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3/2006

  即便远隔万水千山。日夜三千里,木兰先锋,十日必达。彼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下皆汉土。居于何处,无有不同。
  蓟王出征前,命国相分户大通郡。二位国相,奉命行事。年前已分三万户。上计署预计,待八月案比时,今季分户,当不下三万二千户。蓟北四县,两季得民,达六万余户。再加旧时民户,足有十万户。
  如前所言。只需三百出仕。得千石高俸,不过二三载之间耳。谓吏治民生,锦上添花。只需满腹经纶,德才兼备。出仕蓟国,必可一展长才,青史留名。
  大通郡之后,便是三川郡。亦不出二载,当可得民十万户。
  如京兆三休,升任千石城令,唾手可得。灵辉殿中,觅得一席之地。
  时人早有先见。蓟国城令,出为郡守;蓟国郡守,出为州牧;蓟国州牧,出为三公九卿。封侯拜相,易如反掌。
  金乌大殿,夜宴正酣。
  殿中嘉宾,非富即贵。除蓟王属吏,陪坐侧席。余下皆出,王侯显爵。然毋论荀氏六长之首,亦或是京兆三休其二,乃至外族家臣然仁。儒雅之风,不减分毫。
  蓟王尚简,少有累日大宴。然为款待诸王,并姻亲。大雅之堂,破例奢靡。
  座下属吏,名流高士,如过江之鲫。席间或吟诗作赋,或舞剑助兴。与会嘉宾,叹为观止。各自唏嘘。推杯换盏,便是推心置腹。觥筹交错,便是彼此交心。一场酣畅淋漓,宾客大宴。足可弥合间隙,拉近距离。
  常闻“筵无好筵,会无好会”。然待如蓟王这般,威赫天下。何言有求必应。即便,免开尊口。身逢,万阻千难,亦消弭于蓟王座前。
  见中书仆射蔡琰,人间绝色。潋滟无双,却避坐侧席。便有北天竺国主,捧杯离席,欲掀帘相敬。
  被蓟王元舅。乌桓率众王乌延,半路截下。痛饮三杯。这便熏熏然,不辨南北东西。被诸王踉跄架回。引来哄堂大笑。
  蓟王遂命蔡琰,卷帘离席。遥敬诸王一杯。
  话说,诸王离席敬酒,并无恶意。所谓“关关雎鸠,君子好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趁酒兴离席,亦是“发乎于情”,不能自已。
  蓟王命蔡琰,卷帘相见,隔席敬酒。乃出“止乎于礼”。
  蔡琰乃蔡少师长女。好客之风,亦出家门,自幼濡染。时,会宾客齐聚,蔡少师,常使蔡琰堂中抚琴,以悦嘉宾。足称风雅。蔡琰又岂畏,此等场面。
  论诗酒琴操,蔡琰亦可称“大家”。为中书令长,必如赵娥、荀采这般,女中豪杰。
  北天竺诸王,初来乍到,不知所以然。
  贵为蓟王元舅。乌桓率众王乌延,焉能不知蓟王家事。效前中书令赵娥,今中书令荀采,中书仆射蔡琰,必入蓟王家门。或为贵妃,或为王妃。蓟宫二十一殿,必有其一。断不可有丝毫,轻薄之举。
  此时拦下,举手之劳,却是救命之举。
  知蓟王为丽珠、乌莲二妃,并漠北六氏美人,增筑蕊珠殿。乌桓率众王乌延,高车副伏罗归义王,焉不大喜。蕊珠馆,蕊珠殿,一字之差,鸿沟之别。蓟王后宫佳丽日丰,然丽珠、乌莲二妃,有宠不减。
  二妃身系北疆,百万部族。大汉家国同构。若受冷落,必殃及家门。蓟王为二妃增筑蕊珠殿,北疆百万部族,皆与有荣焉。循例,贵妃可诞二子。
  有宠,必结珠胎。
  高车副伏罗王言。欲以白海为内湖,开沟渠引(濡)水,督造新王城。求蓟王遣良工北上相助。
  蓟王欣然应允。
  高车十二归义侯,皆变农牧。便利起居,豢养获利。尤其马邑、牛牢,集中饲养。利于幼崽存活,来年出栏亦高。加之蓟王打通草原航道。五百石革船、千石漕船、万石大舡,可经蓟国诸水,广输草原。转运青储饲料,督亢新谷,楼桑机关,蓟国名产;贩回羊毛、鲜奶、乳酪、皮革、牛马。
  互市之利,于双方而言,皆断难轻弃。
  为此。蓟王不惜工本,将航道上溯至塞北草原。
  大辽水乃其一。另有濡水、鲍丘水等,“从塞外来”之水。多年前,蓟王已命人,截弯取直,开凿航道。险要处筑堤储水,立牵引栈阁,今多已大成。
  诸水航路,大辽水运,一指首屈。
第十二卷
六合
第001章
义存无斁
  三足金乌,船宫七殿。
  蓟王中殿,大宴诸王。
  诸王女眷,则于左右偏殿赴宴。由蓟王妃嫔,盛情款待。待罢筵,自有宫人,送入各处寝殿。与王共寝。
  金乌船宫仪轨,不下蓟王宫。自上而下,泾渭分明。不容半分差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诸王皆已酣醉。多饮恐忘形。蓟王遂起身罢筵。群臣恭送,再将诸王,把臂搀回。前、后、左(前后二殿)、右(前后二殿),计六殿。与中央大殿,以三重十字飞阁相连。三重之上,唯天梯上下。断不会出错。飞阁皆有御姬守卫,望楼还有女仙值守。甲板上下,另有绣衣都尉史涣,领绣衣吏警备。海上坞堡,守备森严。毋论经停何处,皆安全无虞。更何况,辽关水砦,亦有精兵驻守。
  即便心怀不轨,欲登船行刺。亦需先入水砦,再攀金乌。稍有不慎,命丧当场。东窗事发,插翅难逃。
  凡归属船宫建制。无论女官、属吏、宫婢、卫士、匠人、舟楫士,出身清白人家,举族居于南港。非三族连保,不得登金乌也。且各层甲板,并各舱室,进出皆有口令。层层门禁,生人勿进。即便抱恙有疾,船宫亦有良医。不得私自上下。
  船宫后殿,蓟王寝宫。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自上元夫人,假扮公孙王后,赚开宫门,一众御姬便如临大敌。
  不惧刺客死士。只怕诸夏仙门,无所不用其极。
  仙门唯有仙门制。再思钟贵妃,豪掷亿钱。聘王母座下二夫人并七玉女入家门。与诸夏仙门,化干戈为玉帛。堪称神来一笔。至此,蓟王与诸夏仙门和解。才有天下女仙,闻讯出山,自荐枕席。勠力同心,共襄盛举。助蓟王延年益寿,天下归一。
  蓟王投桃报李。亲征天竺,灭佛国,立丰州。引十万户汉民,反哺佛地。可想而知,必有诸夏仙门信徒,于丰州扎根。此消彼长,仙佛共生,几成定局。
  且得蓟国,年年巨额门俸。待蓟王三兴。西王母国,与(大)汉同休,亦可预见。
  故,王母遣使觐见。欲求靖陵立司金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王太后焉能不知。且上元、云华二美人,皆已孕身。仙门亦可诞下麟儿。王太后自是,乐见其成。
  凡与蓟王相干。事无巨细,王太后皆心知肚明。谓“知子莫若母”。三墩与母亲,自幼相依为命。母子情深,“虽石泐(lè)海枯,义存无斁(yì)”。
  蓟王,至人无己。正因,大爱无疆,胸怀天下。
  王太后遣人来报。言,东瀛妃那美,所居灵辉殿五重登真馆。美人卢暒、上元、云华,所居北宫易迁馆。当择一馆,擢升为殿。
  登真,犹登仙。乃取成仙之意。乃东瀛妃那美,并一众观天阁女仙所居。内置白阳池。池中以温泉水辅以仙方,调配而成“解秽水”,可解秽气。为天师道,不传之秘。蓟王常乘夜而来,容成仙修后,与众名女仙共浴。
  易迁,仙人所居宫名。位于北宫三、四二重。侧倚十字飞阁,出馆可下北宫苑。凡与仙门,沾亲带故,多居于此馆。如美人田圣、骆晹、卢暒等,并称“易迁美人”。各有仙号,“钩弋夫人”、“冥蝶夫人”、“幽姬夫人”,不一而同。
  王太后言下之意。东瀛妃那美,本是昔日邪马台,今之筑紫国女王。又是列岛神女巫。东瀛诸国,皆奉其为女主。奉蓟王为男主。东瀛列岛,日渐持重。事关东瀛都护,百年大计。(东)瀛妃那美,理当策封为贵妃。独居一殿。
  蓟王遂命将作寺,增筑易迁殿,为蓟宫二十二殿。策封瀛妃那美,为贵妃。易迁美人,皆充媵从。
  如此,登真馆专置观天女仙。由释比翟姜、墉宫玉女等,众仙门美人掌管。约定俗成,凡珠胎暗结,成功受孕之女仙,皆入易迁殿。“先登真,后易迁”。谓“先登后迁”。相沿成习,遂成惯例。
  春光明媚,蓟王先醒。
  鸳鸯合欢榻上,玉体横陈,美人海棠春睡。
  抽身下榻,自下浴室。御姬相伴,沐浴更衣。宫人来报,诸王宿醉未醒,早餐皆已预备。可随时享用。蓟王遂入餐厅,与后妃用餐。
  再入正殿,受群臣觐见。
  蓟王此来,绝非享乐。家国天下,不可缺一。交善诸国主,亦是怏怏上邦,待客之道。另效雍奴薮,析分三川郡之事,亦需蓟王钦定。
  三川守荀谌,领西川长第五巡、东川长令狐邵、中川长金尚,已入殿恭候。
  “拜见主公。”昨夜把酒言欢,酒气未消。今早,神清目朗,举重若轻。果然名士风范。
  “免礼。”殿中只有主臣之分,自毋需多礼。
  “三川郡如何析分,诸位可有高见。”蓟王居高下问。
  “禀主公,或可东西中分。”三川守荀谌,虽未能位谋主之列。然才智乃荀氏六长之首。不在蓟都尹娄圭之下。
  荀谌之意,东西划分,而非南北。蓟王心领神会:“与长城并行。”
  “主公明见。”荀谌答曰:“以医无虑山,并大辽水为界。中分三川郡。便于戍边,亦利圩田。”
  “善。”蓟王从谏如流,转而又问:“当取何名。”
  荀谌亦有所思:“《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地区内最大最重要之名山,主山)’。既是幽州‘山镇’,何不取‘北镇’之名。”
  “北镇,镇北也。”蓟王一语中的。先前蓟王已设安北郡。再置镇北,恐引关外骚动。“北镇”,却无此虑。
  “未尝不可。”蓟王轻轻颔首。依荀谌所言,东西横切。抵近长城,为北镇郡。南部仍为,三川郡。
  知蓟王不欲用“镇”字。西川长第五巡,再进良言:“雁门关,为雁门郡。辽关,何不称辽关郡。”
  “‘镇,安也’。‘辽关’,省‘关’。取名‘安辽’如何?”蓟王博采众长。
  “主公,明见。”群臣拜服。
  安辽郡下,又置赤璋、中野、辽关三县。
  至此,临乡侯国不计。蓟国足有,五尹十守,五十又一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