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8/2006

  言罢,却见周仓不置可否。这便劝道:“颍川、汝南黄巾,皆归降汉庭。屡次遣人来说,兄长闭门不见。今蓟王、汉帝,皆遣兵马至此。乃天赐之机也。为长远计,兄长断不可,错失良机。”
  “某欲投蓟王。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周仓道破心意。
  “蓟国自是好去处。先前葛陂黄巾,便北投蓟王。”裴继顺其言:“诸如黑山白波,亦受重用。你我兄弟,若能立下大功,必受重要。”言下之意,寻得甘夫人,护其北上。必然功成身退。
  “未闻蓟王后宫,有‘甘夫人’。”周仓又道。蓟王后妃,绝色仙容。三百子嗣,耳熟能详。尤其多行赐婚。广而告之,天下皆知。
  “(蓟)王宫多绝色,合欢(殿)竟天香。”裴继脱口而出:“岂是你我能知。”
  “贤弟言之有理。”周仓欣然点头:“如此,速遣人入市,暗查甘夫人下落。”
  “得令!”裴继领命自去。
  黄昏时,便有游商,赶来报信。
  言,城中黄巾,正暗查甘夫人下落。
  “必是董卓买通贼酋,欲献我等于当面。”何苗切齿言道。自身受凌辱,何苗噩梦连连。日渐消瘦,孙寿折腰。啼妆愁眉,我见犹怜。
  “勿慌。”何后宽慰道:“董卓既来,蓟王必至。之所以暗中收买贼寇,便为掩人耳目。不敢与蓟王明争。”
  “城内数千贼寇,不可硬闯。”赵忠进言道。
  何苗早有死志:“太后暂避,臣愿代之。”言下之意,待贼兵至,便由其假冒“甘夫人”。行鱼目混珠之计。
  “区区贼寇,何至于此?”不料太后已有定计。
  “当如何行事?”赵忠求问。
  “只需如此如此……”
  “妙计!”赵忠叹服。
  待打点妥当,不等日落,何后一行,便拔营启程。
  出城时,欲贼人盘问。
  赵忠假扮游商,上前答话:“殇妇出土,久必生腐。故连夜出城,迟恐不及也。”
  “原来如此。”市中贩卖殇妇,贼人亦知。笑纳蓟钞入袖,贼人这便挥手放行。
  “且慢。”遥见单车出城,裴继急忙领兵前来:“夜路难行,何其急也?”
  守城头目遂代为进言:“回禀裴渠帅,车内所盛,乃殇妇也。恐日久生腐,故连夜出城。”
  “哦?”裴继焉能不疑:“可否开棺一看。”
  “高价贩得,物稀为贵。”赵忠面露愠怒:“将军何必,强人所难。”
  见赵忠不卑不亢,全无怯意。裴继便信了三分:“尊驾毋恼。某奉命行事,不得不为。多有得罪!”
  言罢,遂命兵士合围。
  “将军一人便可,且掩住口鼻。”已换回男装之何苗,自有一身贵公子气。
  裴继便又信了三分:“谢公子成全。”
  车门开启,果见棺椁,充填其中。蒙面开棺,果见贵妇栩栩如生,宛如小憩。
  先探鼻息,再抚胸前。稍后,裴继又趁众人不备,伸手入裙内。
  玉琀、珪塞,九窍宝玉皆在。且肉冷无温,必是尸身无疑。
  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九窍玉葬,非富即贵。
  忽觉背后光不善。裴继这便收手。
  放车驾出城不提。
  待车驾远离城下,止于道旁。车厢后门开启。先移除棺椁。再搬动机关,放何后出暗格。
  “将此妇厚葬。”何后言道。
  “喏。”赵忠遂领三师,择地掘土。虽说赶路要紧,然终归入土为安。
  忽听何苗叹道:“闻此妇,乃新野邓氏女。无故遭此难,何其不幸也。”
  “何以知之?”何后问道。
  “乃游商告知。”何苗言道。嫁殇必有出处。故殇妇家世来历,生辰忌日,皆一清二楚。
  何后遂有定计:“如此,且去新野。”
  “喏。”知何后心意。何苗遂唤回四人。携棺椁,奔赴新野。
  此时此刻,缯关城下。
  便有一人一马,仆仆风尘,远行而至。
  城上城下,将将冲洗干净。守城余贼,有善相马者,远远得见。不由贼眼生光:“好一匹千里驹。”
第203章
无主之地
  又看马背少年。
  剑眉朗目,表情淡然。
  少年城下勒马,见吊桥损毁,城门洞开;城头遍插羽箭,残血未干。又见三两贼兵,提盾捉刀,奔出城外。心中已有计较。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贼酋色厉内荏,远远叫喊。
  “问人姓名者,先自报家门。”少年驱马上前:“你等又是何人。”
  “我等。”话将出口,守关贼酋,猛然醒悟:“休呈口舌之快。速下马就擒!”
  城头张弓搭箭,城下挥刀示威。贼人纷纷叫嚷:速速下马,速速下马。
  说时迟,那时快。
  少年轻夹马腹。漫步神驹,电射而出。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一闪寒芒。
  环刀崩折,虎口崩裂。人马腾空,如泰山压顶。四蹄砸落似陨铁流星,贼酋猛然缩颈。不料马背少年探身捞月,贼酋驾雾腾云,眼冒金星。竟被裹挟而去。
  “哇——”余贼惊呼倒地。不知头领已被人掠去。
  噗噗噗!
  城头乱箭,这才姗姗来迟。
  “好汉饶命!”贼酋趴伏鞍前,尖叫求饶。
  少年言道:“如实作答,便饶你性命。”
  “定、定、定,知无不言。”言如飘絮,随风逝去。
  新野邓氏,源于邓禹。邓禹,字仲华,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为光武中兴,立下大功,因而满门显贵。“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担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尤其和熹皇后邓绥,临朝称制十六载。邓氏权势,攀至顶峰。永宁二年,邓太后病逝,安帝亲政。邓氏一族,盛极而衰,惨遭灭顶之灾。新野邓氏,为避杀身之祸,纷纷外迁。家族由此衰落。
  新野邓氏与阴氏,世代联姻。车内椁中邓氏女,便为阴氏妇。
  何后送其归葬阴氏祖陵。
  三举乡党之郦城令阴修,便出新野阴氏一族。另有族中青年才俊,阴瑜。数年前,有海内大儒,为其登门说媒。欲聘荀采为妻。被慈明无双婉拒。稍后荀采出仕蓟国,拜中书仆射。世人方知,名花有主。
  阴氏,自兴于光烈皇后阴丽华,颓于和帝阴皇后。时下,已沦为当地名门,鲜有上洛。
  新野,位于南阳与襄阳二郡之间。“淯水枝津分派,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邓氏等陂,盖地为良沃,故以新野为名”。扼夏路,乃顺下襄阳,兵家必争之地。
  换言之。何后一行,需绕穿宛城,方能抵达新野。
  宛城乃帝乡。二百年繁华,一朝尽毁。城中一切,皆毁于大水。尤其境内豪强坞堡,官寺工坊林立。洪峰过后,兵器积铜,深埋淤泥。又遭烈阳曝晒,遂成铁板一块。
  城中泥厚数丈,楼阁皆成屋宇。城内城外,遍地土丘坑洞,皆为盗掘泥下积财。
  八方齐聚。鱼龙混杂,无主之地。
  或以豪强坞堡为据,或以乡邑亭舍为界。抱团结社,派系林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