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8/2006

  便有心腹接过,察验无误,转呈曹孟德。
  “嗯?”曹孟德,拆封一观,“意外”出声:“刘青州,欲下击袁术。”
  “司空,明见。”王彧小心作答。
  曹孟德冷言逼问:“莫非,刘青州欲报家门私仇乎。”
  “不然。”王彧沉着应对:“明公,乃为诛国贼。”
  “不可。”曹操佯装不许:“袁术不过癣疥之疾。吕布方为心腹大害。今窃(据)徐州四国一郡,阴怀不臣之心。刘青州,当助某,先诛吕布。再灭袁术,不迟。”
  “明公所言极是。然,‘矢在弦上,不可不发’。”王彧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闻乃刘繇策划,合四家之力,共灭袁术。曹孟德心中冷笑,而面色不变。利欲熏心,仇恨蒙眼。刘繇自领主谋,除洗尽污名,亦可趁机扬名。只需败袁术,长涂二龙,名动天下矣。
  细听青州别驾王彧,滔滔不绝:“吕布击袁,徐州空虚。司空,亦得良机也。”
  “嗯……”曹孟德深思熟虑,这便勉为其难:“可。”
  “谢司空成全。”王彧大喜下拜。功成身退。
  曹孟德,冷眼旁观。一切皆不出荀彧所料。此乃陈宫之谋。长涂二龙,报仇心切。甘为其所用。以为,合四家之力,定可一雪前耻。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吕布必不舍兵力,草草敷衍了事。而后秘遣大军北上,袭掠关东。
  曹孟德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定要吕奉先,折戟沉沙,铩羽而归。
  深谋远虑。曹司空,一时难抑雄心。
  不其侯府。
  便在青州别驾王彧,投刺司空府时。后将军长史王肱,亦投刺司徒府前。
  谒见伏完当面。为长涂二龙之刘岱,求取四镇将军雄职。
  先前,汉中史侯、关东董侯,结兄弟之盟,共抗江东。二处朝堂,各分官职。
  依曹太保之意。
  卫将军兼领兖州牧曹操,领镇东将军。前将军领荆州牧刘表,领镇南将军。镇西将军,为轻车将军领豫州牧丁原。镇北将军,则授后将军领青州牧刘岱。时刘繇为袁术所败,流离失所。故不再此列。
  后因党争,不了了之。四镇将军,镇南授刘表,镇东拜吕布。刘焉领镇西,另有镇北,无人认领。
  长涂二龙,于四家击袁前,青州牧刘岱求雄职以加重名。亦无可厚非。
  “刘正礼,自立营河东,兵马几何?”伏完必有此问。长涂二龙,兄弟齐心。知刘正礼,足料刘公山。
  “禀司徒。今有京兆虎牙、扶风雍营,营士五万。”王肱虽掷地有声,却不知是否夸大其词。
  然,如前所言。加授雄职,鼓舞士气。亦是胜战之策。
  伏完斟酌言道:“老夫,且代刘公山,进言天子。”
  “谢司徒。”王肱不虚此行。
  稍后,请尚书令桓典,入府相商。
  伏完、桓典。并称王党席首。今朋党四散,颇多孤木难支。尤其朝政渐被曹党把持。尚书令桓典,如架火烤。颇多心灰意冷,退意萌生。
  见其心不在焉,伏完这便好言相劝:“胜负未分,令君切莫自疑。”
  桓典一声长叹:“太师殉节,志士投北。甄都只剩你我,何言胜负?”
  伏完遂以心腹之言相告:“吕奉先,欲兴兵讨贼,得你我相助,方可成事……”
  “竟有此事。”闻陈公台再出奇谋,桓典不禁振奋。
  “长涂二龙,求四镇雄职。乃依计行事也。”伏完又道。
  桓典斟酌言道:“今,朝堂皆曹党。欲成此事,需得一人相助。”
  “何人?”伏完似已先知。
  “车骑大将军,董重。”桓典所言,正是伏完所虑。
第023章
党坚势盛
  “董重其人,明哲保身。”伏完反问:“闻,天子问政。董重言无朋党可用。岂能助我成事乎?”
  “此一时,彼一时也。”桓典久居尚书令大位,自有真知灼见:“陛下,欲以外戚制曹党,故问政董重。董重,忌曹党势盛,故不敢直言。今闻司徒登门,必不敢不应也。”
  “哦?”伏完略作思量,这便醒悟:“欲结好老夫。”
  “正是。”桓典言道:“司徒亦是外戚矣。”
  言下之意,待天子元服,封伏贵人为后。伏完便是当之无愧,外戚大将军。天子重用外戚,制衡曹党之心,朝野上下,昭然若揭。董重既为弄臣,必处处以天子,马首是瞻。此时不结好伏完,壮大外戚集团,更待何时。更有甚者,长涂二龙,求取四镇将军雄职。表面看来,乃为四家攻袁积势,非与曹党敌对。且为笼络外镇,曹孟德亦当,大开方便之门。成人之美。
  “善。”心念至此,伏完这便定计。
  遂遣人登门投刺,约董重相见。董重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故司徒伏完,投刺谒见。以示谦卑。
  趁曹司空以日易月,奉官守孝之期未了。约定时日。董重中门大开,亲迎司徒安车入府。
  宾主落座。
  伏完开门见山,言及长涂二龙所求。
  果不出桓典所料。董重有求必应,夸下海口。天子座前,全力相助。
  伏完又道:“长涂二龙身后,四方将军位,可授公孙二雄乎?”
  “这……”董重这才醒悟,伏完一石二鸟。既助长涂二龙达成所愿,又趁机笼络公孙二雄。
  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若只为锦上添花,伏完何必屈尊登门。于董重而言,若不能雪中送炭,又如何能令伏完,折节相交。
  伏完言罢。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待董重天人交战,咬牙言:“善。”
  这才徐徐睁眼:“老夫,谢大将军。”
  “司徒,言重。”董重不敢托大。
  江东石城,大将军袁绍幕府。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扼秦淮长江水路,守建业帝王之宅。大将军袁绍,命人于秦淮水口,造雄港。取古名金陵港。为建业门户。交扬二州,悉数平定。合肥侯坐镇建业,聚拢江东繁华鼎盛,渐有王霸之姿。
  袁术遣使求救。袁绍遂开府议。
  “长涂二龙,并荆州刘表,徐州吕布,共击淮南。诸位,以为如何?”大将军袁绍,居高下问。
  “宜命群雄来援。”大将军长史,郭图进言。
  时二袁携群雄过江。助合肥侯割据江东。论功行赏,封王匡、桥瑁、鲍信、刘勋,四人为丹阳、会稽、豫章、吴,四郡太守。各领麾下精兵,光复郡境,守备要冲。稍后,又得臧洪、孔伷等人,并家门兄弟袁叙、袁胤,外甥高干,过江来投。皆授太守之职。
  袁绍以江东大将军,兼领交州牧。深忌州中大族,士燮兄弟擅权。于是,效蓟王析分河西四郡并西海,另立雍州之举。年前,袁绍上表合肥侯,析交州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另设广州,州治番禺。比史上吴景帝永安七年(264年),初立广州。足早七十余载。表颍川韩馥,字文节,为广州牧。韩馥,少为袁氏门生,曾为御史中丞。
  袁绍所用,非亲既故。
  江东人事,足见一斑。
  析分交州,可谓一举多得。既弱士燮之势,又增袁绍兵威。且苍梧、郁林二郡,乃攻略荆南之重镇,袁绍遣心腹淳于琼、蒋义渠等守备要冲,招募山民,亦为西征积势。
  谓“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多年经营,今非昔比。尤其,二袁之中,袁术骄豪,好大喜功,号“末世奸雄”;袁绍,爱士养名,宾客所归,号“据土人雄”。
  袁绍自据江东,刻意隐藏羽翼,行韬光养晦。麾下群雄,兵强士壮。正当一用。
  二袁,高下立判。
  袁绍又问:“何解淮南之围。”
  “可攻荆南。”郭图已有定计:“‘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江东之强众,以伐刘表,其势譬若覆手(易如反掌)。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此乃孙子,围魏救赵之计也。
  “善。”袁绍从谏如流。
  比起江夏、广陵等,江北诸郡,袁绍更垂涎荆南。只因欲偏安江东。以大江为界,固守割据之势。待江东豪强宗贼,皆为袁氏所用。齐奉合肥侯为主。即便蓟王传檄天下,亦不敢轻易来攻。
  袁绍窃以为。凭借与刘玄德,刎颈之交。待蓟王三兴。四世三公之袁氏,家门更盛。不然,刘玄德,如何兵不血刃,尽得江东之地。
  时下群雄,无人敢与蓟王争锋。然庇护于皇权之下,趁天下播乱,最大得利。亦是群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每每虑此。袁绍不由得,意气风发。
  『应有尽有袁本初』,『不可错过曹孟德』,『别无二处袁公路』。洛阳击鞠,一战成名。本以为,不过少年轻狂时。岂料一语成谶。冥冥之中,似皆有定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