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2/2006

  再看对面,拓跋四雄,麾下无一折损,人马具装,早已等候多时。弓骑兵迂回绕行,箭发如雨。无镞箭,却纷纷崩回。无从破甲。
  “流星锤!”眼看败局已定,於夫罗最后一搏。
  流星锤呼啸来袭。或缠马腿,或击重骑。终见收益。奈何被机关箭雨,射落过半。与具装重骑,人马对冲。於夫罗亦折损不断。
  “退!”全军覆没在即,於夫罗调转马头,且战且退。百闻不如一见,弓骑兵终于射出回马箭。
  引来满场惊呼。奈何具装重甲,刀枪不入,弓弩无伤。乱箭射处,叮叮当当,热闹非常。然论杀伤,聊胜于无。
  认准弓骑阵中於夫罗,拓跋四雄拍马追上。
  “小心!”看台惊呼未落,於夫罗猛伏马背。
  投石迎头砸下。正中身后拓跋兄弟。一时人仰马翻,五彩斑斓。
  若是实兵战场。必连人带马,砸成肉泥。
  “染色速退。”
  待稳住惊马。拓跋兄弟,连折三人,唯剩拓跋幼弟,拓跋微。百骑具装,只剩寥寥数人。
  “哈哈!”一轮齐射,扭转战局。於夫罗焉能不喜。
  机关兵器之威,今日终于亲眼得见。
  “於夫罗,诈败诱敌。”百官中,已有人窥破战局。
  “莫非,被机关箭阵射落过半。亦是用诈乎?”便有人问。
  “非也。”前人答曰:“射落是真,诈败乃机变也。”
  “原来如此。”后者心领神会。
  凭借霹雳投石之威。於夫罗临阵夺旗,反败为胜。既保住演武器一,又新得演武器三。
  人马染料涂身。拓跋兄弟相见,仍未定惊魂。投石呼啸来袭。生死一线,不及细思。悲喜不由人。心存侥幸,亦是人之常情。
  俗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今日身临其境,日后再遇机关兵器,当万般小心。
  别说决胜双方,身临其境。便是看台客,作壁上观。亦是惊魂未定。尤其投石呼啸,仰面惊呼,两股战战,抱头鼠窜,亦大有人在。
  将作寺,精心打造。射程及配重,皆已量化精简。专为演武所用,断不会殃及无辜。如演武双方,被迎面击中,亦无大碍,足可证明。
  诚然,人马具装,防护得当,亦是主因。
  收拾心情,打扫战场。
  更有胆小便溺者,自行归家,盥洗更衣,重新入场。
  次战,随即开场。
  呼厨泉弓骑兵,对阵泰山四寇飞石兵。
  不急抢攻。待演武器入场不迟。
  万众瞩目中。演武器二,演武器四,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是……”无怪惊讶失声。
  两辆攻城舫车,正徐徐入场。
  “既同为舫车,何故分属二器?”看台必有此问。
  “料想,内中必有玄机。”看似答非所问,实则已道破天机。车身相同,载具各异。
  “速登舫车!”双方异口同声,不甘人后。
  “弓骑弃马,弓骑何用?”百官席列,有人发声。言下之意,弓骑弃马,不啻自乱阵脚。
  “攻城舫车,当有大用。”便有人答曰。心中存疑,众皆拭目以待。
  果不其然,待双方登车,熟练机关诸器。这便搬动机关。机簧声中,对翻船翼。
  一座攻城云梯,徐徐伸出。另一边却见井阑,缓缓升起。
  云梯对井阑。
  见两车相向而行,自走迫近。便有人醒悟:“攻城战!”
  果不其然。
  不等两车相抵。呼厨泉,提刀捉盾,身先士卒。踏步云梯,飞扑井阑。
  “杀!”南匈奴弓骑,鱼贯而上。阑顶高台,一时短兵相接。论好勇斗狠,泰山四寇不落下风。
  激战之中。不断有人,跌下高台。所幸舫车甲板,下设拦网。为兵士兜底。饶是如此,场面亦惨烈无比。虽层层麻布裹缠,刃刃交错,仍起金戈铁马。火星隐现。
  “呼厨泉何在!”忽听头顶一声断喝。
  “呼厨泉在此!”呼厨泉不甘示弱,仰面答曰。
  “看刀!”音犹在耳,樯上敌将,已合身扑下。
  凌空挥刀,裹布迸裂。呼厨泉踉跄退步,露出立足之地。
  一刀占得先机。昌霸稳稳落地,滚刀身前,飞身撞去。
  呼厨泉,中门大开,不及躲闪。飞坠台下。
  万幸身后有垫背。虽落网,却未触网挂彩(染色)。翻身落地,头也不回,向自家战阵走去。
  “何不判胜负?”台上泰山豪雄,面面相觑。
  话音未落,忽听人马嘶鸣。
  呼厨泉纵马登梯。泰山压顶,直撞高台。
第236章
兵器时代
  井阑高台本就逼仄,今又人满为患。
  人马飞撞,无从抵挡。见事不可为,泰山兵,纵身跃下,坠入拦网。
  呼厨泉斩绳夺旗。反败为胜。
  “呼厨泉既坠高台,因何复起?”闻边裁唱报,便有看客不解发问。
  “试想,若攻城时,坠落城下积尸,能捉刀再战否?”便有人看破。
  “原来如此。”闻者无不醒悟。
  “如此说来,泰山兵跳下避险,亦可生还。”令有人问道。
  “大旗被夺,为时晚矣。”
  “言之有理。”众人纷纷点头。
  “於夫罗得演武器一、三,呼厨泉得演武器二、四。若再战时,莫非二器同出?”忽有人问。
  “想必便是如此。”
  “王上此举,必有深意。”连观数战,便是看客亦有所觉。
  “言之有理……”怀揣疑问,众人次第退场。
  北宫,瑞麟阁。
  “夫君此举,有何深意?”士贵妃,亦有此问。
  “乃为演武练兵,择选良将也。”蓟王答曰。
  “妾等,愿闻其详。”士贵妃娇笑。
  “孟德掘环渠,火攻寿春,令为夫,心有所悟。”蓟王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世人皆知,蓟国大利机关。然论机关,多为营城术。实则大谬矣。时,王傅攻杨氏城,机关舫车,便威力初显。城上黑山贼寇,几无还手之力。天将变矣。旧时行伍,已无从应对,机关之利。故设演武,令国人一观。料想,必有所悟。”
  “夫君置演武十器,以示机关兵器之利。”士贵妃如何能不醒悟。
  “正是。”蓟王睿智一笑。
  谓“一回生,二回熟”。又谓,习以为常,屡见不鲜。待国人亲眼所见,机关兵器,战场扬威。对新式战法,新型兵器,新兴兵种,当欣然接受,无有见疑。
  民众尚且如此,何况兵卒乎?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机关威力。若能为己所用,倍增战力。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杀敌一千,不费一兵一卒。无数袍泽,得以保全。对机关兵器,兵士又岂会心生排斥。
  蓟王此举,谓“抛砖引玉”。循序渐进,启蒙国人认知。于是乎,借一场演武决胜,既甄选牙门四将,赚足眼球。又拉开机关兵器时代序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