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006

  时下,督亢地属涿郡。方城县南有督亢陌,幽州之南界。又因水患频发,与战国时的‘督亢地’已然变成了时下的‘督亢泽’!
  大泽广袤,方百余里。
  竟把方城县全境及涿县一部包容其中!
  而刘备的封邑,临乡城,正因水大被淹,邑民举家逃难,这才被朝廷废弃。
  想想也是。
  《汉书·王子侯表》中记录的‘临乡顷侯刘云’,即便后来因故除国。朝廷也会依照惯例,将‘临乡侯国’更名为‘临乡县’。断不会废弃!之所以废弃,乃因此时水患频发,临乡城变成一片泽国,皆没于督亢泽内。国人皆迁往他处,无人居住故而被废。
  再看临乡城的位置,在方城县西南十里。整个方城县都被督亢泽包裹。朝廷既封刘备为临乡侯,而不是方城侯,也就意味着方城县一厘一毫的土地,都不能圈占。往南,又远离位于临乡城西北的楼桑邑!
  若圈地百里,且要包括楼桑邑、临乡城。如此一来,正如崔钧在地图上所连之线:方圆百里的土地,皆没在督亢泽中!
  虽封临乡侯,实则是督亢泽!
  换句话说,刘备的封地,此时此刻全泡在水里!
第002章
圈地为邑
  督亢陂泽。
  陂是塘,泽乃水乡。两个字皆是聚水之意。
  督亢泽中有督亢亭。西晋司马彪《郡国志》有言:“方城县有督亢亭”。
  督亢泽中有督亢陂、督亢陌,和督亢亭。陂、陌、亭,皆是前朝所立。
  渠是把陂泽之水引向四面八方的沟渠。陌是东西走向的道路。而督亢亭则是地标建筑物。
  闻名遐迩的涿州贡米,便出自督亢屯田。
  北魏孝明帝时,刺史裴延儁(jùn)按旧迹修督亢陂。裴延儁修复督亢陂后四十年,北齐嵇哗又开督亢陂,设置屯田,每年收稻粟数十万石。
  然而,那都是后世之事。
  此时水大。督亢陂、督亢陌,督亢亭,皆毁于水患。乃是一片广袤的无人区。
  刘备与左丰泛舟督亢大泽。寻找临乡城遗址。
  如此,才好圈出自己的封邑。
  皇天不负有心人。载满军士的舲舟,在大泽中往来,日落时分,终于找到了临乡城遗址。
  与旧时城邑大小类似。横竖不过三里。版筑夯土而成的城墙多已坍塌。墙上谯楼风化腐朽,只剩半边。城内积水及腰。可往来舟行。城内街道依稀可辨,左右屋舍皆是前朝旧物。
  比起已有心理准备的刘备,左丰的脸色越发难看。如此……泛滥之地,破败之城,如何能封赏给有功之臣?再想临来时,自己口出‘要为圣上取食’的狂言,再细想几位内官常侍们别具深意的眼神,顿时冷汗连连。
  难怪让我一个小黄门赶来宣诏。分明是趟苦差。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刘备站在船头,从北门穿过,指着眼前白泽笑道:“常在酒垆听闻感情深浅,全在酒里。我家陛下倒好,感情深浅,皆在水里。”
  “少君侯说笑,说笑……”小黄门左丰都要急哭了。再看身边不发一言的楼桑虎贲。若是把他扔下船去,任由在大泽中溺毙。又该如何是好!呜呜呜……
  见左丰浑身颤抖如筛糠,小脸煞白。刘备这便命人取来图卷,将圈好的封地,展给他看。
  “内官且看。”刘备指着楼桑邑和临乡城之间,一个规整的圆圈说道:“这便是本侯圈定的大致封邑。且带去给陛下及诸公。具体地界,等与县中勘定后再行报备。”
  “是!是!是!”见刘备似并不气恼,左丰连连赔笑:“奴婢一定送到。”
  扫了眼那个触目惊心的红圈,许多细节亦被左丰想通。为何封邑要少君侯自己去圈?乃是因为,这片‘水多则扩,水枯则缩’的督亢大泽,根本就没有边界!
  反常则妖。
  种种不合理,不正说明,此次宣诏,非但无利可图,还十分凶险!
  好在少君侯仁义,不曾为难。不然淹死一个小小黄门,又有何难!
  呜呜呜……
  左丰一边抽泣,一边将图卷卷好,小心收入袖中。之所以如此宝贝,乃是觉得,有图在手,少君侯麾下虎贲便不会加害了吧!毕竟此图要呈给圣上一观哇。
  直到返回白湖,脚踏实地,入了精舍。左丰仍浑浑噩噩。一日水米不进。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时夸下海口,要为‘圣上取食’。先前中常侍封谞来宣诏,带回黄金千两。令龙颜大悦。如今颇为得宠。
  本以为这一次进爵乡侯,封邑扩大十倍。怎么说也能带回黄金万两。
  想起来了。若能带回黄金万两,为何只给我一辆安车?
  常侍害我!
  留在此地,更是如坐针毡。一片不毛之地,何谈封赏?又哪还有脸要钱?
  万一恼了少君侯,小命不保!可空手而回,圣上当面又该如何?如此进退两难,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天亡我左丰!
  小黄门的内心独白,刘备不可能知晓。
  圈定封邑后,这便命潘鸿、朱盖携水军良匠整日泛舟大泽,下水探查。将水下诸情汇总上报。
  水大无妨。岂不闻‘桑基鱼塘’。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一种十分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
  大泽水路,渐被摸清。
  水泽下有一深渠,名曰:督亢沟。人工开凿水道,称之曰:沟。《周礼》: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六尺,谓之沟。
  督亢二字,乃为中央隆起,周围凹陷之意。督亢泽所处地域为督亢腹地,泽虽为洼地,然,居中且稍高于周边的隆起,丘陵水浅。可行灌溉之便。督亢地名,既源于此,又与引水灌溉工程有关。
  涿地近山,颇多丘陵。古人利用地形,开凿督亢沟。将巨马河水东引。将河水引至督亢泽,泽苞方城县。督亢泽径五十里,可大量蓄水。故而督亢泽又称督亢陂。陂为泽边障水之岸。《淮南子·说林训》:十顷之波,可灌四十顷。这说明,古时督亢泽的周边,有人工修筑的障水堤岸,可使水位抬高。水浅时,通过支渠引水自流灌溉。水丰则通过下行的督亢沟泄入巨马河。
  《魏书·裴延儁传》:“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延儁谓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遂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分督,未几而就,溉田百万余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赖之。”
  ‘废毁多时,莫能修复。’证明督亢沟渠的存在。
  《隋书·食货志》:“开督亢陂后,岁收稻粟数十万担,北境得以周瞻。”
  开辟督亢陂后,岁收稻粟数十万担,整个北境得以周瞻。仅此一句,足见这块淹没在一片汪洋下的地力,何其肥沃!
  刘备焉能不喜!
  虽不知圣上三公四府,为何将临乡封给他。然而却误打误撞,让善于种田养士的刘备,如鱼得水。
  待我将这片不毛之地重现先秦荣光。到那时,足可蓄养十万军民。
  只是朝廷那边还需细致谋划。若有郡县掣肘,加之屯田后又令各色人等颇为眼红。必生事端。
  刘备这便招来谋臣武将,连夜谋划。
  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的左丰,翌日被刘备请到府中赴宴。
  所谓筵无好筵。左丰强颜欢笑,有苦自知。
  待散筵,左丰又被耿雍、崔钧,送回精舍。宾主落座,耿雍取出一卷白绢,呈给小黄门一观。
  满头雾水的接过一看,顿时瞪凸了双眼。
第003章
贡金补全
  “此,此,此何意?”左丰颤声相问。
  耿雍笑执一礼:“我主言道,前次中常侍前来宣诏复爵时曾说,需将两百八十三年的酎金补齐。时乃按封地每年、每千人需缴贡金四两计。如内官所见,楼桑虽地狭却民多。我主修渠辟田,广纳流民。时邑中有百姓两万余人。依‘酎金律’,两万人口,每年需缴贡金八十两。如今还差两万一千五百零八两,计:一千三百四十五枚马蹄金饼。”
  “咕咚!”左丰吞了个大大的口水,眼中已满是血丝:“莫非少君侯……”
  “然也。”耿雍欣然点头:“我主说,请内官稍作停留。待将酎金补齐后,一并带回。”
  “呼——”左丰长出一口气,不觉已泪流满面:“听闻少君侯轻财重义,乃汉家天降麒麟。诸多旧事,奴婢,今日终是全信。”
  耿雍又行礼道:“我主还说,南下平乱时,有当地豪强,家僮数万,只报十人;良田千倾,却诈说百亩薄田。贪墨税赋何其多!若天下皆是如此瞒报诈捐。我家陛下取食于百姓,又何其贫苦。我主即便砸锅卖铁,也要令陛下丰食安寝。”
  左丰还能如何。这便朝东而拜。正是侯府方向。
  又过三天,耿雍再来。
  说只筹得马蹄金五百枚。剩下酎金再另想办法。
  五百金已是笔巨款!远超左丰预料。更何况,一千三百四十五枚马蹄金饼,以少君侯品行,必言而有信。左丰着急赶回邀功,岂能多待。这便说道:“无妨。剩下酎金,待少君侯凑齐,奴婢再来。嗯……且问足下,少君侯可有话要奴婢带给陛下?”
  等的就是这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