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5/2006

  “非也。”宋奇遂道明原委:“乃为大贤良师所求。”
  “大贤良师,又为何人?”曹节自当仔细。
  “辽东豪商。”宋奇如实相告。
  “辽东。”八丽养成,费尽心血。曹节本不欲贱卖。奈何皇后兄长,亲自登门。曹节焉有,拒绝之理:“既出君侯,老奴敢不从命。”
  “谢,老大人。”
  东郭马市,子钱家。
  得洛阳亲友,指点迷津。豪商田韶,慕名而来。
  如前所知。折桂馆,经营有三:蟾宫折桂、定制贵女、诸园赎人。
  诸园赎人,需入马市子钱家。对外诈言,贩购丽女。
  上呈名刺,见“辽东田韶”。子钱家,心中大喜,而面色如常。正是恭候多日之豪客。
  遂请入华室相商。
  “田君,可知京师之贵乎?”
  “未可知也。”田韶久居辽东,不常入京。
  “天子于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以为大乐。于是,公卿贵戚,转相仿效,至乘辎軿以为骑从,互相侵夺,贾与马齐。故,京中之贵驴。”黄门子钱家,媚笑作答。
  田韶笑道:“此来,非为贩驴。”
  渤海黑驴,天下驰名。何必舍近求远。
  “天子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故,京中亦贵胡。”
  田韶豪商出身,闻弦歌而知雅意:“市中有胡女乎?”
  “大汉京师,岂无胡女。”见机一到,子钱家这便暗授机宜;“田君待人定,车入北邙,上商里……”
  目送田韶,满意而去。子钱家,遂返内室。
  濦强侯,已待多时:“田韶,为何人所求。”
  “楼桑少君,刘备。”子钱家,牢记于心。
  “楼桑刘备。”濦强侯,穷尽所思,亦未闻其名。
  话说。宋奇此来,乃兴趣使然。且看令大贤良师,破例开口,代为相求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不料,竟是籍籍无名之辈。
  “正是。”子钱家,亦不闻其名。窃以为。说动老大人割爱。此人,必有不凡之处。实则,若非濦强侯亲自登门,曹节岂肯割爱。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稍后,宋奇自去不提。
第159章
过人之量
  金市玉肆。
  待濦强侯,如约赴会。
  神上使马元义,已恭候多时:“大贤良师传书,求为楼桑少君,刘备复爵。”
  “刘备?”宋奇闻言皱眉。此名,似有耳闻。
  “君侯,何故?”马元义不解。
  略作思量。宋奇便忆起,先前之事:“乃辽东豪商,田韶之主。大贤良师所求胡女,便为此子。”
  “这……”马元义亦始料未及:“楼桑少君,必有过人之量(言‘强力过人’)。”
  大贤良师,先乞为其蓄奴,今又求为其复爵。刘备此子,究竟何方神圣。令活人无数,以善道教化天下之无上仙师,屈尊求人。且一而再,再而三。
  向来,免开尊口,随遇而安;生性豁达,大贤良师。竟屡次三番,皆为楼桑刘备。濦强侯忽觉有趣:“既出大贤良师,某岂不成人之美乎?”
  “谢君侯。”马元义,亦得轻松:“楼桑少君,乃前中山靖王后,陆城侯枝属。今当为亭侯。”
  “区区十里之地。”宋奇一笑了之:“亭侯何用?”勿怪宋奇言笑。同为君侯,宋奇食邑乃汝南濦强县。汝南富庶,且足有一县。岂是区区十里楼桑,可与之媲美。
  马元义忽又记起一事:“闻可酿‘果仙冻’。”
  “此是何物?”宋奇必是初闻。
  “果如冰冻。”马元义亦道听途说,并未亲见。
  “与豆腐何异。”宋奇,望文生义。
  “闻乃百果所酿。”马元义,人云亦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宋奇言道:“今汉又出,淮南(王)刘安乎?”
  洛阳西郭,曹节府。
  因贩窦氏八丽,数年前,宋奇与曹节结交。时有往来,各取所需。黄门迎来送往,虚情假意,足可乱真。至于真心几何,实不值一文。只需交割利益,自当水到渠成,钱货两讫。
  谓“一事不烦二主”。皆出大贤良师,自当再求曹节。何况大长秋,本就是皇后近臣。
  宾主落座。闻宋奇来意。
  曹节忽问:“楼桑少君,公子知否?”
  “其人名唤刘备。尚未及冠。北地颇有声名。”宋奇便为此来,焉能不知。
  “此子,乃前中山靖王后,陆城侯枝属。”曹节遂以宫中隐秘相告:“崔廷尉上疏,乞复刘备祖爵。”
  “竟有此事。”宋奇始料不及。莫非,大贤良师,另求旁人。
  察言观色,曹节炉火纯青:“君侯所求,亦为此子乎?”
  “然也。”事已至此,宋奇无需隐瞒:“老大人当知。窦氏八丽,亦馈此子。”
  “君侯,所言是也。”曹节必已早知,这便婉言相劝:“老奴,窃以为。十里亭侯,求之不难。三公九卿,其一足矣。然若,百官同声。子曰:‘过犹不及。’事恐难为。”
  “老大人,所言是也。”宋奇亦如此想。
  果不出曹节所料。复爵终未如愿。
  前汉陆城侯,今汉不过十里亭侯。凭献“果仙冻”之功。少年天子,欢喜下诏,唾手可得。奈何三番五次,皆有人代为进言。陛下,异样忽生,不厌其烦。区区亭侯,何必劳师动众。众卿所欲,朕偏不予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宋皇后一朝被废,宋氏满门惨死。与大贤良师相交,反救宋奇一命。得宋奇暗中相助,太平道,今非昔比。彼时信众,不过流民百姓,多凄苦无依。如今,洛阳达官显贵,亦多有信奉。便是禁中,亦广有死忠。
  宋奇通晓京师世故人情。每每投其所好,事半功倍。虽深藏不露,然居功阙伟。
  大贤良师,之所以,不惜动用宫中人脉,甘冒杀身之祸,将宋奇救出。除私交甚笃,义气使然。宋奇出身勋贵之家,可助太平道兴盛京师。且满门被害,与汉室血海深仇,不死不休,亦是主因。
  如此说来。大贤良师,早有篡汉之心。否则,又何须费尽心机,独活宋元异。
  北邙,上商里。
  逢夜深人静时。宋奇车驾驶入里道。
  命书童下车,叩响铺首。
  “来者何人?”门后有人出声询问。
  “扶风侯公子。”书童答道。
  “主父不见异客。”门人答曰。
  “曹大人,手书在此。”书童将荐书,自门缝塞入。
  “客且少安。”门人自去禀报。
  少顷,院门开启。门人耳语书童。书童返车,如实相告。宋奇,乔装改容,化身侯公子,孤身下车,乘夜入院。
  仆人挑灯引入后堂,与家主相见。
  “拜见,秦太仓。”侯殷肃容下拜。
  老者含笑点头,亦如先前。
  静待小黄门合力搬出沙盘。老者取细木书道:“公子,何人?”
  宋奇亦取细木在手。“扶风侯殷”四字,将将写完,又尽数划去。重书真名:“扶风宋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