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0/2006

  送入为药,送出为渣。
  一众家臣,心中稍安。
  陆续又有其二、其三,药渣送出。
  比及天光初露,暗门终是开启。
  内中云雾缭绕,余香绕梁,宛如仙境。
  “仙姑?”拓跋缃试问。
  “在。”满是疲惫之声,自云雾中传出:“大将军,已无恙。”
  此话一出。里里外外哭声一片。
  天可怜见。天可怜见!
  轻抚刘备英气勃发,又杂有一丝稚气未脱之脸颊,甯姐姐吐气如兰:“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小弟‘龙盘虎踞,鸾集凤翔’,御女无数……”
  药入病走,刘备似有耳闻。唇角微动,却又酣睡不提。
  七夫人,这便将夫君推出密室。殷勤服侍,又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生怕刘备病情反复,忙忙碌碌,竟不知太平圣女,何时不辞而别。
  只留下一张药方。
  见主人无恙。亚马逊女王,亦入密室,查看同伴状况。
  见几位亚马逊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本以为必然承欢塌上。
  一问方知,竟未侍寝。
  皆言,乃三药之功效。入室御姬,不过从旁帮衬,出了把气力而已。
  至于那三副药剂,究竟是何许人也。亚马逊亦摇头不知。
  再说。蒙面掩口,五花大绑。
  如何能知?
  片刻之前,密室之中。
  隐主功德圆满,只需拔除金针,便可隐入灵台。神鬼不知,踪迹不显。
  忽觉耳畔,颤声轻唤:“何人毁我清白。”凌迟之痛,焉能不醒。
  隐主,盘肠大战,厚积薄发。心驰神遥,毫不设防:“刘备。”
  不等太平圣女,拔除金针。隐主一夜存疑,亦不得不发:“何人救我性命。”
  “窦妙。”
  金针出颅,灵魂出窍。
第188章
三药为何
  闻角玉所出。增成大殿,落针可闻。
  便是国老,亦惊慌失色。唯王太后,镇定如初:“甯儿所言,永乐必是三药其一。”
  “母亲,明见。”甯贵妃再拜。
  “王上知否?”王太后又问。
  “时,灵台隐主,夫君必不知也。”甯贵妃如实作答。
  “其后知否?”王太后追问。
  “明隐灵和,至人无己。当尽知也。”甯贵妃答曰。
  蓟王醒后,曾问上元夫人:一身二主。隐主隐藏至深。若非生死关头,断不会觉醒。合为真我,许多记忆,凭空摄入,闻所未闻(《详见:列宿·011
珠联璧合》)。
  上元知夫君所忧,乃真我所获,不足为信。
  刘备试问:谓海市蜃楼,虚无缥缈。隐主所记,可十足为真否?若出幻梦,谬之千里。又当如何。
  上元答曰:谓去伪存真。凡被真我所录,皆是真。
  刘备闻言,神色一黯。
  彼时,已尽知隐主所知。
  “三药为何?”王太后,必有此问。
  贾诩伏地答曰:“太后少安。”
  “善。”王太后,心平气和,不动如山。
  “掖庭令。”
  “奴婢在。”毕岚犹未回魂。
  “掠董太后入蟾宫,可是永乐宴后。”
  “正是。”毕岚幡然醒悟。蓟王刘备,亦是于此宴中毒。
  “鲁相。”
  “下臣在。”
  “(是夜)携梁冀金山登蟾宫,何所求。”
  “乃奉圣女之命,求诸园三贵人。”宋奇答曰。
  “圣女求诸园贵人乎?”
  宋奇这便醒悟:“圣女乃求,‘为母三妇’。并未言及诸园。乃下臣携金囊入太仓,求大长秋援助。大长秋曹节,遂命长乐太仆段珪,取馆中诸园三贵人,送入东郭马市。”
  “诸园三贵人,鲁相亲见否?”
  “未曾亲见。”宋奇如实作答:“未等长乐太仆归,下臣已先离。”
  “何人可证。”
  “奴婢可证。”毕岚伏地答曰:“时,奴婢入蟾宫,正见鲁相,自出别馆。”
  “何以知之?”
  “鲁相往来蟾宫,奴婢焉能不识。”毕岚笃定。
  “馆中曹节,何所言?”
  毕岚心情大定:“奴婢入馆,见案上积金。遂问何故。大长秋答曰,乃鲁相所馈,梁冀金山,以求折桂,永乐太后。”
  言及此处。殿中宿老重臣,无不醒悟。先是太平圣女,传命宋奇,求为人母之妇三人。宋奇遂携梁冀金山,登太仓,求救曹节。
  曹节又命永乐太仆封谞,取馆中诸园贵人中,曾分娩者三人。欲送入东郭马市,胡姬酒肆。
  不料,曹节临时改意。却诈言扶风侯公子,一掷千金,求与永乐太后,一夕之欢。终归“财能通神”。毕岚不疑有他,趁永乐署灾,宫中内外,漏洞百出。遂携心腹,夜入偏殿。盗取永乐太后,入蟾宫一夜。
  不料,永乐太后,并未被送入别馆,与宋奇苟且。
  乃被暗送东郭马市。为救蓟王,一夜辗转。
  “越骑校尉。”
  “末将在。”
  “永乐宫宴,可有人夜入太仓。”
  “正是鲁相。”曹冲答曰。
  “何时下出?”
  “有顷而已。”
  此亦可佐证。宋奇并未在蟾宫留宿。宋奇证言,足可采信。入蟾宫,乃为求诸园三贵人,为蓟王刘备解毒。而毕岚所言,乃奉大长秋曹节之命,掠永乐太后入蟾宫,与宋奇苟且,便不足为信。
  若毕岚所言为真,曹节之命必作伪也。
  曹节因何,临时改意。且避易就难。不取馆中唾手可得,诸园贵人。翩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盗天子生母,永乐董太后。但凡事发,夷三族之祸也。
  “大长秋,何以诈言?”贾诩此问,另有深意。
  “奴婢,窃以为。”同为黄门,将心比心,毕岚以己度人:“不舍梁冀金山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