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006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唯有向死而生。”
  又过五日,流民已拥至十万。话说,天下流民,何其多也。南阳大水,蓟王万舟并发,将百万民众救回。不出一年半载,周遭流民,拥入南阳,乃至十万。盗墓猖獗,可想而知。南阳富庶,亦是诱因。
  终归饥寒起盗心。先前依附贼酋,待掘尽积财,又被轰出。不得已,唯有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追随『神智夫人』,南下乞活。
  须知。此称谓大有玄机。与上元夫人、协辰夫人等,诸夏名女仙,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言之,南阳流民,皆以为。神智夫人,乃天宫女仙下凡,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也。
  所谓“病急乱投医”,“垂老抱佛脚”。救命稻草,不可轻弃。再加贼人,推波助澜,有意为之。于是扶老携幼,齐奔神智夫人而来。
  “报,前方十里,可至襄水。”日暮时,斥候回报。
  汉水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又东为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乃长江最长支流。常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终归人算不如天算。华雄本以为今夜可入樊城暂避。岂料竟还有十里。
  “寻高坂扎营。”
  “喏。”便有军司马领命自去。
  “樊城可有兵马。”华雄又道。
  “只有郡兵数百,不堪大用。”斥候又答。
  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后世双城并立,合称襄樊。今刘表新筑州城,襄阳尚未完工,樊城乃北岸重镇。奈何南阳大水,亦被波及。垣墙坍塌,百姓南下逃难。后被刘表所驱,于南岸另筑襄阳栖身。
  刘表恩威初立,鞭长莫及。
  “襄水之上,可有水衡都尉舰。”华雄仍不死心。
  “未见蓟国白波大舡。”斥候答曰:“问过往来船家,言或已至夏口(江夏)。”
  华雄言道:“我等距樊城,一日行程。不料水衡都尉亦距樊城,旦夕水路。”
  “莫非今夜必有一战。”左右如何能不醒悟。
  “襄水横栏,铁蹄深陷。只需抵达河滩,铁骑再无用武之地。”华雄言道:“董卓麾下凉州大人,久历沙场,焉能不知其中厉害。必先发制人。”
  环视众人,华雄目光如炬:“诸君可愿随我破敌。”
  “愿听都尉调遣。”左右全然无惧。
  “去此不远,西有邓城。春秋时,乃邓国故都。后为楚所灭。今汉置县,亦毁于南阳大水。可命流民,西去城中避险。”
  “邓城在樊城西北十里。据此处约五里。天色渐晚,恐难至矣。”左右答曰。
  “此乃分兵之计也。”华雄遂言道:“贼人所求,乃夫人母子。料想流民中必有细作,沿途通风报信,只需如此如此……”
  细听缘由,众皆醒悟:“都尉妙计。”
  “事不宜迟,且依计行事。”
  “喏。”
  出军帐。华雄翻身上马,径直入马车营地。
  华雄统兵南下,声名鹊起。身披吞光黑龙鳞,胯下千里斑豹驹。得胜钩上千牛刀,寒光映雪。何其醒目。
  “千牛刀者,利刃也,取庖丁解数千牛而芒刃不顿(钝)为义”。
  众目睽睽,只眼可辨。
  赳赳武夫,立于窗下。向甘夫人通禀。
  “声东击西,半途而击。”甘夫人赞道:“猛将用计,必收奇效。”
  “还请夫人让出车驾,以备诱敌之计。”华雄言道。
  “都尉可还记得,河谷弃棺否?”甘夫人反问。
  “夫人何意?”华雄焉能不知。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甘夫人言道:“真假莫辨,乃此中真谛也。”
  “不可。”华雄急忙劝道:“夫人母子,安危为重。岂能轻身涉险。若被贼人所乘,悔之晚矣。”
  “无妨。”甘夫人又道:“我母子,有赵云、陈到二人护卫,自当万无一失。”
  言及赵云、陈到,华雄自无可争辩:“喏。”
  少顷,便有赵忠,高声通禀。流民皆随神智夫人,西去邓城暂避。
  临近黄昏,尚未日落。于是漫山遍野之流民,又追神智夫人车驾,转去邓城。
  “报——”三十里外,胡轸、董旻,杨定、李蒙、王方,领一万秦胡铁骑,已尾随而至。
  “甘夫人正转往邓城。”
  “不及入樊城,唯转投邓城。”董旻森然一笑:“恐邓城亦难至也。”
  “速追。”胡轸一声令下。秦胡铁骑,呼啸而去。
第218章
赠刀之义
  三十里平川,片刻可至。
  蹄声隆隆,好似雷鸣。
  越过无名矮丘,入目一片开阔地。
  “此地何名?”董旻扬鞭一指。
  “罾(zēng)口川。”便有斥候答曰。
  “罾,网也。”董旻笑道:“甘(夫人)入罾口,必被活捉!”
  时暮霭深沉,渐起寒风。
  胡轸极目远眺,流民密如蚁聚,隐约可辨:“莫走了甘夫人!”
  胡轸、董旻,杨定、李蒙、王方,五人并驾齐驱,引铁骑,掠下长坡。
  闻闷声如鼓。追身而至,渐成雷鸣。车中甘夫人遂言道:“追兵至矣。”
  何苗亦曾领兵出征,故不陌生:“该当如何?”
  “依计行事。”甘夫人神色如常。
  “喏。”何苗推前窗喝道:“夫人传令,依计行事。”
  “喏!”驾舱内,青牛师打马扬鞭,轻车渐渐起速。
  流民自樊城斜向西行。秦胡铁骑,自北南下。流民队伍,绵延十里。散布旷野,章法无度。被铁骑拦腰撞入。
  然遥见骑兵冲锋,流民奔走哭号,四散溃逃。且秦胡铁骑,只为寻甘夫人,未及滥杀。前锋破缺而出。便见远处数骑,正护一车驾,直奔邓城而去。
  “必是甘夫人!”董旻狂叫:“速追!”
  左右齐声应诺。纵马杀奔而来。
  “小心埋伏。”胡轸提醒。
  “我等远来,甘夫人亦初至,何来埋伏。”言罢,董旻已不惜马力,扬长而去。
  胯下军马,如何能比騄骥神骏。时先帝“(光和)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
  先帝以“騄骥”命名,厩中良马可想而知。
  本以为,纵马驰骋,必快过车驾。岂料只追不近。待董旻俯身回看,周遭只剩前锋百人。余下先后掉队。骑兵行军、冲锋,所耗马力,天壤之别。此乃妇孺皆知之常理。日行三百里,与疾驰三百里,断难等同。
  就骑兵而言。先锋斥候,马匹最为优良。稍次乃左右二翼。中军再次,后军最次。诚然,将军马如同将军甲,不可与兵士,相提并论。
  人亦如马。先前慢跑,混成一团。待冲刺时,快慢立见分晓。
  故骑兵冲锋,绝非列阵时所布“几何图形”。与人相似,一团一团。领跑、跟随、拖后,大致呈三大集群。其中小团体,不可计数。
  先锋游骑,纵马急追。将同伴皆甩在身后。
  “百骑足以。”利字当头,董旻已无从多想。
  心念将起,忽见二骑脱离车队。左右迂回,并马反冲。
  “不知死活。”董旻怒极反笑:“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