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2006

  比起陈琳,骤得高俸,心生不安。许攸处变不惊,高士风范。蓟王光融天下,明以照奸。只需恪守臣节,奉公职守。此生必不辜负。
  许攸家人亦先行入府。
  真二千石高官府,前中后三进院落。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四时不谢,八节长青。舒适怡人,冬暖夏凉。
  虽处北国,却大道通都,舟行四海。便远隔万水千山,亦可遇见。
  国大无疆,果不其然。
  许攸忙里偷闲,送走好友,又埋头公文。所幸,洛阳时曾为尚书令,多有历练。然幕府诸事之繁,远非洛阳可比。尤其四方都护,天下属国,皆归辅汉大幕府所辖。由各属国都尉领护。属国各自享有治权。多与蓟国通商互市。结为姻亲,亦不在少数。大汉家国天下。以家事论国事,亦屡见不鲜。
  故蓟王设少府并门下署,掌管王国家事。往来事宜,幕府与门下署,多有交集。许攸亦需逐次阅览,而后转送门下二曹。
  除此之外。幕僚考核,人事任命,皆出南閤。许攸作为南閤祭酒,亦有择选幕僚之权。如南閤主簿等,皆可自聘。
  主簿一职,许攸亦有心仪之选。正是与前冀州刺史王芬,共谋废先帝之沛国周旌。先前已命人传书,不日当举家来投。既为同党,自信赖有加。许攸急于立足,陈琳、周旌,皆可为心腹也。陈琳长于文章,周旌重诺轻死。一文一武,大有所为。
  真二千石俸,月得谷百五十斛,一岁凡得千八百石。双食加倍。春腊二赐再倍之。授民爵十六等之大良造,岁俸八百石。授田八十六顷,授地八十六宅。另授海外三熟寄田,八十六顷。
  闻海外三熟寄田,皆以亩产十五石计。八十六顷寄田,年得新谷,六万四千五百石。折钱一千九百三十五万。
  蓟国薪俸,不取钱谷各半。海外寄田,皆折算成钱,足月发放,存入赀库账户。
  单寄田一项,便如此丰厚。可想而知,许攸一年所得,不下五千万。
  五千万蓟钞的购买力,有目共睹,何必多言。
  一家老小,吃穿不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谋其政,不得其获。手握大权,却无享高俸。必想方设法,折权变现。此乃人性使然。与其严防死守,坐视吏治崩坏。
  不如明以照奸,高薪养廉。
  切记,高薪养廉,非明主不可为。若是庸主,行此举,不啻姑息养奸。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便是臣道。
  换言之。古往今来,臣所衣食,皆为君授。君不授,唯有取之于民。
  理解了君臣之道。再观凡蓟人薪资,皆由赀库发放。雇主与佣工,签订券书。佣工按约定完成,由将作寺出具完工证明,佣工便可入市楼交接券书。不出三日,薪资到账。
  此乃,君之道。
  窥一斑而知全豹。蓟国行事,多如此风。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如若不然。少君侯必有此问:我家待你如何。
  国风如此,民风必如此。
  年入五千万。如许攸自叹,心满意足矣。
  知晓报効,又知投其所好。至于人性之弱,当可避免。
  楼桑,太医寺,病舍。
  赵云、陈到,自随船归国。便在舍中静养。
  赵云腿伤日渐痊愈。陈到亦完好无损。华大夫亲来诊治。言,不日可出病舍。
  陈到归心似箭,欲早日将老母接回。
  赵云当与他同往。
  家马令苏双,隔三差五便来探望。言,已为陈到选好神驹。
  只需二人痊愈。日行千里,此去汝南,数日可回。
第242章
绕梁余声
  赵云、陈到,一战成名。
  尤其当阳长坂,赵云怀抱麟子,单骑救主。陈到孤身守阙,力保不失。少年英雄,海内蜚声。便是蓟王义弟,亦同来探望。足见英雄相契。
  “子龙家人安否?”陈到百无聊赖。
  “有大兄守护。”赵云答曰:“深山学艺十余载,少小离家。今既已出仕蓟国,自当将家中老小,接来安居。”
  “可先去常山。再赴汝南。”陈到言道。毕竟常山国毗邻蓟国。来去不过数日。
  “也好。”赵云亦不客气。
  二人今为左右中垒校尉。何言二千及冠。
  中垒即中军。幕府五将,中垒将军乃四凶之典韦。四神、四凶,皆有其主。蓟人又出“五凤”之说。
  凤乃百禽之王。五采而文,雄凤雌凰。品性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负五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释曰:“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见则天下大安宁”。
  五凤喻五将。必负五采华文。如此绚烂,非少年英雄莫属。
  坊间传闻,马超、赵云、陈到、张绣。或已入列。另有一人,尚未出世。
  说书人言之凿凿,却惹茶客不满。
  既是列宿,必与天和。世有五凤,何以独缺一人。
  说书人笑言,天时未至也。
  话说。一家之言,亦不尽然。便是街头街尾,两家茶馆;前后二日,一人之言。亦有出入。五凤之选,如张郃、魏延等,常罗列其中。然凤五之数,却无有差别。
  楼桑,大溪地,南溪衢。
  马超家后院。
  马超并好友皆在。众人年岁渐长。少时小名,多已不用。潘獐儿,名唤潘璋,取字文珪。朱獾儿,名唤朱桓,配字休穆。另有魏疏、魏延兄弟二人,常来常往。
  “赵云、陈到,一战成名。今位列中垒二校。张大哥,自幼从军,屡立战功,今不过军司马。”潘璋怀抱羔羊,大声言道:“若当阳长坂,我等俱在。岂独二人扬名。”
  马超数夺赛马总冠军。演武场更未尝一败。名动西林并楼桑。人送绰号“锦马超”。国中少年,争相结交。便是蓟王义弟,张飞、太史慈、黄叙,亦常来拜访。
  得西林令阎志通禀。乌桓莲妃,几欲将西乌铁骑交由马超统率。只待马儿长成。
  蓟国兵精将勇。诸如西乌铁骑、西林骁骑、安次突骑、并州狼骑、北地游击、鲜卑王骑,皆是精骑之属。黑山、白波、锦帆,亦不逞多让。另有板楯蛮、青州兵,不一而足。更有白毦精卒,勇冠三军。
  诸如四郡亡胡、辽东游侠,西域佣兵,多行客庸。不入正规序列。蓟国兵戎之盛,亦不弱文笔分毫。
  尚武之风,深入髓里。加之羌胡,学文不易,学武遂成大势所趋。尤其父辈在军中。所积功勋,笔笔录入在案。可在军市,自由兑换。家中子弟,皆得其利。楼桑兵甲,蓟国武备。自幼傍身,形影不离。
  马超等人,自不例外。尤其超父马腾,为护氐校尉。今亦隶属辅汉大幕府。知长子马超,日有精进。亦关爱有加。更何况还有好友张郃,领一千安次突骑。历次征战,多有功勋。常为马超等人,换取军市遗珠。
  话说,蓟王南征。自林邑王宫,带各国佳丽三千回。入籍乐府,传授歌舞汉仪。学成后,分置各坊。今多已嫁娶。
  入籍,便是蓟人。不可等闲视之。
  众人正言赵云,忽闻前院马蹄。
  “必是扑霜!”潘璋一跃而起,冲出门去。
  果不其然,来者正是张郃。身后还缀有一辆安车。乃新纳夫人。
  “大哥!”
  “璋弟。”
  众人赛马相识。张郃年纪最长,故被认作大哥。汉人称“兄”,因幽州多北人。尤其涿郡,汉胡杂糅。“阿兄”,常唤“阿哥”。传闻,音出鲜卑语“阿干”一词,“阿干”,意为父兄。因饶妻制,又说“长兄为父”。故“父”、“兄”共用一称呼。经与汉人杂居,遂演化成“阿哥”。
  少时,马贼王女阿招,唤“太史哥哥”。便是胡语汉译。如此称呼,幽州屡见不鲜。
  蓟国和合之风,更助流行。
  张郃尚不及冠。然阵前厮杀,必然早熟。家中恐刀剑无眼,伤及人伦,乃至性命不保。故先行娶妻。传宗接代。
  “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蓟法》:“五大夫一妻二妾,公士一妻一妾”。
  民爵一等,可纳妾。至五大夫爵,可纳二妾。
  张郃为军司马,秩比千石。月谷八十斛,年九百六十石。另赐民爵十二等之“左更”,岁俸六百石。授田七十八顷,授地七十八宅。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官邸为二进院落。比二千石以上至中二千石,官邸为三进院落。万石国老,独享四进院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