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006

  刘备正要开口,见三人表情颇多担心惭愧,这便醒悟。
  三人是来分讨军功的。
  此战,若无刘备神来之笔,三人必惨败而归。即便如此,鲜卑大军合围前,三路大军败相已露。又是刘备以数千家兵,独抗十万鲜卑。连施妙计,拖住鲜卑。三路汉军方能及时赶到,一蹴而就。
  刘备略作思量,这便言道:将军兵发三路时,令我兵出卢龙塞接应,如何?
  少君侯这是要把大功让给自己啊!
  三人不禁动容,纷纷抱拳道:少君侯功成不居,可我等又岂敢贪天之功!
  刘备笑问:依诸位将军之见,又当如何?
  三人似早已拟定腹稿。还是由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开口:少君侯授予我等锦囊妙计前,可否再……手书一封密信。信中让我等拖住三部鲜卑,助少君侯行捣巢之策?
  田晏的意义是,刘备派遣阎柔兄弟送出密信前,或者说大军出征之前,便与三将有书信往来。并告知三人,自己将与右北平乌桓兵出卢龙塞,占据白檀旧城,截杀一路东移的鲜卑王庭。待计成,又书信通知三将星夜驰援。里应外合,大败鲜卑。
  两份手书密信,一前一后,便可自圆其说。
  若三人提前知晓。于是乎:三将分兵三路出讨鲜卑,实为‘打草惊蛇’之计。迫使王庭东移。埋伏在半道的少君侯与右北平乌桓,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敌巢,杀大单于独子,掠走大阏氏。檀石槐恼羞成怒,招来三部鲜卑,控弦十万,大军围城。血战七日。三路汉军及时杀到,大败鲜卑,斩首数万。
  若整个过程乃是三人事先与刘备定计。此计略从一开始,便十分完美。
  变被动为主动。事前知晓和事后知晓。功劳千差万别。
  事前知晓,乃是主谋。事后知晓,乃是从谋。
  主谋,从谋。功劳自然大大不同。
第058章
后会无期
  刘备又告知三将,锦囊实有两个。另外一个由平波水砦的程普,六百里加急,经傍海道,送给辽西太守赵苞。让他务必拖住东部鲜卑。废檀石槐一臂。
  刘备的意思是说:锦囊有两个,三将须考虑辽西太守赵苞,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三人略显迟疑。所虑,是辽西太守赵苞其人,乃中常侍赵忠从弟。与三人并无交情。分功一事若被他揭破,反倒不美。
  刘备想了想道:出兵前我曾去信崔廷尉,询问赵苞为人。或可作为定计出征前,亦把他算在其中的证明。
  三人大喜。这便细细谋划不提。
  一直立于刘备身侧的乌莲,却心生愤懑。
  待三人离去,这便说道:本该是你的功劳,凭什么要分给他人?
  刘备笑答:其实整个过程,便如三人所说。若非兵分三路,直捣弹汗山。王庭又怎会东移?若非三部鲜卑主力,只顾与三路汉军纠缠。兵力不足,王庭又岂会如此轻易被我夜袭攻破?若不是三路汉军及时赶到,又怎会有今日之战果?唯一区别,不过是知道早晚。早知,晚知,对我来说,并无不同。而对三人,却大有不同。
  须知,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乃求戴罪立功。护乌桓校尉夏育,匈奴中郎将臧旻,皆是世之良将,有功于社稷。此次出兵,朝堂内外,多有反对之声。若不能胜,必遭非议。轻则贬为庶民,重则身死族灭。我大汉少三员良将,却让四夷拍手称快。且,此次北伐动议,便出自护乌桓校尉夏育。若无他上表,便无今日之大胜。
  再说,我若将功劳揽于一身,声名过于显盛。朝堂上下,必遭人惦记。禁中内外,便是我家皇帝陛下恐也会忌惮。往后行事只怕有诸多不便。将功劳分润给众将,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
  乌莲叹了口气:你倒是看得开。
  刘备反倒要劝慰她:即便如此,数次奔袭,七日血战。斩首两万余级,也是大功一件。
  乌莲转而又问:何时送她回?
  刘备沉思道:越快越好。
  乌莲点了点头:今晚我便送她归家。
  刘备又叮嘱:你且去和大阏氏商议,看她如何计较。
  乌莲点头称喏。
  乌莲虽对有倾国之色的大阏氏甚是提防,却也和她关系融洽。只要不牵扯到刘备,乌莲自没有为难她的必要。大阏氏聪慧如此,又岂能不知。这便谨守本分,未曾有失。
  听闻帐外通报,一直心怀忐忑的大阏氏,整理衣裙,起身相迎。
  乌莲与刘备年龄相仿。清白无心计。这便将刘备之意,和盘托出。听闻刘备要放归她返回高车部落,大阏氏喜极而泣。七日血战,鲜卑损兵折将,未有寸进。反被三路汉军一击而溃。
  按照胡人风俗,大阏氏也就与遍地的牛羊一样,成了战胜者的财物。刘备若用她笼络乌桓,送给手下胡人亦是平常。如今获知喜讯,焉能不泣。
  乌莲又说,大阏氏归家之日,便是檀石槐授首之时。
  大阏氏闻声,不悲不喜。轻轻顿首,拜服在地:妾身遵命。
  想着二人毕竟是夫妻一场,乌莲不由得心头一软,这便伸手将她扶起:少君侯还问,大阏氏可还有心愿未了?
  大阏氏言道:俘虏中有高车勇士,乃是妾身护卫。可否一并放归?
  乌莲点了点头:可也。
  大阏氏又谢。
  三郡乌桓,尤为忙碌。追剿残兵,抄掠部族。鲜卑远遁,草原牧民缺少保护,反倒成了被乌桓抄掠的苦主。此次随汉军出征,军纪森严。乌桓不敢滥杀,多行抄掠。围城时留下的鲜卑大营,多被用来安置部民。准备撤军时,分批迁往关内三郡乌桓驻地。
  尤其是只有八百落的右北平乌桓王乌延。有少君侯刘备撑腰,余下各部皆不敢与其相争。连日来已抄掠来数万部众。草原百姓,并无多少国家概念。谁最强横,便以谁马首是瞻。如今乌桓势大,这便降服乌桓。拔帐而走,迁往长城之内。举止如常,甚是熟络。可见早已习惯。
  关内虽草场有限,可刘备却已想好。
  关内靠近长城沿线的荒地,将被种上西域苜蓿。牧草之王,极适合田间种植。乃是让农耕民族拥有大量马匹,而无需逐草而居,游牧为生的战略资源。
  想想看,只需如种田一般,将苜蓿播种。无需田间管理,就能收获大量牧草,用来喂食马匹。组建一支精锐骑军。再凭借兵甲之利,弓弩之强。化外胡人又有何所惧!
  一旦乌桓各部由逐草而居的游牧,向农牧定居转变。再辅以通婚教化,百年后也会如淮泗诸蛮一样,融入大汉。
  苜蓿。西汉时便已传入中土。其后两千年竟未能物尽其用,着实可惜。
  养马一定要游牧么?
  三郡乌桓只需围绕苜蓿田野,圈建牧场。割草喂养马、牛、羊。战马、耕牛、羊毛,皆可与汉人互市。换取丰衣足食。待兵精粮足,便挥师北上。抄掠化外胡人。壮大部族,何乐而不为。
  骑兵皆下马攻城,故而鲜卑营地马匹众多。
  一千西乌铁骑,并数百高车王骑,还有一千大汉精骑,皆一人三马,保护数辆高车,东进平冈,直抵柳城。与已击溃东部鲜卑的辽西汉军,合兵一处,寻路北上。前往高车部族。
  帐篷高车内。大阏氏掀起面纱,与刘备话别。
  刘备虽年少,却姿容丰伟,英气果锐。站在阶下含笑抱拳,浑身皆洒脱:“后会无期。”
  大阏氏跪伏行礼,随车而去。
  目送车队远去,乌莲忽有些怅然若失:“心中可有遗憾?”
  刘备笑着点头:“颇为遗憾。”
  乌莲嘴角一撇:“既如此,何不追回?”
  刘备洒脱一笑:“江湖路远,各自相安。”
  乌莲翻身上马,脆生生的说道:“我走了。”
  刘备点头叮嘱:“早去早回。”
  送走乌莲一行,刘备这便转去伤兵营。负伤兵士,自有楼桑军医悉心照料。天气日渐转冷。刘备生怕伤兵缺医少药。这便赶去查看。
  刘备所辖,皆是楼桑精兵。重伤不多。倒是三路大汉精骑,三部乌桓,以及南匈奴骑兵,多有折损。尤其是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单于,亦在伤兵营中。
  此人干系重大。断不能有失。乃是楼桑良医重点监护对象。
  好在战事已了。伤口处置及时,未加重复发。在伤兵营中独居一帐。出入皆有匈奴武士守卫。
  少君侯大名,三军尽知。匈奴武士亦多敬佩。这便行礼放行,不曾阻拦。
  新任单于,胸口缠满绷带,正倚在病榻上看书。
  刘备轻轻一瞥,正是恩师所著《尚书章句》。
  见是刘备,便要强行起身行礼。却被刘备上前制止。南匈奴贵族,多精通汉文汉子。屠特若尸逐单于亦不例外。
第059章
班师凯旋
  刘备询问伤势如何。
  南匈奴王笑答,已然转好。不日便可下榻。
  此次随匈奴中郎将臧旻出塞,南匈奴出力甚伟。屠特若尸逐率部冲杀在前,颇为勇烈。南匈奴各部,饱受鲜卑袭扰。牛羊部众被抄掠甚多。积怨极深。屠特若尸逐单于,亲冒矢石。不仅为汉,亦为私怨。
  南、北匈奴,皆出自匈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