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1/2006

  “赵云在此。”
  音犹在耳,龙马透雾而出。背上端坐,正是常山赵子龙。
  见鏖战双方,各自罢兵,让出居中战场。蔡少师,脱口而出:
  “二将致师!”
  《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郑玄注曰:“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所谓“致师”,乃上古先秦,列国征战中,不可或缺的战争礼仪。
  即在战前。敌我双方,各出一辆战车,进行一对一的公平决斗。此乃华夏上古时,独有的一项军礼。阵前致师,荣耀之至。凡热血男人,皆为之狂。时令贵族武士、卿大夫乃至国君,皆不惜以身犯险。
  此礼,盛行于春秋之前。秦汉之后,所行“挑战”、“搦战”,便出脱于致师古礼。只不过,由骑将替代战车,变单车对战,为单骑挑战。罢了。
  因多是先锋骑将之战,故北地俗称“斗将”。
  豪勇之辈,必为先锋。
  先前,许定,许褚,宴请赵云,与之结交。便为今日之战。谓“先礼后兵”,正如此番。
  “擂鼓。”蓟王一声令下。
  “喏!”中书令这便领命。
  战鼓擂响,血脉喷张。
  三通鼓罢,二将同驱马。
  赵云轻夹马腹,龙马电射而出。许褚千里骙啸马,亦不落下风。
  人马交错,槊刀相击。
  火星迸溅,碎布纷飞。
  不及掩耳,拨马冲回。往来三合,胜负不分。
  “许褚果是万人敌。”百官信服。能与赵云交手,三合不败。许褚亦是豪勇之辈。
  对撞三合,势均力敌。四合交击,蓄力相抵。人马角力,许褚力大,倒拽牛尾。不料赵云稳如磐石,岿然不动。互拼一记,各自后退。胯下千里马,“唏律律”嘶鸣不已。
  发力撑住四蹄,将劲力卸去。又一跃而起,迎头互奔。
  刀光槊影,怒马扬鬃。十合、二十合、三十合,战至百合,难解难分。
  千里骙啸马,口鼻生烟,汗如雨滴。反观白龙马,不过薄汗而已。
  “许褚虎躯颇重,骑术逊于赵云。恐马力不济。”蓟王看得真切。
  双方兵卒,声嘶力竭,摇旗呐喊。观战人等,无不目眩神迷。人马合一,如影随形。绕逐场中,金戈大作,飞窜火星。所过之处,残云风卷,过境疾风。
  “二百合至。”张飞目光如电。不知不觉,双方已战至中渠河岸。
  赵云在前,许褚拖后。勒马不及,眼看便要双双落水。赵云顺势拨马。龙马横身,露出马腹。千钧一发,许褚纵马挥刀,杀奔肋下。赵云若挡,必受重击。无从卸力,人马横移,失足落水。
  千钧一发,龙马扬蹄直立。
  赵云居高下击。直截面门。
  “升龙击。”关云长,丹凤眼中,精光一闪。
  许褚挥刀上撩,硬拼一记。
  咣——
  声如洪钟大吕。
  赵云横飞马背。卷云战靴,勾紧双镫,止住去势。
  再看许褚。千里骙啸,马失前蹄,送伏虣下渠。避开骙啸马首,龙马铁蹄,崩火落地。将赵云稳稳拽落马鞍。
  电光石火,胜负已分。
  “落马既负。赵云、陈到,胜。”
  待余音落地。落针可闻。数息之后,方起雷鸣欢声。
  赵云翻身下马。将骙啸马轻轻拉起,好生安抚不提。许褚自有陈到,斗舰救起。
  “偶有失蹄,并无大碍。”赵云笑道。
  许褚这才安心:“多谢。”
  “不必。”赵云抱拳回礼。
  四目相对,二人皆笑。
  “骙啸马,差之毫厘。”蓟王言道:“白龙神驹,万中无一。当可与二弟赤菟,三弟乌骓,并驾齐驱。”
  “许褚求胜,赵云不败。性情使然。”公孙王后,号称剑绝。自有道理。
  “此战如何?”国老席列,慈明无双笑问。
  “犹有余威。”蔡少师以武入文,当真酣畅淋漓。
  “赵子龙,武技、骑术俱精,人马合一,万夫不挡。”水镜先生慨叹:“虽憾未亲见。今日当可遥思,长坂之威。”
  “许褚,马失前蹄。当与赵云,伯仲之间。”庞德公亦有明见。
  “然也。”国老纷纷附和。
  一场大战,势均力敌。一传十,十传百。再经说书人,言语润色。于是风靡。此皆是后话不提。
  蓟王携百官,入五重殿。
  君臣落座,贵霜国使,北匈奴使,双双入殿觐见。
  “拜见王上。”二使于四楼包间,亲眼目睹,神将对决。亦不免荡气回肠,心情难以平复。
  “贵使免礼,赐座。”蓟王如沐春风。
  “谢王上。”二人急忙收拾心情,各自落座。
  “联军之事,不知贵国主,何意?”蓟王先问。
  贵霜王使,恭敬答曰:“鄙国求之不得。奈何背伏安息猛虎,不敢全力东顾。”
  蓟王轻轻颔首,又冲北匈奴使言道:“西进之事,北匈奴各部,又当如何?”
  “我等愿为王上所驱。”北匈奴使,手握十亿券钞,心满意足。
  蓟王又冲贵霜王使言道:“若北匈奴举族西迁,误入安息国境。引安息大军先征。而后不敌东遁,安息当何为?”
  “必行追击。”贵霜王使,脱口而出。
  “若安息大军,追入康居国境,引康居举国相抗,再引大小乌孙,出兵相助。又当如何?”
  “若各方对峙,少则三五月,多过一年半载,安息无力东顾。”贵霜王使,如何还能不醒悟。
  “如贵使所言,若康居、乌孙联军,寸土不让,安息亦不敢轻言退兵。半载足矣。”蓟王言道。
  “王上所言极是。若北匈奴西迁,引去安息大军。鄙国当全力东顾,助王上灭身毒佛国。”贵霜王使,慷慨发声。
  “贵国主,何所求?”蓟王又问。
  “愿歃血为盟,永结……兄弟之邦。”言罢,贵霜王使,以头触地。
  蓟王环视左右,金口玉言:“可也。”
第264章
万民之乐
  “谢王上!”贵霜王使,终得安心。先前,西域长史已明言,蓟王不欲和亲。唯有退而求其次。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之邦。
  如前所言,婚姻互为最高等级的人质。且凡缔结血脉结晶,盟约遂成血盟。胡人尤重血统,结为血亲,彼此利益捆绑,根深蒂固。亦不妨曲线救国。先歃血为盟,再行和亲不迟。
  正如西域长史所言。大汉农耕立国。尤其蓟王种田,天下无出其右。千里封国,皆于一片白泽中,平地起高楼。月造十万楼台,遂成今日繁华盛景。后南下荒洲,立江表十港。筑路通渠,营城圩田。向化岛夷,传授耕种技艺。如今南下身毒,所求亦是三熟美田。
  贵霜虽渐改游牧行国风俗,其国构成,亦如西域诸国,城邦混合部落。扼守丝路商道,日赚斗金。放牧、种田,皆收效甚微。土地水草肥美,虽称沃野,论地利,不过与中夏相当。远不比身毒一季三登。蓟王自不会惦记。且孤悬葱岭之外,又无海港停泊大船,水陆皆无从通达,蓟王有心无力,鞭长莫及。
  更有甚者,攻略身毒之利大,断难轻弃。尤其自胡毗色伽二世,继位后,国中内斗不休。对周遭羁縻属国,控制力大不如前。康居、大宛,先后摆脱羁縻,投靠西域都护府,呼罗珊、花剌子模,亦貌合神离,渐不遵号令。内忧外患,贵霜衰败迹象,亦渐显露。
  此时,忽闻蓟王有意联军南下,攻略身毒。贵霜王喜从天降。再没有一场对外战争,更能有效转嫁国内矛盾。只需从身毒攫取巨额利益,胡毗色伽二世,足可以此,收买人心,平息国内反对势力,整合贵霜五部。再一致对外,降服“河中”。
  歃血为盟,必为二国主。先草签盟约,待二军身毒会师,再择吉日,共祭天神不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