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1807

  布木布泰为了安抚晋商们,唱了白脸,在她的提议下,授予了晋商独特的对外贸易特许经营权,简单地说,就是变相的“走私权”。
  ……
  几天之后,吴争得知应天府的这场血腥“清洗”,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这场变故,带来的绝不是太平,而是冲突的前兆。
  是旧与新的激烈碰撞。
  吴争有些为朱媺娖担心,朱媺娖的性格,不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从内部斗争而言,她的兄长更适合。
  但吴争无意涉入这场争斗,那就是个烂泥坑,不管站在哪一边,都会惹来一身骚。
  十一府之地的整合和内政的催化,已经分去了吴争最大的精力和时间。
  与其陷入泥沼,不如静观其变。
  或许还能在某个节骨眼上,助朱媺娖一臂之力。
  但吴争始终没有想到,一张精心布局的网,正慢慢向他头上罩来。
  阴谋,开始露出头角,开始露出狰狞。
  ……
  转眼已入年关。
  二位王妃即将生产。
  一直待在松江府,监督铁路建造的吴争,风尘仆仆地赶回杭州府。
  这一年,是最艰难的一年,五、六月的大战,消耗了之前三年,大部分手积累。
  而应天府的民乱,更让财政雪上加霜。
  但成果也是巨大的。
  守住了长江,就是最大的胜利。
  将兵锋推到扬州以南,占据泰州、泰兴、如皋、通州四州府,更是为日后北伐备好了跳板。
  汉明银行的整合,使得义兴朝南北二十多府,有了统一的汇兑通道,并使得江南商会的影响力,瞬间扩大到了江西、湖广及河南、山东。
  军力方面,虽然前半年遭受了重大伤亡,可忠贞营的归附,及后续从战俘中整编了一部分,从数量上,还是有不小增长的,经过下半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战之力。
  军工坊的扩张,使得火器产量大幅增加。
  半年时间,十八万北伐军,已经有七成以上,完成了换装,包括李功、高一功、刘体仁由忠贞营改编的广信卫。
  步兵操典的确立,让军队不再依赖将军。
  这就象是后世流水线生产,士兵只要按步兵操典进行训练,具备协同同袍作战能力,就不再挑剔是谁作为主将了。
  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带兵将领的挟兵自重的可能性。
  也大大提高了将军的指挥效率。
  这就象一支好的乐团,就算乐团指挥是个外行,一样可以奏出天籁之音。
  热兵器淘汰冷兵器的主因之一,就是冷兵器太挑士兵,而热兵器对士兵的要求非常低。
  训练一个精锐弓弩手所需要的时间和耗费,足够训练十个甚至几十个火枪兵。
  吴争对此很清楚,这就是以量胜质的典范。
  如果单从训练士兵的耗费来论,用两个、三个甚至五个士兵,换敌一个,从经济上还是占便宜的。
  因为火枪是可以回收的,不会因士兵的阵亡而消失,当然也会损坏,但铁枪管依旧在。补充一个火枪兵,最多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能将一个从未握过枪的普通人,变成一个合格的士兵。
  可敌人,一个弓弩手或者一个骑兵的阵亡,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才能训练完成。
  这就是吴争从军工坊设立后,不再组建弓弩营和骑兵营的主要原因。
  日后的北伐,绝非之前收复江南诸府的战斗可比。
  一旦逼近到敌人的核心,面临的就是敌人疯狂的反扑,必须以正合。
  也就是说,真正北伐,拼得是实力,拼得是消耗,没有任何取巧可言。
  那么,谁能迅速将后备役递补进战场,谁就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和后世提倡的战争就是打补给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满清一直将八旗,紧紧地捏在手中,部署在京畿,号称驻驻八旗,为得也就是一个目的,那就是万一京畿以外被攻破,京城可以死守。
  驻防八旗一动,清廷朝野必震动。
  吴争执意在财政极度困难之下,还要修建铁路,这不是吴争好大喜功,更不是为了用奇巧淫技来增加自己的威望、名声。
  事实上,此时吴争认为,铁路的作用,最多的不是民用,而是军用。
  
第1211章
柳如是劝钱谦益反正
  吴争的用意是,将铁路做为一种前无古人的强大军事投送力量,以备已经提上日程的北伐之用。
  之前的战争,各军队的差异性极大,能战者日进百里,次者七、八十里,最次者二、三十里。
  这种现象,让为帅者很难去操控战局。
  但有了铁路就完全不一样,一次发车,可以拉走数千人,准时准点,不会因天气、道路而受到影响。
  古人经常说,皇权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
  十步之内,是怕刺客,也影射了身边人。
  千里之外,说得却是,军队难以迅速抵达千里之外目的地,皇帝旨意无法被迅速有效执行。
  吴争之所以要修建杭州至吴淞的数百里铁路,目的就是,积极备战!
  一声令下,以杭州为中心的诸卫,可以在第一时间,一天之内抵达吴淞,在水师的掩护下,迅速登陆江北。
  吴争要的是两天,二十四时辰之内,诸卫可以到达吴淞港口,由水师运送,迅速投入到江北各府的战场。
  这种效率,可以彻底颠覆这个时代的战争方式和理念。
  所以,吴争一直告诉他的麾下官员、将领,北伐不难,以北伐军眼下的实力,收复扬州、徐州乃至山东、河南全境,真的是不难,难的是啃京城这块硬骨头,此时绝不可能再有李自成进城那般轻松。
  如果没有万全之策,京城就是一座绞肉机。
  以此时最大口径的火炮,去轰击京城丈厚的,可以在上面奔马驱车的城墙,也是徒劳。
  所以,在军校完成基础科目训练之后,吴争下令各卫进行远距离拉练,也就是急行军训练。
  但吴争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命令,让吴争差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死局。
  ……
  顺天府。
  时任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宅邸。
  宅子不大,也不显赫,但京城居不易,有这二、三亩的院子,也够差强人意了。
  自然是不能和他在江南的“绛云楼”和“红豆馆”相比的。
  然而,二次降清的钱谦益,并未感受到与在义兴朝有什么不同,甚至更为压抑。
  虽说高官厚禄,坐着礼部侍郎的位置,可钱谦益在义兴朝,那可是户部尚书,还曾经做了半年首辅。
  虽说,管辖之地差得远了,但这种落差依旧让钱谦益郁郁寡欢。
  也难怪,毕竟是二次降清。
  不仅满臣瞧他不起,连同样是降清的汉臣,也不屑与之为伍。
  其实,现实中,五十步是真可以笑话一百步的。
  可柳如是和女儿的到来,让钱谦益非常的欣喜,是真正的欢喜。
  这天晚上。
  主卧之内,夫妇二人促膝而谈。
  柳如是良言敦敦相劝。
  “请夫君听妾一句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柳如是将常熟钱家族人逼迫自己、侵占家产的事一一与钱谦益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