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0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0/2006

  正因出入极大,故记忆尤深。今猛一见此女,便觉似曾相识。
  “正是小女。”曹节叹道:“彼时若知辽东田韶,乃为王上所求。老奴何必多此一举。”
  “果然是老大人,暗中调换。”刘备涣然冰释。所有关于七位小姐姐的前后诸情,今已尽知。
  “如王上所知,七女乃是前窦大将军,为先帝所养。岂料七女尚未成人,窦大将军已兵败枭首。后遇辽东豪商田韶,入京求取异国婢女。老奴便做主,将七女转授(售)。又不忍养女离京,于是以秦太仓之女,暗行调换。”
  一切皆如刘备所料:“老大人用心良苦。孤亦为人父,自能体会。”
  曹节言道:“老奴平生,树敌无数。恐身后之事,不能保全。故请王上驾临寒舍,斗胆求为养女庇护。”
  刘备言道:“此事易耳。然,老大人可否实言相告。”
  闻此言,曹节亦不意外:“王上欲知何事?”
  刘备看向曹节义女安素:“素公子,究竟是何出身。”
  曹节一声长吁:“王上既问,老奴不敢不答。此女乃桓帝与安息公主之后。”
  “可是与酒家安氏之女。”刘备又问。
  “正是。”曹节叹道:“安息旧俗,兄当配妹。安世高为王子时,安氏便是王妃。后安世高,身入佛门,安氏不离不弃,同来大汉。对外只以兄妹相称。实则夫妻耳。后桓帝与安世高相交莫逆。安氏常侧伴左右。日久生情,诞下一女。为掩人耳目,只说是安世高之女。桓帝后为安氏,建胡姬酒肆,下掘密道,直通云台……往来相会。”
  刘备目光所及。安素看似无动于衷,却心生巨浪,似也初闻。
  “赵常侍冠上‘附蝉’,曾无故遗落在永巷令徐奉尸身。此事,何人所为?”不料蓟王竟有此问。
  曹节龇牙一笑:“正是小女暗中出手。”
第057章
身后之忧
  原来。杀黄巾内应,永巷令徐奉之人,竟是曹节。
  “为何?”刘备百思不解。曹节与徐奉,何来不死不休,深仇大恨。
  “王上可知濦强侯宋奇,其人。”曹节反问。
  无外人在场,刘备这便言道:“识得。化名侯殷,人称‘侯公子’,往来洛阳,为太平道行走。”
  “正是此人。”深看刘备一眼,曹节这便道破隐秘:“人间奇巧,莫过如此。彼时王上来问七女身世,我等商量后,领王上夜入太仓,登折桂馆,一探究竟。王上豪掷亿钱,换回贵女。实乃宋奇之妹也。后知贵女为王上所得,宋奇焉能再为敌。于是,改弦更张,暗中为王上效力。知永巷令徐奉,曾趁宫宴,下虎狼之毒,谋害王上,且贼心不死,还要趁永安上寿,再行谋逆。宋奇投书,约老奴相见。细说详情,求老奴出手相救……”
  “原来如此。”听曹节细说详情,刘备不置可否。
  曹节见蓟王无动于衷,这才收拢得色。略显忐忑状貌。
  此话,半真半假,亦真亦假。不可全信。宋奇与曹节,虽是旧识。甚至宋皇后,亦或是得曹节授意,方能假死脱身。然宋奇获救,已能确认,乃京中太平道,暗施援手。此事,马元义居功至伟。
  换言之,宋氏与宋奇,分别由黄门内官与黄巾逆贼,两股势力,各自营救。知晓宋皇后未死,乃是宋奇得救后,偷开草草掩埋之家人棺椁,验明正身时所得见。话说,宋皇后入暴室,以忧“死”。父及兄弟并被诛。诸常侍、小黄门在省闼者,皆怜宋氏无辜,共合钱物,收葬废后及酆父子,归宋氏旧茔皋门亭。
  宋氏乃扶风平陵人。故乡必有祖陵。按时人风俗,无辜被害,埋骨他乡。后人得知,当千方百计,迎回祖陵,入土为安。
  于是在迁坟时,被宋奇发现端倪。
  许,宋奇后入太平道,逼问永巷令徐奉,宋氏下落,方才得知幕后真相。登太仓折桂馆求取,却被讹以高价。无奈,只得偷掘梁冀金山,以赎回。
  又或许,太平道亦借宋氏为要挟,逼迫宋奇入伙,亦未可知。
  总之,以曹节之性情,断不会揽祸上身。“宋奇投书与老奴相见。细说详情,求老奴出手相救”,此句有待商榷。
  事实上,还有一种可能。
  宋奇知晓宋氏下落,立刻改弦更张,不再与蓟王为敌。并决心剪灭相关知情者,为蓟王及宋贵人,永绝后患。故约永巷令徐奉,高台相见。不料行凶时,被曹节养女窥见。回报曹节,于是乎,正身受十常侍排挤的曹节,行顺水推船,将计就计。授意行走二宫,化名安絜的养女,暗中摘取赵忠冠上‘附蝉’,放于徐奉尸身。小施手段,略作惩戒。
  “不知素公子,在宫中任何职?”刘备笑问。
  “并无定职。”安素答曰:“常领尚衣、尚冠之职。”
  尚衣、尚冠,皆官名。掌帝王衣冠。周官有司服,战国时有尚衣、尚冠之职。秦置六尚,汉置五尚,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属少府。今汉裁撤。然称呼却一直沿袭至今。
  貂蝉冠,乃宫中造物。用于赏赐权贵近臣。换言之,安素乃掌『貂蝉冠』之女官。
  此时此刻。刘备如何还能不知晓,曹节“身后之忧”:除安素本身牵扯桓帝隐秘,久伴养父身侧,亦知晓太多宫廷秘史。失去曹节庇护,必被人灭口。
  心念至此,刘备遂言道:“孤与安世高,并安氏,皆旧识。既是故人之后,自当保全。老大人且放宽心,只需有孤在,定护素公子周全。”
  得蓟王一诺,胜过千金。曹节纳头便拜:“老奴,深谢。”
  闻蓟王此言,安素心如鹿撞,手足无措。情急之下,急忙随老父一同下拜。却如坠云端,徒生恍惚之感。
  刘备离席搀扶:“孤有言在先,老大人年迈,无需行大礼。言犹在耳,老大人又多礼矣。”
  曹节媚笑起身,不禁泪洒当场。
  人老惜子,人之常情。宾主落座,曹节拭泪言道:“小女与王上,年岁相仿。他日若诞下麟儿,安氏(意指氏族)后继有人矣。”
  安素面红耳赤,羞涩难当。
  刘备一愣。话说,守护周全,与纳入后宫,不可混为一谈,吧。
  与宦官结亲,为天下豪杰所不齿。前中常侍唐衡之女,本嫁傅公明,然傅公明不允,于是又转嫁荀彧。父(荀)绲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
  恐刘备反悔,曹节又急言道:“王上且安心。老奴,如何能令王上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小女不日当拜太仆王允为父……”
  闻此言,刘备如遭雷击。
  尚冠女官,王允义女。两条相加,必是那位奇女子无疑。
  不好,吕奉先。
  二崤城,官堡,蓟国邸。
  吕布心事重重,勒住火龙驹,翻身下马。
  “见过左中郎将。”门前游缴,抱拳行礼。时人敬英雄。吕布勇冠三军,殿前射戟,神乎其技。如何能不被一干人等所钦佩。
  “右丞何在?”吕布闻声回神。
  “右丞正在邸中,左中郎将请自去。”游缴不疑有他。
  “接着。”吕布摘下佩剑,昂然而入。
  仪剑入手,游缴踉跄退步。面上敬色更浓:“左中郎将神力!”
  吕布得意一笑。
  国邸,乃邸舍,类别馆,又似使馆。亭台楼阁,精舍庭院,功能齐备,一应俱全。除靴登堂,见贾诩、荀攸等,谋主皆在。
  吕布咬牙上前,依次行礼:“末将拜见右丞、左丞、军司空、军正。”
  “奉先所为何来?”贾诩似胸有成竹。
  吕布遂将一漆木匣,双手奉上:“前日,有同乡李肃,宴请末将。席间送上此物。布,一时贪念,纳入怀中。然累日坐立难安,唯恐一时不查,为奸人裹挟。故,特来请罪。”
  “哦?”贾诩与众谋主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奉先来早矣。”
  吕布顿时醒悟:“莫非,右丞已尽知!”
  “东郭马市,胡姬酒肆,乃主公门下产业。门下游缴,日日进出。便是好妇、酒家保等,亦为耳目。后将军董卓,遣骑都尉李肃,择春晖包房,与你密会。又送重礼,以为笼络。乃故意泄密,行离间计也。”雕虫小技,何必在贾诩面前卖弄:“乃让我主,疑而疏远。久而久之,奉先怀才不遇,不能一展所长。必心生怨恨。如此,李肃再来,则事成矣。”
  吕布幡然醒悟,切齿言道:“鼠辈!”
第058章
任重道远
  “我等料想,假以时日,奉先必会醒悟。不料竟早知。”贾诩笑道:“故才有先前之笑。”
  吕布汗颜:“末将惭愧之至!”
  “李肃乃后将军董卓麾下骑都尉,五日前,自壶关入京。除宴请奉先,还携厚礼密会何车骑,欲消先前兵乱西郭之罪。”右丞贾诩,早知李肃行踪。
  吕布心中肃然。难怪累日如芒在背,寝食难安。乃久居边郡,磨砺之天性示警。自入京师,一言一行,恐难逃神鬼奇谋贾文和之法眼。
  心念至此,吕布忽生一丝怯意。五原边郡的生存法则,与洛阳京畿,大相径庭。蛮荒与文明之差,恐非人力可及。
  吕布再拜:“布,定当洗心革面,知耻而后勇。”
  贾诩欣然点头:“奉先久居边郡,随性而为,常无拘束,不知人心叵测,笑中藏刀。俗语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厚礼相赠,必有所求。奉先殿前射戟,名动京畿。为人瞩目。今又居高位,守禁中。任重道远,莫过如斯。当恪尽职守,切莫因小失大。”
  说完,贾诩又将珠匣推回:“区区龙睛珠,又岂能收买奉先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