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0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2006

  “谢右丞不罪之恩。”吕布心悦诚服。
  贾诩笑问:“八关练兵,皆入军堡。奉先朝中当值,散班后,可有闲暇?”
  “正闲来无事。”吕布如实作答。
  “如此甚好。”贾诩言道:“钱堡赀库,尚缺一主簿。不知奉先可愿助一臂之力。”
  “钱堡赀库……缺一主簿?”吕布愕然。
  “然也。”贾诩笑容可掬。
  “末将遵命。”贾诩此举,必有深意。吕布虽不明所以,却欣然领命。
  无事身轻,大步流星。
  出国邸,接佩剑。翻身上马,驰骋而去。
  转入琼台里,勒马府前。正见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打马而来。
  “大哥。”一众兄弟,皆出人头地。
  “进去说话。”吕布笑道。
  “唉!”多年来互以兄弟相称,早习以为常。称呼不改。
  堂内落座。吕布取珠匣,遍示众人:“乃同乡李肃所赠,与诸贤弟同享。”
  “谢大哥!”众人上前,喜笑颜开,各取一颗入怀。
  待各自就位。吕布言道:“先前往国邸,拜见右丞。右丞让我暂代钱堡主簿一职。诸贤弟,可知其意?”
  众人面面相觑。唯有曹性机辨:“大哥勇武过人,乃上将之选,岂可为刀笔小吏。”
  “此言在理!”众人纷纷抱屈:“莫非,右丞见大哥殿前射戟,天下扬名,恐难调派,故行折辱。”
  “右丞足智多谋,号算无遗策。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若暗藏私心,又岂能身居高位?且还为王上心腹,肱股重臣。”数成廉耿直。
  “也有道理。”曹性言道:“王上明以照奸,焉能无觉。此事古怪。不如,明日我等与大哥同行,入钱堡一探究竟。”
  “此言大善。”众人又纷纷附和。
  吕布正有此意:“有劳诸贤弟。”
  “义不容辞。”众人再抱拳。
  吕布狼性狐疑。正因钱堡主簿之职,太过匪夷。反常则妖,不可不防。只身入内,恐遭不测。故领众兄弟同往,以壮声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先将明珠分润众人,便有笼络之意。果不出所料。群情激奋,肝胆相照。
  细究起来。结义兄弟,不在乎钱货多寡。只在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不患寡,只患不均。又谓寡义廉耻。正如吕奉先所言,当“先知耻,而后勇”。如何方能知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月满中天,华灯高悬。
  刘备起身罢筵。曹节携女,恭送蓟王车驾出别馆。
  蓟王天之骄子,万众瞩目。先赴二宫太皇家宴,自是理所当然。然紧跟入曹节别馆,足见一斑。时人琢磨体会。蓟王乃出安抚黄门之意。黄门为禁中鹰犬,汉室家奴。蓟王此举,亦不见外。至于明日赴谁人之宴,则是关键。
  若先赴董骠骑,后赴何车骑。心中轻重,一目了然。毕竟,董骠骑与蓟王不打不相识。上陵礼时,被蓟王家中小姐姐一剑削去顶发。闭门不出数月,才堪堪养齐。为时人所耻笑。岂料时过境迁,每每回想,却自鸣得意:试问天下英雄,还有何人,能在关、张当面,逃过一劫。
  此言一出,引瞠目无数。再细想,又各自扼腕叹息。蓟王手下留情,行仁义之举,竟被董骠骑,趁机扬名。
  厚颜无耻,莫过如斯。
  人后虽各自唾弃,却又纷纷携重礼登骠骑府,人前结交不提。
  人前人后,何其善变乎?
  之所以趋炎附势,正因其厚颜无耻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
  蓟王一日,看尽世态炎凉。
  舷梯直升,步入船宫。函园贵人,领亚马逊美人、宫姬,已恭候多时。
  不急安寝。先入书阁,批复公文。
  杜氏并邹氏二美人,年满十八,天香国色。红袖添香,素手研墨。香名“百濯”,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砚名“端溪”,石质细润,发墨不损,呵气可研,虫蚁不蛀。因产自苍梧端溪县,故名之。
  后世有《端溪砚史》:“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
  百濯、端溪,皆三南夷王所献。蓟王试之,果不其然。
  蓟王所用,必然风行。蓟商已闻风而动。随海市顺下三南,寻访名产。
  就蓟王而言。身边最可信赖之近卫。其一顺阳卫,其二亚马逊女卫。远离国境,深入京畿。同床共枕之人,自首选亚马逊。
  将亚马逊悉数封于园内,便为以备不虞。
  船上女卫,皆身披软鳞甲,佩呼吸面罩。盾矛弓弩齐备。幻术必借幻药。呼吸面罩之功用,可想而知。
  可谓“软硬兼备、刚柔并济”,“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蓟王命门下督郑泰,门下主簿孙乾,各乘王驾,携名帖,拜访董骠骑及何车骑。
  请二人登船赴宴。
第059章
熟视无睹
  蓟王磊落,天下皆知。
  既然请客,自当珍馐美馔,琼浆玉液,发自肺腑。绝非鸿门宴。
  董骠骑、何车骑,必欣欣然,如约赴宴。
  一夜无话,日上三竿。
  侍医善后,洗漱更衣。蓟王携厚礼,拜访授业恩师。恩师升任司空,王允补为太仆。二人乃朝中良臣之首。非党人羽翼,亦非外戚爪牙。正身明法,直言正谏。常振聋发聩,直指弊政。
  卢植乃蓟王授业恩师,老臣持重。便是二宫太皇亦和颜悦色,轻言细语,不曾呵斥分毫。少帝更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诸如何董二戚,唯有曲线救国,暗中行事。朝堂之上,绝不敢相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故“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一言蔽之,尽忠职守,必公私分明。
  蓟国多『少年长吏』。尤其“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可谓字字珠玑。
  恩师早入函园安居。先前栖身山下别馆。后为三公,当迁入洛阳城内司空府。然朝堂既迁入瑶光殿,恩师便不愿劳师动众。右丞贾诩,遂奉王命,取仙台里悬楼一栋,供恩师一家安居。
  知乃蓟王刘备之意,恩师便勉为其难,与师母等寥寥数人,迁入偌大三台庭院。
  宅近中堡。上朝方便。刘备到访,赶在九九重阳之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刘备敬献菖蒲酒一斛,祝恩师及师母寿。
  恩师入朝未归。由师母及幼子卢毓作陪。俗谓三岁看老。卢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深得刘备所喜。言,待满五岁,当入王子馆,与王长子(刘)封,同窗伴读。
  师母焉能不喜。
  待恩师下朝,遂设家宴,款待刘备。刘备与恩师,常有书信往来。蓟国日报,贾诩亦命人天天送到。国事无需多言。只说轶闻趣事,家长里短。见恩师双鬓斑白,刘备忽生慨叹。遥想少年时,恩师孤身抵楼桑。豪饮一石,而面色不变。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然称恩师者,必以身证其道。
  刘备一路走来,有礼有节,不差分毫。足令恩师欣慰。
  知今日夜宴何董二戚,恩师浅饮数杯,午后遣归。
  刘备再拜而别,登车自回。
  函园内外,幕门候吏,遍地耳目。自当万无一失。
  话说。散朝后,左中郎将吕布,急急回府,与一众兄弟,轻装上阵。奔赴钱堡。
  “主簿”一词,望文生义,作“主理集簿”解。赀库主簿,自是主理《账户集簿》,记录铜钱出入。领俸四百石。位卑而权重。前任主簿,自请调往海市。虽一时苦无合适之选。然授予左中郎将暂代,钱堡上下皆不解其意。
  六坂坞为赀库,俗称钱堡。唯赀库马车可入。赀库马车,往来洛阳各市,为市中赀库,输送铜钱、账目,诸如此类。换言之,钱堡类后世储备银行,并不对外营业。
  堡内居中为赀库,周围馆舍、工坊林立。冶炼、铸币、酒垆、汤池、客舍,不一而足。工匠铜官,衣食住行,足不出堡。
  常闻“无铜身轻”,之所以让吕布暂代赀库主簿,便是要令其,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对铜钱免疫。
  穿越层层门禁,终入赀库。更换赀库官服,乘天梯,直落库中。
  “大、大、大……哥……哥……哥……”未及出天梯,曹性等人,已瞠目结舌。
  所谓“见钱眼开,开门见山”。好大一座“钱山”,直撞入眼帘。一时不备,险目眦尽裂,倒灌心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