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0/2006

第247章
栎阳雨金
  “秦献公十七年(前368年),栎阳雨金,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zhì
qí,古代帝王祭祀场所)栎阳,而祀白帝。”蔡国老,果然博学:“四月至八月,续有陨星,从天而降,入地丈余。光耀烛地,声如雷鸣。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人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不敢逼近。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身。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所谓“雨金”,乃指陨铁天降,好似雨落。后世谓之“陨石雨”。时栎阳,为秦国都。四至八月,屡见雨金。乃是一场持续四个月之久,陨铁流星雨。无怪献公以为得“金瑞”。
  “其后如何?”马超追问。
  “献公命匠人,将雨金悉数发(掘)出。招天下名匠,熔铸成‘瑞金钺’,杀牲而祀白帝。故又称‘瑞金白帝钺’。”蔡国老将前情往事,娓娓道来:“后秦统六国,藏于阿房宫,震慑六国王侯。秦汉之交,为楚霸王项羽所得,遂命良匠熔钺,而成此刀。因是白帝钺重铸,故未置铭文。楚霸王乌江自刎,遗落沙场。卓父曾为颍川,轮氏县尉。董卓少时耕野,遂得此刀。”
  “董贼伏尸玉堂阶下,又被他人所得。”马超已想通关窍。
  “天降雨金,正如主公所持雌雄鸳鸯剑。皆是天赐神兵也。”蔡国老,转而问道:“孟起且说,那隐者身高面目,如何?”
  一面之缘,记忆尚浅。
  马超遂将廊下隐者,身材相貌大略说出。
  蔡国老,提笔记下,快马送抵黄金台,四方馆。求于四方馆长朱建平当面。
  “乃李肃其人也。”朱建平,一语道破。
  话说。兖州之争,吕布败逃。李肃不知所踪。本以为,必死于乱军阵中。不料竟死里逃生,隐姓埋名,悄然北上。谓“抛砖引玉”。将霸王之刃,赠予马超。醉翁之意不在酒乎?
  朱建平不敢怠慢。亲自登门,向蔡国老禀明一切。
  “无妨。”蔡国老斟酌言道:“正如其所言,神兵赠猛士,宝马配英雄。本是一段佳话,切莫惊扰。待老夫禀明主公,自有定夺。”
  “国老所言极是。”朱建平亦如此想。
  比及天明,蔡国老携朱建平,安车入宫。闻蔡少师入宫,蓟王遂设宴灵辉殿,与国老共进早膳。
  蓟王爱恨分明,嫉恶如仇。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何况肱股重臣。
  蔡少师坦然受之。朱建平受宠若惊。见蓟王如沐春风,这便安心用膳不提。
  所谓“食不语,寝不言”。只需蓟王当面,天大之事,亦无需急。膳罢,宫女奉上香茗,顺气爽口。
  蔡少师这才道明来意。
  蓟王方知,二人专为马超而来。不禁慨叹:“谚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国老之意,孤已尽知。”
  “李肃其人,褒贬不一。孟起受此大礼,何以为报?”蔡少师心结在此。
  如前所言,时人讲求报効。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马超既受神兵,佳话已成。若待他日,李肃登门求救,马孟起焉能拒之门外。如典韦,为友杀人,竟追至楼桑。若非蓟王二弟,关羽拖刀打断,蓟王又亲为其解仇。南港令李永,恐横尸闹市。何来今日。
  “无妨。”蓟王早有定计:“待知其落脚之处,孤遣公业前往徵之。可入门下,为南閤属吏。”
  “主公明见。”朱建平拜服:“有南閤祭酒许子远,当可保李肃,一世平安。”言下之意,许攸足可震慑李肃。令其不敢稍有恣意,乃至忘形。
  “如此,孟起无忧矣。”有蓟王兜底,蔡少师,心结尽解。
  事不宜迟。蓟王遂命人,探得李肃落脚之处。再遣门下督郑泰,亲往徵辟。
  朱建平返回黄金台,四方馆。便有相者刘良,术士刘惇,窃问缘由。
  朱建平语透深意:“主公非只保马孟起,亦为护世间道义也。”
  二人信服。
  蓟王守护的,乃是世人看得见及看不见的美好。
  果不其然。“天街馈刀”,遂成典故。为时人津津乐道。无名隐者李肃,稍后如愿徵为南閤守属,得食六百石俸。
  公府属吏,分:掾、史、属三等。掾为各曹之正,史为副。又有“正曰掾,副曰属”。可知,“掾”及“史”之外,尚有“守属”一职。又“署为守属,令监狱主囚也”,故称“守属治狱”。掌理幕府狱事。
  此皆是后话不提。
  复赛二日,如期而至。
  呼厨泉并泰山五候,对阵许定、许褚兄弟。如前所言,呼厨泉并泰山五候,有演武器二、四,水陆两用,攻城舫车。
  一车内藏云梯,一车内藏井阑。
  入场兵卒,亦从百卒,增至二百。
  演武当日,人山人海。
  万众瞩目中,演武器一至十旗,环演武场,次第升起。
  群情激烈,万众期待。锣响处,中书仆射荀采,朗声唱报:“演武器旗,万钱得一。又得其二,增之十倍。再得其三,亦增十倍。”
  “愿为呼厨泉,得演武器一、三、九、十!”四层包厢,先声夺人,正是南匈奴国使。
  “愿为许定、许褚,得演武器六、七、八、九、十!”五层琉璃暖阁,不落下风。
  何人豪掷亿钱!
  百官循声去看,侧席门下署列。
  正是门下五吏,功曹许靖,贼曹刘翊,记室张节。三人皆二千石高俸。合掷亿钱,亦是义气使然。话说,门下三吏,与许氏兄弟,结伴北上。且黄巾乱时,幸得许氏坞堡庇护。如今投桃报李,亦在情理之中。
  许氏兄弟,心中感激,无以为报。这便收拾心情,待机关兵器,鱼贯入场。
  呼厨泉并泰山五候,计有演武器一、二、三、四、九、十。楯墙,弩车,井阑舫车、云梯舫车、并机关斗舰二艘。
  许定、许褚,计有演武器六、七、八、九、十。五连列车楼二座、战车楼一座、并机关斗舰二艘。
  趁兵器入场。双方战法已定。
  三通鼓罢,鸣镝射空。
  决胜双方,齐头并进,驱动演武兵器。
第248章
毒蝎摆尾
  双方斗舰,卯足人力,顺下日字沟渠。不分先后,于中渠入口处迎头相撞。
  庐士箭发如雨,兵卒盾刃相击。船首刺网弩炮,被帆樯所阻,无从互击。帆樯虽可折,然船头互抵,贴身肉搏。射程太短,弩炮有心无力。
  泰山五候,各领队伍,齐头并进。两侧斗舰被阻,居中攻城舫车,已冲至日字中渠岸。云梯自甲板下伸出,竟越过中渠,搭在对岸。
  本以为云梯,唯利攻城。岂料竟能自架飞桥,横跨水面。前端锁扣,卡死轨路,急切间断难脱离。水陆两用,攻城舫车,毋需下水,横渡中渠(楚河)。
  “日”字沟渠,左右两侧,称“边渠”,上中下三渠,分别称“端渠”、“中渠”。
  谓有来有往。“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攻城舫车,将将强渡中渠。便被列车楼,围困与田字轨路。五车连横,列车楼,竟还有此妙用。看台惊呼一片。
  同为机关兵器。无论舫车还是车楼。其本身,皆是“载器”。或者称“载具”。用于装载各式机关器。除装载,还自带运载属性。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
  试想,强悍如武卒,亦不过“负矢五十”。车楼、斗舰内,排设机关连弩。机簧声中,箭如雨喷。万箭齐发,绝非虚言。
  列车楼,各车楼内藏机关诸器,远近高低,各不同。二攻城舫车,被二列车楼。困于岸边。连弩对射,碎木迸溅。列车楼,楯墙开启。绳梯射上舫车,楼内先登,顶盾捉刀,蜂拥而上。
  泰山五候之孙观,举盾提刀,冲杀在前。
  车楼先登,将将攀上舫车,便被兜头一刀劈落。
  孙观坚守阵前,泰山兵紧随其后,牢牢守住舫车。奈何列车楼,五楼连横,三面合围。不断有绳梯,射上舫车,汇成绳网。便有先登健步如飞,三面杀奔。
  “速退!”以一敌五,必落下风。孙观当机立断。
  “喏!”舫车内兵卒,搬动机关。齿轮倒转,舫车徐徐后退,竟脱轨而出,倒冲下渠。巨力拉扯,绳网接连崩断。网上车楼先登,猝不及防,纷纷坠入沟渠。披甲落水,即被判负。各自离场。
  “哈哈!”孙观脱困,顺下中渠。驱动机关舫车,侧撞敌舰。与己方斗舰,两面包夹。云梯搭桥。孙康、孙观、各领先登,冲上敌舰甲板。
  眼看夺舰。不料敌方列车楼,竟沿先前搭桥云梯,横渡中渠,反冲本阵而去。
  列车楼,网开三面,却被舫车挣脱。五楼暖阁,蓟王看得真切。
  “绳梯羸弱,不足制敌。命将作寺,设法加固。”
  “喏。”中书令赵娥,铭记在心。实兵演武,将各自弱点,暴露无疑。增强补弱,此亦是演武之意义所在。正如步卒脚踝关节,缺乏保护,战时恐为长戈刀镰所乘。蓟王亦命将作寺,打造新式步卒战靴。
  见列车楼横越中渠。百官席列,便有人问道:“车楼五列,当如何破。”
  “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断其首尾,亦可两活。却不知,当作何解。”同僚亦慨叹。
  便有第三人言道:“我等皆以为,机关斗舰,乃头等利器。岂料却被困死沟渠。反观攻城舫车,列战车楼等,颇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诸位所言极是。”另有第四人慨叹:“主公深意,今日方知。机关兵器之利,舍我其谁。”
  百官心有戚戚。这便收拾心情,安心观战不提。
  见五列战车楼渡河,抢占先机。呼厨泉大营楯墙,弩车,如临大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