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2006

  蓟王出巡,必有伴驾。
  前后车队,皆出门下。左右骑从,皆为绣衣。待入宫城,车马列队宫门前御道,唯王驾入城。而后随行人等,转入门下署寺交令。至此,护驾毕。
  宫内守备,则转交三百函园姬,并三百云霞卫。
  话说,洛阳南北二宫羽林,亦不过数百之众。蓟王宫一里之回,七重错落。遍布天罗地网,还有观天阁女仙居高守备。安全无虞。
  见时辰尚早。蓟王遂升瑞麟阁理政。稍后,再回合欢殿,安寝不迟。
  “业精于勤,荒于嬉”。又说“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家国天下,断不可有一日之疏。
  万岁坞,鱼梁台。
  牛辅入殿通禀:“禀丞相,卑下幸不辱命。”
  “且如实说来。”董卓眼中,精光一闪。
  “喏。”牛辅言道:“不其侯伏完、左中郎将吕布、司隶校尉桓典,家中用度,皆出函园列肆。亦或是阳港双市。平日足不出户,多由家中奴仆,外出采买。然,唯有一人例外。”
  “何人例外。”董卓遂问。
  “左中郎将吕布发妻,严夫人。”牛辅嘿声一笑。
  “为何,独此妇例外。”董卓又问。
  “丞相有所不知。”牛辅答曰:“严夫人,乃出下邳严氏。其父严调。前拜安世高为师,故于名中加‘佛’字,自称严佛调。曾与安息商人安玄,共译佛经三卷。后安玄出仕辅汉大将军幕府,驻守燔史关。领幕府车队,年年南下冰原。故严佛调,亦从白马寺,只身赴此关。与安玄共译新经。家人则留居洛阳。因常得安素接济,故才以其女配吕布。”
  “安素乃安世高之女。今为蓟王贵人。”董卓转而又问:“然与吕布何干?”
  “闻,吕布与安素,义结金兰。乃为义兄妹也。”牛辅答曰。
  “后事如何?”董卓追问。
  “数月前,新经译毕。严佛调自燔史关回,送经入白马寺,存以传世。严夫人逢朔望、月末,皆轻车入寺,存问老父。风雨不改。”
  “原来如此。”董卓森然一笑:“真,天助我也。”
  牛辅又进言道:“月初已错过,月中当可截获。”
  “不得妄动,静待月末。”董卓已有定计。
  “喏!”
  待牛辅出殿,董卓又道:“来人。”
  “卑下在。”便有心腹入殿。
  “传伊阙都尉,登台来见。”
  “喏。”
  伊阙都尉,今乃李肃。先前放走甘夫人车驾,虽得董卓宽恕,未加问罪。然却提心吊胆,后怕连连。
  忽闻召见。惊惧之下,本欲弃官潜逃。然思前想后,遂咬牙入万岁坞,登鱼梁台。
  “你与吕布,相交如何?”董卓劈头便问。
  竟不为甘夫人事。李肃斟酌答曰:“有同乡之谊。先前亦奉丞相之命,暗中笼络。奈何无功而返。此间旧事,丞相当知。”
  董卓不置可否:“再去笼络如何?”
  “今时不同往日。”李肃顺其意:“先前,丞相不过后将军。今贵为上公,手握八关,独掌朝政……不妨一试。”
  “一试便知。”董卓龇牙一笑:“吕布虓勇,乃世之虎将。闻白袍小将长坂坡事,某方才醒悟。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丞相所言极是。”李肃附和道。
  “既是虎将,寻常之物,恐难易其心。”董卓亦有定计:“某子早丧,膝下无嗣。若吕布来投,当为义子。视如己出,承我家业。”
  “得丞相厚恩,吕布必欣然来投。”饶是李肃,亦暗自心惊。义父亦是父。义子亦是子。正如董卓所言,膝下无嗣。诸如董旻、董璜、牛辅之辈,皆不堪大用。若百年之后,传位义子。吕布继承家业,续掌大权。可谓一步登天是也。以己度人。如此大利,焉肯轻弃。
  “且去一试。”董卓大袖一挥。
  “卑下遵命。”李肃焉敢不从。
第257章
美事将近
  函园琼台里,左中郎将府。
  闻好友来访。吕布大开中门,迎李肃入府。
  宾主落座。见李肃似有口难言,吕布落杯相问:“兄长何故如此?”
  李肃闻声叹道:“贤弟美事将近,愚兄一时慨叹。故而无言。”
  “美事何来?”吕布一愣。
  李肃答曰:“愚兄奉董丞相命,特来为贤弟道喜……”遂将董卓欲认吕布为义子事,娓娓道来。
  “好一个‘约为父子’。”吕布话锋一转:“不知兄长,以为如何?”
  “这……”见吕布目光如电,李肃不敢欺瞒:“愚兄窃以为,董卓无嗣,家门无人。若一朝丧命,后继无人也。”
  “后又如何?”吕布追问。
  “既约为父子,奉先当可承其家业。那时,一步登天矣。”李肃叹道。
  话音未落,四射寒光。
  只见吕布持剑在手,怒目相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善恶不分,认贼作父!”
  李肃惊慌离席,下拜答曰:“奉先之意,愚兄已尽知也。先前不过言语相试,切莫动怒。”
  一番好言相劝,吕布这才收拢怒气,还剑入鞘。
  “吕布实无二心,兄长何必言语相激。”
  李肃先投董卓,后暗投何苗,与董重亦颇多往来。因私放甘夫人南下,与蓟王门下主记蒋干结交。吕布深知其人,焉能为董卓所用。
  李肃叹息:“贤弟勿怪。只因老贼出手阔绰。恐为其笼络。”
  吕布表情微变。之所以怒而拔剑,亦因闻“约为父子”,心中忽起一丝波澜。
  汉人重诺。结义如结亲。家中无人,奴婢尚可继承家业。何况义子乎。试想,蓟王太后义结金兰,蓟王桃园结义。为时人津津乐道。董卓下如此血本,李肃闻之,都难免心动。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各自落座,重归于好。各想心事,一时无言。
  李肃收拾心情,先言道:“董卓此人,喜怒无常。奉先当小心为上。”
  吕布傲然一笑:“有我方天戟,破金断石;胯下火龙驹,如履平地。何惧董贼!”
  “贤弟真神人也。”李肃连连赔笑不提。
  二人尽释前嫌。吕布遂请李肃赴家宴。席间,引夫人相见。
  见严夫人,知书达理,美姿容。果然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李肃忙以礼相待。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吕布颇有得色。
  宾主尽欢。李肃自去。
  翌日,登鱼梁台复命。
  “如何?”董卓忙问。
  “回禀丞相,吕布乃真豪杰,卑下难动其心。”李肃,肃容下拜。
  董卓慨叹:“果如此乎?”
  “然也。”李肃再拜。
  “且退下。”董卓不置可否。
  “喏。”竟轻易身退,李肃始料不及。出殿时,忽又起疑。莫非董卓,另有所谋?
  却不敢多言多问,自保要紧。更不敢耽搁。轻骑出城,直奔伊阙。远避洛阳,是非之地。
  十里函园,辐辏人烟。
  京师人氏,皆以入园为荣。九坂悬楼,达官显贵聚集。能居高于此,家门老小,皆与有荣焉。吕布亦不例外。唯一心忧,夫人近日茶饭不思,倦怠嗜睡。吕布不敢大意。请国邸侍医,入府诊治。
  女医言道:夫人有喜,身无大碍。
  吕布一时喜从天降。想我吕奉先,后继有人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