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006

  耿雍这便长揖一礼:“我主说,封邑……湿润,多需人手打理。且诸事皆要上报郡县,颇有不便。‘敢问陛下,能否给臣『独断之权』,令臣便宜行事’。”
  何止是湿润。分明就是一片白泽,别无寸土!
  朝廷诸公如此行事,令忠臣义士何其寒心!
  左丰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毕竟年少。义之所向,这便拍着胸脯说道:“足下且回禀少君侯,就说奴婢身受大恩,无以为报。事若不成,提头来见!”
  “多谢内官!”耿雍跪地行大礼。被左丰扶起时,又从袖中取出一匣,耳语道:“此乃少君侯平乱所获,权充谢礼。”
  左丰假意推辞,便收下。
  等耿雍告辞,侧身打开一看。五颗光华璀璨的合浦走盘珠,差点闪瞎双眼。
  合浦珠还,名副其实!
  来时单车数骑,走时长长车队。少君侯又令崔霸、徐荣携五十鼍龙骑一路护送,返回洛阳。
  左丰感刘备恩义,伏地叩拜,拭泪而归。
  走后数日,大雪飞降。
  刘备诏封临乡侯,邑中早已传遍。往来商贾扼腕长叹。邑中学子愤愤不平。倒是邑中百姓,颇多自然。无它,信任刘备。以前楼桑也不过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小村落,这才几年,便已繁华盛景。富庶羡煞旁人。
  天生刘三墩。
  以少君侯之能,区区白泽水患,又有何惧!
  史书上称此地:督亢膏腴,迳五十余里。中有陂泽,支渠四通。
  居中的山丘亢地,已被众人寻到。宛如一座孤岛。四通的支渠,皆毁于大水。无迹可寻。
  刘备的办法很简单。先在居中丘陵,围堤舀水。待丘陵晒干后,圈建屋舍营地,再令舟船往来楼桑,接送工匠。如此环环圈建起挡水长堤,如纵横之阡陌,只需刮出田内积水,便可变害为利。
  天气日寒。白泽渐渐冰封,舟船无法通行。
  等结厚冰,车马可行。
  雪橇车亦不复杂。刘备画好,被苏伯轻松造出。
  督亢沟,便是人工开凿的南下巨马河道。乃第一水患。只需沿此沟筑起长堤,不使河水漫灌,沿渠道通往下游。水患自解。
  此沟渠乃是战国时燕人修建,旧时长五十余里,已有千年历史。前汉时水患频发,冲垮堤岸,淹没良田,民皆逃难。渠水漫出,又横亘在涿县、方城之间。积水成百里大泽,变成野地。也成为周围数县,天然分界线。故而周围各县并无固定边界。
  左丰走后不久,刘备又收到崔廷尉手书。
  这才获知详情。
  原来,皇帝陛下本想将方城县封给刘备。军功足够,只需再另附一亿钱的献费,便封其为方城县侯。结果,三公、四府皆跳出来反对。
  不为军功,只为献费。
  这不就是变相的卖官鬻爵吗?
  此风绝不可长。刘备封哪里,就变得不重要了。三公四府与皇帝角力的重点,乃是献费。此例一开,天下必乱。若封侯拜官,皆要出一笔如此之大的献费,试问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人能付得起。
  长此以往,政事皆落入权贵豪强之手。社稷危矣。于国难不远矣!
  三公四府,引经据典,还搬出祖宗家法,据理力争。
  这便恼了一门心思搂钱的陛下。怒急喝问,你们说封哪!
  朝堂地图,自比刘备手中更为精细。三公大略看过,便往临乡一点:可封临乡侯。三公此举,亦有保全陛下颜面之意。毕竟此地距方城不远。陛下便召有司取图细看。方知临乡已撤,土地皆并入临近诸县,无从界定。故而才有让刘备自行圈地一说。
  这便是整个事件的前后因果。当然,其中或还有‘不能与外人道哉’的禁中隐秘,却已不是崔廷尉能够知晓。
  方城侯是和乌程侯对等的县侯啊。
  我家陛下有此意,也算是厚待了。虽要缴纳一亿钱的献费。但就刘备来说,分期付款,并无压力。多半陛下也会同意。一县之侯,可称侯国。方城县的基础,定然比不毛之地的临乡好很多。
  只怕,按图索骥的诸公,亦不知临乡城早毁于洪水。空剩一个地名而已。
  如此误打误撞,刘备就成了皇帝和三公角力的牺牲品。从一个名副其实的县侯,变成了有名无实的乡侯。
  至少,崔廷尉是这么看的。故而信中颇多‘有功不赏’‘令天下寒心’诸如此类的感慨。
  当然。有苦自知,有乐也自知。把刘备封为临乡侯,还让他自行圈地。若能再给他‘独断之权’,能便宜行事。
  焉知非福。
第004章
郦督二沟
  一个冬日,邑中工匠皆忙于测量规划。
  终在立春前,苏伯呈上了最终的督造方法。
  暖风徐来。如今家家皆建有锅炉暖房,总量增加,热损失便相对减少。百里内的薪柴,尤其是无烟木炭,皆贩入楼桑。临县乡民颇多收益。
  刘备过年便将十五。虽说年二十方才及冠,然而十五岁已然是成人的标志。历史上母亲也是在这个年纪,让刘备外出行学。拜卢植为师。现在想来,诸多旧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少东家?”见刘备久久不语,苏伯这便出声试问。
  “哦。”刘备回过神来,指着图中一条流经郦亭的沟渠言道:“此水我怎不知?”
  苏伯笑道:“工匠勘察地形,遂在上游发现此荒渠。与淹没在水泽中的督亢沟,同为人力挖掘渠道。问过郦亭乡民方知,此渠前汉时便有,何时挖掘,已不得而知。后有一年水大,被泥石淤塞乃至断流,如今只剩干涸河道。此后,巨马水只能从督亢沟流出,这才漫出河道,泛滥成灾。”
  刘备明白了:“所以,督亢之地,其实有两条人工渠。一条名曰:郦亭沟。一条名曰:督亢沟。”
  “正是如此。”苏伯又指着流经楼桑的清溪说道:“郦亭沟水被阻,这便改道而成清溪。”
  人工开凿水道,称之沟。既然叫郦亭沟,显然也是人工挖掘。此沟同样年代久远,或也是战国时燕人修建。
  刘备点了点头:“所以,你们想重修郦亭沟。”
  “然也。”苏伯正是此意:“督亢之所以积水甚多,正是因为来水多,而去水少。水面不断升高,冲破河堤,漫溢成泽。前些年,少主命我等疏通清溪,加快上游泄水。如今再双管齐下,复通郦亭沟,清理督亢沟,如此,上游来水便能分成三道,三倍泄洪。积水流出,督亢泽水面自会降低。如此再修筑河堤,围筑圩田,当事半而功倍。”
  刘备欣然点头,又问道:何为圩田?
  ‘圩田’,也叫围田。乃是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
  圩田起源于先秦。
  系由‘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的建造维护,都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一般农人承担不起,多由朝廷官府或是有实力的地方豪强,牵头筑成。后世圩田规模很大。五代十国时,南唐与吴越在各自境内大修圩田,每圩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其中,地势较低、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的低沙圩田,大都栽水稻。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不宜保持水层的高沙圩田,高粱小麦等旱地作物。
  关于圩田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时《越绝书·吴地传》中的“鹿陂”。
  又据说,东吴赤乌元年,孙权称帝后,大将丁奉为五路总兵,镇守芜湖、宣城一带。亲率军民围湖造田,督修圩堤。数万人披星戴月,历经四年努力,终“围于湖成良田”。得名:金钱圩。后改惠民圩,最后据圩田外貌像个金元宝,正式命名为金宝圩。金宝圩围金钱湖滩田二十余万亩:“堤长一百零四里又四十九步,堤(面)宽丈余,(堤)高二丈余,底宽五丈。圩内高处筑捍田,低处挖沟渠,以军队屯田。又迁流民,筑庐舍,建村庄,使军民耕耘其间。”
  五代时,江南已有圩田,一个大圩,方数十里,如同大城,中有渠道,外有闸门……到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太平州芜湖县万春圩,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圩中有大道长二十二里。圩田能防旱抗涝,故可常保丰收。
  宋杨万里《圩田》有:“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之句。
  圩堤将农田与外水隔开,通过灌排渠系及操纵堤上的水闸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若是自流灌排有困难,则辅以龙骨翻车等提水机械,以满足圩内农田需水。后世将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区,下游叫“圩”,中游叫“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记载的‘柜田’,则是面积较小的圩垸。
  平原区以圩为主,附带有滩。四周筑堤为圩,圩外小圩为滩。山丘沿河湖半边筑堤称‘埧’,沿山丘沟壑出口处筑堤和没水的地方称‘垾’。因大圩‘方数十里,如同大城’,故而后世埧、垾多以地名形式出现。
  楼桑邑中百姓不过两万。造一座‘方数十里,如同大城’的大圩,力有不逮。圩田,刘备准备分批修筑。将百里水泽,分成若干区域。先以楼桑为基,建好督亢邑。收拢流民,工匠。待督亢邑住满,再以楼桑、督亢二邑为基,继续屯田。
  类似蜜蜂分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如此事半功倍,最为合适。
  督亢沟的走向,良匠已摸清,大致为南北直渠。引巨马水南下,流经督亢,与北巨马水重聚成涞水,奔流入海。
  只需沿沟渠西岸筑堤围垦,堤上间隔着辟有涵闸,涝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督亢泽西侧圩田,旱涝保收,必是良田。
  不料郦亭百姓纷纷来求,想将郦亭土地并入封邑。
  楼桑村在涿县南十里,又南十里为郦亭。住在郦亭和陆城亭之间的编户齐民,多有田产在两亭之间,甚至本划归在郦亭之内。户籍迁入楼桑,田产自然也随之迁入楼桑。如今楼桑水田,不止十里。先前楼桑水田大熟,附近乡民纷纷来求老族长。想购买稻种,聘请农人,改种水田。少君侯便让附近亭邑的乡民,选出代表,来楼桑学艺。派宗人悉心传授稻作。
  郦亭首当其冲,今已尽数改成水田。奈何溪流水小,产量不高。疏通郦亭沟,则能解缺水之困。季季大熟,何乐不为?
  苏伯来说,若能将郦亭百姓并入,疏通郦亭沟便无掣肘。
  刘备取图观之。貌似那个直径百里的圆圈,隐隐约约能将郦亭包裹其中。
  只等圣诏下达,刘备如何与州郡划分交割。小小一个郦亭,应该不成问题。
  裂土封侯。
  一个‘裂’字,道尽精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