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3/2006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扪心自问,何所求,又何所欲。窃以为。忠君爱国前,先忠于自己。
  如世之初,“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于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遂成人间。
  生于天地之间,切莫混淆概念。
  为王者,何时谈情,何人说爱,又何处虑及,得失利弊。需心似明镜。切莫张冠李戴。
  又谓“一诺千金”。即便是交易,亦需诚实守信,切莫轻易,背信弃义。
  家国同构。
  蓟国正月旦会,亦隆重无比。
  天下属国,四海番邦,皆遣使来朝。一里之回蓟王宫,灵辉殿前,亦人头涌动。开年大典,断不可轻慢。
  所幸,蓟王早已驾轻就熟。
  门下署,接人待物,轻车熟路。南宫少府,按部就班,制仪定轨。更加蓟国吏治,体系完备。好客之风,遍及千里国境。上邦风范,宾至如归。薰薰然,不觉已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果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大典,必然劳民伤财。然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国风凝聚,民情淬炼。诸侯与帝国,咫尺天涯。大汉一藩,国富民强之外,还需足够精气神。
  “净名梵行宰官身,迹似空花意自真。岂为世间吴伎俩,正缘物外长精神”。
  如前所言。自正月旦会,到上陵礼毕。典礼众多。
  待上陵礼后,重开朝堂,国事皆入正轨。
  此时,河海尚未解冻,北国仍是千里冰封。然万里之外,南州温润如春。
  已程不国都,王城。
  闻汉使抵达。老王迦尼多·帝沙,抱恙临朝。
  “下臣拜见大王。”殑伽港长万震携海市令,入宫觐见。
  “贵使免礼。”不料老王,竟精通巴蜀汉话。
  “谢大王。”万震游历南州,对已程不国风土人情,知之甚祥。
  “贵使所为何来?”身染沉疴,不能久坐,老王先问。
  “为求互市。”万震遂上呈国书。
  “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不及细看,老王已脱口而出。三南天王之名,如雷贯耳。便是徼外岛国,亦闻名已久。
  “正是我主。”万震谦卑作答,然傲气自生。
  “闻蓟王,为顿逊五王,凿海渠以通东西。”老王又问:“蓟王何所求?”
  “如大王所言。我主为通东西也。”万震答曰:“待通渠。下臣往来贵国,当省三千里。”
  “蓟王天生。”老王慨叹。
  “大王明见。”万震掷地有声。
  引群臣侧目。
  便有一人出列:“汉使,不知谦谦乎?”
  见其英武雄壮,万震遂问:“敢问阁下何人也?”
  “某乃,室利那伽。”那人答曰。
  室利,又作师利、尸利、室哩、室离。意译胜、吉祥、德、好善嘉良。那伽,或名龙,或名象。室利那伽,便是祥龙之意。此人乃已程不国,大将军。
  万震答曰:“回禀大将军。我主天生,四海皆知。大王所言极是。下臣谦谦,‘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过分谦虚,便是言不由衷。有欺君之嫌。
  “哼!”室利那伽冷声入列。
  老王不置可否:“贵使远来,稍作休息,再言国事不迟。”
  “下臣,敢不从命。”万震再拜而出。
  目送汉使,翩然自去。殿内一干人等,表情各异。有人窃喜,有人惊惧。即便暗藏杀心,亦不敢轻举妄动。
  “汉军将至,毋动,动则灭国”。时至今日,还有何人,敢擅杀汉使。稍有不慎,十万大军渡海来攻。国灭在即。
  “传令,明日设宫宴。厚待汉使,不可轻慢。”老王下令。
  “是。”群臣领命。
  重返旗船,屏退左右。海市令忙问:“此行,是福是祸?”
  “未可知也。”万震笑答。
  少顷。便有书佐入堂,告知宫宴事宜。
  “既是国事,已程不国主,何不直言。”海市令又问:“鸿门宴乎?”
  “已程不国主,必有所求。”万震胸有成竹。此番出使,蓟王钦点万震为正使。加“谏议大夫”,升秩六百石。与海市令同秩,故可为正使。海市令为副使,佐之。
  “莫非。此宴,已程不国主,乃为私也。”海市令这便醒悟。
  “然也。”
第009章
下臣斗胆
  老王不在朝上谈及国事。反设宫宴,款待汉使。
  其目的,不言而喻。
  比起百官出席,人多眼杂。王宫晚宴,规模可控。且与会者,必是王室成员,亦或是国王近臣。当可暂避耳目。更加席间密语,不入三人之耳。老王此举,自有深意。然世无不透风之壁。泄密不过早晚而已。
  换言之,已程不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乱象已生。老王虽身染沉疴,命不久矣。然却并未,人老昏聩。趁尚能治国,欲借外力,安排后事。
  翌日,万震并海市令,如约而至。已程不国王宫,因其宫殿七重,为鎏金铜瓦圆顶。日升日落,金碧辉煌,百里可见。故后世俗称“铜宫”。
  晚宴便设在七重顶阁,鎏金圆顶之下。
  如万震所料。出席晚宴,皆是王室、近臣。大将军一系人马,并未与会。此乃王家私宴,外臣不入,亦合情合理。无可指摘。料想,老王在位多年,宫中当未遭贼臣染指,性命尚可保全。
  已程不国,地处东西交汇之地。四海船商往来,老王迦尼多·帝沙,仰慕汉家风仪。自蜀身毒道行商处,习得巴蜀汉话,并诸多大汉风仪。单凭此宴,可见一斑。
  钟鸣鼎食,席地分餐。一切用度,皆与汉人无异。唯一区别,饮食风味迥异。尤其各式海鲜,辅以五颜六色香料汇聚。鲜咸满口,浓香扑鼻。亦有蒲桃酒并鲜椰汁,佐餐。
  无论何种佳肴,胡椒乃是必备。
  胡椒,又名“昧履支”、“坡洼热”、“披垒”等。《酉阳杂俎》有载:“胡椒,出摩伽陁国,呼为‘昧履支’”,“至辛辣,六月采,今食料用之。”
  许海岛气候,潮湿多雨。故喜食辛辣,以发汗。
  海岛亦有米饭。米泽微黄,以手抓食。将饭菜盛于盘中或芭蕉叶上,辅以各式小菜,浇豆汤或椰(鸡)肉汁,拌饭入口。
  与汉人相反。已程不国人,点头以示反对,摇头则示赞同。若非万震熟知南海诸国风土人情。猛见老王摇头,误以为不欲互市。则此行休矣。
  不愧地处“东方十字路口”。岛上物产丰富。舶来之物,琳良满目。充斥市中,但凭所需。时下,已程不国与林邑国类似。民多渔猎为生,贵族皆不事生产。只凭关税,便富可敌国。
  岛上人种,五花八门。据万震所观,已程不国主,似身具雅利安混种。出身当与孔雀王朝阿育王,有所干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趁万震离席敬酒。老王执其手,私语道:“贵使,所为何来。”
  昨日大殿,亦有此问。然一公一私,其意大有不同。
  万震斟酌答曰:“为我主,求互市之便。”
  “只为互市乎?”老王目光如炯。何来半分昏聩。
  “愿求一地,筑港开市。”万震又道。
  “譬如江表十港乎?”老王竟也知晓,蓟王荒洲立港。
  “然也。”话已至此,万震自无需隐瞒。
  “此事易耳。”老王血气翻涌。止住咳意,沉声言道:“取图来。”
  “是。”须臾,一幅蜀锦图卷,被宫人徐徐展开。
  “贵使且看。”老王手指图卷:“此岛,名‘空侯’。因似‘胡空侯’而名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