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4/2006

  若无蓟王年年供奉。西王母无从复国。此地,亦是女国。唐时称“苏毗国”。苏毗族,种出西羌,为诸羌中最强部族。鼎盛时期,苏毗国“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户三万”。北接于阗,东北邻通天河,西至天竺,东与吐蕃接壤。被吐蕃兼并后,称之为“孙波”。吐蕃“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依靠苏毗,东征西讨,拓土数千里。
  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之为“东女国”或“苏伐刺拏瞿呾罗国”。并说此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
第179章
蠢蠢欲动
  今有西王母,整合冰原松散部族,再立西王母国。更有蓟王开立赐支都护府。料想,后世吐蕃,再无机会崛起。
  有东必有西。
  葱岭外,另有“西女国”。其俗与东女略同,种皆女子。多珍货,附拂君长(为“拂懔国”附庸),(拂懔国)岁遣男子配焉。俗产男子不举(不抚养)。唐贞观八年,朝贡使至。
  亦见于《大唐西域记》:“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
  与东女国,男女皆有,女子为王不同。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岁遣丈夫配焉”,此习俗,实过于明显。窃以为。西女国,必出亚马逊。
  正如后世有人,以个体基因差异,断言匈人非匈奴人,陷入西方血统论的误区。亚马逊,是一个部落文明,绝非单一种群。
  话说。蓟王南征林邑时,沿途搜寻落单亚马逊,于殑伽洲上所见所闻,早已印证:
  便如同一株母树。只需有一个亚马逊,深入丛林。便会诞生一个亚马逊氏族。
  殑伽洲上的亚马逊女战士,皆是被贩卖的女奴。出身来历,五花八门。单论血统,风马牛不相及。然却皆为亚马逊。
  故而。古往今来,部落是一个文明。绝非单单一个种族。切记。
  东西女国,皆见于《大唐西域记》。东女国,今为西王母国。西女国,位于“拂懔国西南海岛”。
  拂懔国,又称拂菻国。
  见《新唐书》:“拂菻西,有西女国,种皆女子,附拂菻。拂菻君长岁遣男子配焉,俗差男不举。”
  原来。拂菻国,既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时下亦称大秦或海西国。
  如此说来。最迟至唐代,仍有亚马逊,转战海西,顽强延续,并未东迁。
  蓟王尚未知晓详情。却不知,若知海西还有西女国,又当如何。
  言归正传。
  北宫,瑞阁。
  “分立雍州,新置赐支都护。待都尉玄,凿穿羌身毒道。夫君可水陆并进,攻灭身毒。”士贵妃笑言:“闻贵霜数次攻伐身毒,却皆无功而返。若与贵霜结盟,四面合围,何愁佛国不灭。”
  宋贵妃方才醒悟:“无怪夫君开凿顿逊海渠。截弯取直,足早五日,抵殑伽港。”
  “兵贵神速。”蓟王笑答。
  开凿顿逊海渠,除联合顿逊五国,助扶南女王复国。亦为攻略身毒。
  待渠成。辎重粮草,舰船兵马,可经江表十港,源源不断,运抵殑伽港。再遣一支奇兵,出陇右,经羌身毒道南下,北面攻之。另有贵霜铁骑,西面杀入。
  话说,自孔雀王朝覆灭,身毒再未能统一。列国之间,攻伐不断,互为仇敌,难有信任。或远交近攻,或合纵连横。四面合围,各个击破。再将各国权贵,悉数贩入西域。奴隶就地转化为自由民。不出数代,皆为汉土。
  尤其绿洲熔炉,经丝路商人,广为流传。便是身毒,亦有耳闻。若能打破枷锁,永不为奴。人心向背,可想而知。更有甚者。身毒列国,虽短暂合并,却远未能完成部落一统,族群融合。并别说,书同文,车同轨,文明共融。家国意识,相对淡薄。且屡遭外敌入侵。对外来统治者,尤其低种姓奴隶,全无抗拒之心。只需将,被高等种姓所霸占的上层建筑,悉数铲除。再将奴隶制,迅速提升为封建制。恩威并济,当可久据。
  一劳永逸,并入汉土。省得日后,叽叽歪歪。不胜其烦。
  “夫君,可遣使贵霜矣。”安贵妃一语中的。言下之意,蓟王当可与贵霜商讨,共组联军事宜。
  刘备笑道:“西域大使馆,便有贵霜使节。为夫已命杜畿,与贵霜使节相商。不日,当有消息出。”
  “贵霜与安息毗邻。夫君若与贵霜结盟,相约讨伐身毒。还需令贵霜,身无后患。”马贵妃亦有主见。意指,贵霜需防安息,背后一击。出兵身毒,必不敢用全力。
  蓟王笑道:“贵妃所言极是。为夫亦有所备。”
  略作思量,四妃异口同声:“北匈奴!”
  “然也。”蓟王欣然笑道。
  赶在河海冰封前。海内船商,齐聚蓟国。贩运本季新谷。须知,待大河冰封,关东足有数月,无从北上。需足备存粮,直至来年雪花路开。此时不存足粮,更待何时。
  江东倒无大碍。
  立冬后十日。合肥侯命江东大将军袁绍,兵发交州。与士燮四兄弟,合兵一处,攻略苍梧、郁林二郡。又十日,扬州牧袁术,二路兵分,一路上攻江夏,一路下击广陵。
  便在此时。忽闻甄都,分河西五郡,另立雍州。辅汉大将军刘备,新创赐支都护府。命大震关辅汉偏将军鞠义,大散关辅汉裨将军高顺,为正副都护,领护赐支。
  天下无不震动。
  蓟王何意,众说纷纭。待稍后,羌中通身毒之道,自甄都渐为外传。各方似有所悟。莫非,蓟王欲南下身毒?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先前,和亲钟存慧妃时。蓟王于钟存部,西倾山首尾,修筑坚城。山首之城,称倾阴城(泽库),与陇西郡白石县接壤。山尾之城,称倾阳城(玛曲)。
  围绕西倾山,诸多谷地,皆筑有城池。上溯赐支河曲,另有大(非)川城(兴海),与西海郡相连。
  蓟王已命将作寺良匠,奔赴积石山。督造新城(玛沁)。深入腹地方知,冰原并非四季冰封。冬季虽长达九月,亦有春夏时节。且赐支河沿岸,多滩地草原。农牧二相宜。高原融雪融冰,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枝津故渎,蜿蜒向东。滋养青稞麦田。
  得蓟国相助。留守羌人,农牧定居,已初成气候。只需善加引导,相沿成习。赐支都护,终有一日可改为大汉梁州。
  陇右羌汉融合之势,不可阻挡。东羌如此,西羌亦不例外。
  无论蓟人,还是汉人。皆言文明,而非种族。
  如三百蓟王子、公主。其母多出东胡、西域诸妃、三百函园御姬。
  是否为蓟人,又是否为汉人。
  答案,不言自明。
  言“非我族类”前。需明白,何为族类。
  谓“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后世如何定义,暂且不论。就强汉而言。乃是指,礼法道义,与我相同者,皆可称“族类”。
  类,同也。
第180章
一罪足矣
  甄都,卫将军幕府。
  自吕布东逃,窜入陈留郡。兖州大半,复为曹操所占。数万游兵散卒,亦整编初成。外出鏖战,力有不逮。守备城池,当可一用。
  数月来。曹氏父子,风生水起。曹操屡次上疏,劾奏吕布不义兴兵,祸乱州境。虽皆被尚书台压下。然随太保曹嵩,渐受董侯重用,分太师王允之权。尚书台,日渐有心无力。
  料想,用不多久。车骑将军吕布,当被甄都除名。无官职傍身,道义无存。譬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矣。
  乃至,只需传檄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胜券在握,曹孟德意气风发。虽憾失陈宫并李乾,文武心腹。然毕竟还有荀彧并程昱,足称智囊。曹氏并夏侯兄弟,皆为良将。麾下数万兵马,傲视关东群雄。更有盖海舰队,坚船利炮,铁壁铧嘴。往来四渎八流,进出大野泽。果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曹操再封幕僚。荀彧为长史,程立为主簿,卫兹为从事中郎。另表荀彧为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兼甄都令。程昱为东平相。卫兹为任城相。夏侯惇领东郡太守,夏侯渊领山阳太守。曹洪、曹仁等皆有迁升。
  曹操独兼司隶校尉一雄职。
  前司隶校尉李肃,兵败逃窜,不知所踪。京师三独坐,除尚书令外,御史中丞并司隶校尉,皆出卫将军幕府。
  御史中丞,外督部州牧,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举劾案章,休有烈光。百寮惮之。
  司隶校尉,掌察举京师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凡宫廷内外,皇亲贵戚,京都百官,无所不纠,兼领兵,有检勑(敕)、捕杀罪犯之权。百官畏之。
  纠察、举劾、检勑、捕杀,判案定罪行刑一条龙。皆握于曹操之手。
  此亦是王太师,利弊权衡,无奈之举。若不重赏曹孟德,太保曹嵩,如何能善罢甘休。不咎吕布妄战之罪。
  在王允看来。吕布乃是受关东世家裹挟。并非出自本意。且曹孟德《抑兼并令》下,关东士林,怨声载道。王允又素重关东士林,不忍赶尽杀绝,亦是性情使然。且吕布有诛董贼大功,功过相抵,罪不至死。
  更何况,先前,王允表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命公孙二雄,将兵入兖。拱卫甄都天子。以均曹操之势。
  如今,公孙二雄,领兵初至。人生地不熟,根基尚浅。不宜妄动。假以时日,待扼固甄都内外。朝廷百官,并大汉天子,皆稳如泰山。再做计较,不迟。
  “蓟王何意?”曹孟德居高下问。
  “乃为南攻身毒。辟三登美田。”程昱答曰。
  “文若,以为如何?”曹操问向首席。荀彧今为长史,故于幕府之中,位在程昱之上。
  “回禀明公,如仲德所言,待凿穿羌身毒道,蓟王必西合贵霜,水陆并进,攻灭身毒。”荀彧答曰:“立雍州并赐支都护府,皆为大军南下,先行设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