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0/2006

  董卓步骑,多出西凉。亦耐酷寒。
  “冬季兴兵,攻取甄都。”曹操这便醒悟:“挟天子以令诸侯乎?”
  “然也。”程立答曰:“吕布,乃『傲世桀雄』也。”
  “桀雄”,语出《荀子·宥坐》:“故(少正卯)居处足以聚徒成羣(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小人之桀雄,不可不诛也。”曹孟德焉能不读《荀子》。话说,蓟国大儒学之兴,便出《荀子》。蓟王所行王道治国,亦出荀子。
  “正是如此。”程立答曰。
  “何以见得?”曹孟德必有此问。
  “此时,吕布恶行不显。然据卑下观之,其人险恶,尤胜猛虎。京师旧闻,认贼作父,非出王允授意,乃自行为之。为惜命苟活,而枉顾忠义。正因悉知内情,窥破吕布秉性,故陈公台,才设连环计。以三万关东游兵,胁迫举事。吕布果从之。”程立嗤鼻一笑:“前为董卓义子,今为明公义兄。观其言行,前后可有半分义举?不忠不义,禽兽也。”
  言罢唾弃:“‘多行不义,必自毙’。”
  倍思前后,曹操喟然长叹:“仲德所言,无可辩也。”言下之意,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争辩。
  帐内一时无言。
  忽听帐外人马嘶鸣。便有斥候来报:“厉锋校尉,募兵归营!”
  “子孝归矣!”曹操大喜出帐。
  “拜见明公。”便有二将,下马行礼。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人,曹操从祖弟,陈穆侯,侍中曹炽之子。少喜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随曹操征战四方,立汗马功劳。
  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曹仁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曹操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曹仁身旁一人,正是胞弟,曹纯,字子和。拜虎豹督,督领虎豹骑。
  兄弟二人,皆是曹氏千里驹。
第104章
我与争锋
  自领兖州牧,曹氏宗亲,纷纷来投。后朝廷东迁,群雄决裂,受困于兵力,捉襟见肘,曹操随命诸兄弟,四募雄兵。
  此行,曹仁、曹纯,招募淮泗健勇五千。曹操大喜,设宴为二人接风洗尘。
  “子廉,何在?”席间,曹仁落杯相问。
  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
  “募兵未归。”曹操答曰。
  庐江太守陈温乃曹洪好友,曹洪领家兵千人,并陈温一同招募士兵,募得庐江上甲二千,又东至丹杨,募得数千丹阳劲卒。稍后与曹操龙亢会师。
  “甄都诸路断绝,武库不能为我所用。”程立言道:“万余将士,无兵甲可用,如之奈何。”
  “无妨。”曹操已有定计:“不日当有‘吴房兵甲’入营。”
  “吴房县西北百里棠谿亭,有棠谿、冶炉、合伯三城。自南阳大水,帝乡尽毁。关东兵甲皆出于此。”程立慨叹:“吴房君华妁,乃蓟国华国老长女,闻九九重阳,嫁入蓟王家。”
  言下之意。吴房兵甲,亦是蓟王家业。
  “玄德,天生为王。我辈,拍马不及也。”曹操与有荣焉。
  “蓟王七海雄心,世人皆知。又恪守臣节,不言废立之事。”程立欲言又止。
  曹操已心领神会。
  三分天下,河北归一。待天时地利并人和。蓟王挥师南下,何愁九州不定。
  我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与之争锋否?
  云梦大泽。
  三足踆乌船宫,蓟王寝宫。
  日上三竿,余音绕梁。自蓟王泛舟至此,神女相会。便夜夜笙歌,通宵达旦。
  前九日宫门紧闭。稍后女仙继续,宫妃并入。
  云雨巫山,已过月余。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横舟漫渡,浮游云梦。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哉。
  梅雨渐息,万里晴空。
  再无云雨潮生。神女抵死缠绵,不辞而别。玄女重回九天,蓟王六神归位。
  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目光所及,充耳所闻。由内而外,焕然新生。
  自船宫爵室,眺望巫山神峰。触不可及,心意相通。
  蓟王心意,神女当知。
  “夫君?”安贵人,闭月绝艳,柔声轻唤。
  “扬帆起航。”蓟王风流亦洒脱。
  “喏。”
  待雏鸦号,自神女峰下归巢。三足踆乌遂顺下益阳港。
  益阳港,坐拥沅水、资水、湘水,三水相连,位置绝佳。乃治粟都尉治所。一别经年,待蓟王重临,此港早已今非昔比。
  凡蓟国营城,必大利机关。沿港口大堤,“非”字泊位,坚木包铁,机关塔吊,两两相对,一字排开。内外商船,如林帆樯,列队通行,进出有度。
  规模虽略逊于南港,更不比泉州。然于荆南而言,足可称雄。
  治粟都尉朱治,恭迎蓟王船宫入港。
  朱治麾下,文武兼备。颇多能臣干吏。自并入辅汉大将军幕府。与水衡都尉,并驾齐驱。都府机构,亦水涨船高。
  治粟都尉,乃前汉“騪(sōu)粟都尉”、“治粟内史”,并“治粟都尉”,三权合一。
  前汉騪粟都尉,主军屯农技,亦可领兵。
  汉初,大司农承秦制,名“治粟内史”,景帝时更名大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称大司农。
  主征收田租、刍稿税、算赋、赀赋、更赋、过更、算缗等赋税;还掌盐、铁、酒专卖;从事“均输”、“平准”,及漕运、调拨;兼负官俸、军资筹措等。
  前汉治粟都尉,主军资筹措,助大司农广辟财源,诸如此类。
  蓟王将前汉所置,三府归一。剔除与太仓、武库、少府、将作寺等,职能重叠。
  于益阳港治粟都尉府,下设佐官:
  治粟中丞,主钱谷雇佣营建。
  治粟丞,掌属国、番国均输盐铁。
  大仓令,主收贮米粟,供应官吏钱谷,并掌量制。
  于番属国之国都、港津,设仓长、农监、都水等属吏:
  仓长,掌藏官府米粟,及运输;农监长,督官田耕作;都水长,主番属国河渠修治,平水灌溉,收取渔税;均输官,又称均输长或均长,掌调均报度,输漕委输;各郡国还设均输监,监督均输事宜;
  若有井盐,则置盐官,又称盐官长,主盐政;凡产铜铁,则置铁官,又名采铁或铸长,主铁政;
  田官,又名稻田使者,掌公田租赁并收取假税。
  窥一斑,而知全豹。
  治粟都尉府,于内外大循环水路沿岸,南蛮属国、徼外番国,权重极大。
  正因权重,故蓟王,令幕府中丞贾诩直辖。并未归于岭南都护府之下。
  民以食为天。
  以治粟向化蛮夷之地,举重若轻,兵不血刃。蓟王可谓用心良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人。如何不顶礼膜拜,感激涕零。
  于是乎,“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从此铸剑为犁,永不再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