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006

  尤其对徼外番邦而言。此举,有百利而无一害。
  或有人问。扶南女王既如此,相距不远,竹隅女王,又岂能厚此薄彼。只因,竹隅乃贵妃之礼。而扶南女王,只为王妃之礼。故隆礼以补仪轨之差也。何况,扶南广袤数千里。乃南州大国。
  论家国利益,扶南亦大。
  竹隅女王,自当心领神会。且秋水望穿,如愿以偿。名分高低,乃是其次。能与东王父,同修仙班。才是竹隅女王,心中所愿。
  稍后,王宫设宴,为汉使接风洗尘。
  约定归期。中书仆射蔡琰,携众自归金乌安居。待扶南女王,诸事皆备。再同回蓟国,不迟。
第236章
周郎北顾
  象林苑治,南荣城。
  新任大行(治礼)右丞孙乾,与中书仆射蔡琰,同乘金乌船宫抵达。又于南荣城下,分道扬镳。蔡琰逆入南荣大泽,奔赴扶南旧都,迎娶扶南女王柳氏。而孙乾却车驾入城,宣太上皇帝诏,封赏南征扶余有功。
  门下署,改行人署。行人秩千石,亦为宫职。可大略以为,“行走太上帝廷之人”。行人之上,便是舍人,秩二千石。可大略以为,“舍内侍奉太上皇帝之人”。舍人之上,洗马秩真二千石,门大夫秩中二千石,(左、中)庶子秩万石,家丞、家令已省,不一而足。
  行人之下,另设门下游徼、门下循行。
  门下游徼,多为游侠。门下循行,多出游士。今皆食六百石高俸。
  行人署,自大行令以降,掾、督(盗贼)、功曹、贼曹、主记、书佐、孝子、循行、议生、游徼。林林总总,皆食高俸。门下本是皇上私臣。今改行人署,家国天下,公私兼顾也。
  象林苑治,岭南人物,齐聚一堂。
  “擢升岭南守史孙策,为岭南长史,秩真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帝廷舍人。”
  “臣,孙策,奉诏谢恩。”孙策大喜下拜。前为守令,今为正令。焉能不喜。孙策与周瑜同年,论月而长,为兄。二千及冠,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更何况又加太上帝廷舍人,三食君俸。普天之下,能有几人。
  “擢升岭南守从事史周瑜,为丰州牧,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帝廷舍人。”
  “臣,惶恐。”周瑜本以为,必为岭南从事史,秩比二千石,足矣。不料竟拜丰州牧。焉能不诚惶诚恐。
  大行右丞孙乾,早有准备:“主上言:‘朕闻,‘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公瑾略施小计,不战而屈扶南之兵,功莫大焉。子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此之谓也。’”
  “臣,周瑜,奉诏。”周公瑾,不由泪目。孙策亦信服。此战可谓兵不血刃。皆仰赖公瑾奇谋。
  “加象林令董和,光禄大夫,兼岭南从事史,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
  “臣,董和,奉诏谢恩。”董和亦是,诚惶诚恐。董和宫职为行人。亦得三食高俸矣。遥想当年,黄巾逆乱,率族北迁。入四方馆,升五重楼。出仕蓟国,拜为六百石象林令。不出十载,已居二千石列。
  大行右丞孙乾,又面授皇上口谕:“岭南为南州藩屏,幼宰,一身二用,勉之勉之。”言指兼顾岭南都护府并象林苑之事。
  “喏。”董和伏地领命。大丈夫,千金一诺,九死不悔。
  至于平扶南将校,已录军功,皇上自有封赏。话说,辅汉大将军营,擢升为无上将军营。营中将校,皆升秩一等。此番南征,乃后补军功也。
  宣诏毕。
  堂内有功之臣,皆喜气洋洋。皇上门下,多为豪杰。孙乾又出儒宗十杰。行事豪爽,为众人所敬。于是岭南长史孙策,大摆筵席。既为庆功,亦为接风。
  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席间,孙乾言及扶南立州,七郡初分。周公瑾遂告知以扶南详情。言南州称“川”为“孟(勐)”。各聚山川谷地,又以所占川谷,为国名。
  如:“勐宾(清迈南奔盆地)”、“勐素可泰(素可泰国)”“勐乌通(阿瑜陀耶国)”、“勐帕(帕府)”、“勐难(难府)”、“勐片披(甘烹碧府)”、“勐世洛(彭世洛府)”、“勐素可泰(素可泰府)”。
  其王称“召(诏)”。如:“召清盛(清盛之主)”、“召清莱(清莱之主)”、“召南邦(南邦之主)”,不一而足。
  又如,前汉时,哀牢国,南州人称“勐达光”,哀牢王称“诏达光”。
  若循南州风俗,七郡皆可称“勐”,郡守可称“诏勐”。
  孙乾言道,既归汉土,当循汉俗。或以山川,或以邑落,配阴阳而名之。
  众皆言善。
  趁酒宴正酣。岭南长史孙策,命人取《扶南山川地形图》。手指七小王城,共议七郡之名。
  便在谈笑之间。丽水(清迈)、临荣(暹粒)、南陵(彭世洛)、西浦(曼谷)、横山(清莱)、新平(大城)、下益(万象),七郡定立。
  稍后,闻扶南举国附汉,立为宁州。北部台地,究不事各部,纷纷出山。举家来投者,日有千户。
  余下诸县,并各处城邑,自有各级干吏,因地制宜,自行划分。
  至于宁州属吏,皇上已有先言。由太上宫府择选,不必仅限蓟国。
  皇上前立丰州,吏治皆出西域都护百城。数月之间,畅通吏治,安定民生。足称知人善用。丰州吏治,美玉在前。亦令太上君臣,信心倍增。蓟国号称大汉一藩,一国广济天下。即便三年之中,有千万爵民,陆续析出。五百城港,仍余千万之众。断不可抽调过甚,令国中吏治荒废。
  皇上不忍将极北苦寒之地,封于嫡长子。故先将千里封国予之。纵五尹十守二十一令,携千万爵民,悉迁长安。国力减半,亦足可广济天下。
  得蓟国,再并苍州。嫡长子,趁夏秋日暖,草长莺飞,兵出北海。攻城拔寨。尊玄帝,指日可待。
  话说,皇上不惧五帝之乱乎?
  焉能不惧。
  故尊太上皇帝,加无上将军。执掌四方幕府,手握百万雄兵。“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居中守正,以摄天下。更聘天下名女仙入家门,苦修房中奇术,以求长命百岁。
  料想此时。太皇范太后,金口玉言。西王母已尽知。
  扶南女王,千里之妃。然为助刘备,玄素大成。母亲许西王母帝后之位。其利之大,无可计数矣。
  绥南将军营。临江城,江曲港。
  季汉水军,白波大船,正载竹隅女王,并山南方国使节。浩浩荡荡,奔赴扶南。
  玉清神女房素,矗立爵室。
  思绪万千,归心似箭。
第237章
千金一字
  另有东女国主紫元夫人,与玉清神女房素,同行。
  二人皆以贵妃,礼聘家门。此番皇上大婚,二妃仪轨,亦非最高。另有董姝、窦妙,后汉二太皇太后,荣身季汉家门。前朝遗贵,续位今汉。闻所未闻。若非皇上长情之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鸩酒一杯,共赴黄泉矣。何来这场泼天大富贵。何况董姝、窦妙,俱有宠。皇上连幸八日,许今已暗结珠胎。为季汉延续血脉。
  横海先艂舰队枝部,常驻殑伽港。巡弋南海航道。守护往来商船。横海上将军营,由五校,扩为五部,计二十五校。一校人马五千。大小舰船,五百艘。其中,旗船一艘,白波楼船九艘,白波斗舰五十。艨冲、冒突、走舸、游艇,不一而足。另有诸多,赤马革船备用。
  先将横海舰队,均分二十五校。再查漏补缺,督造新船不迟。
  旧船改造,历久弥新。坚木包铁船身,已加清钢龙骨。机关诸器,亦各有精进。待蒸汽机大成。牛马机关,皆可弃也。酒精蒸馏工艺,亦日臻大成。尤其海外荒洲,圩田多年。三登籼稻,食之不尽。悉用于酿造,或为醴酒(酒酿),或为酒精。大利于国。
  蒸汽机既造,内燃机不远。
  皇上心心念念,泛大陆轨路,取代现有商道。有生之年,当可预见。
  若非亲临大汉,焉知诸夏文明之盛。魏晋之后,皆淹没于历史之中。胡乱之可怖。人类文明,无出其右。
  不妨试想,季汉赀库。皇上惊见,案比户籍所立信用体系,子钱家贳贷列候而如期偿还,此已是银行业雏形。女子承业,奴仆继家。何况券书为凭,立字为据。儒法合流,春秋决狱。
  庙堂江湖,一袖之隔。
  窥一斑,而知全豹。大汉风骨,书录不尽。
  先锋旗船,东女国主,紫元夫人,爵室相见。
  “王母何言?”竹隅女王,玉清神女房素先问。
  “未可知也。”紫元夫人,如实作答。
  “昔‘瑶池仙会,探筹投鉤(钩)’,何人取胜?”房素又问。
  “神女既入瑶池,焉能不知?”紫元夫人,不答反问。
  “莫非,夫人亦不知乎?”房素忙问。
  “然也。”紫元夫人言道:“我等姐妹,俱为后来,焉知王母前事。”
  房素美眸流转,一时浮想联翩:“王母出身,‘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原来。王母传位,类比后世“金瓶掣签”。藏语称“金奔巴”,奔巴即“瓶”。凡受邀赴瑶池仙会之诸夏女仙,皆可行“探筹投鉤”,择为下代王母。
  彼时,房素不过童子之身,有幸入选瑶池仙会。奈何探筹投鉤落败。未得王母传位。瑶池仙会,盛况空前。天下仙门,趋之若鹜。何人有幸,继王母大位。时过境迁,已无人得知。
  何况,昆仑墉宫,本就处极西之地。深入冰冻高原,诸羌散布,人迹罕至。寻常人等,难于登天。故除亲历之人,亦难知墉宫隐秘。
  “舞阳君,如何?”有顷,房素又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