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4/2006

  不等呵斥乱军列阵迎敌,华雄已杀奔身前。
  “贼臣受死!”
  胡轸咬牙挥刀。
  刃刃相击,火星炸裂。
  胡轸虎口崩裂,弯刀脱手而出。人马交错,脑后风起。
  危急关头,胡轸翻身下马。躲过斩首一刀。
  “将军!”见自家主将,一合落败。又见华雄连人带杆,斩断大旗。贼兵胆寒,从骑皆走。便有亲信,拼死拉胡轸上马,狼狈逃窜不提。
  号称一万铁骑,狼奔豕突,四散而逃。
  重任在身,不可恣意。
  华雄又领王骑截杀一阵,遂引兵自去。奔赴邓城,守护甘夫人不提。
  沿途尸身遍地,四野流民哭号。若无华雄,半道截击。秦胡贼兵,必滥杀泄愤。那时,血流成河。十万流民,十不存一。如今略有死伤,已是最好结局。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华雄沿途收拢流民,不及掩埋尸骸,入夜前,终抵城下。
  此城,略呈长方。南北长二里,东西宽里半,城高墙厚,中开四门。护城河,足宽二十丈。先前亦受大水波及。所幸远离南阳盆地。遂遭水淹,城池仍在。古城中,仍留有人家。
  然周遭盗贼蜂起,县长弃城而走。吏治无存,乡民唯结社自保。
  华雄引流民入城,这便赶来与甘夫人相见。
  “都尉一战扬名。先护我母子,又救十万流民。忠心可表。”甘夫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时藏身暗格。胡轸只见何苗,自以为中调虎离山之计。故急引兵折返。不料甘夫人,金蝉脱壳,有惊无险,避入邓城。
  护城河沟渠,直通汉水。只需水衡都尉船到,甘夫人转危为安矣。
  “入城时,臣已登楼查看。垣墙虽多有破损,然足可自保。且护城河颇宽,骑兵远来,苦无攻城诸器,更有十万流民相助,急切间,断难如愿。”华雄进言道:“不出三日,水衡舰队,便会抵岸。夫人无忧矣。”
  “如都尉所言。”甘夫人笑道:“三日期满,贼兵自退。”
  樊城外,无名长坡。
  胡轸等人,收拢军马。就地驻扎,进退两难。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董旻草草包扎,入营相见。
  “甘夫人已入坚城。我等轻骑远来,苦无攻城诸器。且闻水衡都尉舰,已入夏口。旦夕至也。事不可为,宜早退兵。”胡轸言道。
  “胜负已分,不可强为。”杨定亦果断。
  “战至正酣,何言事不可为,胜负已分?”忽听帐外人言。
  “何人窥听!”胡轸喝问。
  便有一人,罩袍入内。待看清真面目,众皆大惊。
  “见过尚书令。”
  “许攸,见过诸位。”来者正是当朝尚书令,南阳许子远。
  “尚书令何以至此。”不及落座,董旻忙问。
  “奉太师命,前来相助。”许攸答曰。
  “原来如此。”众皆不出所料。
  董旻却叹道:“可惜尚书令晚来。若能提前一日,我等何至有此败。”
  “无妨。”许攸宽慰道:“只需能留下甘夫人母子。太师当面,许攸自当为诸位进言。”
  “多谢尚书令。”闻此言,众皆心安。
  见军心可用。许攸遂问道:“甘夫人今在何处。”
  “许,已入樊城。”董旻答曰。
  见其模棱两可,许攸这便了然:“且将今日战况,悉数道来。”
  董旻稳住心神,遂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听罢,许攸略作思量,高深一笑:“不愧是‘神智夫人’。却有神智也。”
  不等董旻出口相问。许攸已笃定:“甘夫人必在邓城。”
  “何以见得?”董旻追问。
  “《孙子》曰:‘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此乃『避实就虚』之计也。”
  “请尚书令赐教。”胡轸等人,异口同声。
  “何苗自开厢门,便已露怯也。”许攸一语破天机:“甘夫人必藏身暗格之中。虚虚实实,避实就虚。”
  “原来如此。”
  谁能想到。出身屠户一妇人,竟有此等神智。将一万秦胡铁骑,凉州四大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当如何行事,还望尚书令教我。”董旻离席下拜。胡轸等人亦同拜。形势所迫,不得不服。
  许攸答曰:“诸位连夜入樊城。江心凿船,截断航道。而后据城自守。三日之内,必见分晓。”
第220章
迫在眉睫
  诸将齐声应诺。而后再由董旻代问:“敢问尚书令,凿船拦江可是为截水衡都尉舰队。”
  “然也。”许攸轻轻颔首。
  董旻又道:“闻蓟国机关大舡,皆有船翼。无需靠岸,自江心便可搭建舟桥,放人马下船。凿船似无用之功。”
  虽不敢太过直白,然却言之有物。凿船只能阻断航道,却无法阻截水衡兵士登岸。
  许攸笑道:“此举,只为在樊城、邓城,十里之间,断水路通连。”
  董旻确有急智,这便言道:“断邓、樊十里水路,莫非尚书令之意:邓城船只,不可顺下,樊城船只,亦不得逆上。唯车马绕行。”
  “然也。”许攸欣然一笑。
  “尚书令约定三日之期。三日之后,又当如何?”
  “无论事成与否,三日后,班师回朝,太师当面,许某,可保诸位(凉州)大人,安然无恙。”
  “敢立军令状否?”杨定追问。
  “有何不敢?”命人取来白绢,许攸一蹴而就。又按下尚书令印,以为凭据。
  如此,众人各自安心。依令行事。
  许攸一路车马劳顿,登车小憩。
  胡轸、杨定、李蒙、王方,乘夜拔营。攻占樊城。
  正如许攸所料,城内并无甘夫人踪迹。守城郡兵,不过百人。南阳大水,樊城亦被波及。民众流离失所,奔走他乡。以汉水为界,荆北亦受水灾。所幸汉水通畅,未至淤塞,水深及腰。不似南阳盆地那般,没顶之灾。
  饶是侥幸逃生,奈何良田尽毁。正如多年前,黄县海啸。海水漫灌,良田盐渍,皆成不毛之地。泥沙淤积,将沃土皆掩埋其下。不深耕而不可及也。若广有余力(人力、物力、财力),行愚公移山,沃土终可重见天日。奈何大水过后,家业尽毁。如何还能久持。
  于是流徙逃难,遂成唯一择选。
  南阳毁于大水,对刘表而言,利大于弊。新帝南阳登基,刘表避而不见,蛰伏于江南。如今南阳基业尽毁,新帝避走淮南。荆州八郡,皆归刘表治下。只需休养生息,徐徐北进。收复南阳,指日可待。
  至于万民饥流,十室九空。比起南阳百万之众,为新帝所用,实不值一提。南阳即便一片死地,亦好过百万大郡,与我为敌。
  奈何刘表立足刚稳,势力尚不及过江。南阳遂成权力真空。天灾人祸,盗贼遍地。刘表有心无力。
  且洛阳朝野,几成董卓一言堂。八关锁固,刻意隐瞒。甘夫人之身份,刘表亦是后知后觉。待将信将疑,乱局已定。又不敢轻易“趟这趟浑水”。于是隔江远避,作壁上观。
  美其名曰,从容自保。恶意揣度,多疑无决。
  曹孟德一语中的: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待秦胡骑兵入樊城。征募过往船只,满载滚木礌石,沉入汉水,阻隔航道。忙的不亦乐乎。许攸又轻车独行。
  董旻等人不敢多问,唯恭送不提。
  十里外邓城。
  垣墙虽高低起伏,豁牙漏齿,惨不忍睹。万幸护城河犹在。说鸿沟天堑,夸大其词。然骑兵却断难横渡。若行围而不攻。城内十万流民,人吃马嚼,不出十日,必不战而胜。奈何水衡舰队,已至夏口。兵锋所指,迫在眉睫。不出三日,胜负既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