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2006

  “貂裘杂,不若狐裘粹。”
  想要缝制一件色纯而粹的貂裘大氅,颇为不易。即便是母亲,还有数以万计的毛皮,也不过做了数件。
  邑中毛皮众多。虎豹出自南蛮,貂狐来自杂胡。天气寒冷,刘备将貂狐皮毛交由邑中女工,缝成大氅,作为‘腊赐’,赠与邑中官吏。
  所谓‘腊赐’,简单的说,就是‘腊月之赏赐’。可比后世的年终奖。
  《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二十万、牛肉两百斤、粳米两百斛,特进(位同三公)、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两万,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贲郎、羽林郎三千。
  领一回‘腊赐’,相当于一年薪俸!
  刘备是乡侯,朝廷亦有赏赐。家臣中秩千石的两位家丞、家令,赐钱七千,貂裘大氅一件,美酒十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年票若干。
  各军候,赐钱三千,狐裘大氅一件,美酒五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季票若干。
  各城长,赐钱两千,狐裘大氅一件,美酒三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月票若干。
  斗食小吏,孤寡老弱,皆有所赐。
第026章
坞堡治所
  大堤筑的直而平。皆以竹笼装碎石沉底,砾石泥沙垫实,夯筑而成。与一般河渠筑堤最大的不同是,督亢沟周围皆是水泽,材料可随船直达施工现场。故而建造极快。
  隆冬将至,北地严寒。不知从大别山迁徙来的蛮人,能不能适应。还有督亢城和督亢城仓,究竟修建如何,刘备也要实地一观。
  黄忠身上甲胄,乃是用白蹢狶皮为底衬,量身订做的‘极品搪瓷札甲’。舍不得换。便把瑞草仙鹤锦袍穿在了盔甲之外。率领府中绣衣吏,守护在刘备左右。
  刘备虽口称:义父。然黄忠还是答曰:少主。
  私下询问。黄忠却说,主臣有别,断不可因私废公。刘备也就随他了。
  督亢地坡度和缓,既能被大泽淹没,自然没有多高。若是有个几百米高,那要多大水才能没顶。如今水退,反而觉得坡高。盖因楼高。层层往上,坡顶又有巨大仓楼耸立,故而显高。
  早有军士前去通报。北海一龙赶到港口迎接。
  风吹日晒,三人肤色较学坛时偏黑不少。身形也瘦。精气神却极好。宝剑锋从磨砺出。为政将满一年,三人知行倍增。尤其是所辖皆是大别山民。民风彪悍,性急如火,却耿直爽快。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虽不服王化,却也不好欺压。三人为政日久,山蛮皆服。足见北海一龙名不虚传。
  仰望着满坡的干栏重楼,见许多楼宇都住进人家,刘备欣然点头。这便冲几位渠帅言道:北地冬季严寒,不比淮泗。家家户户需做好防护。尤其是檐墙和廊窗,定要封严实。
  几位身穿汉服,且梳了汉式四方髻的渠帅连连躬身称是。
  几位渠帅身份亦有转变,管宁令他们为里长、乡老、乡佐,辅政。皆食少君侯俸禄。
  蒋钦亦领兵来见。麾下五百汉家水贼,五百山蛮青壮。皆披镶环甲。甚是雄壮。刘备问过,城中并无大案。多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栏重楼督造极快。
  刘备看过,所有桩柱已抢在立冬前打好。只需搭设木质框架,砌空心墙砖,铺设楼板瓦片。便可造成。所以,冬季亦不影响施工。管宁说,三千干栏重楼,年内便能完工。
  底层坡地,待明年开春再慢慢规整。另行划分长街巷道,铺设青石方砖。
  无需费力筑基,立柱建楼,便是干栏建筑的好处。
  沿着一条简易的工程道路,走上坡顶。工匠们正夯实地面平整土地。再铺砂砾条石以筑基。其上便可建五联仓楼。长兄刘文二兄刘武皆在。见管宁等人陪刘备前来,急忙上前行礼。
  刘备笑着将两位兄长扶起。刘文刘武又向管宁行礼。管宁亦回礼。
  城仓长虽不是城长的属官。然而论品秩,却是管宁的下官。下官先向上官行礼,也是常理。
  可存粮百万石的城仓,对整个封邑的意义不言自喻。督亢城外水田,种的是南方籼稻,北地四季温差大,不等成熟便急剧降温。产量一般。估计只有三石不到的收成。每户百亩良田亦收谷三百石。刘备有言在先,虽不用交租,却要分给年前才将将赶到临乡的第三批大别山蛮。故而到明年丰收之前,督亢颇有余粮,无需再外购。
  这让刘备多少松了口气。
  少君侯名动淮泗。大别山蛮皆服。又有北海一龙坐镇,及少年英豪蒋钦率自家子弟和淮泗精壮守卫,还有什么好担心!彼时,在大别山区,何来如此平整大片的耕田!多是这边山脚一块,那边山腰一块。总共没有两三亩。如今一户五十亩良田不说,还有各种汉家农作机械,事半而功倍。
  山区土壤贫瘠,远不如北地。时下人口亦是北地远盛江东。若非淮泗地区人烟稀少,武帝又岂会尽迁山越之民定居江淮之间!
  郦城造楼建城同步。楼造到哪,街巷便延伸到那。督亢仓城却不同。先将桩柱夯实,然后搭设木质框架。砌墙铺瓦,便可搬入居住。然而城内街道基本没有。就连管宁等人的官舍,亦没来及修造。如今吃住在专属车轮舟上。
  眼看凛冬将至,刘备这便亲临。督造督亢官舍。
  督亢四门,十字坡道在坡顶交汇。坡顶圈建城仓。督亢治所,刘备便选在了靠近城仓的半坡。一座前后两进院落的四合楼。前后左右建四座附楼。楼楼之间,高墙环绕,上建双层覆道,连接双层角楼。附楼内驻兵士,贼捕等。搜捕贼寇,拱卫治所。此时,贼捕和刺奸分离。贼捕交由城尉统帅。刺奸和绣衣吏,常驻旗楼。为耿雍直属。
  前后院中,各建一座主楼。前庭主楼高五重,为督亢官署。后楼高七重,为官吏精舍。整座治所,呈‘曰’字形。乃是一座坚固坞堡。刘备生怕山蛮再乱,围攻城治。故而未雨绸缪,先把管宁等一众官吏保护好。
  但凡侯府家臣,皆在楼桑有宅。蒋钦和周泰自然也有。二人皆年少,索性住在水营精舍,与同样善水的上将黄盖为伴。宅中只住父母家人。逢五日休沐。几十里水路,乘车轮舟一个时辰便到。十分方面。
  索性将麾下兵士,分曲送往水军大营,交由黄盖操练。周泰也是这般。水军大营习水军战法,演武场练步兵战法。演武场二楼士官学堂,亦传授行军列阵,汉律军法。一来二往,渐被磨去匪气,成百炼精兵。
  周泰蒋钦,皆是虎贲。根骨奇佳,颇通武艺。义父黄忠说,只需假以时日,两人皆可成上将。尤其是周泰,勇冠三军,有万夫莫敌的潜质。
  那是当然。青史留名的猛将,又岂会折在刘备手里。
  周泰曾手持大锤,攻占黄穰坞堡。兵器为鎏金狼牙槊。
  “矛长丈八谓之槊”。柄为钢芯硬木,长约丈八,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齿八行,柄尾装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称“狼牙槊”。重八十斤。
  舞起来,虎虎生风。左右不敢近身。
  见他无马,刘备又把胡杂贼酋的青骢马相赠。周泰深谢不提。
  以前是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水贼,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侯门家将,食俸六百石。且少君侯爱护有加,颇多赏赐。全家齐聚楼桑。搬家那天,老母喜极而泣。让周泰跪在祖宗灵位前立誓,忠君报国,此生再不为贼。
第027章
板楯连弩
  周泰之事,并非个例。
  初平四年,北海相孔融闻太史慈旧事,十分称奇,于是数次遣人询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赠礼致意。
  黄巾围城,慈母遂遣太史慈去驰援。
  事毕,还启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
  有恩必报,义之所向。
  刘备想起板楯蛮之事,这便向几位渠帅说来。
  山蛮渠帅笑道:这有何难。不过是以坚木板为楯。冲锋陷阵时,举盾在前,如墙而进。为兵士遮挡弓箭刀枪罢了。
  刘备又问道:族中可否组一支板楯兵?
  众渠帅欣然点头:喏!
  板楯蛮的板楯为坚木制作。外蒙兽皮,髹漆彩绘。斑斓如厉鬼,故羌人畏惧。称为‘神兵’。并“传语种辈,勿复南行”。
  铜铁大盾实在过于沉重。木盾蒙皮髹漆,足够坚固。战国时,适合近战的双弧方盾盛行。纵轴线凸起,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战时,可用皮带将盾系在手臂上,或执其把手。行军时亦挂在背后。
  板楯蛮的大盾,又有所改进。盾后有十字形隅撑(撑杆)。隅撑左右两侧钉有把手。平时隅撑收在槽中。行进时双手举盾。停止后可将隅撑拉出,抵住地面,排成盾墙。
  这个设定不错。然少君侯又有所改进。
  既然能钉十字隅撑。何不将隅撑换成十字弩?
  弩柄加长,充作隅撑。战时可双手端弩而行。站立时以弩柄撑地。岂非攻防皆备!
  是了!
  从督亢城返回,刘备这便前往将作馆,将心中所想与夏馥、苏伯细细道来。
  听完刘备的述说,夏馥轻轻点头,反问道:“少主可知‘并射连发弩’。”
  并发连弩刘备自然知晓,只是这‘并射连发弩’,却是第一次听说。然从字面亦不难理解。并射是指一次射两支箭。连发……莫非能连续发射?!
  夏馥取出一卷年代久远的图卷。徐徐打开。
  刘备恍惚见到了古代版的手枪!
  “此弩,春秋战国时已有。”说着,夏馥又从袖中取出实物。
  只见这件并射连发弩,通体髹黑漆,长一尺二寸(27.8厘米)、宽两寸又三分(5.4厘米)、通高七寸半(17.2厘米)。体型不大,正适合手持。整体可分为矢匣、机体两部分。机体又包括弩臂、活动木臂、储矢匣、弩弓等四大部分,以及特制弩箭。连发弩储矢匣的右侧储矢槽内储矢十支,左侧槽内储矢九支,水平槽内一支,共计二十支弩箭。
  弓弦是用筋条制成,弦中间捆缚一根小弦杆。将弩矢从进矢口装入,便会自行落在储矢匣的水平槽内。只需把持弩的手向左或向右倾斜,弩矢就会滚落进左右两侧储矢槽。左右储矢槽最多可装二十支弩矢,每槽十支。装好后,最下面的两支正好落在左右发射面上,压住弦杆。
  并射连发驽发射的全过程,包括拉弦、发射、钩弦三个阶段。
  发射时,将活动木臂向后拉,活动木臂前面的机牙勾住弦杆向后运行。当弦杆运行到弩矢尾端,弩矢就会脱开弦杆,落在发射面上。活动木臂继续运行,当悬刀尾端碰到启动铜栓,尾端抬起,前端的喙突就会离开机牙的凹缺,沉至牙底。机牙在弦杆拉力的作用下,向前倾倒,弦杆从牙口脱出,弦的弹力迅速向前运动,带动发行面上的两支弩矢射出,完成发射。
  射击后,弦杆运行到弩臂前端,又被储矢匣中落下来的两支弩矢压住。这时向前推动活动木臂,当机牙后面的支突碰到弦杆时,由于碰撞,致使牙口向上,前支勾住弦杆。同时悬刀的前端脱开牙底,顶住了牙底的凹缺,后端又自动落到了机槽之内,一切恢复到了发射前的状态。
  整个发射过程说起来复杂,但实际操作只在一拉一推之中,十分简单。
  弩臂,若用现代步枪比喻的话,相当于枪杆和枪托。它的形状呈长条形,前端内凹,下部伸出承托弩弓的鹰嘴状上勾的支突,再下是一个弯曲的手柄。后段凿透孔,内装启动铜枢。弩臂的上平面前后两段略高,前端有两条半圆形发射孔道。上平面正中凿一个后端开口的长方形槽,槽内装活动木臂(或称机廓),槽的左右两边平滑,为弩矢的发射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