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807

  “臣定尽心尽力,不负陛下!”
  “吴争,你真要与我如此生份吗?”朱媺娖有些激动起来,“在你心里,我不如钱瑾萱,甚至不如朱辰妤吗?”
  吴争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可知道,我恨自己姓朱,正象父皇挥剑斩断我手臂时,对我说,为何要生在皇家……吴争,不是我不肯……你该明白,我什么都肯让,唯独这份家业不能,因为我姓朱!”
  看着朱媺娖情意流露,让他想起那个分他百年老参疗伤的俊郎公子,吴争心中最柔软处被捅了一下,他轻叹道:“陛下误会了,臣并无不臣之念。”
  朱媺娖定定地看着吴争,“心里话?”
  “是。”
  朱媺娖突然微笑起来,“我知道你是个君子。”
  吴争苦笑道:“刚见陛下时,臣就说了,臣叫吴争,无法无天的吴,争强好胜的争。”
  朱媺娖含笑看着吴争,“想当日,你还逼我与你结为义兄弟。”
  吴争捂脸,轻“嗷”了一声。
  “你还逼我喊你大哥。”
  吴争有些受不了了。
  “你今日还想听我唤你……大哥,吗?”
  吴争心头一跳,同样的人,同样的两个字,吴争突然就品出了不同来。
  当日那一声“大哥”,有羞涩、无奈、嗔怪,重要的是有深深的信任和一丝难言的依赖。
  可今日这一声“大哥”,是热情如火、让人心口一荡,却没了让吴争曾经悸动的信任、依赖。
  时光荏苒,吴争不再是那个无法无天、争强好胜的哨长,而她,也不再是那个有着一双干净眼睛的周公子。
  吴争有些无端的迷茫起来。
  朱媺娖语调变得很温柔,“我今日来,确实有事要和你商量。”
  “陛下只管吩咐就是。”
  “我已登基,可我终究是个女子……女子总要嫁人。”朱媺娖的脸渐渐粉红起来,“内有我为你做坚强后盾,外有你为国拒敌攻伐,内外同心、琴瑟和鸣,如此,我朝必能中兴、北伐定能成功……若日后诞下子嗣,便可立为太子,基业由此便有了传承……吴争,你意下如何?”
  终究是女子,未嫁女子,朱媺娖的声音越来越轻,以至不可闻。
  吴争心中突地一跳,看着朱媺娖此时含羞的脸,有一种点头答应的冲动。
  但,也只是冲动。
  吴争之所以一直拒绝朱媺娖,并非朱媺娖有什么地方不够好,也不是吴争心中无情。
  而是吴争明白,如果和朱媺娖结合,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这天下,也会因为此事,兜了个大大的圈,再回到原来,按既成的惯性向前。
  一切会回到原样。
  就算被大顺、大西、清军杀了大半宗室,可江南宗室的人数依旧在十多万之众(包括旁支),这些人因祖宗家法而手无缚鸡之力、一无所长,需要朝廷供养,而他们一人一年的耗费,是民众的百倍,甚至千倍。
  若是民众,吴争还不担心,可以授之以渔,自己养活自己,可这些人,只能混吃等死。
  有据可查,万历三十年(1602),一年间,朝廷岁入近三千万两,其中供养宗室花费一千八百九十余万两,占了整年岁入六成不止,官员俸禄支出为四百余万两,而军费支出才六百多万两。
  吴争自认,是养不起这些蠹虫的。
  可一旦走出这一步,吴争更无法向那些聚集在自己麾下的人交待,建立一个新世界、新国度,一切都会成为一个笑话。
  吴争很难想象,当数以十万之众的宗室成员涌向自己,向自己讨要他们“该得”的俸禄之时,能挥刀相向吗?
  
第1044章
我的子女只姓吴
  到时,朱媺娖能允许自己对宗室挥刀相向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以朱媺娖的心性,断不会弃宗室于不顾。
  既然如此,不如决绝!
  只是吴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可以顾及双方体面,愣了半天,吴争支唔道:“臣已成婚,有了妻室,陛下美意……恕臣不敢应……”
  朱媺娖脸色渐渐苍白,厉声道:“吴争,你这是在拒绝朕?”
  吴争深吸了一口气,直视着朱媺娖的眼睛道:“臣姓吴,陛下姓朱。臣虽才学欠缺,可也能为日后子女启蒙。吴家虽非豪富之家,可也有几亩薄田,店铺若干,尚可予子女以温饱……所以,请陛下如恕罪,臣还是想让臣的子女姓吴。”
  朱媺娖慢慢站起,目光变得异常地冷。
  吴争跟随起身,不敢看向朱媺娖。
  这种无言的僵持,持续了许久。
  朱媺娖抬脚向门走去。
  吴争大声道:“臣恭送陛下。”
  “吴争。”朱媺娖突然止步,开口道,“朕不能让你带走丹阳王。”
  吴争一愣,但随即领悟到朱媺娖真正的来意。
  也是,能有什么事,可以让刚刚登基的皇帝亲自跑这一趟。
  吴争的脸色开始变化,“陛下,丹阳王在宫中不妥。”
  “为何不妥?他是朕的亲兄长!”朱媺娖的语调有些尖。
  吴争平静但坚持道:“正因为丹阳王是陛下亲兄长,所以留在宫中不妥。”
  “若朕不允呢?”
  吴争平静地道:“臣方才说过了,臣叫吴争。”
  朱媺娖变得阴沉,她自然听得出吴争的意思。吴争,无法无天的吴,争强好胜的争。
  “你是在逼朕?”
  “臣在与陛下讲道理。”
  道理,从来不是讲的。
  也只有手中有足够实力的人,才能讲道理。
  朱媺娖慢慢吸气,从起伏的胸膛看得出,她气得不轻。
  “好。朕答应你,但朕也有一个条件。”
  “陛下尽管说。”
  “从你此次离京起,丹阳王不得再踏入应天府一步。”
  “臣遵旨。”
  朱媺娖冷冷道:“吴争,你让我很失望。”
  “臣有罪。”
  ……
  次日凌晨。
  刚刚睡下不久的吴争,被军情急报唤醒。
  至少有不下五万人的清军,分高邮州、兴化两路南下。
  更让吴争震惊的是,蒋全义部被清军骑兵在清水潭附近追上,几乎全军覆没,蒋全义及数十残部不幸被俘。
  之前江北有清军攻宝应、槐楼镇的军报,吴争是有心理准备的。
  打仗嘛,如果不是实力可以碾压对方,那么总会是互有输赢,而北伐军兵力还不具备可以横扫一切的时候,打个败仗,对于吴争而言,并不是不能接受。
  可吴争这次还是震惊了。
  因为他之前的判断是多尔衮想以战促和。
  可如果按这次军报上清军的数量而言,这绝对不是以战促和的范畴,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决战了,至少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正面突袭战。
  多尔衮是真要打这一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