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0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9/2006

  然自亲眼目睹洛阳兵乱,尤其董卓、丁原麾下乱军,四处为祸。大将军何进,更为一己之私,不惜纵火焚烧宫殿。事后,千秋观内便有望气者言:今汉气数尽矣。
  “代汉者,当涂高也。”此谶广为流传。西王母派焉能不知。群仙会时,又被清领道于吉,解为:“宗王”。虽未指名道姓。然西王母降为弥月之喜,早已说明一切。换言之,西王母派或以为,代汉宗王,当是蓟王刘备。
  若果真如此。西王母必早知,麻姑仙应道人史子眇之邀,趁群仙大会,飞针夺元,千里投怀。亦早知,太后腹中麟儿,种出蓟王刘备。
  再往深想。西王母派,既已知晓前后诸情。又曾遣西河少女,夜临王城。必然对蓟王刘备,有所图谋。
  蓟王上洛,泊入西园,距千秋观数里之遥。料想。上元夫人,必有所为。
  麻姑仙深夜飞临七重宝顶,自有警示之意。
  言下之意:三足踆乌,仙门守备。夫人切莫,不请自来。
  平心而论。麻姑若非中了田圣所施巫山云雨术。又误中左慈所设圈套。再被大秦圣祭行黑暗驱魔。更加蓟王刘备麒麟霸体亲力亲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连遇平生罕见之强敌,乃至一败涂地。如何能不心悦诚服,甘为蓟王驱策。
  只叹,造化弄人。
  先前,诸夏仙门,谨守门户之见。除非参群仙会等,仙门盛事,否则老死不相往来。然委身蓟王后,门派之争,消弭一空。齐心协力,守夫君安危。取长补短,休戚与共。更加大秦圣祭所持西陆秘术混入,令观天阁女仙,各有精进,一日千里。尤其因受地域所限,为西陆所特有之药剂,补足观天女仙之短。也令诸夏仙门,防不胜防。
  仙门之事,蓟王无需尽知。只需,知人善用,足可应对自如。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先帝曾命蓟王“便宜行事”。故自前朝起,蓟王上不上朝,皆可。蓟王虽领辅汉大将军之职,更是一国之君。若无军国大事,自无需临朝。
  阳港长街,朝中勋贵车驾,一字排开。皆是代主投帖,邀约蓟王相见。
  董骠骑、何车骑,首当其冲。太傅杨彪、三公九卿,皆在列。还有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曹节自废帝时,便久疏朝堂。少帝登基后,更难一见。都以为曹节闭门等死,不料大将军兴兵前日,只身入宫,将何苗劾奏何进上疏,呈送董太皇当面。这才引出董骠骑领孙破虏,潜行入宫。坐收渔人之利。
  事后百官方才醒悟。曹节垂垂老矣,虎威犹存。桓帝时,因诛杀大将军梁冀有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封侯。单超不久卒,“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墯。’”
  因此事,曹节亦被称之为“卧虎”。
  见刘备持曹节名帖。美人田圣遂问道:“夫君欲赴大长秋宴否。”
  “确有此意。”刘备轻轻颔首。此来本未携田圣。不知何故,临行前太妃却遣车驾,送田圣登船。且传语刘备。言,若涉及前朝旧事,当可一问。
  话说,桓帝临终遗诏,兄终弟及。被时大将军窦武撕毁。为行灭口,窦太皇绞杀田圣。不料却被宦官暗中留命,遣送出宫。阴差阳错,为蓟王所得。先前只说是受安世高所请,被巫山神女派收入门墙。一晃十九载,习得入门巫山云雨术。与天师道卢暒,年纪相当,皆“有少容”。
  至于宦官因何要护田圣不死。除去悉知桓帝传位内情,是否另有深意,亦未可知。
  正因知晓诸多前朝隐秘。恐窦太皇与田圣“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故刘备弃居国邸,仍住船宫。
  阳渠穿函园而过。水面开阔,楼船高耸,视线极佳。自也易守难攻。座舰周遭,由机关舫舟,围建水砦。谨防船只乱入。上下皆由机关舷梯,直升直降。水砦另有周泰、蒋钦令麾下精锐守护。自然万无一失。
  刘备确也想见曹节一面。
  冥冥之中,刘备隐约觉得。安世高兄妹与桓帝间的陈年往事,曹节行将入土,许决定和盘托出,不再隐瞒。
  打定主意,遂遣人回复曹节,今日到访。约定俗成,回帖不可过午。尤其对位高权重,勋贵争相投帖的蓟王而言。提前告知,以便早做安排。即便如此。制备一场丰盛的筵席,饶是庖人充足,食材充裕,亦耗时耗力。故多夜宴。
  天光大亮。
  关羽、张飞,二位义弟,四大谋主,幕府将校等,悉数登船,拜见刘备。
  二位义弟自不必说。徐晃、典韦、周泰,及四大谋主,亦臣亦友。关系亲密。与刘备共用早膳。席间笑语欢声,其乐融融。蓟王身兼数职,幕府与王国各有所属,并驱协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所谓居家为兄弟,受事为君臣。能如刘备义兄弟五人这般,同心协力,当真羡煞旁人。
  饶是后将军董卓,亦遣李肃,以龙眼明珠笼络吕布。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为何不见洛阳朝堂上下,一干人等,重金结好,收为己用?
  只因乃蓟王义弟,如何能背叛兄长。故无人多此一举。
  旁人皆领食宫俸。关羽、张飞,领食家俸。一字之差,判若鸿沟。
  餐毕,众人登爵室,俯瞰三面美景,备说洛阳时局。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君臣同契,无往不利。文有贾诩、荀攸、田丰、沮授,武有张飞、关羽、典韦、周泰并徐晃。
  便是华雄、蒋钦,亦称良将,足可独当一面。还有陇右大震关上,长史盖勋、左右从事中郎毛玠、傅燮,钱谷二令:赀库令司马芝、大仓令董昭,武库令郑浑等一干重臣。
  辅汉大将军幕府,亦称人才济济。
  先前,辅汉大将军位同三公。如今位同大将军。幕府属吏,亦各有升迁。皆除比秩。
  不知不觉,已近日中。
  蓟王设午宴,款待肱股重臣。
  破例饮酒三杯。翠玉琼浆,三杯下肚,非酒豪皆难逃醉倒。扶入偏殿安睡。饶是刘备亦觉微醺。临窗高卧,午后方醒。送走二位义弟,及一众家臣,刘备遂沐浴更衣,赴曹节夜宴。
  货梯将王驾自甲板放落。列队齐整,蓟王乘主梯登岸,自去曹节别馆不提。
第056章
鲜活人声
  九坂悬楼,六街七宅,如梯台逆升。故六条绕行九坂的环街,皆取“台”名。自上而下:仙台里、天台里、琼台里、瑶台里、鸾台里、露台里。
  露台近地,故取露水之名。鸾台多鸟雀,因而名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摘《楚辞·离骚》之句,为台名。诸如此类,皆有出处。
  六街之间,辟有上下坡道。称“坂道”,用于进出二崤城,直通九坂坞。前后各一,计十八坂道。
  坂道,类御道。与之相接,称里道。换言之,坂上六条环街,皆属里道。
  物料齐备,机关就位。蓟匠营城,月起千楼。便是洛阳百姓,亦见惯不怪。
  函园借洛阳水运之便,座座高楼拔地起,速度惊人。
  园中通行《蓟法》。蓟王宽法严律,耻于蓄奴;口说无凭,劵书为证,从不白用人。种种利好,天下皆知。
  更加不可,隐匿人口。
  八月案比,登记造册。函园有民一万三千户。计三十余万众。
  九坂悬楼,六街七宅,三千大户,家仆婢女,优伶舞姬,皆算在内。户均百口,实属平常。
  如此算来,洛阳百姓已有三成入园安居。足见民心向背。
  车过露台里,便落平地。街衢纵横,交错闾里。列肆坊间,车水马龙;摩肩接踵,鲜活人声。衣食住行,与蓟王都,别无不同。八方来客,四海乡音,皆称蓟人。蓟国名产,随处可见。蓟国署寺机构,如将作寺、四方寺、学坛、女校,亦设分支。以函园为轴心,辐射整个京畿,将蓟国一切便利先进,自上而下,放之四海而皆准。便是函园存在的重要意义。
  车入遗芳里道。便有一众小黄门,飞奔引路。
  别馆大开中门。前车开道,护王驾入院。
  曲廊下所立之人,正是面色苍白,薄唇如血,长袍似墨,身飘如雾,垂垂将死的,大长秋兼尚书令曹节。
  “老奴拜见王上。”曹节领院中黄门,跪地行大礼。
  “老大人速速请起。”刘备和颜悦色:“往后无需行大礼。”
  “老奴遵命。”曹节领命起身,卑躬相邀:“堂内已备薄酒,请王上赴宴。”
  “如此,孤与老大人同往。”刘备亦伸手相请。
  二人一前一后,穿曲廊,过前庭。拾阶而上,步入中堂。
  恭请刘备居主位,曹节陪坐侧席。史涣奉上礼单,由心腹小黄门,转呈曹节。
  老眼神光乍现。蓟王礼单,何必多言。
  “王上厚爱,老奴愧领。”曹节亦不推迟,再拜入袖。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刘备云淡风轻:“老大人,身体安康否。”
  “一息尚存,仍可一用。”曹节谄笑。
  “常闻盛年而殂,老之将死。”刘备叹道:“能人活到老,着实不易。”
  蓟王有感而发。大将军何进与大长秋曹节,二人正是言中所指。
  曹节稍作思量,便已醒悟:“进退之间,取舍有道。不敢欺瞒王上。老奴亦是身染重症,人之将死,方才顿悟。张常侍,亦如老奴这般。若非大将军逼迫太甚,黄门与外戚,或可转圜。朝政时局,亦不会沦落至此。”
  “老大人言之有理。”蓟王当年披丧送亲,险屠大将军满门。事后急流勇退,辟祸就国。试想,千里国土,千万国民,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十万精兵拱卫,自当稳如泰山。今八关铁壁,陵城高绝。三足踆乌,移动坞堡。想走便走,想留便留。进退随心,何其快哉。
  见时机已到,曹节目视帘后。
  便有一宫装丽人,娉婷袅娜,捧盘而出。
  明媚华室,香风先至。螓首蛾眉,玉色琉璃:“安素拜见王上。”
  闻香视之,人间绝色。
  刘备异样忽生。虽是初见,为何似曾相识。
  曹节偷看蓟王神色。见无半分贪恋,终是安心:“乃老奴义女,化名安絜,行走二宫。”
  此时此刻,蓟王终于寻到出处:“可是‘竹书’所录之女。”
  话说,为找寻家中七位小姐姐的出处,刘备辗转从秦太仓处,获得竹书记录。不料众人皆能对应,唯有排行第五的黛儿姐例外。黛儿姐峨眉似黛,青丝如墨。乃七姐妹中唯一汉家女。竹筒中,这位‘安’姓安息国女子,无论发色、五官、体征,皆与黛儿姐有大出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