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2006

  此番北巡,正因将作寺上报,欲造纵穿大漠之漕渠。
  有顿逊海渠,珠玉在前。红海横渠,动工在即。再造大漠纵渠,亦在将作寺,能工巧匠,预计之中。红海横渠,需穿沙漠。硬质河床,乃是必然。话说上古先秦,便有毛遂治滏,命民夫和“红胶泥”,将滏水河床,抹厚五尺,不留空隙。胶泥经骄阳暴晒,无需火烤,便坚硬如陶。正是硬质河床鼻祖。只需掘沙土为渠,以“红胶泥”垫底,取戈壁砾石筑堤。纵贯大漠戈壁,连通漠北并漠南水系。如此,无需再绕行苍海郡,便可通漠北都护。
  大漠坦荡如砥。纵有地势参差,设船闸足可通行。
  漕渠走向,正如前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征匈奴,出代、右北平千余里,“历涉离侯、济弓闾”。前汉弓闾水,后汉弓卢水。
  换言之。将作寺,欲造漕渠,连通饶乐、弓卢二水。
  左国令携将作令上表。兹事体大,皇上遂亲来一观。将作寺所思,乃因顿逊海渠筑毕,红海横渠未开。唯恐能工巧匠,年华空耗。故欲再兴大建已继之。
  若能连通饶乐、弓卢二水,大漠将不分南北。于漠北都护府而言,其利之大,无可计数。然掘渠斜穿大漠,古往今来,闻所未闻。代价几何,不得而知。终归,要权衡利弊。
  亦如将作令苏伯所言。开凿大漠漕渠,必易于顿逊海渠。
  漠北诸水,即便北流,亦无妨。譬如容渠船闸,所通圭水,亦是北流之江。
  辽关港,金乌船宫。
  皇上北巡,轰动塞北。
  临近部族,纷纷赶来觐见。辽关港内外,船舶汇聚。如高车归义王、乌桓率善王、扶余国主,亦舟车兼程,齐来赴会。
  久沐汉风,潜移默化。塞北诸王,衣食住行,皆与蓟国比同。言行举止,亦与汉家诸侯无异。
  皇上三兴汉室,尊天下共主。诸国主,与有荣焉。将作寺,营造有功。大辽水运之便,沿线皆深得其利。
  话说,“鲜卑众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见乌集秦水广从数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鱼,不能得之。闻倭人善网捕,于是东击倭人国,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鱼以助粮食。”
  试想,马背民族,捕鱼尚且不会。如何精于舟船。若非皇上远瞩高瞻。命人疏通大辽水,经年不绝。草原亦开航路。僦万石大舡,一里一钱。青储饲料,足量北输。马邑、牛牢,豢养牲畜无数。再加互市之便,塞上富足,亦比河北。高车归义王,此时方知,老父远见之明。先嫁大阏氏于皇上,又立王庭于白海之滨,再上表汉廷乞内附。高车遂取代鲜卑,成草原新贵。皇上命将作寺,裁弯取直,穿渠引流。枝津汇聚成渎,才有航运大兴。
  高车王庭,亦因水而兴。
  亦如皇上所想。蒸汽机车并清钢轨路,未能普及前。水运乃第一便利。
  须知,大漠戈壁,乃属高原,亦或称台地。施工难度,恐不下顿逊海渠。诚然,长城既能横亘大漠东西。长渠亦未尝不可,纵穿大漠南北。
  漕渠若能凿穿,大漠南北,皆得大利。诸国主焉能不,牵心挂肚,细问究竟。
  此事,八字尚无一撇。皇上此来,只为实地一观。先考大辽水上游,饶乐诸水,深浅几何。再问穿渠凿山,难易与否。顺势而为,事半功倍。逆势而上,事倍功半。若饶乐、弓卢二水高差悬殊,戈壁又难掘进。此渠,断不可取。
  若稍有难为,无谓险阻。且二水丰沛,足可循环。万事俱备,足够国力,当可一试。
  虽说炎汉三兴,皇上首开秋闱取士之新政。然亦不可如后世隋炀帝,好大喜功。亡国之祸,咎由自取。
  稍后,将作寺公船,奉命入塞。沿线水情,汇聚整理,呈报金乌船宫。
  皇上遂专开朝会。商讨漕渠事宜。
  与会重臣,亦各抒己见,各进良言。唯恐奇观误国。
第220章
苍海漕渠
  将作寺上呈“北疆山川地形图”所示。
  漕渠分东西两条。
  西漕渠,自穷发大泽(呼伦池),迂回大漠(浑善达克沙地),穿大鲜卑山(大兴安岭),与饶乐水相连。《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便言指极北不毛之地。此渠长约千里。
  东漕渠,斜驱苍海郡(松嫩平原),连通大辽水并难水(松花江)。此渠长约五百里。后世称,“松辽运河”。
  东线漕渠之利,远超西线。且无论工期亦或是难度,皆远优于西线。尤其苍海郡“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完水,乃后世黑龙江。枝津散布,小水众多。若开东线漕渠,出辽关港,过扶余、高车共筑之南苏港,便可转入漕渠,斜驱东北,直入难水。
  苍海郡内外,兼得大利。
  更有甚者,难水地势略高,无需另建船闸,便可顺流大辽水。唯一所患,开此漕渠,完、难二水势,必因分流而衰弱。恐于航运不利。且此航道需绕行苍海郡界,完水上游航道,尚未疏通。更加一年之中,半载冰封。亦不利漕运。
  西漕渠,乃取穷发大泽中积水。迂回大漠,再穿大鲜卑山间道,与大辽水上游,饶乐水相接。然大泽地势低洼,需建阶梯船闸,为漕渠蓄水。且穿越大漠戈壁,掘进难度远甚东渠。其穿“大鲜卑山间道”一段,需凿石开山,最为艰险。优点显而易见,航程更短,冰封期亦略短。
  “可开东渠。”皇上已有决断:“另建船闸锁固。完、难二水,不可流损过甚。”
  皇上之意,东漕渠,虽可顺流大辽水。然亦需另建船闸,调节四季水流。若遇洪涝,则开闸放水。若遇干旱,则关闸蓄水。
  “喏。”将作令苏伯,大喜下拜。五百里东漕渠,三载可毕。彼时,皇上君流十万里而归。此渠当成矣。
  “敢问主上,此渠何名?”右国相奏问。
  “既在苍海郡,便唤‘苍海漕渠’。”皇上言道。
  “喏。”群臣下拜。
  “择东渠要冲,另筑苍海郡治。”皇上高瞻远瞩。苍海郡东极大海,西北暂以北海为界,郡治临秽县,涵括扶余、北沃沮属国。广袤数千里。一郡之地,可比一州。随扶余向化,东夷日渐归心。再加名臣循吏,牧守有方。苍海大治,犹在丰州之前。
  皇上有意,将苍海,析分数郡,改立苍州。继雍州、丰州、广州、吴州之后,为季汉十八州。如前所言,大辽水,乃东胡与东夷各部,天然分界。正因大辽水,神龙摆尾。大鲜卑山,遂成天然分水岭。大鲜卑山以西,乃鲜卑祖地。大鲜卑山以东,则是扶余旧地。
  苍州可立玄帝乎?
  皇上,尚未有决断。待君流十万里归,再言不迟。彼时,嫡长子尚未及冠,仍有转圜。
  苍海漕渠,后简称“苍渠”。绕行苍海郡,连通大漠南北。漠北都护府所立郅居枝郡,因而繁盛。话说季汉机关船,日夜三千里。即便内河稍逊,日夜千里,亦绰绰有余。即便绕行,亦不过数日之期。远非陆运可比。相邻城邑,又无水路,当赖车马。跨州郡输运,当假水力。
  辽关港,可窥一斑。
  长城内外,山水相连。国中大儒戏言,长城今已为“牛马之牢”。言下之意,长城乃牛马之围栏。以防草原牛马,离圈走失。虽出戏言,亦有真意。蓟国横亘幽冀,并漠北都护府,领护大漠南北。各部皆乞内附,且皆与皇上,和蕃成一家。久皆为季汉诸侯。穷发冥海(北冰洋),亦为汉土。再无华夷之分。
  苍渠既定。将作寺尽遣能工巧匠,奔赴苍海郡,广募人手,调派机关诸器,为掘渠积势。以五万能工巧匠,三载为限。需耗十亿蓟钞。此等小钱,何足道哉。
  府库充盈,数以百亿计。卖豪商一等民爵,足可得钞十亿。八月案比,西域都护府,客税亦足得四百亿。蓟钞今已通行季汉。稍后新发,券钞上所加『蓟王之玺』,亦悄然更为『太上皇帝玺』。
  将作寺,亦水涨船高。将作令,增秩为中二千石。隶属大司空。
  太上九卿之大司空。秩万石,金印紫绶。开府置曹掾、长史、司马、主簿、舍人、从事中郎等员。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止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无出意外,大司空,当授左国令黄承彦。
  皇上虽未下诏。然公卿之选,皆名花有主。
  皇上北巡,将作寺公船,毋需重返南港。西线漕渠,皇上亦未轻弃。存以备用。大漠地利,亦需探明。彼时,可通轨路,往来蒸汽机车。待『泛季汉轨路网』筑毕,陆运之利,当不下水运。
  金乌船宫,三日往返,泊于北港。
  百官伴驾入宫,再鱼贯而出,各归府邸。
  皇上一举一动,万众瞩目。纵秋闱正酣,亦多有识之士,窥破圣意。不出三日,苍海漕渠,遍传北都。皇上欲析分苍海郡,改立苍州之事,亦甚嚣尘上。
  苍海郡,东邻大海,西接玄菟,南抵半岛,北界郅居。前为扶余等部所占,地利不显。并入汉土,地利凸显。冰雪之下,黑土丰镐。前苍海守李进,试种蓟稻多年。驯田毕后,肥力尽出。季季大熟,取名“渤海寒谷”。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中极品。一时闻名遐迩。与蓟国长粒香,并著于世。
  引周遭野民,争相出山稻作,今已聚数十万农人。其境,大小城邑,皆季汉营城术所造。采暖保温,稻作育种,各式机关齐备。再加南倚半岛珠链,背靠北乌稽港。兼有水运陆运之便。不出数载,苍海大治。
  李进积功,已拜幽州牧。
  话说,隐士姜岐遁隐山林,养蜂牧猪,亦有数千户追随。渤海寒谷既出,如挹娄、扶余、沃沮、高句丽等,焉能不拖家带口,齐来投奔。
  今季案比。苍海一郡,当不下五十万众。
  假以时日,足可辟为一州。
第221章
洁身惜命
  大小辽泽,已成蓟东鱼米之地。尤其大辽泽,风土气候与苍海郡,大同小异。将作寺所绘北疆山川地形图,将包括苍海郡在内,季汉北疆,一览无遗。
  汉人方知。大鲜卑山、盖马大山,群山环抱之中。竟有诸水汇流,千里沃土。论广袤不下丰州。虽不比丰州一季三登。纵如蓟国,季季大熟,足可活亿万之众。
  劳师动众,大可不必。循序渐进,百年大计。东夷各部,出山稻作;河北汉人,分户圩田。苍州大兴,向化使然。
  河北五州,皆与蓟国比同。太上宫府,持续拓土,亦是大势所趋。如前所言,待西王母国并入,当撤赐支都护,另立梁州。扶南女王柳氏入季汉家门。扶南除国,立为宁州。山南方国,亦因竹隅女王同入家门,并入汉土在即。彼时,丰宁二州,再行析分。亿万汉人,指日可待。
  随皇上三百子嗣,裂土封王,向化蛮夷,焚尽蛮荒。不出三代,一统寰宇。
  话说,若北上大凌港,不横穿极北,穷发之地,西行罗马。若涉冰原,顺下白令海峡,前往美洲,又当如何?顺下南美,再绕行罗马不迟。此亦有,十万里路。
  见夫君,目视北疆山川,似神游天外。
  士贵太妃笑问:“夫君,何所思?”
  皇上闻声回神:“无它,君流之路耳。”
  正因稻收之后,皇帝便要君流。故将作寺,夜以继日。勘探北疆。漠北长史窦宾,西域长史杜畿,已遣二路汉使,左右包抄,东西相向,结好穷发冰原,沿途部落。为皇上君流,犁除障碍。
  终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何况,蛮夷之地。将作寺,不惜工本,锻造君流车队。伴驾随行函园太姬,清钢陨琉璃,兵甲齐备。《资治通鉴·卷百七十一》:“太姬者,其皇,后母号也,视一品,班在长公主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