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7/2006

  “哦?”稍后惊问:“仲德,‘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乎?”
  “然也。”程立言道:“(程)立私异之,以语文若。不料竟告知明公。”
  “兖州百城俱反,赖仲德,得完三城。于是,文若以梦相告。”曹操慨叹:“仲德,当终为吾腹心。何不‘立’上加‘日’,易名为‘昱’。”
  “谢明公赐名。他日必随(明)公,扬名四海。”程立遂改名程昱(yù)。
  大帐内,一时喜笑颜开。
  济阴郡光复。兖州八郡国,吕布只剩陈留一郡,并东郡河南之地。车骑营诸路败军,悉归濮阳。大战一触即发。
  “报,有淮泗粮草辎重入营。”又有兵士来报。
  “使者何在。”曹操大喜:“速引来一见。”
  “喏。”
  “陈国主薄梁习、鲁国都尉祝臂,拜见曹将军。”正副二使,皆出淮泗强藩。曹孟德心领神会。必是宋元异,背后所谋。
  “二位免礼,请坐。”
  “谢将军。”二人称谢落座。
  梁习,字子虞,陈国柘人。柘县“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祝臂,字长肱,汝南氵隠强人。“氵隠水出氵隠强县南泽中,东入颍。”既此。
  宋奇曾为濦强侯。观祝臂其人,天生膂力,猿臂善射,必是其心腹。
  梁习文武兼备,奈何为陈国吏。曹操不便相夺,遂憾失交臂。
  与此同时,江东石城,东吴大将军营。
  二袁并江东群雄皆在。
  “兖州大乱,曹吕相争。”袁绍环视诸将,居高下问:“我欲渡江反击,诸君以为如何。”
  “敢问大将军,欲击何处。”
  “先据历阳,再取九江、庐江二郡。”袁绍言道。此二郡,隶属扬州。尤其楚都寿春,乃江淮咽喉。合肥侯国,亦举足轻重。若能重据二郡,将战线由长江天堑,上推至江淮之间。于江东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横江津、当利口,二营俱废。今被刘繇所占,强攻不易。”袁术言道:“闻历阳,亦驻有重兵。今只存江北二郡,刘繇必有万全之备。”
  见江东群雄纷纷点头。袁绍又问:“车骑以为,当取何处?”
  “何不取广陵。”袁术已有计较。
  “哦?”袁绍言道:“广陵乃徐州所辖。陶恭祖素有贤名。举州之力,与我相抗。比刘繇二郡,难易立见。”陶谦徐州齐整,刘繇只剩二郡。论实力,徐州五郡国,远非扬州江北二郡可比。
  “大将军所言极是。”袁术答曰:“然自王子师,狐虎之威。行国相夺权。徐州五郡国,王允得其四。陶恭祖,唯剩广陵一郡之地也。”
  “原来如此。”袁绍轻轻颔首:“闻淮泗诸国,暗助曹孟德,粮草辎重。足见心有所向。若知我攻广陵,诸国兴兵驰援,该当如何?”
  “我有一计,可破淮泗诸国联盟。”袁术成竹在胸。
  “愿闻车骑高见。”袁绍笑道。
  “淮泗诸国,皆以陈王宠,马首是瞻。陈国相骆俊,亦有贤名。只需除去二人,陈国必乱。陈国乱而淮泗诸国,群龙无首,尚难自顾,如何他顾?”
  “陈王宠,素有勇力。陈国兵强马壮,刺客如何近身。”袁绍又问。
  “大将军不知‘图穷匕见’乎?”袁术笑答:“只需假一物,陈王宠必无防备。”
  “何物?”袁绍再问。
  “传国玉玺。”袁术眼中,一闪戾芒。
  “不可。”袁绍断然摇头:“此乃镇国神器,岂可外流。”
  “陈王宠,素有异志。”袁术早已窥破:“代汉者,宗王也。世人皆以为,非玄德莫属。然,淮泗诸王,心思各异。尤以陈王宠为甚。”
第113章
另有所图
  “得传国玉玺,乃天命所归。”袁绍一语中的。
  “大将军所言极是。”袁术言道:“只需遣一死士渡江,以传国玉玺相赠。陈王宠,必无防备。且为以示隆重,必行君臣大宴。陈国君臣齐聚,醉而忘形,则灭国矣。”
  “陈王宠,毕竟汉室宗亲。”袁绍仍有所虑。
  “正因汉室宗亲,故才以传国玉玺相馈。”袁术早有万全之策:“私受神器,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死又何惜?”言下之意,因私纳传国玉玺而亡,亦是天罚使然。非二袁等,人臣之罪。
  “何人可为刺客。”袁绍再无所虑。
  “建昌侯张闿。”袁术言道。
  此人本黄巾余孽。得袁术重金笼络,欲杀曹嵩,事败遁走。后得笮融保举,为牛渚营守将。群雄过江,袁术遣主簿阎象说之,遂转投袁术。今如愿为万户侯,食建昌县。建昌县,永元十六年,分海昏县置,属豫章郡。以其户口昌盛,因以为名。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袁绍言道:“今为万户侯,如何肯轻身赴险。”
  袁术笑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荣华富贵,于建昌侯。亦多多益善矣。”
  “如此甚好。”与袁术四目相对,袁绍这便了然。此去陈国,多半有去无还。事成则矣。不成,假陈王宠之手,除张闿亦于国有利。
  建昌乃江东大县。岂能为张闿窃据。
  “何人为接应。”袁绍又问。
  “卑下,亲往。”不料竟是袁术。
  “车骑守备牛渚,不可擅离。”此事凶险,袁绍自不愿自家兄弟,亲力亲为。
  “若无我亲自接应,张闿必不奉命也。”袁术知此人甚深。
  “也好。”袁绍不疑有他。
  事不宜迟,袁术自去准备不提。
  牛渚大营。
  张闿虽受封建昌侯。仍将本部兵马,营中待命。毕竟国事为重。
  袁术升帐点将。
  张闿不敢怠慢,披甲齐整,入大营相见。
  “大将军有令。”袁术开门见山:“欲遣一支奇兵渡江,谋刺陈王宠。”
  环视帐下诸校,袁术居高下问:“我已领命,何人愿与我同行。”
  “某等,愿往。”诸校齐声,军心可用。
  “建昌侯?”袁术笑问。
  “卑下在。”张闿抱拳。
  “可愿与我同行。”
  “喏!”张闿咬牙应诺。
  “取图来。”与主簿阎象,四目相对。袁术必另有所图。
  陈国都陈(县)。“(滎阳)有狼汤渠,首受济(水),东南至陈(县)入颍(水)”,(颍水)于颍口“东入淮”。狼汤渠,一作“浪汤渠”,又作“蒗荡渠”,省作“渠水”。便是鸿沟水,下游渠段。
  袁术手指颍水入淮处:“颍口羊石城,何人拔之?”
  颍口羊石城,后世名正阳关。古称颍尾、羊市、羊石城等。周时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又据《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
  “明公何意?”偏将军纪灵求问。
  “克复旧都。”袁术一语中的。
  纪灵这便醒悟:“明公欲克复寿春。”
  “然也。”袁术答曰。
  帐中诸校,面面相觑。纪灵又问:“今陛下定都南京。江东尚未克定。明公何以北进?”
  “灭刘繇乃其一,攻陶谦乃其二。”袁术目中,野火燎原:“夫,立于世,岂仰人鼻息。”
  “莫非,明公欲自立乎?”纪灵惊问。
  “言之尚早。”袁术笑答:“先灭陈国,再做计较。”
  “喏。”帐中皆袁术心腹,自不疑有他。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纪灵抱拳请命:“卑下,愿为明公拔此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