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0/1807

  打输了,没有多少关系,再打就是了,多尔衮“一代战神”的称号,可不是枉称的。
  可若多尔衮此时死了,那一切就完了,追随者就如同案板上的鱼,任由人宰割。
  多尔衮没有子嗣,不,有一个,就是从多铎那过继来的多尔博,可眼下才七岁,如何承继多尔衮的势力?
  连小皇帝都十二岁了,比多尔博大五岁。
  如何对抗?
  至少小皇帝有大义护身。
  所以,往日嚣张跋扈的多尔衮一党,此时皆低头含胸,连大气都不敢喘。
  范文程更为尖锐,他出列道:“……但凡官员奏书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皆会受到革职处分。更有甚者,宫中凡向陛下行礼之处,其跪拜皆停止,从古至今,臣不向君行礼之事,闻所未闻……往日阻拦,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将摄政王府以朝廷自居……所用仪仗、器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陛下、皇太后,此獠之恶,怕是罄竹难书啊!恳请陛下将其治罪,肃清朝堂,以正国法!”
  殿中一片寂静。
  这恐怕是多尔衮得势之后,最大的一场风波了。
  事实上,多尔衮确实是失策了,以他的身份,早两年就该直接篡位或自立,而不是拖延,因为时间不在他这边。
  皇帝小,君幼臣疑,可一天天长大,臣子的心就会慢慢坚定。
  所以,越往后,多尔衮的处境就越难。
  可惜,多尔衮的心还不够狠,他还在想着娶了寡嫂,做太上皇的春秋大梦。
  殿中君臣,最开心的莫过于小皇帝福临了。
  在心痛八万大军的损失之余,福临更高兴多尔衮的失误。
  瞧瞧,顿时,朝堂上响起一片指责多尔衮的声音,太好听了!
  福临此时有一种满腔地豪情涌在他干瘪的胸膛,那就是——亲政!
  福临大声道:“诸爱卿所言甚是,朕……”
  “皇帝!”
  一声轻叱从布木布泰的口中发出,让福临不得不闭嘴。
  他有些沮丧、懊恼,更多的是憎恶。
  他清楚,除了多尔衮这座压迫自己的大山之外,还有身后这个老妖婆。
  能让亲生儿子如此憎恶的母亲,确实该反省。
  但布木布泰显然没有这种自觉,她还在一意维护自己的孩子,只是母子间的隔阂却越来越深。
  布木布泰很清楚这些“保皇党”要做什么,她更明白,如果皇帝真应了这些臣子的诉求,那么一场内战就会暴发,多尔衮一党,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那就不是八万人的死亡,很可能是八十万。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清怕要亡了!
  所以,布木布泰及时地阻止了福临的莽撞,她开口道:“摄政王此次确实轻敌有过,致八万大军枉死……可摄政王一样有大功于国,尽以一战失利而治罪,怕是令人齿冷。这样……哀家认为,应摄政王所建议,立即派出使团与义兴朝停战议和,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这话一出,让殿中议论纷纷。
  “保皇党”诧异于布木布泰的临时“叛变”,而多尔衮一党如蒙特赦,暗自庆幸之余,感激起布木布泰来。
  物议汹汹哪!
  布木布泰也一时难以压住这股汹涌的议论。
  而这时,殿外一名殿卫大喊道:“紧急军报!”
  所有人都屏息凝气,紧张地看向布木布泰和皇帝。
  布木布泰也紧张起来,难道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
  她更怕的是,多尔衮死了。
  “快传。”福临大声道。
  “禀陛下,禀皇太后,天津卫紧急军报。”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轻轻吁了一口气。
  事实上,哪怕是“保皇党”,此刻也担心多尔衮突然死了,这要是真死了,群龙无首之下,怕是江北十数府,就一片糜烂了,就算现在清廷立即组织兵马,也来不及南下啊。
  布木布泰是真松了口气,只要多尔衮没事就好,她急问道:“快讲,是何紧急军情?”
  
第950章
清廷震动
  “天津卫急报,义兴朝吴淞水师自大沽口西进,因船坚炮利,沿途要隘皆被火炮摧毁……此时,其中兵锋已逼近天津。”
  顿时,殿中一片死寂,片刻之后又是一片混乱,如同沸腾的开水锅。
  天津,有明之前,没有这个称呼。
  以前,天津有个“直沽”的名称,那是金朝贞佑年间的事,位置大概在在三岔口,但那不是城,而是寨,叫“直沽寨”。
  之后,元延祐年间,为了漕粮运输方便,改直沽寨为海津镇,并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也就是说,明之前,天津叫海津,还是个镇,和军事毫无关系。
  然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就是从这转京杭大运河南下,夺了权登了基,
  为了缅怀这场得意之战,朱棣将它将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为了防备后世有人照样画葫芦,朱棣在天津设卫,就是为了防止后人效仿,但天津也只是个卫,并非寻常州府,只是个军事要隘。
  大沽口,就是入海口,离天津卫不足百里,天津卫距离顺天府也就三百余里。
  关键是从大沽口至天津卫这个距离,战舰是可以直接到达的。
  也就是说,只要敌人从天津卫登陆,一个急行军……就兵临城下了。
  当然,朱棣那时,这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强大的舰队,可以威胁到天津卫,郑和七下西洋的“无敌舰队”,那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否则,就算是借朱棣十个胆子,也不敢定都顺天府啊。
  可就算如此,朱棣也不敢大意,设立了天津卫之后还在扩大规模防御,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
  清军南下,大明灭亡。
  原本这四年多的时间,或许可以整编一下天津卫的降清守军。
  可惜,先是庆泰朝,后是义兴朝,牵制了清廷巨大的兵力和财力,大顺、大西军残部和南面永历朝由此有了喘息之机,更造成了清廷无力去整固天津卫。
  也难怪,谁能想到敌从海上来啊。
  可现在,问题出来了。
  此次多尔衮本是打一场速决战,抽调了驻京八旗,此时在京畿,可用八旗不过二万人,别的就是降清明军了。
  这点兵力应战是够了,可敢派出去到天津吗?
  老窝不想要了?
  清廷这下是真得震动了!
  这就象后世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在沿海架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事确实存在。
  是,大明也曾经天津卫乃至大沽口有要隘,也部署了不少火炮。
  此时也还保留着,可问题是射程不够啊,不能和吴淞水师新式战舰上的火炮相提并论啊。
  要隘部署的火炮确实能封锁海河,可吴淞水师可以在岸炮的射程之外,逐一摧毁岸炮阵地。
  守军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沿途逐一拔除,直至天津卫。
  清廷如何应对?
  没有人再去纠结布木布泰的临时“叛变”,也不再纠结多尔衮的处置问题。
  在国朝的生死存亡面前,一切都可以忽略。
  吴争怕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在无意中帮了多尔衮一个大忙。
  济尔哈朗几步冲至传令兵面前,急吼道:“吴淞水师有多少船……快说,敌人有多少人?驻防天津左右两卫作何应对?”
  “回大人,敌人有大船十条,中小船不计其数……大沽口驻军要隘皆已经被敌人炮火摧毁,驻军皆逃往天津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