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2006

  至此,楼桑文官佩剑,武将挎刀。遂成风尚。
  “我有雁翎刀,寒光耀冰雪”。
  楼桑雁翎刀与古定古锭刀,并称为河北两大名刀。
  古定,地名。所出刀剑以锋利著称。时称古定刀、古定剑。又称古锭刀。
  与斩马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雁翎刀乃是腰刀。利于近身搏斗。
  鼍龙游骑亦有五百之众。皆是徐荣、田冈精挑细选,身家清白之北地游侠。
  演武场人马日盛。兵营,将舍,皆快满员。南北乡音,汉胡相杂。同吃同住,同场操练。旗语号令,皆要熟知。将校还需学习军律兵法。演武场重开卖票,顷刻售罄。
  鼍龙游骑、西乌铁骑,轮番操练的,正是千余白毦卫。
  楼桑精兵之首,便是白毦精卒。护少君侯周全的绣衣吏,皆出身白毦精卒。
  白毦善步战。如今马战亦称精良。为演练硬撼鲜卑。刘备便让徐荣领鼍龙游骑,乌莲率西乌铁骑,轮番冲击。白毦精卒结阵以待。坚如磐石。尤其是见惯了豺狼虎豹的丹阳白毦。面对呼啸而来的铁骑,竟全然无惧。
  若非斩马刀裹了层层皮革。白耳精兵如墙而进,当真人马俱碎!
  还有新组建的一千板楯黄弩兵。战时结阵在白毦精卒前,十石大黄弩,远射八百步。双失连发。箭雨如林。威力实在是恐怖。
  义父黄忠麾下一百弓弩手,亦扩增到五百。并发弩全部换成连射盾弩,称之为:连发盾弩手。之所以身穿双层革甲,便因盾弩攻防皆宜。射击时能护住胸腹。连射盾弩的击发方式,也与板楯黄弩兵不同。
  十石大黄弩需用绞盘。而盾弩手所用,皆是擘张弩(用臂力开的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弩侧臂设有拉簧。造型类似后世‘枪栓拉柄’。乃是从侧旁延伸出的手柄,尾端呈圆球状。开弩时,向后拉动圆球状手柄,便能上弦。储矢匣内装飞虻箭二十支。
  《东观汉纪》:“光武作飞虻箭,以攻赤眉”。《方言》:“其三镰(棱)长尺六者,谓之飞虻”。
  飞虻箭的铜镞身长寸许(3cm)、铁铤长一尺四寸余(34cm),通长一尺六寸(37cm)。其铜镞身、铁铤、铤尾、铜帽皆分制而成。乃是时下杀伤力最强箭。
  除此之外,还有毒箭。
  铜镞以三镰“羊头镞”为主。镞体一侧棱面,上开三角形小槽,用于敷毒药。
  《后汉书·耿弇列传》:“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肿烂),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
  盾弩兵一出,举邑轰动。
  弩最重要的部件,便是后世失传的弩机。弩机是一种高效率的机械装置。由悬刀、牙、牛(钩心)、望山等部件构成。彼此勾连,巧妙运作。只需轻轻一扣悬刀,弩矢便瞬间射出。
  汉代继秦,锻造工艺日臻完善。故而汉弩达到顶峰。有擘张弩、蹶张弩、大黄弩及各种弩砲。西汉时,大黄弩主要由射声校尉等军官使用。专用于狙杀敌军将领。远射八百步,是一种令人生畏的远程武器。李广便曾用大黃弩远程狙杀数名匈奴裨将,成功破围。由于其巨大威力,汉代于边塞设置“马弩关”,严禁十石以上强弩输出,防止技艺外流。
  侯府良匠和楼桑能工,合力打造的板楯黄弩兵,有多可怖。鲜卑或许马上就能亲身体会。
  兵车、具装、兵甲,盾弩,还有粮草辎重。整个临乡都在为此次远征准备。
  少君侯却一切如常。
  侯府上下,也未见丝毫慌张。
  郦城继续大建。督亢精修城垣。督亢大泽,深入圩田。东、南、西官道上陆续有淮泗居民迁来。却不复先前滚滚声势。邻近州县皆大大松了口气。
  不等暑热尽退。朝廷便有消息传来。
  八月,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雁门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
  六百里加急传到楼桑。刘备遂召耿雍、崔钧、黄忠、徐荣,进书房密谈。
  三日后,乌莲、白卓领一千西乌铁骑,徐荣田冈领五百鼍龙游骑,及数百辆兵车,北上右北平郡。扫荡沿途鲜卑游骑。
  又三日,刘备自领五百丹阳白毦,绣衣吏五十人,乘船北进。黄忠领一千板楯黄弩兵,五百盾弩手,五百弓手;崔霸、韩猛领五百刀盾兵,五百长枪手同往。黄盖领五百舟楫士沿途护佑。兵器粮草,皆随船北上。
  浩浩荡荡的一支北伐船队,在无数乡亲父老的注目下,驶出白湖水砦。
第037章
兵发北进
  郦城、督亢二城新建,民皆初定,人心未附。周泰、蒋钦不可轻动。楼桑更是重中之重。非上将不可守。黄盖是最合适人选。刘备定下出征将士时,便与黄公覆说明。
  黄盖抱拳称喏。
  正如少时刘备只带他北上乌桓,如今又只留他驻守楼桑。责任尤重。黄盖颇识大体,又岂能不知。
  护送刘备安全抵达平波水砦,将船上辎重粮草尽数卸下,黄盖这便率船队折返。
  平波水砦血迹犹在。不日前,接到刘备手书,程普便遣散一干人等,尽杀鲜卑耳目于砦中。水砦如今只剩麾下部曲和楼桑佣工以及田氏族人,别无他人。
  刘备又命随军工匠改造水砦,建造成坚固营盘。此后便会有粮草从楼桑源源不断运来。再由兵车运往卢龙塞。
  不出三日,徐荣率五百鼍龙骑押数百辆各式兵车,呼啸驶入。等粮草辎重尽数装车。乌莲、白卓率领的一千西乌铁骑亦到营中。
  沿途鲜卑游骑,皆被杀之。潜逃的鲜卑游骑,自有右北平乌桓清理。若沿傍海道逃往辽西,则鞭长莫及。可想要逃往辽西后再折向弹汗山通风报信,路程太远,根本来不及。那时,少君侯已据白檀屯戍城。只需广布斥候,沿途截杀报信游骑。定不会走漏消息。
  砦中坞堡,刘备与程普,宾主相见。
  程普肃容下拜:愿随少君侯北上杀贼。
  刘备笑着搀扶:平波水砦乃我军命门。又是北上粮道,不容有失。砦主若能为我守护此砦,便是大功一件。
  程普这便起身:既如此,程普定护水砦周全。
  水砦有程普坐镇,刘备粮道无忧。
  人马饱食,养精蓄锐三日后,大军出发。直奔燕山脚下。两日后抵达无终县。与右北平乌桓王合兵一处。直扑徐无山。
  乌延和刘备相见,颇为欢喜。右北平乌桓能有今日气象,皆因刘备。无论牛马、皮毛、干肉、皆在邑中贩卖。获利甚丰。听闻刘备奉圣命出关,这便携麾下八百乌桓突骑,一同前往。又见乌莲麾下西乌铁骑兵甲精良,心生羡慕。正不知该如何开口,刘备已命人将随车运来的八百余套和西乌铁骑一样的镶环具装铠,送到乌桓营地。
  乌延大喜,自当尽心竭力,辅助刘备。
  通往徐无山的道路,野草深可及腰。又多荆棘灌木。中间只有一条砾石铺就的古道,可容单骑通行。正如田畴所说,只有“微径可从”。小股鲜卑游骑经常从此路,入关劫掠。乌延已命数十精骑先行探路,截杀南下的鲜卑游骑。
  见队伍中缓缓驶出几辆样式古怪的马车,乌延这便以胡语相问乌莲:此乃何物?
  乌莲笑道:割草车。乃是刘备为割堤上牧草所造。如今正好用来开路。
  见刀盘转动,淹没道路的野草齐根而断。五辆割草车并驾齐驱,一路披荆斩棘向灌木深处匀速前行。乌延的震惊全在脸上。野草层层扑倒在地,垫成草垫。又被割草车轮碾压紧密,再被马蹄踩踏,遂成铁板一块。
  虽不能纵马狂奔。却也不慢。两日后,卢龙在望。
  卢龙塞位于徐无山麓的最东,坐落于两山之间。左侧梅山,右侧云山。
  汉代辽西通往中原的故道,共有四条。既卢龙塞道、无终道、平冈道、傍海道。早在西汉时,从广阳郡治:蓟,至右北平郡治:平冈,便有一条途经卢龙塞的大路,称卢龙塞道。
  如今右北平只剩四县。郡治平冈位于长城之外,已废弃多年。刘备也无需前往平冈。只需抵达白檀便可。
  乌延先前派出的精骑回报。说卢龙塞中有一队鲜卑驻扎。貌似被废弃多年的卢龙塞,已成为鲜卑南下的隘口。
  卢龙塞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由南向北,却陡然升高。地形突兀,交通困难。濡水冲刷的谷道,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径。关口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白狼水(大凌河)流域,北上通潢水(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徐元、俊靡二县可至右北平。
  如此咽喉要地,我朝却其弃之不用。究其原因,还是实力不够。被百余年的羌乱所累,朝廷全力西顾。北方领土,尤其是长城之外的前汉旧地,已无力光复。
  右北平郡只剩四县便是明证。
  大军在山中扎营。刘备派出绣衣吏,借夜色掩护,杀尽卢龙塞内鲜卑游骑。只留下两个头领,以供审问。
  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两人皆说,南下抄掠右北平的小股游骑,多是相熟,故而结伴而行。并无三部大人派遣。因时常南下,所得颇丰,这便将废弃已久的卢龙塞清理暂住。作为辎重转运,南下歇脚的前哨。
  刘备又问,最近可有大股鲜卑从此南下。
  头领皆摇头。反问刘备,只有“微径可从”的卢龙塞道,如何能通行大军。
  刘备笑着挥手,身后绣衣吏手起刀落,将二人斩杀。
  卢龙塞,乃是前汉边关重地。设施完善。除烽燧、亭障外,在长城内外还修筑大批屯戍城。从先秦到前汉,长城防御向纵深发展,形成连绵的防御体系。利用地势修筑长城墙体,并沿长城修筑了大量的城、障、亭、燧等相关防御设施,共同构建起比单一墙体更为完整坚固的御敌工事。彼时称之为:“用险制塞”。
  卢龙塞便依险而建。
  塞体皆就地取山石筑造。经历两百年风雨,虽设施大多毁坏,可墙体依旧坚固。只需略做修整,便可使用。战事刚起,刘备还有时间。先命精通胡语的白卓和乌桓,假扮鲜卑游骑,先行出塞。马不停蹄,奔赴白檀。又传令随军工匠,整修加固卢龙塞。附近烽燧、亭障也一并修复。
  两百年无汉人问津的要塞。四周山野林密。许多百年巨木正堪大用。
  倒架不倒墙的石堡,修复起来,并不困难。
  人手充足,工具齐备。不出数日,便见成效。
  十日后,第一批辎重已从平波水砦安全运到。留下魏袭率二十绣衣吏,三百弓弩手,两百长枪兵镇守卢龙塞。刘备率大军再次开拔,前往白檀县。
第038章
溯谷而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