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006


第005章
黄门侍郎
  如何圩田是下一步。首当其冲,乃是将河堤筑成。
  筑造大堤,时下已有丰富的经验。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依据都江堰水势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功能显著。
  杩槎(mà
chá),亦作“杩杈”。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
  江水磅礴大气。非一条沟渠可比。苏伯领人造督亢沟堤的工程难度,显然要比都江堰小太多。
  盛碎石的竹笼分两种,一种是方形,垒高用。一类是圆形,平铺用。
  碎石易得。涿郡河渠纵横,巨石少见,砾石却到处都是。算是涿县特产之一。尤其是巨马河沿岸,砾石堆积深厚。这便运来,装填盛石竹笼。不着急下桩。待疏通郦亭沟,水位下降。再下桩沉石。整个冬季,楼桑良匠都在为通渠筑堤忙碌。此也是邑民关注的头等大事。
  少君侯如愿进爵乡侯。封地扩大十倍。虽说督亢,泽广泥深,无处落脚。然而天生刘三墩。少君侯胸中必有良策。
  经由在西林邑中暂住的淮泗人家,少君侯已命周泰蒋钦传令。言,今年户户将获吉宅一座,分良田五十亩,牛马若干。先时落户楼桑的工匠附民,家中没有五十亩良田的,也要补齐。众皆大喜。
  又报备郡中,广招良工。
  熹平五年,春。朝廷六百里加急文书送到涿郡,让郡县官吏与临乡侯划分封地。
  刘备得知,松了口气。
  待郡县官吏抵达楼桑,这便与侯府家臣一同丈量土地,划分封邑。
  督亢泽便是天然的分界线。水泽尽归刘备。又把与楼桑毗邻的郦亭、大利亭等,割给少君侯。凑足百里。都说少君侯乃是一等一的豪强,宗亲家臣又与郡县官吏私交甚厚。为郡中官吏往来楼桑,提供诸多便利。如今进爵割地,正当报效。凡周遭语焉不详的无主之地,尽皆划归少君侯封地。百里之地,但凡夹在涿县、方城之间的土地,皆划归少君侯。
  郦亭沟水‘历大利亭南,入巨马水’。如此一来,整个郦亭沟,也成了刘备封邑内的一条沟渠。待封邑划分完毕,刘备这便命人清理河床,修整渠岸,疏通郦亭沟水。
  郦村亦将如楼桑邑这般,全部推倒重建。
  郦村无需横跨官道。而是向东临水,跨郦亭沟而建。扩建后的郦村,亦可纳民数千户。西林邑中淮泗百姓,皆迁往定居,遂为‘郦城邑’。又称‘郦城’。
  苏伯先建涵闸,再通渠道。掘尽淤塞后,开闸放水。巨马水奔流而下,一日一夜,断流经年的郦亭沟重又水满。仿照清溪,架桥吊,起塔吊,龙骨翻车滋田,天车引水洗浴。邑中街巷纵横,下设管网,上铺砖石。起垣墙重楼,阙门望楼……一切皆是楼桑制式。
  先时不过是十里亭侯,位卑言轻。今辖地百里,再招良工,幽州郡县,皆有响应。就连临近州郡,亦有举家迁往临乡者。
  无它。少君侯给出的俸禄实在是太丰厚。一旦落籍,便能分得高楼宅院,良田五十亩!
  楼桑大建锻造出的能工巧匠,不要太多。治舍盖屋、伐薪作炭、种禾织垫、造船架桥、通渠铺路,皆有熟练工。
  工匠亦分三等:‘侯府良匠’,‘楼桑能工’,还有广大的‘熟练工’。
  郦城主要是稻作农人居住。故而没有楼桑邑中如此规模的酒垆、客舍、夜市、桥市、各家商肆。也就无需建造三足鬲蓄水公用。只需每户建造水塔翻车便可。此时,水塔已经过二次改造。
  水塔中空,围建于井栏之外。辟有角门出入,楼梯上下。内设垂直龙骨翻车,引水上塔楼。
  此时的水车按原理,可分以‘链传动’的翻车和‘轮转动’的筒车两大类。斜向引水改成直升引水,不难。
  如此,既不多占宅院,又具清洁恒温功效。
  没有诸多楼桑重器的郦城邑,建造极快。西林邑中淮泗百姓,纷纷迁入新居。更多族亲,正从江淮源源不断的迁来。尤其是千余名丹阳兵的亲族,竟有数万之众!
  七大姑八大姨,总归是沾亲带故。皆是山越后裔,好武习战,精兵辈出。
  好在扩建郦城邑时,刘备刻意跨郦亭沟修造。这便将丹阳亲族,皆屯于郦亭沟东岸。郦村旧民和淮泗人家皆居于岸西。两岸广架桥楼。车马通行无阻。沿郦亭沟一字排开的水碓,乃为稻谷脱壳而造。邑中平地甚多,可作打谷晒场。既不占官道,邑墙、邑门自然能建。旗楼、置楼、义舍、医馆、粮仓、校场、客舍、汤池……皆已规划。
  等到春末,陆续有数万百姓迁来临乡。人手充足,物料齐备。进展很快。绵延生长的脚手架,几乎一天一个模样。
  督造郦邑,刘备已无需事事亲为。耿雍、崔钧一干人等,正当其用。
  夏,四月,赦天下。
  一队甚是威武雄壮的车队,驶入邑中。
  刘备事先接到县中通报,洛阳天使又来。
  车马仪仗皆是禁中风貌。道前开路的骑士,乃崔霸、韩猛率领的鼍龙骑。安车所乘之人,正是去而复返的左丰。
  郦邑诸事,与楼桑邑并无多大关系。左丰下车,见邑中繁华依旧。刘备已在府前迎接。
  这便笑脸上前,跪地行礼。
  遂被刘备扶起,迎入前堂。
  见他气色装束皆有不同。刘备这便低声相问。
  左丰笑答:托少君侯的福,奴婢已是秩六百石的黄门令了。
  黄门令,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刘备哈哈大笑,口说恭喜。
  左丰眉飞色舞,得意之极。能在刘备面前喜形于色,自然是全无顾虑。没把自个当外人。
  又说:幸不辱命,为少君侯请来了‘便宜行事’的圣诏。
  刘备大喜,请入堂中。左丰又说,劳烦少君侯把南下平乱诸家将,一同唤来听诏。
  楼桑诸将皆跪在刘备身后。
  左丰清了清嗓子,喜滋滋的展开诏书。
  熹平五年二月初六,大汉皇帝诏曰:
  “朕闻,臣之有四:‘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复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临乡侯备,忠君恤国,深慰朕心。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麾下黄忠、徐荣、崔霸、韩猛,诸将忠直骁勇,酌情封赏,可堪大用。”
第006章
王侯之乐
  给事黄门侍郎。《汉官仪》:‘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使,关通中外。’为侍从皇帝左右之官,传达诏命。
  刘备与众将叩谢领诏。
  这是刘备见过的,最长也最有文采的诏书。所引,出自荀子《臣道》。
  诏书引经据典,夹枪带棒。
  与其说,是诏与刘备听,不如说是暗讽屡次与皇帝作对的三公四府,乃‘是谏非而怒之’的下忠者。又用‘服从命令而不违背,暗暗规劝而不懈怠;做君主的就会明智,做臣子的就会谦逊。’提醒诸公:思君之所欲,解君之所忧。才是大大的忠臣。
  此诏必出自禁中。
  三公四府,又岂会自己挖苦自己。
  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一句更为经典。可谓深谙人心世道,尽得处世精妙。
  给事黄门侍郎是侍从皇帝左右之官,用来传达圣上诏命。刘备远在楼桑,不在朝堂之上。皇帝陛下封了个‘给事黄门侍郎’与刘备,以示荣恩。又因路远,故而让他‘便宜行事’,无需亲赴洛阳。
  封给刘备‘便宜行事’的‘给事黄门侍郎’,乃是皇帝近臣,内廷之官。与朝堂百官并无多大干系。三公想管也有心无力。
  如此一来,刘备所求达成,百官亦无话可说,且还替皇帝陛下出了口屡被臣下顶撞的闷气。能有此玲珑手段,此诏必出自某个老奸巨猾的中常侍之手。
  且诏书上所指‘便宜行事’,和刘备所求的‘便宜行事’,在三公四府、朝廷百官看来,并不相同。
  需知,此时书文并无标点。正因古文皆无断句,又多用通假字以代之。所以对每一篇经文的理解,人各有异。于是才有名士大儒‘注解’一说。
  如何领会圣上之意,皆看如何断句。
  若把“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断成一句,便宜行事便是针对‘给事黄门侍郎’这个官职而言。可若把“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断成两句,就是刘备所求的‘独断之权’!
  如何断句,当以三公为准。
  然而!诏书到了涿县,本地豪强少君侯之手。嘿!山高皇帝远。他如何解释,又如何行事,便与朝堂无关了。
  如此,既不违反祖制国法,又合情合理,悄无声息的把事情给办了。
  书诏之人深谙世故人心,着实可怖。单此一份八面玲珑的诏书,便知宦官之能,千万不可小觑。
  前有窦武,后有何进。两任大将军皆死于宦官之手。现在看来,真就不冤了!
  为何一定要挖空心思的写上‘便宜行事’。这还用问么。冲刘备未付的尾款来着!
  一千三百四十五枚马蹄金饼,只付了五百。还有八百四十五枚金灿灿的马蹄金,未、曾、收、到!
  于是皇帝陛下不惜搭上一个六百石的‘给事黄门侍郎’,也要确保尾款到手。
  待刘备奉诏起身。左丰又笑道:陛下给少君侯及诸将的封赏,已随车带来。可命人速速取回。
  刘备再谢。
  左丰急忙让过,这便近前附耳道:少君侯仁义。奴婢也不把自个当外人。以后朝中诸事,尽可书信告知。
  内官不交外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