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7/1807

  祖大弼一愣,随即摇摇头道:“卑职之前只是淮安守将,对淮安府周边各府没有辖制权……恐怕无法从周边调集粮食。”
  吴争有些失望,“那就是说,没有办法了……”
  蒋全义有些憋不住了,“王爷,粮草之事如果解决不了,那这城守着何用?等于就是一处绝地,还不如收拢码头船只,沿水路向北打,一路打一路补给,以战养战,或许还是条出路……”
  “胡闹!”吴争愠怒道,“后无补给,前有强敌,怎么打……当山大王吗?你别忘记了,此地已是江北,敌人有骑兵,随时可以对我军进行突击,你想让一身单衣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硬抗铁甲和战马马蹄?一旦携带的弹药用尽,你拿什么去杀鞑子,用口水吗?”
  蒋全义讪讪道:“我这不也是急吗……?”
  说到此处,蒋全义突然想到一件事,“王爷,要不连夜出兵,与吴淞卫会合之后,攻下盐城,那儿应该不缺粮草。”
  这话让吴争心里一动,是啊,两军会合,攻下盐城应该不难,那儿不会缺少粮食,况且盐城以北有蛤蜊港,可以让水师运输补给。
  想到此处,吴争正要开口时。
  祖大弼沉声道:“王爷,卑职以为蒋都指挥的谏言不妥。”
  吴争眉头一挑,“哦……不妨说来听听。”
  “徐州有清军八万之众,加上随英亲王阿济格南下的旗军,应该不下九万人……王爷如果舍弃淮安,去攻盐城,先不说多尔衮在盐城同样部署了重兵把守,就算可以攻破,一样会损兵折将……卑职惶恐。”
  看着吴争脸色有些不善,祖大弼忙止住了话头。
  不料,吴争摇摇手道:“不妨事,本王只是也想到了这点……你继续讲。”
  “是。”祖大弼暗吁了口气,“王爷如果存有战后退回南边的心意,那舍弃淮安是可行的,将泰州卫与吴淞卫合兵,强攻盐城,然后在盐城周边收拢粮食、财富,最后从海上撤离就是。可王爷如果志在北伐,那请恕卑职不恭……舍弃淮安战略重镇,是为不智。”
  说到这,祖大弼小心地打量了一眼吴争,见吴争脸色没有变化,再继续道:“淮安城紧扼黄河、运河,北上可攻山东、西进可攻凤阳,如此要地,弃之可惜啊……到时,徐州、凤阳清军向淮安合拢,王爷原来的泰兴、泰州不保,如此,江北之地,恐怕也就一个尚未攻下的盐城了……”
  吴争重重地点点头,“你说得对……如今敌骑东进,江都已失,泰州危在旦夕,泰兴、兴化随之就会失守。此时舍弃淮安,等于将这几个州府拱手让人,江北就再难有北伐军容身之地了。”
  祖大弼见吴争肯听劝,松了口气,道:“既然援军已经在路上,何不据淮安城坚守?只要守住淮安,那战局就会从王爷被南北夹击,演变成泰州之清军骑兵,被王爷北伐军南北夹击了。”
  吴争再次点头,“有道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粮食……至少没有多余的粮食发放给城中百姓,这样一来,二、三日之间,民乱必起,到时泰州卫不仅需要抗敌,还得平乱……难守啊。”
  蒋全义突然道:“要不咱……抢?偌大的淮安城中,我就不信,就存了焚毁的这么些粮食!”
  这话让祖大弼有些愣,他疑惑地看着吴争,心想,这是义兴朝亲王该做的事吗?
  不料,吴争听了,眼睛一亮,都到了这时候了,活下去才是最要紧的,抢粮总比饿死人来得好。
  “这事可行!”吴争颌首认可道。
  蒋全义愣了,他是心中懊恼随口一说,哪是真的要抢粮,有道是兔子尚不吃窝边草呢,何况城中本就缺粮,抢什么抢?
  “那……那个……王爷啊,城中没粮……抢谁去?”奸臣、倿臣、无耻恶毒小人等等,这样的字眼在蒋全义脑子里浮现。蒋全义后悔不已,这事若真干了,他得和吴争一起背骂名,因为这是他出的主意啊。
  可吴争是当真了,他郑重其事地问祖大弼,“淮安城中有多少豪门、富贾,平日里家中储粮多吗?城中最大的粮商是哪几个……?”
  一连串的问题,反而让原本懊悔不止的蒋全义眼睛亮了起来。
  敢情,王爷动的是这个脑筋。
  
第1276章
立场
  蒋全义追随吴争时间略微晚了些,可他在应天府,一样对吴争“劫富济贫”的作为耳熟能详,事实上,蒋全义在了解吴争的心性之后,对此举是赞同拥护的。
  这下蒋全义微笑起来,这事值得干。
  可那边祖大弼脸却变色了,他心里惊愕,抢民众,虽说名声不好,但后果还是可控的。反之,如果抢了商贾绅纨、豪门达户,那可问题严重了。
  不管是明朝还是清廷,没有听说敢这么做事的,要知道,平常为官一任,到了地方,先得去拜会当地乡绅,以寻求他们对自己任上政令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否则,必被群起而攻之。
  当然,吴争权位太大、太高,不需要寻求淮安地方势力的支持,可道理是相通的,哪怕是皇帝,权力再大,也需要下面人的捧哏,有道是“花花轿子众人抬嘛”。
  一旦真下手抢了这些“社会菁英”们,这淮安城还待得下去吗?加上之前泰州卫在城中见了血,那还不得立即引发骚乱?
  “万万使不得……王爷,卑职至淮安城不足三月,一到就拜会各乡绅达人请宴,以换取他们对我驻守此城的支持。就算此后因粮食缺乏,卑职下令收拢市面上的粮食,那也不敢轻易去动这些人的米店、粮铺……”
  吴争笑了笑道:“你只管回答本王问题就是。”
  祖大弼一噎,只好道:“其实城中乡绅达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战前就离开淮安,有的去了凤阳,有的渡河去了清河、宿迁等地……王爷,这事真不能干,真要干,还不如抢普通民众呢。”
  吴争笑着摇摇头道:“人不在正好,有道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家业在就行……这样,蒋全义,你去衙门查看户籍名册,然后按图索骥,查抄各家米店粮铺……当然,拿了多少都须和人讲明白了,留下凭据,就说本王暂借,到战事了结后,凭此据找本王要帐即可。”
  蒋全义哈哈大笑道:“得令。”
  吴争面色一正,道:“记住,不是抢……是借!”
  蒋全义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道:“我理会得。”
  祖大弼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二人,这不是与天下人为敌吗?在祖大弼看来,天下人所代表的就是这些“社会菁英”,与普通民众半毛钱关系没有。吴争此举,确实刷新了他的观念。
  等蒋全义离开去办事了,吴争笑着对张着嘴巴久久无法合拢的祖大弼,道:“祖指挥放宽心,本王不是不讲理的人,这些人的粮食与其埋在地窖里,不如先借本王使使,以解燃眉之急,对吧?”
  祖大弼呐呐道:“他们没有犯法……至少不至于抄家,不管是按明律还是清律,住宅防伪皆是铁律啊!”
  住宅防伪,意思就是他人非法进入你家,你有权利行使暴力,甚至击杀也不算违法。
  这条律法起源于汉刘邦,他为迅速收拢民心,壮大自身,将此条定为九音律中极其重要的一条。
  也就是说,就算是官府,也不可私入有主的民宅(这条律法一直被沿用,直到后世才被废除,但好笑的是,美国继承了这条律法并沿用至今)。
  很显然,吴争是不知道这条律法的,才有着后世记忆的他来说,战争一启,所有辖下之地的人、物皆可征用。
  吴争大手一挥,哂然道:“本王没说是抄他们的家,就是暂时借用一下米粮……到时还他们就是了。”
  祖大弼默然,他无语了,这叫借吗?
  或许吴争借是真心,可一旦动用军队,还能叫借吗?
  吴争显然没有这种自觉,随即岔开话题,问道:“祖指挥使难道就没有想要对本王说说心里话的兴趣?”
  祖大弼闻听,心中一叹,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避不了,也不能避。
  “卑职正要禀报王爷。”
  “那就讲吧。”吴争指了指座位,“坐下讲,从头讲。”
  “谢王爷。”祖大弼一拱手,慢慢坐下道,“其实摄政王……多尔衮此战的布局,卑职也难窥全豹,王爷知道,卑职只是个降将……”
  “不,你与别的降将不同。”吴争毫不客气地打断道,“你是清廷散秩内大臣兼汉军镶黄旗副都铳,正二品实缺啊。”
  祖大弼心中泛起一股苦涩,强笑道:“王爷言重了,职衔虽高,可卑职终究是个汉人。”
  “唔……”吴争点点头道,“能明白这点就好,那就不必本王啰嗦了。本王知道,你降清也算是迫不得已,而且降清之后,除这次淮安城之战外,也没太大劣迹……”
  祖大弼苦笑起来,当时分属两个阵营,转眼之间,抗敌倒成了罪过了。
  吴争看着祖大弼道:“你别觉得委屈,迫不得已降清,本王能够体谅,可为清廷如此卖命,这就说不通了。”
  “王爷容禀,这黄河以北,甚至是王爷眼下所待的淮安城,已被清廷统治了五年之久,五年哪……卑职兄弟以前也盼王师北伐,可实在等不了这么久……卑职有家人需要养活。大同之战,卑职力挽狂澜击图鲁什重伤,后锦州之战,大弼斩杀了清军巴图鲁穆克谭……王爷,松锦之战我军败没后降清,实为大弼此生大憾,可无论从何处论,我自信无愧于前朝……”
  “不!”吴争再次打断道,“有过战功,不等于可以遮掩你降清叛明的过错……前朝或许有对不住你或者你兄弟之处,可你们更对住这天下,更对不住你们身上所流淌的汉人血液。”
  祖大弼刚要张口反驳,被吴争抬手阻止,“本王没有空闲,与你纠结前朝之事,眼下战事紧迫,你先讲讲多尔衮的部署吧……知道的讲,不清楚的也讲,知道什么,全都讲出来。”
  祖大弼重重地叹息一声,他心中明白,淮安城这一战,自己让泰州卫伤亡很大,吴争对自己的成见已深,不追究已是幸事,再多说反而变味了。
  
第1277章
心急如焚
  祖大弼应道:“是……多尔衮令卑职率八千镶黄旗汉军南下,驻守淮安城时,并没有对卑职说起他的部署,只令卑职死守淮安,一旦北伐军来攻,须固守淮安一月。”
  “他就没有交待你与徐州联络、互为倚仗?”
  “没有。是卑职先南下,英亲王阿济格部、岳乐后卑职半月南下。卑职也是在战前不久,才知道这二位成了徐州、盐城的驻防将军。”
  吴争有些失望,这么说来,多尔衮的部署全貌,或许连阿济格、岳乐都不会太清楚了。
  那这个多尔衮给自己挖下的坑,究竟是什么、有多大,恐怕只有多尔衮自己心里清楚。
  祖大弼继续道:“卑职在战前得到通报,徐州除了原有八万驻军,英亲王还带了六千镶蓝旗和三千正蓝旗,也就是说,徐州至少有九万大军。而盐城岳乐部……”
  说到这祖大弼看了一眼吴争,稍一迟疑,道:“盐城守军实则是銮仪将军所练三万新军,他们所使用的火器,至少有一半来自王爷江南。”
  吴争脸一阵抽搐,他难受的不是清军用从江南购入的火器,来打吴淞卫,事实上,吴争早就有这个思想准备,这没办法,敌人用高价购得,这银子自己不赚,也会被红毛等番人赚走。
  吴争心悸的是,沈致远二人训练的新军,终究与自己搏杀于战场了。
  吴争更担心的是,沈致远二人也来了盐城,那么,兄弟相残的一天,就不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