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807

  张国维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可你有什么好办法?”
  吴争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换监国。”
  换监国,这三个字将张国维三人震得张了嘴。
  半晌之后,钱肃乐厉声道:“吴争,你想谋反吗?”
  吴争丝毫没有紧张,反诘道:“我谋反?谋谁的反?钱大人若想向鲁王尽愚忠,尽管请便。吴某依旧是前次那句话,复明,复得是汉人之明,并非朱家之明。吴争虽然言词狂妄,但所思所想绝无一丝私心,为得就是驱逐鞑虏。监国殿下心志不定,难堪重负,如果三位大人真想在反清复明之事上干成一番大业,就必须先换了效忠的对象。如此君臣一心,方可成事。”
  “你……竖子不足为谋!”钱肃乐吹胡子瞪眼。
  张国维忙打圆场道:“吴争啊,说你年少不更事,还真没错。”
  又转向钱肃乐道:“钱大人,之前就说好了,只是我等四人闭门而谈,心中有话,都可畅所欲言嘛。”
  钱肃乐不再瞪吴争,往一边转过头去。
  张国维问道:“吴争,这换监国之事,可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先不说文武群臣肯不肯答应,就说换了鲁王,还有哪个皇室可以担此重任呢?况且,换上的皇室未必比鲁王殿下更英明。”
  吴争微笑道:“张大人此话差矣,想当初鲁王在台州就蕃,几位大人不就一封书信,将鲁王请来监国了吗?况且,其实还有个皇室,定会比鲁王更英明。”
  张国维大愕,“谁?”
  连钱肃乐也忍不住转过头来,没听说浙东还有哪个皇室啊?
  吴争道:“这皇室三位都见过,先帝嫡女,长平公主殿下。”
  这下不用说张国维、钱肃乐,就连张煌言都震惊了。
  女子为监国?
  这天下听说过皇侄监国,却不曾有过公主监国的。
  好半晌,钱肃乐指着吴争对张国维道:“你听听,你听听,满嘴胡言乱语……”
  吴争平静地说道:“钱大人先不必动怒,吴争只是提议拥立长平公主监国,又不是拥戴公主即皇帝位。长平公主是先帝嫡女,身份比起那些蕃王而言,更显尊贵。况且三位大人这些天也已经清楚了公主的心性,她是真正想反清复明。更难得的是,她能效先帝,死社稷,如此监国人选,三位难道熟视无睹吗?”
  
第83章
家国天下!
  这真不是张国维等人熟视无睹,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这点。
  因为公主是女子,从性别上来说,就被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
  任何人拥立任何一个皇族,首先想到的是未来,是传承。
  女子为帝,如何传承?
  传给外姓?
  所以,被吴争这么一点,三人都低头思考起来。
  好一会,张煌言问道:“吴贤弟,如果拥立公主监国,日后大业有成,拥立谁来登上尊位?”
  就是这个问题困扰着张国维和钱肃乐。
  他们抬起头来,将目光投于吴争脸上。
  吴争正容道:“山河破碎,国之将亡。在此之际,似乎不该想得那么长远,如今最紧重的莫过于如何抵挡来年清军南下。生死存亡,迫在眉睫,这大雁还在天上飞,诸公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岂不荒谬?”
  以问代答,吴争巧妙地避过了张煌言的质问。
  经过这些日子,特别是今日得知朱以海弃国而逃,吴争就打定了主意。
  举旗反清是大义,拉拢一切可拉拢的人壮大自身实力是手段。
  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打出一片汉人天下,才是最终目的。
  与其听从一个瞻前顾后之人宣调,不如选一个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效忠。
  吴争信任朱媺娖,一个心中干净的人,最适合定对错、判是非、定方向。
  如今的朝廷,就缺少这样的主上。
  张煌言不再问,他知道再问也没有用,许多话,就算心知肚明,也无法说出口。
  张煌言不完全认同吴争所说,大明立国三百年,天下人心还未丧绝。
  至少各地义军举旗反清,都需要以皇族为名。
  大义,不可或缺。
  但张煌言觉得吴争有一句话说得对,大雁还在天上飞,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何止荒谬?
  所以,张煌言沉默。
  张国维已经清楚吴争用意,在他看来,吴争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最多不过是个身具异禀的毛头小子,往往敢说的人,危害不大。
  为官数十年,张国维最怕的就是尔虞我诈,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张国维对吴争没有敌意,甚至视为子侄。
  同时,张国维认同吴争其中一句话,朱媺娖是先帝嫡女,她所拥有的名份,远比朱以海这般皇室子弟,更具大义。
  所以,张国维也沉默。
  只有钱肃乐一脸悲愤,他悲愤的不是吴争满口胡言乱语,而是他一直引为知己的张国维,视为弟子的张煌言,居然沉默。
  沉默代表着默认,至少是不反对。
  钱肃乐是崇祯十年进士,曾授太仓知州。
  年近四十的钱肃乐,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根除不去。
  在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奉朱以海监国,为得是延续大明的一线生机。
  如果与抗清相比,在钱肃乐看来,社稷的存亡更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在延续明室维持现状和北伐复兴相较而言,钱肃乐更看重前者。
  这就是区别。
  象钱肃乐这样读圣贤书的人,更注重的是传承。
  “可笑,本官还从未听说女子监国的前例。”钱肃乐嗤声道。
  “有。”张煌言面无表情地说道,“前元阿剌海别公主就曾为监国公主。”
  “那是外族!”钱肃乐激辩道。
  吴争补刀,“就是这个外族,统治了汉族上百年。”
  钱肃乐怔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视为弟子的张煌言会站在吴争一边。
  钱肃乐悲愤,悲愤则口不择言,他脱口而出,“长平公主身份固然尊贵,可毕竟是女子,是女子就得出嫁。吴争,莫道老夫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救公主殿下于危难,少年男女,一见钟情,此例多不胜数,公主监国之后,若与你有了私情,他日你窃取天下,易若反掌。小小年纪,城府、权谋竟如此之深,可谓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气氛立变。
  张国维阴沉地看向吴争,其实这点,张国维也已经想到。
  乱世之中,武臣窜起极快。
  往往一场胜仗,就能连拔数级,而且手中军队翻滚着扩张。
  这一点,从吴争身上就能体现,回来数月之间,从一个从七品哨官晋升到正五品千户。
  可谓一飞冲天。
  谁能保证,公主监国之后,二人郎情妾意之下,不将江山社稷、官职爵位私相授受?
  张国维心性沉稳,原本不想点破此事,其原因一是不想破坏四人之间紧密的关系。
  二是他还是相信吴争,小小年纪,不会有如此城府。
  可如今,一旦被钱肃乐点破,张国维就不能不正视此事。
  所以他以阴沉的目光注视吴争。
  张煌言很坦然,钱肃乐的话对他造不成任何情绪波动。
  他相信吴争,打心底里就信任。
  张煌言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与吴争相识区区数月,就会对他的人品有如此信任。
  但有一点张煌言可以肯定,吴争真的在做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