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2006

  居中鱼梁台,改称“万岁台”。言与千秋观相合。合称“千秋万岁”。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究其原因。正如豪强黄穰,临终之言:无它,胆肥耳。
  董卓诸多僭越之举,蓟王皆无动于衷。于是料定,蓟王醉心海外,不问内政。蓟王不闻不问,天下还有何惧哉。
  只需有小皇帝傍身。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即便大事不成,亦“足以毕老”。
  知董卓大限将至。洛阳权贵恐延祸上身。虚与委蛇,避其锋芒。更令董卓有恃无恐。常以入宫伴圣为名,夜宿龙床,奸淫宫女。二宫上下,敢怒不敢言。一时乌烟瘴气。
  因其腰大十围,过于痴肥。于是宫中黄门皆偷唤其为“董豭”。意为“寄豭之猪”。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索隐》注曰:“豭:牡猪(公猪)也,言夫淫他室,若寄豭之猪也。”
  一言蔽之,董贼乃乱入天家之公猪也。且“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言下之意,若男人像公猪一样,钻进别家“猪圈撒种”,被人一刀了结,亦死有余辜。
  黄门牙尖嘴利,可见一斑。
  黄门窃窃私语。不出半月,满城皆知。人后皆唤董卓『董豭』。
  乃至董卓身边近臣,亦纷纷耳闻。却无人敢言于董卓当面。
  洛阳东郭,建阳里,王允府邸。
  “好一个寄豭之猪。”闻董卓淫乱宫闱,王允怒不可遏。自董卓开府,治政鱼梁台。王允深恶痛绝,不与往来。与太傅杨彪等人,常入宫伴驾。今董卓权势滔天,宫中亦入不得。于是王允索性称病不朝,闭门谢客。
  唯司隶校尉桓典,常有往来。
  寄豭之猪,便是从桓典处听闻。
  桓典亦忧愤不已:“闻董豭淫乱宫女,犹不知足。自宫中偶遇,便常扰万年公主。先前,何苗假扮公主,行刺榻上。本以为,此事因西园大火而终了。不料董卓欲旧事重提,强娶万年公主。”
  “董卓老贼。”王允怒发冲冠:“某必杀之!”
  “前有伍孚,后有何苗。董卓接连遇刺,焉能无备。”桓典一声叹息。
第234章
王允解悬
  “董贼熔铸小钱无数,豢养十万精兵。又据八关,建坞堡。积谷无数,固若金汤。若不行刺,何以杀之。”王允一语道破。
  “如何近身?”桓典问道。
  略作思量,王允忽问:“董贼如何与公主相见。”
  “此乃宫中秘闻,尚不得而知。”恒典闻弦歌而知雅意:“莫非子师,欲效何苗,刺董于榻上。”
  “何苗男扮女装,董卓必有防备。为今之计,非女子不可为也。”王允言道。
  “当真万年公主?”恒典惊问。
  “公主为人如何。”王允不答反问。
  “公主久居深宫,未曾踏出宫门半步。品性如何,外人无可知也。”恒典答曰。
  “闻阳安长公主,常与之往来。”王允又问:“不其侯,其人如何。”
  “伏完,累世公卿,沉深大度。乃忠良之臣也。”恒典必深知不其侯伏完为人。
  “劳烦公雅,代为引荐。”
  “可也。”王允所求,亦不出恒典所料。
  东郭小市,金水汤馆。
  闻王允所求,伏完断然摇头:“不可。公主柔弱,焉能行刺。”
  “今董贼不除。公主亦难保全。”王允目光如炬:“闻先前太后欲下嫁公主,便是君侯往来其中。不知太后所谋,君侯知否?”
  “这……”伏完乃诚实君子,不善伪装。
  王允观其神色,这便了然:“料想,君侯并长公主,亦裹挟其中。”
  自西园大火,太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伏完夫妇,整日提心吊胆,寝食不安。董卓大逆无道,追杀太后得逞,亦求息事宁人,不欲大动干戈。这才放过一干人等。
  被王允窥破心事,不其侯如何能遮掩。竟一时无语。
  王允续言道:“董贼弑杀太后,恐天下讨伐。故先偃旗息鼓,暂避锋芒。待事后,必行杀戮,以泄私愤。君侯夫妇,恐难保全。”
  “唉……”此又何尝不是伏完,日夜心忧:“不瞒太仆。董卓不除,寝食难安。”
  “如此,君侯何不与我等联手。共诛贼臣。”恒典离席相邀。
  “固所愿也!”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伏完亦表明心意。
  三人暗中结盟,各自落座。
  不其侯伏完言道:“然万年公主,绝不可为刺客。否则,大事必败。”
  既如此,王允遂退求其次:“不知董卓与公主,宫中偶遇,情形若何?”
  “董卓乃远观,并未曾冒犯。”不料此事伏完亦知。
  “如此甚好。”王允喜道:“遣一女刺客假扮,大事可成乎。”
  “何来女刺客。”伏完忙问。
  “君侯岂不闻‘养女刺客’乎?”
  “程璜养女。”伏完久居洛阳,焉能不知前朝隐秘。
  先前,程璜择宫生子,豢养于私宅。传授诸多秘技。待长成,嫁女为妾。前司徒刘郃娶其养女。司隶校尉阳球小妻,亦为其女。更有养女程夫人,为先帝食母。今更母凭子贵,为楚都寿春王(合肥侯)贵人。
  “程中大夫,今居寿春。另有二女,蛰伏于长信宫(永安宮)中。”伏完疑道:“却不知,程璜养女,可愿以身涉险,为朝锄奸。”
  “长信卫尉邹靖,与我相熟。”桓典言道:“待我先探其意。”
  “有劳。”二人异口同声。
  先前,三宫鼎立。太皇窦太后,拜执金吾王斌为长信少府,升大宦官程璜为长信太仆,升五官中郎将邹靖为长信卫尉。凑足“长信三卿”。
  程璜先亡。窦太皇并董太皇,送嫁北巡,至今未归。长信离宫,由长信少府王斌并长信卫尉邹靖,二人主事。
  长信离宫,别居二宫之外。自窦太皇离京,一干人等皆深居简出,不问世事。董卓亦不为难。宫中人等,乐得逍遥。
  加之前大将军何进,攻打南北二宫时。程璜掘十常侍积铜,重修长信宫。说是离宫,更似坞堡。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程璜养女,长女名“环”,二女名“璇”。自养父亡故,便蛰伏宫中,未曾出宫门一步。
  今日收不其侯名刺,遂呈送卫尉邹靖当面。
  邹靖与王斌,相交莫逆。亦对程氏二女,敬重有加。众人同仇敌忾,乱世苟全。
  邹靖苦思无解,遂请王斌相商。
  “不其侯此时相邀一见,所为何来?”邹靖求教。
  王斌乃王美人胞兄。更是献帝舅父。本该封妻荫子,坐享富贵。岂料董卓专权,对其不闻不问。任由自生自灭。
  王斌言道:“不其侯乃阳安长公主之夫。此来,许受长公主所托。”
  “如此,当请入宫中一见。”邹靖亦如此想。
  遂回帖,约定三日之期。
  三日后,不其侯携重礼,如约而至。代阳安长公主,献上寿之礼。永安上寿,洛阳无人不晓。虽已逾期,然能后补,亦足表心意。
  大开中门迎客,亦合情合理。正大光明,反不惹人怀疑。
  宾主落座,屏退左右。不其侯遂引桓典,入殿相见。
  先前假扮奴仆,苍头青衣。混迹人群,故无人得知。
  “公雅所为何来?”邹靖惊问。
  见二人果是旧识,不其侯伏完,稍得心安:“不瞒卫尉,乃为天子而来。”
  与王斌四目相对,邹靖忙问:“天子何事?”
  伏完拭泪言道:“君不闻‘寄豭之猪’乎?”
  长信虽是离宫,然雄踞内城,如何能不知二宫之事。邹靖难掩怒气:“贼臣无道。”
  伏完言道:“前日,长公主自北宫回。言,万年公主哭诉,受董贼逼迫,恐清白难保,欲以死明志。长公主细问方知,万年公主亦曾诉苦于陛下当面。陛下……”
  “陛下如何?”王斌急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