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9/1807

  吴争摇摇头道:“没那么严重,我倒是替你想了个办法。”
  莫执念一愣,遂欢颜道:“还请王爷赐教。”
  吴争呵呵笑道:“莫老这脸变得可真是快,我刚刚还为莫老的忠义感动得想流泪……得,才一句话的功夫,莫老就变脸了。”
  莫执念并无一丝尴尬之意,哈哈陪笑道:“老朽就知道,王爷是不会眼看老朽坠入万丈深渊的。”
  吴争点点莫执念,放开他的手臂道:“江南商会只是一个商人联盟,与本王无任何关系。它的行为,只是商业行为,在商言商,扩张、兼并是常事。”
  莫执念点点头,“是。”
  吴争继续道:“不管是莫家还是商会近三百家商人,在江北不少店铺和产业,民众总不可能把他们都指为汉奸,骂他们通敌吧?”
  莫执念若有所思起来。
  “安排商人对这八家奸商在江北的店铺进行收购,以市场正常价格进行兼并,这显然是商业行为吧?”
  “是。”
  “而这些本属于八大奸商的商铺里,囤有大量的货物,譬如煤炭、矿石、木材、皮毛等等,这很正常吧?”
  莫执念恍然大悟,“买椟还珠……不,不,应该是买椟求珠!”
  吴争大笑道:“莫老果然是个聪明人。”
  
第859章
尔虞我诈
  莫执念畅快地笑道:“如此,以一万两买一间值一万两的店铺,世人皆以为是寻常之事,并不会引起注目,可谁会想到,这一万两的店铺,有一个价值数万,甚至数十万两的仓库呢?甚至有这样的好几个仓库……王爷,老朽说得对吗?”
  吴争含笑点头。
  “那商会出具给那八个奸商的股本契书,又该如何应对?”
  这确实是个问题,白纸黑字加上印章,这绝对是个难以回避的难题。
  吴争微笑道:“不必出给八人,只须出具一份给范永斗就行,让范永斗再私下与七人分配就成。”
  莫执念不解地问道:“可一份与八份,又有什么区别?”
  “契书的存在,不仅是对你是风险,对范永斗更是风险。范永斗是清廷钦封的内务府皇商,还赐了张家口为世业,这样的人,敢将这纸契书公之示人吗?”
  莫执念摇摇头。
  吴争道:“他一得到,必定秘密藏匿,生怕走漏风声,被清廷惩治。”
  莫执念点点头道:“王爷所言在理,可将来万一……”
  吴争摇摇头,笑道:“没有万一。这纸契书在一段时间之后,字迹会自己消失。”
  让能工巧匠炮制这么一份文书,其实不难,无非是利用酸碱中和罢了。
  莫执念目瞪口呆起来。
  吴争道:“这纸契约本王派人帮你搞定,你就只管放心就是。”
  “可此事须通过商会十大股东决议,老朽尽占两票,还须知会别的股东……老朽怕走漏了风声。”
  江南商会的决议权,在商会前十大股东手里,十大股东,除莫执念是会长拥有两票之外,余下九人,各占一票。
  按三分之二的人赞同方可通过而言,至少要再争取六人。
  可这样一来,至少得有除莫执念之外,六人知道此事。
  吴争想了想问道:“除你之外九人中,可信的有几人?”
  莫执念盘算了一下,答道:“席本桢、程本原、陈文奂等人,王爷见过,也是此次对北商战的直接组织者,应该是可信的。”
  吴争点点头道:“这几人可以相信,那就由你先去知会,本王再派人……就让马士英去吧,这些事,他拿手……哈哈。”
  莫执念放下心中大石,遂问道:“那王爷还见汤若望吗?”
  这话让吴争渐渐收敛起笑容,“见是要见的,我还想着,通过他将清廷的火器购买抓在手里。只是这事得秘密进行,一旦走漏风声,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不好了。”
  想了想,吴争道:“这样,那两奸商不是要请你吃酒吗?想来汤若望也会作陪,到时,安排善饮之人灌醉他们后,引汤若望来见本王。”
  莫执念应道:“是。”
  ……
  曲阜桥北,原北司五道前,便是如今大将军府所设置的驿馆。
  被吴争拒见的汤若望郁闷地顾自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就不明白了,明明卫匡国来信,说是义兴朝会稽郡王希望与自己私下会晤,怎么到了杭州府,却悭吝谋面了呢?
  汤若望正对面并排的房间,是范永斗、王登库的房间。
  此时,范永斗、王登库正在里面窃窃私语着。
  “范兄,你说这吴争打得是什么主意?难道他已经在着手准备与朝廷开战了?”王登库确实有些惊讶,在他看来,区区十一府之地的义兴朝,那就是一个苟延残喘的小势力,不过就是因清廷一时抽不出来,才给了它壮大的机会,“他就不怕等朝廷调过手来,一掌就能将它拍碎喽。”
  范永斗脸色凝重,微微摇头道:“来之前,我也是象你这么想,以为这吴争不过就是个刚刚及冠的后生小子。可这几日在杭州府,我看见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景象。”
  王登库惊讶道:“什么景象?我怎么没发现?”
  “你难道就没有发觉,这街上走动的民众,精气神都不一样吗?脸上的笑容不可掩藏,特别是目光,这绝对不同于北方汉人,哪怕是京城中的百姓,也没有这种……自信。”
  王登库微微皱眉道:“被你这么一说,我倒也感觉到了。这象驿馆中,那两个服侍你我的小厮,这态度和目光……得,这要在北方,我早大嘴巴子扇过去了,反了天了!”
  范永斗悠悠道:“或许……这天下之主尤未定啊。”
  王登库大惊道:“范兄言过了吧?大清已经拥有了七成天下,区区义兴朝,最多一成之地,土地、人口、赋税等等,皆不能与大清匹敌。如果早些时候,在大清刚刚入关之时,或许还能登高一呼,可如今大清已经坐稳江山四年。”
  范永斗轻哼道:“义兴朝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大将军府。”
  “有何可怕?无非是占据了长江天险和运河南段罢了。若不是因为水运受阻、南商在江北不要命地挑衅,我才不来这南蛮之地呢。其实我觉得确实也不必来,没有江南,咱们在江北、西南,也足以赚得大把的银子了,何必来此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还送上如此巨大的一笔银子?这要是被朝廷知道,怕你我八人,都承担不起这后果!”
  范永斗轻声叹了口气,“王老弟,你我经商都有数十载了,从盐铁、茶桑、粮食、毛皮、煤炭到参茸药材,几乎无不涉及……可想当初,一百两的本钱,赚到五成利,就已经喜笑颜开。如今空囤万万两银,埋于地下。王老弟啊,银子埋在地下,就如同一堆烂铁,何用?”
  王登库沉默了。
  这话确实没错,八家皇商,哪家没有埋个千百万两在地下?
  不是他们不想用,实在是没处花啊。
  普通人家套个驴、马车,也就一匹驴马,他们套上三匹,就已经是极限,真想套个十七、八匹,那道路也不允许呀。
  这时的物资,是你有大把银子,也没地去花,总不能一顿吃百斤肉、拿百年老参干嚼当饭吃吧?就算不吃死人,都也得有那么多百年老参啊。
  正因为有钱没地用,这才有了往地下藏银子的习俗。
  可这八家的藏银,显然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第860章
亮丽的风景线
  范永斗喟叹道:“我们在江北确实能赚到大把的银子,可开销也大,担着内务府的事,这听起来是好听,可那月不往里面填补个十几万两?宫里哪天离得开茶叶、丝绸,这真要是与南边交恶,你我就得从南商那采购数倍,甚至十数倍的货。这就算你我有座金山,那也就被扒拉空喽。”
  王登库点点头道:“范兄所言极是。不过,这想必时间不会太长吧?朝廷一旦决意南下,区区义兴朝,不得一触即溃啊?”
  范永斗斜眼道:“说是这么说,可哪有这么容易?清军被分隔成东南、西南、西北三大块,每外都进展不大,唯有不断地向三处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方可维持。这不,仅仅是组建一支三千九百人的火器新军,从你我这已经拿走了三百万两。这还不算此次谈判须支付的赎金。”
  王登库道:“按范兄的意思,这种情况那是得持续许多年了?”
  “大概如此吧。”范永斗喟叹道,“除非三处有一处突然溃败,那么清军就能腾出手来……可惜啊,若没有义兴朝突然崛起,此时浙东怕早已成了朝廷的财税重地。”
  王登库道:“可……可我总觉得,这样一笔巨资投入江南商会,会不会是……资敌?”
  范永斗转头、瞪眼,“怎会叫资敌?在商言商,何来资敌?王老弟,你可知道,江南商会一年分发多少红利?告诉你,今年分红达股本的二成半,这还不包括未分必的三成红利,说是要留待来年扩张所需。你我八家,与其将银子埋入地下,不如投入商会,如此,既从商会红利中分得一杯羹,又可在商会占一席之地,得到一些话语权,最重要的是,咱们得为自己留条后路……明白吗?”
  王登库惊悚道:“范兄是已经预料到,朝廷可能会被义兴朝……打败?天,这怎么可能?他们才十一府之地!”
  范永斗摇摇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初清太祖不也就靠十三副甲胄起兵吗?而义兴朝此时已经有十万大军和千万民众。咱是商人,在商言商,就得把风险摊开来,否则一朝剧变、便是万劫不复啊。”
  王登库道:“可你我早被江南民众视为汉奸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如果今日之事被朝廷闻知,岂不两头不能依靠?不行……这太凶险了。”
  范永斗见王登库反复,厉声道,“既然已经走了这条路,切忌反复。这天下事,还没有银子是不能摆平的,你以为,咱们在应天府成为上宾,你我眼下能在此安然无恙,仅是因为咱们是朝廷使者?不,这无非是他们看中了咱们口袋中的银子!”
  王登库茫然道:“范兄是说,吴争也能为了银子,为咱们开脱?”
  “会不会开脱得两说,但咱也不是任由他揉搓的泥。”
  “范兄已有应对之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