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6/2006

  蓟王容成控御术大成。区区三日,何足挂齿。
  七层观天阁,琉璃宝顶下。玄天二女,正为蓟王善后。
  “何为制命术?”蓟王必有此问。
  “乃天师道‘女师’孙夫人,不传之秘。”麻姑答曰:“孙夫人,三天法师张道陵之妻也。同隐龙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积年,累有(天人)感应。时天师得黄帝‘龙虎中丹’之术,丹成服之,能分形散影,坐在立亡。天师自鄱(潘),阳入嵩高山,得隐书《制命之术》,能策召鬼神(出《女仙传》)。传术于夫人,后由天师道女师,世代传习。制,控也。命,性也。妾,窃以为。当与‘摄魂术’,类同。”
  “何为女师?”蓟王又问。
  麻姑答曰:“‘女师’,位列‘天师’、‘嗣师’、‘系师’,三师之后。三师中,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前为张修,今为张鲁。女师,便指三师之夫人。”
  “如此,卢暒可通此术?”蓟王追问。
  “卢暒乃前嗣师张衡夫人。”麻姑言道:“是否通制命之术,夫君一问便知。”
  “也好。”蓟王轻轻颔首。
  少顷,卢暒自易迁馆来见。
  “拜见夫君。”
  “美人请起。”蓟王自不见外:“制命术,知否?”
  “此术,乃出天师道。”卢暒乃众女仙中,唯一诞下麟儿者。床笫之私,风情万种。蓟王宠溺有加。故不居于灵辉殿上馆阁,反居北宫易迁馆中。
  “美人通否?”蓟王又问。
  “妾,不通此术。”卢暒如实作答。
  “闻,此术乃天师道女师,世代习练。美人何以不通?”蓟王当有此问。
  “回禀夫君,凡练此术,必废人伦。此生再无所出。”卢暒面露羞意:“时,妾尚有遗腹子,故不曾习此术。”卢暒为嗣师张衡,生四子一女,张鲁、张卫、张愧,张玉兰并张徵。幼子张徵,乃遗腹子。
  稍后,天师道一分成三。卢暒再无机缘,修炼此术。
  线索就此断绝。
  “美人可知,天师道中,还有何人通此术。”蓟王总觉此事背后,必有大蹊跷。
  莫非,程璜早与天师道,暗中勾结。只可惜。程璜、曹节,皆已入土。无数内宮秘辛,亦随之灰飞烟灭。无从探知。
  “妾,不知也。”卢暒下拜。
  “美人无需自责。”蓟王好言宽慰。
  线索虽断绝。然,毕竟除家门隐患。也算有得有失。
  蓟王遂传令大震关,四海令左慈,密查此事不提。
  待卢暒返回,麻姑密报:“夫君当知。若果是程璜制命。法器必随身暗藏。”
  蓟王心领神会:“程璜葬于何处?”
  “程璜临终陈情,‘不归乡,葬北邙’。窦太皇允之。”上元环夫人,知之甚祥:“当在北邙。”
  “仙门之事,不宜假手于人。”环视阁中绝艳群仙,蓟王一笑扬眉:“何人愿往。”
  “妾等愿往。”三殿女仙,异口同声。
  刘备看向毛女翟姜:“翟美人往之。”
  “喏。”翟姜盈盈下拜。
  婚期早已定下。南宫少府自年初,便筹备至今。媵从究竟花落何家,并无不同。张甯愿嫁,亦是情理之中。故少府上下,实毋需慌乱。
  五日之后,婚典如约而至。
  二十载,日思夜想,终成眷属。
第152章
甘后双身
  三日前,甘后迁居云台观邸,蓬莱仙馆。
  只因甘泉宫,尚未督造毕。世人皆知,甘后乃千秋师甘始女。方士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自云台观出嫁,情理之中。
  张甯所居碣石宫,言筑毕,亦为时尚早。亦于三日前,迁居楼桑老宅。此乃王太后之意。家门出嫁,足见情义。
  另有吴房君华妁,乃由楼桑太医寺出嫁。华国老府邸虽在国都,然家人久居楼桑,坐诊国医馆,十年如一日。诊金、奉谷,积满义仓。幸得荆州名医,张仲景入太医寺。才稍得闲暇。
  华妁既嫁蓟王家,遂辞太医左令之官职。
  蓟王拜张机继为太医左令,兼领王宫门大夫,秩双二千石俸。又加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岁俸七百五十石。授田八十四顷,授地八十四宅。三食君俸。
  如前所说,前汉医令有二支:一属太常,为百官治病。一属少府,司为宫廷疗疾。
  于是华妁改仕少府尚药监,掌御药。称御医令。虽宫秩降至六百石,然却受封“茝若贵人”,金章紫绶,初食二千石家俸;家中父兄,授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岁俸七百五十石,授田八十四顷,授地八十四宅。儒宗郑玄释法:父在授父,父不再则授长兄,无长兄则顺授其弟;无父及兄弟,则授从父,以此顺下,孤母入宫奉养。
  且岁俸不可复领。
  如华国老,本就为十五等爵之少上造。于是“贵人民爵”,顺授长兄。华佗长子名伦,字顺平,小名沸儿。少时误食曼陀罗果,幸被其父所救。今亦为良医,就职市舶寺,常随海市南下。颇有声誉。
  甘后身世,讳莫如深。蓟王事无巨细,皆亲书于(竹)策,焚于中山靖王陵宫,告庙先祖。世人只知,乃千秋师甘始之女。仙(道)号“神智夫人”。
  然,天下无不透风之墙。
  故后世有诗,隐晦提及:“国色名花俱绝代,玉人甘后本双身;劝君薄薄施朱粉,莫遣名花妒玉人。”
  “甘后双身”,言指双重身份也。
  此,皆是后话不提。
  迎亲车队,分发三门,悉出王城。一路奔南港,二路奔楼桑。无需换乘舟船。沿官道亦可通达。
  接回一后二贵人六美人。
  九九重阳会,姻亲共祝寿。四海姻亲,获赐海量蓟国名产,尚未及装车。蓟王婚期至矣。蓟王早有先言:百官贺帖,百姓置席。因流水长席,各家各户,出资不可超过百角。故称“百角宴”。四海姻亲,与楼桑宗亲比同。礼不过千钱。
  蓟王尚简,海内共知。
  恰逢国之大典。二宫太皇,赐大酺三日。
  “赐酺,自秦始,秦法,三人以上会饮则罚金,故因事赐酺,吏民会饮,过则禁之。”
  如前所言,酿酒极耗粮谷。荒年必禁。丰年则开。蓟国千里稻作,年年大熟。更加消毒酒精,不可或缺;百花香露,居家必备。故从未禁酒。时下美酒,度数偏低,类后世啤酒。三五小酌,三杯足矣。大酺三日,酒不醉人人自醉。
  婚礼仪轨,蓟王驾轻就熟。甘后居中,贵人分居左右。身后六美人,幂篱盖头,一字排开。宫人持檠引路,节奏尽在掌握。新妇只需顺应抬步,断不会有失。
  凡遇仪程,持檠宫人必耳语告知。即便疏于蓟宫仪,亦不会有失。谓“忙中出错”。凡大典奏乐,皆悠扬和缓。庄重之外,亦有安抚之意。按部就班,毋需慌张。
  婚礼前,宋贵人已携宫中女官,详加检视。甘后虽曾生育,然却是未经人事,完璧之身。华、张二贵人,亦皆完璧。张、李、赵,仙门美人贞洁如初。郑美人,坚贞守节,寡居多年,久未经人事。二程美人,新创未愈,乃王临幸。函园美人安娜塔西娅,可为人证。
  孀妇再嫁,大汉实属平常。便是再嫁为后,母仪天下,亦有先例。论开明之风,且看女子地位如何。两汉四百年,独领风骚。上下五千年,无有出其右。
  儒宗为首,国中大儒,集思广益,勘定蓟王婚礼。古为今用,隆重无比。
  正殿礼毕,遂送入北宫合欢殿,蓟王一娶九女。媵妾多出仙门,合乎御妇之礼。并无僭越。
  如意不急揭幂。同牢合卺,结发共枕,后稍许。
  将九位新妇,安置于七重华盖合欢寝榻之上,蓟王只身返回正殿。
  大宴宾客,君臣同乐。
  族中兄弟,四位义弟。并肱股重臣,心腹宿吏,不醉不归。王傅、从叔等,长辈皆在楼桑老宅。代刘备宴请宗亲。
  “二弟,已得数子。三弟,何不努力?”张飞离席敬酒,刘备把臂言道。
  “不急,不急。”张飞嘿声一笑。
  “可有心仪?”刘备又问。
  “天下未定,何患无妻。”张飞瓮声答曰。
  “三十而立。莫令叔父心急。”刘备言道。
  “唉!”张飞满饮入席。
  “大哥。”关羽亦离席相敬。
  “二弟。”刘备一饮而尽。兄弟情义,皆在酒里。
  “敬大哥。”四弟太史慈,五弟黄叙,双双离席。
  “满饮此杯。”刘备连饮三杯。琼浆玉液,仙露甘霖。不觉已微醺。再有百官敬酒,门下祭酒司马徽,携门下五吏,并东西二曹,诸馆令丞,起身接过。对饮此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