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0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006

  一言蔽之,本朝,太后并大将军,有废立之权。何后虽为太后,然今日乃二宫太皇垂帘。掌废立大权者,便是二宫太皇。先前,二宫太皇歃血为盟,共立贵子。行事虽密,然宫中早有风传。蓟王临朝辅政,必无二心。若蓟王就国,焉知二宫太皇,不会再次联手,轻言废立。
  总归是对亲生子,没有信心。生怕举止失仪,顽劣不端。屡教不改,授人以柄。不及元服亲政,便会废黜。
  太后所虑,并非杞人忧天。试想,前大将军窦武在时,先帝及董太后恪守本分。先帝铸中兴剑以自醒。董太后杀亲兄执金吾董宠,行大义灭亲。然,待窦武兵败枭首,窦太后被禁云台。先帝及董太后,随即原形毕露。卖官鬻爵,唯利是图。
  有其父,必有其子。
  先帝与少帝,蓟王与麟子。何后如何择选,毋需多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保一生富贵,精通商贾之术,惯于贱买贵卖,利益交换的何后,断不会押宝在少帝身上。
  然,阿斗年幼,尚在襁褓之中。若此时少帝被废,阿斗如何能继任。唯有想方设法,护少帝周全。能居大位越久,越有利。
  待阿斗长成,羽翼渐丰。那时,外有蓟王宗室,内有公卿贵胄,何愁不能登基为帝。
  怀中阿斗,饱食酣睡,憨态可掬。与少时三墩,如出一辙。
  焉能不深爱之。
第120章
六宫粉黛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又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故何后绝不会甘冒风险,只押注少帝。
  名门大姓行事,亦多如此。如诸葛三兄弟,分仕魏蜀吴,史家称“龙虎狗”。少帝能保住大位最好。即便不能,只需有万全准备,何后亦不会让大位旁落。一朝失势,万劫不复。
  诚如先帝与废帝,同是董太皇生子。兄终弟及,亦是古法。然,废帝欲趁窦太皇上寿礼,骤然发难。乃至鞠城血流成河。累及百官及宗室,无辜惨死。此等罪过,便是董太皇想保,亦有心无力。
  正因有前车之鉴,何后才做两手准备。先帝、废帝之于董太皇。正如少帝、阿斗之于何太后。
  自古商人重利轻别离。
  骨肉亲情,固然重要。然比起大汉帝位。孰轻孰重,又何必多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取舍之道,轻重急缓。
  王妃驾到,六宫有主。
  《周礼》:“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郑玄注曰:“六宫者,前一宫,后五宫也,三者,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凡百二十人。”
  “王有六寝,一是正寝,余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后宫有六,一正寝,五燕寝,即六宫。
  “古之燕寝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其南宫之室谓之适室,北宫之室谓之下室,东西宫之室则谓之侧室。四宫相背於外,四室相对於内,与明堂、宗庙同制。其所异者,唯无太室(太庙)耳。”
  又“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赞世妇,大丧掌沐浴”。
  “女御即御妻也”。“八十一御妻,《周礼》谓之女御”。
  蓟王宫称御姬,或御卫。
  凡敕封,皆有出处。
  故蓟王宫,自上而下:王妃、诸妃、众妃、贵人、美人、御姬、御卫、宫官、宫婢。计九等。王妃领万石家俸,与太妃并掌蓟王家业。诸妃至贵人,中二千石,二千石不等。美人千石家俸。御姬六百石,御卫四百石。女宫及宫婢,六百石至百石各异。
  南宫披香殿,少府女官不计在列。
  船宫乃是离宫。三足踆乌,集蓟国技艺之大成。称宇内第一,亦不为过。水手船工,居于甲板之下。板上重楼,便是蓟王船宫。“进退有度,左右有局”。经由机关舷梯,上下巨舰。宵小退避,生人勿进。
  论守备之森严,远超南北二宫。
  便是二崤城,九坂坞,亦远非洛阳城可比。蓟王在京产业,还有东郭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历经多次改造,攻守兼备。函园未建时,家臣皆居于此。待二崤筑成,悉数迁入官堡。辅汉大将军府,唯有门下游缴,日夜守备。或是金水市吏并蓟国船吏,就近入前院精舍,权且落脚。诸如此类。
  洛阳六市,分布于内城外郭。马市、小市、粟市散布东郭。金市独居内城。除北邙外,余下二郭,各有一市。
  西为右,右为上。
  封君列候,宗室显官,多居于城内步广、永和二里。王子公孙,外戚勋贵,多居于西郭。商贾少吏,多居东郭。北邙出黄门。南郭多士人。百姓散布四郭,游商走街串巷。
  三公城内各有府邸。
  洛阳分布,大略如此。
  四郭以西郭为贵。西郭以函园为首。
  长姐并七位小姐姐,陪侍身侧。蓟王仿佛又回到楼桑老宅。更难得正腊假期,足不出户。日夜相伴,嘘寒问暖。只羡鸳鸯不羡仙。
  便有好友登门,蓟王遂于前殿,亦或是正殿设宴。船宫便利,足见一斑。
  兖州牧曹操,醉眼惺忪,试问:此船作价几何。
  刘备笑答:孟德随来随往,何必多问。
  曹操摇头:先前,孙文台豪掷二十亿,换回飞云船队。今我为兖州牧,坐拥河、济之便。亦当因水而兴,便利漕运。
  刘备言道:另有游麟号,与之相若。今已为水衡都尉座舰。
  曹操叹道:我亦听闻。玄德以座舰赠水衡都尉,兴江表十港。
  见曹操甚是惋惜,刘备遂言道:南港船坞,还有新船再造。取名“盖海”。
  曹操双眼一亮:飞云、盖海。相得益彰。
  刘备轻轻颔首:若孟德心仪,当可转售。连同船上所载万件兵甲,千匹良马,弓弩三千,箭矢十万。内中机关兵车五百,水陆两用攻城舫车一驾,作价十亿。
  曹操龇牙一笑:蓟国机关之利,外人无从下手。
  刘备又道:槁工、楫师、船夫、舟子,随船待命,传授驱船技艺。约定三载始归。料想,孟德即便就地招募,亦可操练纯熟。
  话已至此,曹操亦不做隐瞒:愿效孙文台,贩蓟式盖海旗船一艘,潜轮楼船五艘,潜轮斗舰十艘。
  刘备心领神会:孟德欲求纵横天下乎。
  曹操正色答曰:若有一日,当与玄德,泛舟四海,辟土开疆。
  刘备笑道:必有此日。
  袁术听闻,亦举杯离席:孙文台,江东猛虎。荡平扬州贼寇,得钱粮无数。兖州盘根错节,别无余财。孟德如何能凑足二十亿巨资。
  曹操笑道:如公路所言,兖州豪强大姓,盘根错节。城外坞堡遍地,纵横阡陌。名为大姓,实则宗贼。待兵甲齐备,破之易耳。
  袁术惊道:孟德切莫弄险。兖州豪右众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便是你治下官吏,亦多出当地名门。若知亲朋被害,焉能善罢甘休。
  刘备亦劝:公路言之有理,切莫操之过急。
  曹操龇牙一笑: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我辈自当奋起。岂能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坐视贼人,为害一方。
  见众人仍要相劝,曹操这便捧杯,一饮而尽。
  见曹操心意已决。知劝说无用。袁术暗自叹息,遂同饮此杯。
  洛阳东郭门外。
  闻斥候快马来报,董骠骑下车相迎。
  遥见一支虎贲,顶风朔雪,威风不减。正是破虏将军兼领豫州牧,江东猛虎孙文台麾下。
  董骠骑高呼:“文台别来无恙乎?”
第121章
非此即彼
  “竟不知骠骑亲迎,坚之过也。”孙坚急忙下车行礼。
  “你我相交莫逆,无需见外。”董重立于雪窟,少顷已嘴唇发紫,只觉彻骨极寒。急忙拉孙坚登车,并坐入城。
  车内暖风习习。乃是借暗藏座下之“石炭火炉”供暖。
  “豫州如何?”待恢复暖意,董重随口一问。
  “吏治民生尚好。颍川、汝南二郡,多汤沐浴。梁、沛、陈、鲁,四国同气连枝。豫州数路黄巾皆平。正屯田自养。”孙坚答曰:“坚,实无用武之地。”先前,宋奇配五县令印,单车出洛,为长公主取食。再加阿斗,尚在襁褓,已受封鲁王,鲁国亦随之被太后质押金市子钱家,换回钱财无数。故宋奇今已拜鲁国相。又手握县主封君食邑大权,与陈,梁、沛、下邳、彭城、琅邪、东海,七国,暗中结盟。八国横亘徐豫,广袤数千里。便是猛虎孙坚,亦困守牢笼。苦无用武之地。
  董重笑问:“莫非只因无贼可讨。”
  “正是。”孙坚抱拳请命:“治政非(孙)坚之所长。豫州又多宗王县主,行事颇多不便。卑下斗胆。敢问骠骑,可否迁往别处。”
  “哦?”董重一愣:“不知文台欲迁官何处。”
  “交州。”孙坚答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