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0/2006

  胡轸、董旻等人,不忧反喜。
  “二百五十里路,竟足需十日。”杨定叹道:“甘夫人何其不智也。”
  “事不宜迟,当速追。”董旻已急不可耐。
  “稍安勿躁。”杨定等凉州大人,久历战阵,自有计较:“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甘夫人日行不过二十五里。待九日后,再战不迟。”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典出何处,又做何解?”董旻不解。
  “《战国策》引逸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杨定答曰。
  “末路之难。”董旻似有所悟。
  胡轸答曰:“末路之难,在于筋劳力尽。最后十里,人马困乏,强弩之末。”
  “原来如此。”董旻狞笑。
第215章
按兵不动
  杨定、胡轸另有所患,乃曹操、袁术人马,不知所踪。
  若尾随追击,露宿荒野。恐为曹操、袁术所乘。行黄雀伺蝉之计也。故不敢擅离宛城大营。且秦胡铁骑,一日驰骋,三百里余。二百五十里,旦夕可至也。
  便最后一日追击,亦足可破敌。故有恃无恐。
  然,猛虎搏兔,亦用全力。斥候一日数报,唯恐甘夫人弃众先逃。
  新野邓氏坞堡。
  邓氏比阴氏早衰。族人四散,后遭大水,举族迁入蓟国。坞堡皆弃,宗祠亦无暇顾及。先为贼人所占。今为夏侯渊、纪灵屯兵。
  “陛下何意?”闻淮南遣使传令,纪灵遂赶来相见。
  夏侯渊将敕令示之:“都尉自观。”
  纪灵看后疑道:“甘夫人行踪既定,陛下因何命我等,按兵不动。”
  夏侯渊言道:“某亦不知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纪灵言道:“甘夫人裹挟流民,日行不及三十里。此乃取祸之道也。若见死不救,必受天下所指。”
  “一万秦胡铁骑,已入宛城。今亦按兵不动。”夏侯渊虑及深远:“我等不过三千兵马。如何力敌。”
  “秦胡不过贼兵耳。纵有万骑,有何惧哉。”纪灵叫嚣。
  夏侯渊苦笑:“你我明公治下,皆不产马。自南阳毁于大水。无论兵甲,皆需从蓟国贩运。三千游骑,耗费如何,都尉焉能不知。若折损过巨,你我还有何颜面,再见明公?”
  骑兵之于关东群雄而言,弥足珍贵。自当惜之,不可浪费。
  纪灵无语。自去安顿兵马不提。
  又行一日。
  流民拖家带口,沿途汇入。
  华雄征调车马,打造辘车,欲加快步伐。奈何流民太多,毫无章法,且多老幼,孱弱无力。日行二十五里,亦不足够。今日宿营,不过二十里。
  华雄单骑入营,窗下进言:“流民裹挟,日行渐缓。夫人宜当先行,不可夜宿于野。”
  “都尉之意,我已尽知。”甘夫人言道:“然百姓流离,不可轻弃。”
  甘夫人心中所想,华雄焉能知晓:“贼人所求,乃夫人母子也。若夫人先行,许不会为难。”
  “若贼人见事不可为,杀民泄愤,又当如何?”甘夫人轻言道。
  “这……”华雄并无十足把握。
  “都尉自去,约束兵马。若贼人乘夜来攻,则引军突击,战而胜之。”甘夫人言尽于此。
  华雄唯有奉命行事。
  目视华雄出营,陈到遂言道:“夫人不愿弃百姓,如何是好。”
  赵云答曰:“夫人神智,必事出有因。”
  “何不细说。”陈到追问。
  “人臣岂谋尊主。”赵云言道:“尽力而为足以。”
  “闻子龙少时,与蓟王相约,尽我所能,天下楼桑。”陈到言道:“后蓟王纵马追踪,却无功而返。可有此事?”
  “苏令君,每每言及。料想,必有此事。”赵云与刘备偶遇,遂驾车先行。后事如何,并不知晓。更无从得知,乃平原术士襄楷,故意错指。令刘备失之交臂。刘平之事,蓟王上下,更讳莫如深。其中隐秘,不足为外人道也。
  “腿伤如何?”陈到又问。
  “无碍骑马。”赵云答曰。
  “此战罢,子龙当扬名。”陈到高卧柴车,仰望星空。
  车旁赵云,正一心喂马。
  “同去蓟国如何。”待安抚好白龙,赵云仰问。
  知赵云腿脚不便,陈到伸手助其上车。并肩仰卧。
  “先回汝南,接老母同往。”陈到已有打算。
  “我与你同行。”赵云言道。
  “一言为定。”陈到言罢忽笑:“十日内必有血战。生死难料,你我却言后事如何。”
  “尽力而为,于心无愧。”赵云答曰。
  “生死各安天命。”陈到亦是豁达。
  忽听白龙嘶鸣,又闻孩童惊呼。
  赵云急忙安抚。
  待顺下柴车。只见一锦衣童子,手握青草,泫然欲泣。
  “白龙畏生(怕生),公子毋惊。”赵云抱拳行礼。
  锦衣童子,吸鼻言道:“多谢。”
  见他敦实可爱,陈到亦跃下柴车:“深夜独行,家人何在?”
  “阿母便在车内。”童子稚声言道:“你是陈到。”
  陈到一愣:“何以见得。”
  “白龙只识赵云。”童子答曰:“我本不信。故来一试。”
  “试过如何?”陈到笑问。
  “果不其然。”童子一本正经,越显童趣盎然。
  “夜深风寒,不宜久留。公子当速返。”赵云已认出童子身份。
  “也好。”童子递出手中青草:“代我喂白龙。”
  “好。”赵云伸手接过。
  临行前,童子又道:“我名禅。阿母唤我阿斗。”
  “恭送禅公子。”赵云不卑不亢。陈到亦醒悟。
  自帘后目睹一切,何苗不解:“夫人何意?”
  “赵云与蓟王自幼相识。蓟王小名三墩。不知阿斗,相像几分?”甘夫人言道。
  “原来如此。”何苗幡然醒悟。所谓“女大十八变”。少时三墩与今日蓟王,相貌必有出入。阿斗究竟种出何人。旁人心存疑窦,然赵云一看便知。
  只是“夫人因何要阿斗与赵云相认。”何苗随口一问。
  甘夫人笑而不语。眸中忽生一丝决绝。只可惜何苗未曾窥见。
  待阿斗登车。
  陈到低声问道:“如何?”
  赵云答曰:“恍若昨日。”
  “莫非,当真天降流火,麒麟送子。”陈到不禁咋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