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807

  不想钱肃乐苦笑道:“召集人手容易,可如何招?”
  吴争一愣。
  张国维解释道:“你有所不知,当日钱大人遣散这些义军时,原本承诺的饷银皆未兑现。你也知道,浙东除绍兴府八县之外的赋税,皆被两位国公截留。朝廷没钱啊。”
  吴争黑着脸,心中大骂他妈的。
  钱肃乐喟叹道:“若是往日,我没有毁家纾难之时,就算卖地卖宅,也得补上这钱,可如今,我是真的无力贴补啊。”
  看着这个执拗的中年人,吴争心里不禁一阵悸动。
  钱肃乐虽然愚忠,可心中一份报国执念,确实让人敬佩。
  这世道,象这样有脊梁的读书人不多见了。
  “钱大人,若按承诺的饷银兑现,需要多少银两?”吴争问道。
  钱肃乐道:“当时随我起事者有六千多人,我承诺每人给五两安顿家室,这钱当时我已经付清了,没付的是之后遣散的每人五两。”
  吴争倒吸一口凉气,“三万多两?那我可凑不齐这么多?”
  张煌言奇怪地问道:“吴争,你之前安顿百姓就已经动用了吴家祖产,这次你哪来的银子?”
  吴争笑道:“不瞒诸位,这次始宁镇一战,我倒是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来犯鞑子身上所带皆是黄白之物,战后清点,竟有二万八千两之多。”
  三人闻听,无不张口结舌。
  张国维骇然道:“区区建州鞑虏,何时竟福足如此?呃……不对,就算福足也不会随身携带,他们哪来的银子?”
  张煌言是听懂了,他答道:“还能是哪来的银子?那些恬不知耻的降臣所献呗。”
  钱肃乐“呯”地一声拍在桌上,怒道:“天下正因为有这等祸国殃民的官员,如今的抗清大业才变得如此艰难。”
  吴争道:“这二万八千两,我本不该隐瞒,只是想到朝中……咳,狼多肉少,加上阵亡将士需要抚恤,这才……嘿嘿。”
  张国维拿手指点点吴争,笑骂道:“若不是你小子之前有毁家纾难之举,老夫就拿你与方国安等人同列。说吧,还有多少结余。”
  “除去抚恤伤亡将士之银,全部都在,大概一万七千两。不过幸存将士的赏赐还没有发放下去,一人十两,还得扣除近六千两。应该最后能结余一万一千两左右。”
  张国维有些激动起来,“好,有这些银子,招募人手,打赢这战就有望了。”
  钱肃乐道:“吴争,虽说只有一万多两,可这次只须招募千人,先付这千人所欠的饷粮,只需五千两。剩下的,只做日后饷银、抚恤之用,也可支撑三两月。此战定能胜!”
  张煌言道:“粮草之事,由我等尽力补给,绝不让你与将士饿着肚子与鞑子拼杀。”
  吴争点头道:“事不宜迟,请钱大人尽快召集人手,赶在鞑子回击之前,能训练几日算几日,总比措手不及的好。”
  钱肃乐道:“老夫这就回去安排。绍兴府不大,有个一天半日的,就可以通知到。吴争,你就在绍兴府滞留一日,明日便可带人回梁湖卫所。”
  “好!”
  四人都不约而同地回避改立监国的议题。
  因为都知道,眼下最急的是这剩下的一千鞑子骑兵。
  ……
  离开张国维宅子,吴争返回王府外。
  只见朱媺娖身边的太监郑叔,正引颈顾盼。
  见吴争回来,郑叔碎步急奔几步。
  “吴大人,你可回来了。”
  “郑叔,发生何事?”
  “噢,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说着郑叔将手中一个精致小木盒递到吴争面前。
  小木盒古色古香的,反正挺可爱。
  “郑叔,这是……?”
  “公主殿下听闻吴大人没有从朝廷领到伤亡将士抚恤,心中不安,特让老奴送来这颗南珠,说是让大人卖了,充作抚恤将士之用。这珠子虽然值不上万两,可三、五千两,总还是能卖的。”
  吴争心中一暖,连忙推辞道:“这可使不得,公主殿下闺房私物,岂能典当来充军资?”
  郑叔道:“吴大人想来也略知殿下脾性,既然殿下令老奴拿来,就没打算收回去了,吴大人还是收下吧,莫辜负了殿下一番体恤将士们的心意。”
  吴争忙解释道:“郑叔,上者赐不敢辞,这道理吴争懂。不过抚恤将士的银子,已经有了着落,这珠子嘛,还请郑叔带回去交还殿下,请郑叔转禀殿下,我与将士们领殿下这番心意。”
  郑叔听闻吴争说银子有了着落,本想出口问的,可看吴争眼神,就咽了回去。
  
第86章
这世道,想做事真难。
  在宫中久了,郑叔知道有些事不能问,不知道比知道好。
  “吴大人,银子当真有了着落?”
  “当真。”
  “那好。既然如此,老奴就回去复命了。”郑叔收回小木盒转身,打算回去。
  吴争道:“郑叔且慢。我想问问周姑娘和舍妹在王府可好?”
  郑叔惊讶地转回身:“周姑娘不是留在吴庄吗?她与令妹没有来过王府啊。”
  吴争头轰地一声炸了,这兵荒马乱的,两个女孩……
  郑叔也急了,他急问道:“怎么,吴大人难道就没有派送护送吗?”
  被郑叔这么一问,吴争的紧张反而平息了。
  大爷的!
  吴争“霍”地转身,向人群中的池二憨大步而去。
  可怜池二憨是怕极了吴争,从吴争与郑叔在那说话时,池二憨就不自禁地往后缩。
  如今看吴争冲自己而来,慌忙转身就跑。
  “跑!你使劲跑。跑了就别回来了!”
  这下池二憨迈不动步了,只能可怜兮兮地转身,冲吴争跪了下来。
  “说吧。人在哪?”
  “吴庄。”
  吴争抬腿一个正踹,将池二憨踹得仰天翻倒。
  “长本事了?敢擅自做主,瞒骗少爷了?”吴争越说越气,“你知不知道,要是始宁街之战败了,她们会落入鞑子之手?两个女孩,你让她们怎么活?”
  不想池二憨反而犟了起来。
  都说老实人都有股子倔脾气,“少爷,我觉得小姐说得对,一家人就算是死,也得死一块。还有,要是败了,少爷和我们都死了,让小姐寄人篱下,如何活?少爷也看见了,监国殿下说跑就跑,连公主都没带上,与其这样,倒不如一起死了。”
  吴争原本还只是气池二憨擅作主张,这时被池二憨这么一怼,心里的火轰地窜了起来。
  “呛”地抽出腰刀,架于池二憨颈上。
  边上宋安、厉如海等人见势不妙,连忙上前恳求。
  吴争不理会他们,怒瞪着池二憨道:“吴家都死绝了,你觉得畅快对吗?”
  池二憨还真犟,面对着吴争的怒火和颈上的刀,他眼都不眨,“少爷,先不说我没有劝说小姐留下,这是小姐自己的意思,之后老爷也点了头的。就说少爷真的败了,这次鞑子只是千人,最多也就是在始宁镇劫掠一番,不会长久停留,只要藏得好,不让鞑子找到就是了。”
  这话确实说得没错,吴争当时一是事务繁多,没有细想,二是关心则乱。
  其实就象池二憨说的,这场仗看似凶险,但对百姓的危害远没有想象得大。
  与扬州、嘉定、江阴不同,前者是鞑子占领,有足够时间屠城。
  而始宁镇之战,就算吴争败了,鞑子也没有时间效仿扬州等地,来个屠城。
  毕竟它们是孤军深入。
  吴争不是傻子,被池二憨占破,自然也就明白过来。
  可这面子落不下来了,这不,立即转变方向道:“那你擅自抗命、隐瞒不报,这又如何说?”
  池二憨脖子一挺,“少爷要杀便杀就是。”
  大爷的,愣是不给吴争一个台阶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