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807

  可吴争率军正在突击。
  被夹在中间的鞑子,清楚地感受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直到连抬手转身都做不到。
  屋顶上消极怠工的卫所弓弩手们发现了这一点,开始起身反击。
  局势在慢慢地改变。
  人心开始聚拢,每个人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不知道从何时起,不知道转折点何时发生。
  但所有人都自觉地参与了。
  这不是哪个人或者哪部分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是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雄起。
  胜利的天平从这一刻开始向明军倾斜。
  但真正成为压垮鞑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小安子的那三百精壮。
  人需要表率,这勿容置疑。
  当看到有人逃跑,你会想,他能逃,我为什么不能逃?
  当看到所有人都前赴后继地去死,你会想,他们敢死,我怎么能逃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用小安子招呼,精壮们开始违令。
  小安子坐观其成。
  他早就想违令了,可他不敢。
  在他心目中,他生是吴家人,死是吴家鬼。
  吴争的命令他不敢违抗,哪怕是明知是错的,亦不敢违抗。
  在小安子看来,忠诚在于盲从。
  如果自己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背叛。
  虽然明知现在三百人的坐观,是错误的,但他不能下令出击。
  出击就是背叛。
  但这不影响他的士兵背叛,精壮一涌而出的时候,小安子总算吁了一口气。
  这样,少爷总怪不到自己头上了吧?
  三百精壮是生力军。
  他们的加入,使得吴争所部的士气再次大振。
  战场上,许多时候,看的不是单兵技能有多高,凭得是气势,那种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气势。
  
第76章
软的不是脊梁
  三百精壮的气势恢宏,他们都憋了一口气。
  他们此时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让我痛快地去死吧。
  始宁街上死得人太多了。
  只是他们坐视了太久。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他们的心里都等得长毛了。
  这个时候,活着就是种耻辱。
  没错,活着就是耻辱。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敢死。
  敢死者无畏。
  无畏,所以强大。
  他们敢在鞑子的刀砍中自己的那一刻挥刀,他们不觉得痛楚。
  他们能在鞑子的刀捅穿自己的胸腹时挤身而进,同样捅穿鞑子的胸腹,他们感觉不到死亡。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胜利的天平彻底向明军倾斜,这时哪怕是神仙也改变不了这场战斗的结局。
  往往也就是这种时候,在你背水一战的时候,你才发觉,胜利原来并不难,你的收获,比你预计的还要多得多。
  鞑子崩溃了。
  崩溃。
  意味着投降。
  意味着战斗结束。
  意味着原本准备去死的人,不用再死。
  当欢呼声响起,事实上,没有人还能记起第一声欢呼从哪面响起。
  但当欢呼声连成一片时,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泪。
  泪为什么而流,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自己还活着。
  不,更重要的是,自己赢了。
  赢了,很重要。
  在这个时候,对每一个人来说,赢,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
  重要一万倍。
  因为这是他们对已逝者的敬意,也是一种对已逝者的祭奠。
  他们可以正视那些未远英魂,而不用低着头躲避。
  他们可以大声地祭告那些英魂,我战了!我战胜了!
  吴争没有受伤。
  但他已经力竭,他在欢呼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倒下了。
  累得软倒在地。
  软的是身体,不是脊梁。
  一个时辰的肉搏战,胜利到来,在场没有人还能站着。
  当吴争平躺着,迷瞪着望着天空时,他心里有一种惊喜。
  我做到了!
  一支拼凑出来的杂兵,干翻了千人鞑子骑兵。
  这足够自己在晚年时,向自己的后辈们炫耀了。
  当然,前提是,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
  但现在,谁都无法去阻止吴争的YY。
  不管你的心中对胜利有多么渴望,当胜利真正来临时,你无法去感受那一种欣喜,特别是对一个领导者来说。
  他能感受到的是累和痛。
  累是心累。
  痛是心痛。
  承担、背负的太多,故而心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