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8/2006

  闻此言,群雄无不慨叹。
  所谓假戏真做。袁术乃二袁之一。群雄之中,身份仅次于盟主袁绍,若非亲自引军夺粮,董侯又岂会信以为真。
  正因袁术广有名声。故四方兵马皆不敢大意。曹孟德、刘景升,必慎重以待。不敢有失。
  如此。孙破虏,当觅可乘之机。挥师逆进,一击而中。
  待群雄各自回营。帐中只剩心腹。
  袁遗进言道:“孙破虏,乃江东猛虎。孤微发迹,不可不防。”
  袁遗字伯业,乃袁绍从兄。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守,昔河间张超,尝荐遗于朱儁,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纵;若乃包罗载籍,管综百氏,登高能赋,睹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遍观同辈,无出其右)。”颇多溢美之词。虽不如二袁著名,然确有实才。
  闻,江东猛虎,孤微发迹。袁绍亦不由起疑。前有曹孟德,焉知后无孙文台。非名门出身,焉能甘为名门所驱。
  “兄长,以为如何。”袁绍试问道。
  袁遗答曰:“欲断董侯西归(洛阳),命一良将,据守虎牢即可。我辈当速归淮南。且群雄多已无爵。宜入寿春,再授雄职。待诸事具备,右车骑当携众渡江,先据江东。再谋交州。即便事不可为,亦可迁都江左,偏安一隅。再谋夺天下不迟。”
  “兄长所言极是。”袁绍亦知此地不可久留,然稳妥起见:“待左车骑破敌,再拔营不迟。”
  成皋若失。群雄仓皇南下,必遭围追堵截。尤其曹孟德麾下盖海舰队,巡弋四渎。更有刘岱翥凤舰队,横断大河之尾。遥相呼应。水路不通,唯走陆路。然若不能击退曹孟德,袭破刘景升。南下寿春,沿途危机四伏,恐至全军覆没。
  毕竟关东盟主。袁绍求稳,亦无不妥。
  中牟县东,曲遇聚。
  曹操引兵,截击袁术,夜宿于此。曲遇聚,春秋战国时,一名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二十里,昔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既此。
  是夜。便有故人,自称吕俭者,营外投帖。
  曹操大喜,急忙请入帐中相见。
  “伯父,何以至此?”来者,果是吕伯奢。多年前,群雄奉衣带诏,离间二戚。趁曲水流畅,半路设伏。便得吕伯奢暗中相助。
  “不瞒贤侄。自离牛山,便举家迁来中牟,酿酒为生。闻贤侄引军路过,故乘夜来见。”吕伯奢答曰。
  “不知伯父所酿,仍是杜康否?”曹操一时兴起。
  “自是杜康。”吕伯奢笑道:“贤侄曾醉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朽携所酿,为贤侄践行。”军中不可饮酒。
  然,长者赐,不敢辞。
  曹操满饮,以军资回赠。却被吕伯奢婉拒。
  王命在身,不敢徇私。相约待班师回朝,再登门拜见。遂送吕伯奢夜归。
  高卧帐中,乘醉而眠。忆先前旧事,曹孟德一时感慨万千。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如今各为其主,亦是时运使然。
  天光微亮,时钟悠扬。
  蓟王宫,合欢殿。
  一夜酣畅,足睡自醒。
  吴房君华妁,重掩素纱。引女医,躬身退下。蓟王披衣下榻,入浴室沐浴更衣。今日无朝,本不用早起。因少府海丞阿米娜。领王宫舰队,归国述职。
  上古时,“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今亦可为臣下所用。
  蓟王前于象林苑中,兴金瓯港。专为少府所用。亦是王宫舰队,海外驻地。往来扶南、顿逊、叶调、骠国、掸国,贩卖蓟国名产,蓟王家货。获利颇丰。
  尤其王家诸产,蜚声海内。诸如二宫太皇,皆有入股。
  蓟王公私分明。凡宫中用度,宫官俸禄,后妃家俸,皆不取国库分毫。少府所得铜钱,皆存入赀库。王室日常支出,由中藏府(令)掌管。蓟王支出,独有御府令掌管。
  蓟少府,另置数丞,秩千石。铜丞,掌铸钱币(压胜钱、马蹄金、麟趾金);市丞,主互市;狱丞,主诏狱;海丞,主海事;果丞,掌诸果实(四季鲜果、果脯蜜饯、薰蒸花香)。
  与市舶寺所掌寄舱券比同。王家舰队亦有专属寄舱券出售。便于诸王县主,宗亲诸刘,如约获利。
  如七国马会。利益捆绑,亦是笼络宗室,结成同盟的重要手段。
  南宫披香殿。
  “臣,阿米娜,拜见主公。”一别经年,阿米娜汉话精纯,汉宫仪无懈可击。
  “免礼,赐座。”蓟王笑道。
  “谢主公。”阿米娜再拜入座。见除蓟王外,殿中皆少府女官。阿米娜稍得心安。
  “徼外诸国,可有异动。”海外亦是蓟王利益所在。
  “除扶南女王,广募佣兵,督造大舶。一切如常。”阿米娜言简意赅。
  “先前,孤与扶南女王,有言在先。只需顿逊渠成,便助其复国。今海渠尚未凿穿,何其急也。”蓟王言道。
  “终归身负血仇。”阿米娜答曰。
  “扶南篡位王,又如何?”
  “女王之事,恐已耳闻。”阿米娜答曰:“然忌惮横海先锋舰队,故不敢妄动。”
  “小不忍,则乱大谋。”蓟王当机立断:“命先锋舰队,送扶南女王,入象林(苑)暂避。”象林苑,金瓯馆,先于金瓯港建成。蓟王又迁十万新野流民入驻兰沧小苑圩田。众目睽睽,足可保女王周全。
  “喏。”
第024章
君前披香
  蓟王立少府初衷,本为取代黄门。除宦官乱政之祸。本以为,女性为官,能力或多或少,当比男性羸弱。能完成职责所在,蓟王已心满意足。不料少府之盛,直令蓟王大开眼界。
  始料不及。
  究其原因。蓟王窃以为,乃两汉开明之风使然。女性地位之强,与封建文明一样,皆处于历史的顶峰。稍后盛极而衰。亦与封建文明一同,坠入历史的深渊。
  泱泱大国风貌,被现实惨状不断阉割。自耕农纷纷破产,沦为佃户,甚至举家为奴。更加出路被豪强门阀,不断封堵篡改,人为设置重重障碍。寒门庶子,进身无门。逢天灾人祸,无从自养,唯有自卖,为奴为婢。奴化妖风盛行。农耕文明,由分封劣化成农奴。统治阶级,为防如张角、黄巢,揭竿而起。更不惜自上而下,举国剔除尚武之风。于是“万般皆下品”,“好男莫当兵”。
  闻投笔从戎,皆一笑嗤鼻。自甘堕落,君子不为。
  阳刚不在,阴柔盛行。
  甚至“畏马如虎”。
  《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矮种马,因马体小可行果树下得名。毛褐色,高约三尺,长三尺七寸,重百余斤),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放滥)。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奔逃时多有猝死)。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歕陆梁(嘶鸣跳跃),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以己度人。反驳上古君王,夜幸九女,恐“金石之躯,不足支也”。
  何其缪也。
  汉时女子,才女豪杰,样样俱全。
  少府女官,便是蓟人目光所及,可以预见之,女子进身之路。
  上行下效。
  女校遍及蓟国四百城港。读圣贤书,启蒙心智。各有所学,皆有所长。百工居肆,国之石民。许多行业,皆对女性开放。女工、女医、女师、女博士、女官、女爵。承上启下,比比皆是。
  在人口等同于生产力的封建时代。相当于半数人口的女性劳动者的加入。生产力的提升,可想而知。
  亦因女子体魄,天生稍弱。又助推蓟国机关器盛行。三五老农,可日种一顷。换成老妇,亦不逞多让。
  更助减,日常稻作繁重。故国中青壮、健妇,多辗转各地,筑路通渠,造楼营城。日赚二百薪资。甚至僦船出海,徼外客庸,数倍日薪。
  然而,封建时代,农耕为本。户户美田,不可荒废。
  一言蔽之。蓟少府的存在,为国中女子,从制度上,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譬如先前,宋贵人、士贵人、马贵人、安贵人,联袂求立,瑞麟博士。分设『沉月博士』、『披香博士』、『瑞麟博士』,并将各城女校,悉数划归少府所辖。订立王学、太学、大学、门学、科学、并女校,多方会考,择优而取之规则。录入《蓟法》。
  年初女校大考。
  长安令甄逸长女(甄)姜,名列前茅。年十五出仕,为少府女官。中书令赵娥见之甚喜。言,可继为仆射。今中书仆射为荀采。甄姜若继任,荀采需再进一步,顶替中书令之大位。掌管蓟少府。赵娥言外之意,欲提早致仕,入蓟王家门。
  王太后已记在心上。
  另有常山樊氏女(樊)妡(xīn),并甄姜,同仕。二女品貌俱佳,才情兼备。各有所长,难分伯仲。且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为金兰之交。佳话必成。
  常山樊氏,徙出上党。
  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任卿士,食采于阳樊,因邑为氏。为樊氏始祖。阳樊属东周畿内地。背靠上党高地,又因为其在太行山之南,所以先秦时,此处统称南阳。亦称古南阳。后赐晋国,立上党郡。故甯姐姐隐居林虑山,墨门循先秦旧称,南阳林虑。
  汉时女子,年十五及笄。依汉律,“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便是罚缴五倍算赋,多至六百钱。
  然自蓟王并六县为国。编纂《大百科全书》,订立《蓟法》。女子年十五不嫁,亦可出仕。出仕为官,则除赋税。即便不能出仕,足可自食其力。更加爵民赋予,年算六百钱,实不值一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