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1807

  钱谦益神色纹丝不动,只是道:“钱乃身外之物……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柳如是大急,道:“若非吴王殿下、张苍水等相助,夫君怕是再也见不到妾身和阿囡了。”
  钱谦益道:“夫人莫急,且听为夫细细道来……其实夫人应该明白,江南三方势力共存,然各有所峙,互不往来,义兴朝……撑不了太多时间,必会被清军一一击破,到时,怕你我皆无葬身之所。”
  柳如是反驳道:“可吴王不同,夫君是见识过吴王北伐军强大的,连多尔衮都奈何不了吴王,义兴朝又怎会撑不了太多时间呢?”
  钱谦益摇摇头道:“吴王是吴王,义兴朝是义兴朝。”
  柳如是一愣,但随即道:“就算如此,夫君不回义兴朝也罢,投于吴王麾下便是。”
  钱谦益依旧摇头道:“竖子不足为谋。”
  柳如是怒道:“夫君这是不讲理了。”
  钱谦益苦笑道:“夫人今日怎也成了河东君了?且按捺住,听为夫从头说起……此次投清,为夫也如同坐在热锅上一般,心里万分不安,原以为多尔衮为尽弃前嫌,从此日可食、夜可眠,无须于担惊受怕。不料,多尔衮虽履行了许诺,可为夫这礼部侍郎,却是毫无实权,每日除了应卯,再无别的差事。在礼部受人白眼不说,还被往日同僚唾弃。”
  “那夫君何不当机决断,随妾身返回江南,投吴王去。”
  钱谦益苦笑道:“谈何容易?为夫原本也想过,投吴王,为其出谋划策,可吴王却无意于士大夫,他要的是天下贱民……道不同,不相为谋,夫人啊,为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义兴朝之败在于两点,一是明室拖累,二是吴王势大,功高震主。这两点中有一点,就足以使得义兴朝在清军攻势下崩溃,何况两点全占了。”
  柳如是摇头道:“夫君说得不对,上半年一场大战,清军徒劳无功、弑羽而归,这说明吴王是愿意辅佐陛下的……”
  “真是傻夫人。”钱谦益怜爱地看着柳如是,笑骂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啊,是弹琴唱曲赋诗填词之人……这权力倾轧,你不懂的。”
  柳如是红着脸道:“可妾身懂礼明理,是非对错还是分得清的,夫君背弃君王、卖身……,总是不对的。”
  钱谦益被柳如是这么指责,却也不生气。
  他摇摇头道:“吴王之所以在半年前救援应天府,不是他无异心,而是时机未到。与其被世人指责见死不救、坐视义兴朝亡,不如留下义兴朝,一来可以将应天府做为与清军的缓冲地,二来可以将辖下之地,因他的新政而产生的矛盾,引向朝廷……想必夫人也听说了吧,吴王驱逐辖内宗室之事。”
  柳如是点点头。
  钱谦益继续道:“这就是了。或许,吴王此时确实没有自立之心,但许多的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他麾下的文臣悍将们,会主动为他铺设登基之路……夫人啊,从龙之功啊,封爵可与国共存哪,谁人不想?何人不贪?”
  柳如是微微皱眉道:“那夫君不也可以效忠、拥立吴王,以获取从龙之功吗?”
  
第1212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钱谦益摇摇头道:“为夫并非圣贤,只是一个读了几年书的普通人,心中所图的,其实也只是名利二字,与常人无异。投吴王,必会被他压制,至少也是如同为夫现在这样,官高权无……因为为夫背后有一群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夫人应该明白。吴王既然亲贱民而远士大夫,就绝不会容忍为夫掌握实权。这也是为夫不能投他麾下的原因。”
  “至于义兴朝,那就更不堪了。”钱谦益低头喟叹道,“陛下(朱慈烺)甚肖先帝,勤勉克俭,可仅勤勉克俭如能成事,先帝就不会失国了……按照陛下的作为,就算能暂时收复河山,不过也就是日后重演崇祯旧事,何况,陛下还有最无解的问题,那就是吴王……夫人试想,哪个君王可以容忍臣子有如此势力?陛下与吴王必有殊死争斗,后来事实也是如此……”
  柳如是道:“夫君真要效忠清廷,一条道走到黑吗?你可知道,江南百姓,人人唾骂你是汉奸,妾和阿囡都无颜见人了……求夫君听妾身一句劝,回江南吧,那才是咱的家。”
  钱谦益伸手握着柳如是的手,抚摸着道:“为夫从来没有想过效忠清廷,为夫只是想寻求一个既可以保全咱家,又可以尽展胸中才学的去处……可惜,义兴朝不配,吴王不合,清廷不待见,徒叹奈何?!”
  柳如是还待开口劝说。
  却被钱谦益抬手阻止,他道:“久别重逢,何必聊这无趣之事?”
  说到这,钱谦益古怪地看着柳如是道:“吴王自以为掌控了时局,还唆使夫人来劝降为夫……其实,他怕自身难保。”
  柳如是闻听心中一惊,“夫君这话何意?”
  钱谦益话一出口,就发觉不对,吱唔道:“为夫只是随口一说,吴王年少气盛、锋芒比露,就是一副夭寿相……”
  柳如是哪肯信,一把甩开钱谦益的手,道:“夫君若不把话说清楚了,妾向天一亮,就带阿囡回杭州去……吴王承诺过,在杭州府,他能护妾身母女平安、衣食无忧。”
  钱谦益愣了愣,思忖了半晌,道:“兹事体大,说与夫人听,也没什么,可夫人万万不可对外吐露,否则,一家老小,性命堪忧啊。”
  柳如是瞪着大眼,点了点头,“快讲。”
  钱谦益道:“内情为夫也不清楚,为夫是在去进见摄政王时,书房外遇见刚林和祁充格闲聊,听到了一句半句……说是摄政王暗中收买了吴王麾下一些人,只要时机一到,摄政王有意除去吴王,那便可发动。”
  柳如是惊骇道:“这怎么可能……吴王身边有那么多守卫?”
  “以无防对有备,此事估计能成!”钱谦益悠悠道,“况且,摄政王筹划一年多时间,又岂能是小局?”
  柳如是脸色数变,她不由得担心起来。
  ……
  睿亲王府。
  祁充格禀报多尔衮,“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从江南北来……敢问王爷,可要对其甄别?”
  多尔衮目光一闪,遂道:“小南蛮子怕是黔驴技穷,连个倡伎都派上用场了……不必惊动她,派人盯着就行。”
  祁充格迟疑道:“王爷……就这么任由她?钱谦益终归是礼部侍郎,在朝中人脉交错,若那柳如是真是吴争所派,那必定会联络众臣……”
  “不是让你派人盯着钱谦益嘛?”多尔衮有些不耐,“区区妇人,能成什么事?盯着钱谦益的动向也就是了。”
  “是。”祁充格无奈应道。
  ……
  銮仪将军府门前。
  柳如是终究是想起了临来前,吴争交待的那句话,遇到实在无法解决之事,或是难以从顺天府脱身,可往銮仪将军府,求助于沈致远。
  柳如是听了钱谦益那一句半句,心里忐忑不安,按理说,这事牵扯到吴王安危,应该是大事,可柳如是终究无法判断,这事是真是假,亦或者,是否真的是大事。
  她在銮仪将军府门前盘桓了多时,看着将军府的门楣,迟迟不敢上前。
  柳如是明白,钱谦益的身份原本就不受人待见,加上自己突然从江南北来,就更显得突兀和敏感了。
  柳如是忐忑地打量着四周,生怕有人盯着她。
  可事实上,还真有不少人盯着她,只是不被她所察觉。
  当然,这些人盯的目标不是柳如是,而是,沈致远。
  他们受多尔衮指派,监视着每个出入将军府的脸孔,每日逐一汇总上报。
  而多尔衮的策略,就是不动沈致远,不动朝臣,只动细作,杀无赦!
  这种策略其实有个名称,叫守株待兔,也可以叫愿者上钩。
  这是多尔衮经过深思熟虑,想出的必杀技。
  不管沈致远是不是吴争埋下的暗桩,也不管沈致远归附是不是真心,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假的,也能成真的。
  说来也巧,沈致远与钱翘恭正好练兵回府。
  这二人已经习惯了互怼调侃,这一路上,总是争吵不休。
  柳如是原本就不认识沈致远,可远远见到将军府卫兵,向沈致远行礼,便猜想到这就是沈致远了。
  于是,急步上前,呼道:“可是沈致远沈将军当面……?”
  沈致远霍地回头,吃惊地看着朝自己迎面而来的柳如是,脸色大变。
  沈致远在担心什么呢?
  他第一反应,还以为这是胭脂巷莳花馆,清吟派来的联络人。
  自从清吟身份被疑,多尔衮令沈致远查清吟身份,若有异常则杀之,若无异常,就纳为小妾。
  沈致远自然不会说清吟身份有异常,但也不想迎进将军府,因为一旦入府,那就等于成了笼中小鸟,皆在多尔衮的监视之下。
  与其多一个“圈禁”进来,不如留她在外面,或许还能派上用场。
  所以,沈致远回复多尔衮,清吟因是南边人,且是绍兴府人氏,身份难以查清,为避免牵连,更为了讨东莪欢心,还是不纳为妾了,从今之后,自己也再不去胭脂巷。
  
第1213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
  沈致远的说法、理由很中肯,多尔衮自然不能反对,总没有逼着女婿纳妾的道理吧?
  可也不杀,因为那太落于下乘了。
  所以,在多尔衮的布局中,看住沈致远,所有一切来自南边的阴谋,都可如烈日冰雪般融化。
  正因为如此,沈致远与清吟,其实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联系。
  而此时,柳如是的突然出现招呼,让沈致远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以为是清吟有什么不能等的事,需要与自己联络。
  可沈致远知道,自己府门外,不下有十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每一个出入将军府的人。
  而最晚,两个时辰之后,就会汇总起来,放到多尔衮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