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006

  坚竹深壕,遍地虎落(尖刺)。恨不能扮成豪猪那般。
  圣河旗船。
  举千里镜,远眺北岸大营。多摩梨王,不禁惴惴不安。若假戏真做,强驱二十万多摩梨兵卒,与列国联军血战。行借刀杀人。待两败俱伤,蓟王再坐收其利。追悔莫及。心念至此,便强颜欢笑,试问道:“闻列国已下战书。王上当何为?”
  “三日之内,必见分晓。”蓟王云淡风轻。
  “岸上虽有鄙国兵卒二十万。然恐非列国连兵之敌。”
  “大王毋虑。”蓟王心领神会:“此战,只需依计行事,列国连兵必败。贵国二十万兵卒,皆可保全。”
  “王上,天生。”多摩梨王,亦稍得心安。
  身侧公车令郭珉,进言道:“我主此来,乃行威服。岂能肆意杀伐,坐视列国血流成河。”
  闻此言,多摩梨王终是醒悟。蓟王威天下,从不以兵革之利。
  此战,必无意外。
  檄文战书,缺一不可。列国联军,既相约一战。蓟王自当应战。
  循古礼。约期未至,不可先击。
  然,“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谓“兵不厌诈”是也。又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岂能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只因蓟王此来,非只为战胜,乃为求占领。赢得堂堂正正,方能服众。
  且此战,事关身毒全局。蓟王亦需做足准备。
  次日,便有白波楼船,自殑伽港而来。乘夜色,驶入圣河。夜幕之下,依稀可见。庞大身影,次第登岸。虽不知运来何物。
  料想,必是决胜兵器。
  奈何大营宵禁。圣河详情,营中多摩梨将士,皆不得而知。
第116章
机关战象
  三日。天光微亮,鼓声隆隆。
  对垒双方,各自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以备天明,一决雌雄。
  见河岸大营,果是多摩梨将士先驱。列国联军诸将,心中窃喜。
  即便盔甲旌旗,以假乱真。身毒象兵,又岂能假扮。且行军对阵多年,是否为列国奴兵,一举一动,只眼可辨。
  以二十万多摩梨降兵为先锋,蓟王失算矣。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号角声中,联军兵士,列队齐整。士气爆棚,倾巢而出。
  数十万大军,如一字长蛇,于圣河北岸,迤迤逦逦,铺展开来。数千头战象,鹤立鸡群,恰似移动坞堡,震慑敌群。
  对面多摩梨战阵,亦不逞多让。阵中千头披甲战象,煞是惹眼。
  双方阵线,不断靠近。犹如层层浪涛,便要迎头相撞。对面来人,越发清晰可辨。距一箭地,各自驻足。前排站定,后排依次停步,怒涛层层堆垒,密集人山人海。急促呼吸,兵甲相击。肃杀之气,直冲霄汉。
  双方陈兵数十万人马。恰似“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话说。便是蓟王,南征北战,亦从未见过,此等阵仗。
  单论人数,看似五五相开。蓟王十万人马压阵。二十万多摩梨为先锋。对面列国联军,亦足有四十万众。
  诚然。若多摩梨先锋,当真临阵倒戈,挥师反击后阵。纵有白波楼船,蓟王亦难免,兵败如山倒。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多说无益,后退无门。唯彼此壮胆,挥刀先前。
  功名利禄,皆抛脑后。尽显男儿,铁血本色。
  大战一触即发。
  便在此刻。多摩梨战象,忽起重影。对面敌阵,不及看清。从同伴身后,另起一排披甲战象。不及细数,足有千头之巨。
  定睛一看,心头骤惊。
  此象非彼象。
  身披水绿清钢琉璃甲,背负各式机关器。便是两根长牙处,亦有机关另架。一眼扫过,战象披挂,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圣河旗船,琉璃爵室。不等多摩梨王先问。
  蓟王这便道破天机:“『机关战象』,出象林苑。乃孤南征林邑时所获。”
  “莫非背上所负,皆是机关兵器。”多摩梨王惊问。
  “然也。”蓟王笑答。
  多摩梨兵士,藏身机关战象身后。从先锋,变成援后。
  兵卒皆暗松一口气。
  与对面敌阵,所思所想,截然不同。多摩梨二十万兵卒,无人以此战为儿戏。更不知反反间计。
  背水一战,有进无退。
  “那便战!”蓟王一声令下。
  机关战象先发。
  象鼻倒卷,如臂使指。转动牙上机柄,为扭簧机枢上劲。
  蓄满扭力,扳机脱离。
  机簧声中。但见一道乌影,好似扇面,自机匣中,一挥而过。数百头战象,几不分先后。再仰看半空。落石呼啸,好似天女散花。
  又似石雹天袭。
  敌阵皮开肉绽,血崩如雨。
  不及反应,落石又起。战象两侧,圆盘机匣内,机臂轮转,譬如大风车。将圣河两岸,随处可见之鹅卵石,攒三聚五,抛射半空。
  无穷无尽,石如雨落。
  凡有命中,头破血流,脑浆迸溅。侥幸逃生,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好比,暴雨疾风,冰雹天灾。
  更有甚者。只需骑跨象颈之驯师,间隔俯身,塞一根香蕉入口。大象便干劲十足。
  自动装弹,象力所驱,毋需瞄准,覆盖攻击。
  “此,何物?”多摩梨王,目瞪口呆。
  “『旋风砲』。”威力,蓟王亦是初见:“乃由西林少年,马钧所创。可比风车,旋转机臂抛石。”
  “此机关,着实凶暴。”多摩梨王,心有余悸。又忽生窃喜。
  万幸早降。
  无怪后世人云:“攻者利器,皆莫如砲。攻者得用砲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用砲之术,则可以制敌。”
  敌阵四处血溅,一片狼藉。阵型散乱,章法全无。
  借“旋风砲象”掩护。另有机关战象,冲至阵前。
  机簧声中,利刃弹出。“破阵冲象”,长牙上架刀障,杀奔敌阵。背上砲台,大黄肩盾弩,趁势击发。破甲箭应声入脑。敌象前足一软,哀嚎跪地。累及背上骑士,失重前扑。合身撞上刀障,血肉碎地。
  再遭象践,血腥扑面。
  更有“猛火奔象”,背上火喷十丈。所过一片火海,左右皆成焦土。
  数年间。得蓟王授意。将作寺将武装战象,打造成机关炮台。并针对各兵种,研发出专属装备,及机关兵器。
  作为体积最庞大之陆行兽。大象当是时下,绝无仅有,最佳机关载具。
  头顶落石如雨,眼前猛火狂卷。更有刀车,直撞当面。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天下地下,三位一体。更加二十万多摩梨,乘胜追击。
  列国联军,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大象不善疾驰。正好断后。两翼骑兵,先败如潮。重骑弃甲丢盔。步兵一哄而散。
  “象军止步,其余向前。”蓟王再出王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