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1807

  可谁都明白,朱慈煃这要是去了杭州府,那就得按律法来,因为吴争姓吴,不姓朱啊,他可不会念着血缘,对朱慈煃网开一面。
  朱媺娖确实为难。
  她有中兴明室之心,这几年也有历练,可终究是女儿身,女子为帝,已是倍受诟病,真要是与宗室闹翻,没有强硬的实力为屏障,那这位置还真坐不稳。
  虽说义兴朝在新组建了京城二卫之后,军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左右,可这些军队,并非真正听命于朱媺娖。
  朱媺娖手中仅有三千由“夜枭”改编的锦衣卫。
  不与宗室闹翻还好,一旦闹翻,满朝文武,没几个真心拥戴朱媺娖的。
  事实上,更多的人,想要拥立的是吴争,因为吴争有实力,可以给他们分享利益,如果不是吴争太过异类,想要颠覆社会阶层,行“劫富济贫”之事,早在三年前,陈子龙在朝堂上就倡议拥立吴争,当然,那时吴争还有一个身份,传言是建文后裔,在法理上并无悖逆,因为在万历朝,建文年号已被朝廷重新承认,至弘光朝时,定朱允炆的庙号为惠宗。
  所以,朱媺娖眼下的困局,甚至连朱慈烺时都不如,因为朱慈烺得位正,是取得了朝臣一致拥戴之后上位的,这其中也包括吴争。
  朱慈烺的下台,也不是因为他被逼退隐,事实上,当时是朱慈烺因钱庄弊案,引发应天府及周边大规模民乱,已经难以控制局势,这才甩锅让朱媺娖暂时监国。
  皇帝尚在,监国的权力其实并不大。
  朱慈烺只是想暂时避避风头,可后来突然禁军截杀吴争,朱慈烺想将错就错,一举铲除后患,这才引发了吴争麾下势力的激烈反应。
  而此时,郑三突然出手,掳走朱慈烺。
  由此引发了宫变,朱媺娖因郑三被虐杀,也为求自保,在奉天殿外,没有拒绝宫中夜枭的拥立,当着内阁诸臣及众大臣的面,坐上这皇位。
  内阁诸臣及众大臣,是怕朱慈烺重新掌权后报复,算后帐。
  所以,朱媺娖的上位,并非文武真心一致拥戴,而是不得已。
  况且朱慈烺的死因,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吴争逼死的,这说法说得人多些。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朱媺娖害死的,因为朱慈烺之死,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吴争,而是朱媺娖。
  朱媺娖一旦失去宗室的支持,得位不正、牝鸡司晨这两点,足以让她成为又一个被废黜的天子。
  明室从不缺男丁,明末近百万宗室,男丁还不是大把的?
  就象眼下,被大西、大啧民军,还有清军,屠了几个来回,姓朱的男丁依旧多了去了。
  荆王朱慈煃,不也是吗?
  马士英受吴争之命,将弹劾奏折及一应证据、刺客供词,送至应天府时。
  朱媺娖曾想过交出朱慈煃。
  可这旨意尚未出宫,皇城外就乱了。
  数百宗室,带着家人、护卫、仆役,在洪武门外聚集。
  谁敢前去阻拦?
  都御史王翊想要阻拦来着,被朱慈煃在众目睽睽之下,啐了一脸的唾沫。
  王翊能调京兆府兵马抓人吗?
  自然是不能的。
  因为处置亲王绝对不是王翊权限范围。
  甚至当今天子朱媺娖也不能,因为这些人,哪个都是她的长辈,该就该朱媺娖她爹辈份小,就象朱以海,他是崇祯的叔辈。
  这些宗室,只有宗正卿才能处置。
  可宗正卿是谁,荆王朱慈煃兼着。
  为何说兼着?
  按明律,宗正卿是皇族嫡系,年龄最长、声望最隆的男丁中遴选。
  可问题是,从朱慈烺登基以来,为了收拢被之前吴争分散的君权,不但将内阁置于一边,更是让宗正卿之位空缺。
  因为宗正卿虽然不涉平常政务,但权力是相当大的。
  譬如对皇帝的婚姻、太子的册立,甚至对皇帝的拥立、废黜,都有极大的话语权。
  朱慈烺自然不能让它来自缚双手。
  等朱媺娖登基后,那就更没有意思去自找麻烦了,宗室本就对她的位置有诟病,一旦设了宗正卿,好嘛,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一场宫变。
  可朱慈煃牛叉啊,虽然没有正式任命,但在被吴争“抄家”之后,他就把宗亲聚集起来,当场自封了宗正卿。
  这些宗室,吃尽了吴争的苦头,心里当然也希望推举一个人出来,能与吴争抗衡,于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朱慈煃成了他们的领导人。
  这些人一闹,朱媺娖就着实没了办法。
  一来她手中确实没有与宗室闹翻的实力,二来,做为一个女子,她终究不忍心向亲人动手。
  最后朱媺娖只能好言于马士英,让马士英向吴争转告,容她一些时日,再作处置。
  这本来是个妥协之策。
  如果朱慈煃稍稍有些良心,或者说,稍稍懂事些,这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可问题是,已经有了异心的朱慈煃,会肯吗?
  他当然不肯!
  
第1181章
朱慈煃得逞
  朱慈煃要乱义兴朝,目的只有一个,他对奉天殿上的那个位置,眼馋了。
  每次上朝,看着一个女人坐在那个位置上,朱慈煃心里就非常不舒服。
  大家都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后裔,福王、鲁王、唐王、桂王都混上或者曾经混上了那个位置,为何自己就不能尝尝滋味?
  这个心思,让他今日挟众来到奉天殿,当着文武群臣,悍然向皇帝发难。
  他的第一步,就是要朱媺娖正式明诏承认他的宗正卿之位。
  如此,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义兴朝的权力核心。
  “陛下,这天下是朱室天下,吴争虽是王爵,可终究是异姓王,孰轻孰重,陛下胳膊肘总不能向外拐吧?本王截杀钱肃乐,那是诛杀叛臣……如今事实俱在,钱肃乐投了吴争,这种二臣,不杀何以平民愤?不杀何以立威?陛下心地仁慈,做不了这等事,那就由本王来做。”
  说到这,朱慈煃抬手一正衣领、衣袖,大声道:“臣毛遂自荐,为宗正寺卿,恳请陛下颁旨!”
  随着朱慈煃的陈请,满殿宗室都附和道:“恳请陛下颁旨,以荆王为宗正卿。”
  这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殿中大臣,声势之壮,堪比拥立。
  朱媺娖懵了,她眼睛里有水影浮动。
  这哪是陈请,这哪是自荐,这是逼宫啊。
  满朝的文武,竟无一人出来斥责,想着被朱慈煃啐了一脸在家“待参”的王翊,朱媺娖心里升起一股内疚之意。
  是她下旨,令王翊在家“待参”,这不是要委屈王翊,而是保护。
  可眼下,满殿再无一人,敢站出来指责朱慈煃等人。
  看着这满殿虚假的面孔,听着这满殿回响的“正义凛然”,朱媺娖终究是点头同意了。
  ……
  义兴二年的局势,就如同千钧系于一发。
  在波涛汹涌之中,维持了一丝平衡。
  义兴朝动用了超过二十万大军,总算是险险抗住了清军渡江而攻。
  而此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使者,到了杭州府。
  一个叫黄应运的人,从数千里之外贵州,来杭州府拜会吴争。
  吴争接见了他。
  此时,西南边陲,得到云南、贵州二地的大西军孙可望,在请封秦王王爵,被朱由榔再次拒绝之后,自封了“秦王”。
  说来也怪,朱家确实有几个人,骨头很硬。
  虽说没什么本事吧,可真心执拗。
  清兵陷肇庆,朱由榔逃往梧州,清兵攻梧州,朱由榔再逃至桂林,清军又攻占桂林,永历朝兵部尚书被杀,朱由榔逃南宁,其实不管朱由榔承不承认,愿不愿意,事实上永历朝此时,唯一能依靠的也就这支大西军残部了。
  而被朱由榔寄于厚望的郑成功,却鞭长莫及,远在千里之外。隆武帝封的国姓爷啊,攻福建前,手中二十多万大军啊,如果当时不攻福建,而是西进两广,那就可以与大西军汇合,如此朱由榔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