争,就算王爷真如愿了,可此战的影响会消失吗?如果吴争在谈判时被王爷谋杀,那么此战的影响力将更大,吴争的四卫、江南明人,将因吴争的死亡,而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王爷,这才是洪某阻拦的理由。”
  
第725章
胜之
迫之
压服之
  多尔衮听得明白,他没好气地道:“可是不杀吴争,难道此战影响就可减轻了吗?”
  洪承畴悠悠道:“如同阳光直直照在身上,却无法闪躲,避无可避,此策是为阳谋。吴争以三十士兵的性命,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向江北民众展示着与清廷势不两立的决绝,二是为江南明军树立起典范,一石二鸟,说不定还在向应天府那位天子示威……后生可畏啊!”
  多尔衮带着讥讽道:“才高八斗的范、洪两大学士,在这不及冠的南蛮小子面前,也无计可施了?”
  范文程脸色一变,流露出一丝愤慨,但适时一低头,不为人所见。
  洪承畴却神色不动道:“面对阳谋,无法以阴谋取胜,这如同再寒的冰,在面对阳光时,都会融化一般,就算你躲进屋里,阳光依旧可以将热慢慢传进来……避无可避。”
  “洪大学士是说,我大清就这么坐而等吴争北伐了?”多尔衮的讥讽已经赤果果地不再遮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