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1/2006

  话说,毕竟“人心皆肉长”。自客军小沛。吕奉先,非但与民秋毫无犯,更时常慷慨解囊,扶危济困。营中粮草辎重,本足食数载。然正因时常开仓分粮,赈济孤寡。花钱如流水,如今亦捉襟见肘。本是收买人心,假装良善之举。不料,竟得百姓真心相待。
  待出城,吕布竟生出一丝不舍之情。
  拨马离队,立马门前。先小沛父老,遥遥一拜。
  ‘吕奉先,去也!’
  火龙驹,四蹄腾空。疾如火线流星。踏雪追风,呼啸而去。
  虽数九寒冬,顶风朔雪,却甘之如饴。
  目送吕布大军远去。小沛父老,各自长出一口浊气。从此,小沛当无兵祸矣。
  雪橇车驾。
  陈宫、张邈,华室对坐。
  蓟国机关车驾,早已通行大江南北,皆得便利。
  “广陵郡,虽有雄城,然近江东。不宜为州治。”无外人在场,陈宫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公台以为,何处可为州治。”张邈笑问。案上徐州山川地形图,一笔一划,二人皆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下邳,可居中而守。”陈宫并指一点。
  “下邳国主,先前肉袒牵羊,臣服于蓟王。若为州治,可乎?”张邈试问。
  “无妨。”陈宫笑道:“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四国相,皆为我所用。区区一国主,何患之有。”
  张邈轻轻颔首。细看案上徐州。不由慨叹:“‘时过于期,否终则泰’。蹉跎数载,终得安身之地。”
  见张邈长吁短叹,陈宫不禁打趣:“不然。徐州四战之地,北有曹氏父子,左右分有二袁。内藏豪强宗贼为祸,外有泰山贼接山海。稍有不慎,三军倾覆。如何可安身?”
  “这……”张邈一时惊慌无言。
  陈宫见状,抚掌大笑。揶揄之意,不言自喻。
  张邈,东平长者,位列八厨。足有容人之量,故亦不以为耻。二人相视而笑,心有戚戚。
  笑罢,陈宫掀帘窥窗外雪景,喃喃自语:“此时,陶使君表奏,当入甄都。”
  闻此言,张邈亦收拢笑意。却不知,二党之争,究竟如何。
  甄都,尚书台。
  尚书令桓典,得徐州牧陶谦上表,不敢怠慢。这便车驾出宫,直奔太师府。
  车入里道,不其侯伏完,已后发先至。二人接车入府。不分先后下车。步入琉璃暖廊,直入中堂。
  身后,朝中同党,正闻讯而至。
  “吕奉先何在?”王太师,必有此问。
  尚书令桓典,正欲斟酌答曰。不料忽有人先言:“斥候来报,镇东将军已兵出小沛。”
  竟是武威将军公孙度。并奋武将军公孙瓒,亦赫然在列。
  “速遣人召回。”王太师言道。
  “这……”堂内人等,皆愕然。
  奋武将军公孙瓒,抱拳进言:“兵法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吕将军既已发兵,太师何必强为。”
  “纵有陶恭祖,上表举荐。然徐州牧授予何人,自当听命于天子。岂能私授。”王太师,心意已决。
  “太师所言极是。”不其侯伏完,急忙进言:“然,徐州四战之地,淮南袁术、江东袁绍,皆虎视耽耽。谓‘事急从权’。若待朝廷任命,徐州易主矣。”言下之意,国不可一日无主。若趁徐州群龙无首,二袁奇袭夺城。徐州易主,悔之不及。更加朝廷党争激烈,若不先入为主,必成拉锯。悬而未决,亦被二袁所趁。更加徐州牧陶谦,本就有举州相托之心。且行三让之礼。吕布取之,亦无可指摘。
  以己度人,此乃上上之策。
  不愧王党之首。
  不其侯伏完一席话,令王太师回心转意:“表书何在?”
  “表书,在此。”尚书令桓典,急忙上呈陶谦表书。
第197章
袁术遣使
  细看陶谦上表,王太师这便言道:“陶恭祖,似有未尽之言。”
  “太师,何出此言?”尚书令桓典,求问。
  “不日,可知。”太师并未明言。
  一众僚属,面面相觑。不其侯伏完,斗胆发问:“敢问太师,徐州之事,该当如何?”
  “如实上禀,天子必有决断。”王太师言尽于此。
  “喏。”群僚下拜。
  比起众人患得患失,不知所以然。不其侯伏完,心中坦然,稳操胜券。
  所谓“覆水难收”,“木已成舟”。待此表,上呈天子。吕布早已兵不血刃,窃据徐州。纵曹氏父子,百般不愿,亦难转圜。更加新得淮泗四国,尚未吞吃入腹。并无余力,再攻徐州。更有甚者,唯恐吕布挥师北伐,曹氏父子还需行,羁縻之策。与其虚与委蛇。
  可想而知。朝堂之上,两党默契。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乃至,不了了之。
  痛快。
  当浮一大白。
  车驾出太师府,不其侯伏完,仰天大笑三声。
  徐州终可,为我所用。
  淮南,楚都寿春。
  徐州邸报,亦传入江东车骑将军,兼领扬州牧,袁术府。
  金碧辉煌,文武分列。
  “与吕布之盟。诸位,以为如何?”袁术居高下问。
  话说,先前,吕布困守小沛,粮草不济。袁术遣合肥侯相,八厨之胡毋班。携二十万斛米入营。暗结二家之好,又相约共分关东。
  时,如胡毋班所言。袁术携众渡江,据守淮南。乃为护江东周全。长江天险,不可共有。故欲取江夏、广陵。并九江、庐江,四郡连为藩屏。
  故与吕布相约,取徐州广陵一郡。且二十万斛米,不过一成首付。待吕布得徐州,如约割广陵,袁术当十倍与之。再赠米,二百万斛。
  今闻陶谦三让,吕布已兵发入徐。
  袁术必有此问。
  长史杨弘答曰:“‘先背约者,受天不祥’。吕布虽匹夫之勇,然自客军小沛,未尝有失。今三让礼毕,如愿入徐,当可遣使相贺。言盟约之事。”
  袁术不置可否。又言道:“先前,曹孟德亦与我有约。淮泗八国,已得其四。江夏一郡,何人讨之?”
  主簿阎象答曰:“卑下以为,江夏乃刘景升所治。曹孟德,初得四国,民心未定。更加,徐州又为吕布所得,故断难出兵,助明公取江夏之地。”
  别驾韩胤,亦进言道:“隆冬时节,亦难发兵。”
  袁术轻轻颔首:“也罢,先取广陵。”
  谓“一客不烦二主”。此去徐州,仍以合肥侯相,八厨之胡毋班为使。
  待胡毋班,领命自去。
  袁术又问:“许相以为,此去吉凶几何?”
  阜陵王相,名士许劭,斟酌言道:“吕布,傲世桀雄。陈宫,谋主之姿。此去,当是五五之数。”
  许劭天下名士,袁术颇为优待。故闻此两可之言,亦不以为意。
  静候佳音便是。
  试想。吕布主徐,四战之地。若无外援,断难保全。再思,曹孟德、袁公路、袁本初,数路齐攻。单凭徐州数万兵马,左支右捂,首尾不能相顾。久战必败。
  不如将广陵割让袁术。如此,江北无虞,二袁休兵。吕奉先,全力北顾。与曹孟德一争雌雄,岂不快哉?
  徐州,广陵城。
  陶恭祖,自觉命不久矣,遂三让徐州。吕布携大军入城,接管州治。虑及陶恭祖,病入膏肓,不宜轻动。吕布、陈宫,入府拜见,好言宽慰。不必急于迁府。
  广陵斗城,立于蜀冈之上。北城内有章台宫,显阳殿等,本为吴王刘濞宫。俗称“广陵金城”,今为徐州治。南城,俗称“广陵楚子城”,为广陵郡治。
  于是,吕布另开章台宫,显阳殿,暂为州治。待坐稳一州之主,再迁治下邳不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