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006

  “闻,合肥侯南下,得笮融相助,方能窃据江东。二人指天为誓,立江东佛国。”蓟王笑问:“笮融,与佛有缘乎?”
  康僧巨答曰:“笮融虽明浴佛会,恐暗行太平道故事。假佛之名,行谋逆之实。非我辈为之。”
  “康师果有远见。”刘备慨叹。果然佛门弟子,少有谋反。所谓揠苗助长,杀鸡取卵。佛教之于时下,尚未能成气候。别说佛道相争。汉人出家为僧者,凤毛麟角。论根基,不过空中楼阁,无根浮萍。若此时,被有心人利用。假佛之名,裹挟造反。如我蓟王,必雷霆除之,永绝后患。笮融所行,于佛门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言蔽之。时机不对。时下,尚是佛门渗透,传播阶段。论信众及影响力,远不及黄老。太平道揭竿而反,播乱八州,尚不能胜。单凭笮融一己之力,不啻以卵击石。
  自佛教传入中夏。佛道之争,屡见端倪。
  至南北朝,多次出现,对论佛、道二教先后。争辩之下,互揭弊端。时人方知,佛、道,皆非清净,道观、寺庙,妖气弥漫。乃至国中半数人口,皆是僧、道,不输课税:“缁衣(僧尼)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道士)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充。”于是,北周愤而灭佛道:“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隋唐二朝,僧、道纷争不断。唐太宗专发《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定“道先佛后”。
  唐武宗,纳道士赵归真之言,“会昌灭佛”,除密宗、景教、祆教:“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私造寺庙,称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佛门称“会昌法难”。
  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待元宪宗八年(1258年),忽必烈亲临,佛道大辩。参辩僧道,计有五百余人。元人本就信奉藏密佛教,可想而知,道家大败。道士十七人,被勒令削发为僧,除老子《道德经》外,余下道家书籍,如《老子化胡经》等,悉被焚毁。
  足见佛道之争,历代在所难免。
  只因,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寺庙往往享有税赋、田地、蓄奴、蓄婢等,诸多特权。更假佛之名,大肆募捐。有虔诚信众,举家礼佛,将数代所累万贯家财,悉数捐献寺庙之“善行”,比比皆是。乃至天下财富,皆向佛寺汇聚。会昌灭佛时,“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足见佛产之盛。
  且,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隐匿人口,豢养大量仆役、女婢。可想而知,在人口等同于生产力的封建时代。此举,必引统治阶级敌视。更有甚者,僧侣来源庞杂,颇有恶徒,不守戒律清规,霸占田产,鱼肉百姓,乃至民怨沸腾。佛史所谓“三武一宗之厄”,皆是此因。
  一切纷争之起源,便在汉末。
  康僧巨,佛法高深,称“慧学”。如何能窥不破时局之危。佛门孱弱,不宜大张旗鼓。用后世的话说,猥琐发育,别浪。
  然而,笮融浪了。
  为长远计。欲假蓟王之手,除之而后快。
  此,便是康僧巨来意。
  “如康师所知,笮融今为江东国师。奉合肥侯为天子。孤乃大汉一藩,岂能无道而伐。”蓟王答曰。
  康僧巨言道:“王上所言极是。诸事皆不可强为。待时机至,请王上,因势为之。”
  “兵法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蓟王言道:“待天时、地利、人和。孤当令康师如愿。”
  “多谢王上。”康僧巨肃容下拜。
  起身后,又言道:“闻王上,命都尉玄,年年率队,逆进冰原。欲通身毒乎?”
  “然也。”蓟王不做隐瞒:“孤欲另辟南下商路,续接蜀身毒道。”
  “身毒皆佛国。”康僧巨直言:“王上若辟此路,佛门近也。”
  “无妨。”蓟王和煦一笑:“如康师所言,孤与佛有缘。”
  “王上欲灭佛乎?”不等康僧巨开口,身后安世高大弟子韩林,先声求问。
  “孤不灭佛。”蓟王面色如常,平和以对。蓟王不灭佛,只灭佛国。
  闻此言,众人皆松一口气。
  康僧巨遂奉上献礼:“冰原南下身毒之路,皆绘于此图。王上一观便知。”
  蓟王闻之动容:“康师厚赐,孤无以为报。”
  “王上言重。”康僧巨肃容再拜。既有求于人,必有所报。佛门亦不例外。
  宴罢,康僧巨拜别。
  蓟王起身相送。
  乘青雀舫远去,见康僧巨枯坐无言。安世高大弟子韩林,不禁问道:“敢问康师,蓟王之言,可信乎?”
  “王上何曾食言。”康僧巨答曰。
  “既如此,康师因何,不乐?”韩林又问。
  “佛国将灭,何以为乐。”蓟王心意,康僧巨尽知。
  “王上言不灭佛……”韩林等,三弟子,面面相觑。
  “王上不灭佛,却灭佛国。”康僧巨坦言:“然我佛,大行于中夏,必以此为始也。切记,顺势而为,不可与(蓟)王争。”言下之意,神权切莫染指王权。
  “喏。”三人心事重重。康师慧语,尚不能领悟。
第164章
王道循环
  三足踆乌,船宫前殿。
  “麻姑。”蓟王一声轻唤。
  “妾在。”便有麻姑仙翩然落地。
  “且观此物。”康僧巨上呈图卷,蓟王原封未动。“小心能使万年船”。仙佛之物,万勿轻动。
  “喏。”麻姑屏气凝神,佩涂搪假面,戴鲛皮手套。取图卷在手,徐徐展开。并无图穷匕见,亦无机关暗藏。
  细观之后,麻姑言道:“此图为广幅布所织。乃出‘吉贝’树。身毒广有此树。”
  《尚书·禹贡》:“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后汉书·南蛮传》亦有:“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后世称“树棉”。乃亚洲棉之一种。
  蓟王南巡珠崖洲时,便亲眼得见此树。除树棉外,九九重阳会,西域车师国献白疊(叠)布,乃用白疊子所纺。
  “(高昌)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疊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白叠子,又作白叠、帛叠等。后世称“草棉”。乃一年生草本非洲棉。
  蓟王见白疊布便知,此乃棉布。遂又刷新了蓟王对大汉的认知。虽不是后世常见的美洲陆地棉。然无疑汉朝时,已有棉花。
  吉贝树、白疊子,因是草木。故蓟王改“绵”为“棉”字,命其名。所织布帛,称“棉布”。蓟王已命高昌壁试种。并遣西域都护府良匠佐之。待育种大成,则向百城推广。
  棉花除去织布,还可为医用。酒精棉签,极利消毒。且待棉花丰产,女性卫生用品,亦当提前二千年出世。
  言归正传。
  麻姑查验无误,呈于蓟王。
  图卷所绘,正是身毒半岛,逆进冰原之路。得此图,可将后世唐蕃古道,并茶马古道,二合为一。串联丝绸之路并蜀身毒道。蓟王焉能不动容。
  图卷真伪还需验证。
  蓟王遂命少府织室,仿制图卷。稍后,六百里传至燔史关。交由都尉玄,一验便知。尤其沿线谷道绿洲,凡宜居之地,类比暖泉驿,择址增筑置驿。而后筑路穿渠,开辟驰道。待商道通达,车马不绝于道。必有蓟人,沿途定居。引古羌出山,客庸置驿。待人物齐备,再增筑为城。种青稞麦自养,青储饲料,用于农牧牛羊。如此相沿成习,冰原谷道沿线城池,类比西域都护府百城,皆为辅汉大幕府所辖。或并入四大都护府,或另立新都护,皆在蓟王一念之间。
  冰原古羌,多女王国。今多并入西王母国。蓟王号东王父,与西王母,并称于世。且蓟与西王母,二国和亲,世人皆知。只需得西王母首肯,蓟国商队,往来冰原谷道,当无往不利。
  三足踆乌,本为西王母取食。故西王母早下神谕。凡三足踆乌旗所至,皆通行无阻,不可阻拦。
  都尉玄年初所呈冰原山川地形图。将整个冰封高原,皆注为“西王母国”。
  “西荒有西王母国。”
  古人诚不欺孤。
  若能打通南下身毒之路。海陆贸易网,成矣。
  待甯贵人,自升爵室。蓟王已先至。
  “甯姐姐且来看。”无外人在场,刘备一笑扬眉。
  甯贵人难以启齿的羞涩,雾释冰融。强忍酸涩,趋步近前。
  目光所及,不由一凝:“此图……”
  “正是南下身毒谷道。”蓟王答曰。
  “自西海,斜驱西王母国,南通身毒。”甯贵人焉能不知此图之利害:“如此,西行商道,便可自出大震关后,一分成二。经河西走廊,入西域。或渡大河,斜驱身毒。”
  刘备轻轻颔首。又取将作寺所绘海图,手指殑伽港言道:“南下身毒,可经水路出海。如此内外大循环水路,成矣。”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甯贵人赞道:“如此,小弟当可自领水军南下,再遣偏师斜驱西王母国。水陆并进,灭身毒佛国。”
  “甯姐姐所言极是。”刘备言道:“殑伽三角洲,地利不在兰沧三角洲,之下。”
  若能凿穿内外商道。连通丝绸之路,并蜀身毒道。身毒、扶南,一季三登,广袤沃土。皆可辟为三熟美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